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一(9月22日),受摩尔线程科创板IPO上会催化,GPU概念表现强势,海光信息收涨10.70%,中芯国际收涨6.25%,两股均刷新历史价格新高。
ETF方面,重仓两股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亦收涨3.33%,成交额1.9亿元。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截至9月19日,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分别为该ETF标的指数第四、第五大权重,占比分别为10.03%,9.12%。
此外,值得注意的,该指数前十大权重还覆盖了中微公司、北方海创、寒武纪、华海清科、长川科技、拓荆科技等设备、设计龙头股,合计占比超78%。
或得益于标的指数超高的集中度,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近期成为资金布局的焦点。截至9月22日,该ETF已经连续4日累获2.74亿元热钱布局。
产品层面,目前AI芯片仍由海外巨头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亟待国产替代。我国华为、海光、寒武纪等企业加速打破芯片技术垄断。消息面上,近期华为更是公布昇腾AI芯片未来三年路线图。根据华为公布的数据,昇腾芯片迭代路径是支持更多数值类型、升级更大内存容量与带宽、实现更高算力、更加易用。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及2026年,华泰证券认为或可关注以下三大投资机会:1)2026年由AI驱动的先进逻辑资本开支;2)看好中国2026年先进逻辑投资持续和local for local需求;3)半导体设备市场“东升西降”的趋势持续,看好存储领域设备国产化率率先提升。
东莞证券表示,数据将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燃料”,AI存储容量需求将比2025年增长500倍,占比超过70%,Agentic AI驱动存储范式改变。一方面,政策强力向算力芯片国产化方向倾斜,另一方面,本土云厂商陆续上修资本开支,且积极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国产算力生态有望加速构建。除AI算力芯片外,先进制程晶圆代工、存储、先进封装等环节也有望受益。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