9 月 12 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生物医学新技术临床研究和临床转化应用管理条例 (草案)》。会议着重指出,要全力推动我国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发展,加速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应用,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提质升级,塑造发展新优势,同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这一政策动向,为生物医学领域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华熙生物便是其中之一。
战略投资圣诺医药,密切关注小核酸药物研发
9月8日圣诺医药公告称,华熙生物旗下全资附属公司华熙生物科技(全称“华熙生物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将作为认购人之一,拟以12港元/股认购圣诺医药1156.828万股,累计支付约1.39亿港元;认购完成后,华熙生物科技将成为圣诺医药第二大股东,持股比9.44%。这一消息也引发了华熙生物投资者的热切关注。在2025 年 9 月 9 日 10:30 线上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华熙生物的高管详细介绍了华熙生物此次投资“不仅是财务投资人,更是战略投资人”的目的,后续双方将探讨更多业务层面合作的可能性,体现长期战略协同。
例如,关于投资者关注的 “投资资金来源及是否影响现金流”问题,公司明确表示,现金流充裕,投资金额可控,不会影响主营业务发展,资金安排分期支付,风险可控,所需资金由自有资金支付,在整体资金体量中占比有限,不会对日常运营造成压力。
而对于 “是否会继续加码小核酸和 RNAi 领域”,公司称此次是该领域首次投资,未来将密切关注小核酸药物在全球范围的研发与商业化进展,在衰老干预中与公司战略方向高度契合的领域持续探索,若市场与技术验证进一步成熟,不排除通过追加投资、合作开发或 BD 引进的方式继续加码,以保持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将前沿研究转化为医药、医美等领域的衰老干预解决方案。
政策机遇叠加赛道风口,积极克服“生长痛”
华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及生物材料公司,在研发创新方面有明显优势。2025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约 2.31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5%,研发费用率达10.22%,该比率较2024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截至 2023 年底,拥有 908 项专利申请,授权专利 452 项。在透明质酸领域,华熙生物引领行业技术方向,实现透明质酸规模化生产与精准分子量控制,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受到认可。
在产业布局方面,华熙生物已构建起完善的网络。在北京、山东、天津、海南、上海、安徽等地设立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湘潭生产基地已取得 14 个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并推出依克多因医疗器械产品。品牌建设上,华熙生物成绩斐然。在山东省相关战略支持下,旗下润百颜、夸迪等品牌入选 “好品山东” 名单,润百颜年销售额突破 14 亿元。
在这样的研发、生产和品牌建设能力的背景下,再结合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条例草案,能够对其投资圣诺医药的所释放信号产生更多理解:
首先,当前国家对生物医学新技术的支持,与华熙生物重研发、促转化的发展路径高度契合。政策鼓励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华熙生物能借此东风,加速生物医学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如在再生医学、细胞培养基等前沿领域加大投入,而对圣诺医药的投资更是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要布局。华熙生物主要业务集中在原料、医药医美和皮肤科学三大板块,此次投资不仅可在战略层面与小核酸创新药这一前沿技术赛道实现绑定,更能在业务层面形成多维度协同;
其次,华熙作为全球领先的生物活性物原料供应商,在透明质酸和麦角硫因等重要医药级原料上可与圣诺医药的研发项目协同,还将探索透明质酸等物质在前沿医药研究和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初步研究发现特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有助于提高成分对细胞递送的靶向精准性,配合麦角硫因可通过维持细胞活性带来协同效应;
第三,借助圣诺医药在 RNAi 技术和 PNP 平台上的领先优势,华熙生物有望在医药板块研发方面继续夯实基础,推动小核酸药物在定向减脂、肿瘤及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的产业化探索,聚焦探讨 STP705 定向减脂项目在大中华区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合作,加速定向减脂这一医美赛道布局,同时小核酸 RNAi 技术和 PNP 平台递送技术等前沿成果还将延伸应用至医美和皮肤科学板块,与华熙在透明质酸、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结合,孵化新一代具有精准递送能力的医美产品,探索衰老干预与组织再生的创新解决方案,拓宽消费医疗场景下的产品矩阵与市场空间,
第四,本次合作也为华熙提供契机,持续探索相关领域基础研究,拓展和提升研发维度,在 RNAi 与小核酸的科学认知上不断深化,并将基础性成果逐步转化为可落地的临床应用和消费医疗产品,通过 “产业转化优先,基础研究支撑” 的路径,在医药与医美交叉领域构建可持续创新优势。
跳出与圣诺医药的合作,在其他领域,如医疗器械行业,对华熙生物也同样利好。本次国常会再提对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重视,出台系列举措鼓励企业投入研发,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国产化。华熙生物湘潭生产基地的投产,正是响应国家战略的体现,政策支持为其医疗器械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环境。
当然,作为不断发展不断生长的“企业生命体”,华熙生物也难免遭遇“成长中的烦恼”。当前 C 端功能性护肤品牌业绩下滑问题不容忽视。自 2023 年起,旗下润百颜、夸迪等护肤品牌业务双位数下滑,2025 上半年,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占总营收比例从超七成降至 40.36%。也有投资者尖锐地提出:“近期业绩承压是否意味着不得不寻找新的增长点” 的问题,对此,公司回应称,短期业绩波动并不改变公司在全球透明质酸及生物活性材料领域的长期领先地位与发展重心,此次战略投资圣诺医药是充分评估行业趋势和前沿技术后做出的主动战略布局,能增强科研与产业化协同,为未来 3–5 年及更长周期的持续成长打下基础。
更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抗衰赛道上激烈的竞争。原有的参与者加大了研发投入,新下场的企业也来抢占市场份额,各种新技术、新潮流也层出不穷,对原有头部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消费者对生物医学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功效要求日益提高,监管政策也越发严格。
面对机遇与挑战,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以科技为核心,深化科研创新与市场转化融合,发挥科研优势推动发展。同时,强化品牌建设,提升品牌长期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在产业布局上,华熙生物将进一步拓展医疗器械、再生医学等业务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
结语
综上分析,华熙生物在自身优势与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应对内部业绩压力与外部竞争挑战。未来,华熙生物若能有效利用政策机遇,以圣诺医药的战略投资为契机实现多维度协同发展,克服发展中的困难,夯实研发、生产、品牌、管理等各方面基础,由此有望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福祉提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