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华勤技术赴港IPO:ODM 龙头财务稳健回升,海外与创新业务谋突破

2025-09-18 18:20:42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勤技术”)近期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全面开启H股上市征程。据其公告显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平台,此次上市的核心目标明确:一方面加快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勤技术”)近期正式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上市申请,全面开启H股上市征程。据其公告显示,作为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平台,此次上市的核心目标明确:一方面加快推进公司国际化战略布局,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版图;另一方面增强境外融资能力,从而提升综合市场竞争力。

图源:华勤技术招股书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以来A股企业赴港上市步伐明显加快,瑞银证券预计,年内将有逾30家A股公司赴港上市,其中大部分是大型A股公司,涵盖各行各业。这一趋势表明,A股优秀企业布局“A+H”双资本市场的热潮正持续兴起,成为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选择。

全球领先的ODM平台,财务面企稳回升

从企业定位与业务覆盖来看,华勤技术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智能产品平台型企业,核心服务是为全球科技品牌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到运营制造”的端到端全链条服务。目前,其产品与服务已覆盖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为亿万消费者提供数以亿计的智能产品,品类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以及AIoT产品、数据中心产品、汽车电子产品等多元领域。

图源:华勤技术招股书

市场地位方面,华勤技术在核心产品领域优势显著。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全栈智能产品ODM平台,多个智能产品品类的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若以2024年全球笔记本电脑ODM出货量为统计维度,公司位列全球第四、中国内地第一,在国内ODM领域牢牢占据龙头地位。随着AI计算技术的快速渗透,公司已积极布局AIPC等新兴产品赛道,这一动作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智能产品ODM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图源:华勤技术招股书

财务基本面呈现“稳健回升”态势,是华勤技术此次上市的重要支撑。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约为926.46亿元、853.38亿元、1098.78亿元——2023年受行业环境波动影响短期承压后,2024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28.8%,成功重回高速增长通道;同期归母净利润则分别约为25.14亿元、26.57亿元、29.16亿元,持续实现稳步增长,盈利能力的韧性凸显。

进入2025年上半年,华勤技术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净利润19.08亿元,为全年业绩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外市场有望突破,研发支撑创新业务增长动能

在客户结构与海外布局维度,华勤技术呈现“客户依赖度逐步下降、海外市场仍是核心阵地”的特点,但也需关注潜在风险。客户群体方面,公司合作对象涵盖国内外知名移动终端品牌、个人电脑品牌、云服务厂商及汽车厂商,不过客户集中度问题仍需重视: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65.4%、64.6%、56.7%、56.7%,来自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则从30.7%降至14.6%——尽管客户依赖度已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仍存在“单一客户业绩波动影响公司经营”的潜在风险。

图源:华勤技术招股书

海外市场布局仍是重要收入来源。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分别约为614.05亿元、562.91亿元、564.03亿元、393.81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从66.3%降至46.9%——虽占比有所下滑,但海外市场的收入规模仍保持较高水平,且随着H股上市后国际化战略的进一步推进,海外业务有望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

研发投入是华勤技术长期发展的“核心护城河”,为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提供持续支撑。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开支分别约为50.47亿元、45.48亿元、51.56亿元、29.63亿元,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4%、5.3%、4.7%、3.5%,虽占比有所下降,但研发投入费用较为稳定。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拥有逾3300项国内注册专利、逾50项国际注册专利及近2000项注册软件著作权,为业务拓展与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创新业务的高速增长,成为华勤技术业绩突破的“关键增量”。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分别达32.9%、91.9%、67.5%,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具体来看,汽车电子领域已构建起车规级产品开发制造体系,在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实现批量出货;机器人领域从扫地机器人等消费级产品,拓展至通用机器人领域,同时依托自主生产场景积累运营数据,实现“应用场景与技术研发”的跨场景协同;软件业务则凭借跨平台、跨系统的一体化开发经验,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技术赋能,推动公司“软硬一体”生态的构建,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