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医药行业,始终是一条充满韧性又孕育惊喜的黄金赛道。它既承载着人类对健康最本真的渴望,又汇集了科技突破与政策变革的时代浪潮。回顾过往十五年,医药板块历经多轮牛熊转换,每一次低谷都在为下一次爆发蓄力,而每一次崛起,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
当前,随着中国创新药在国际舞台频频“破圈”,政策利好层层释放,人口老龄化带来需求长周期扩张,医药行业正再次站在时代的聚光灯下。
●复盘十五年行情:医药板块的周期轮动与涨跌逻辑
医药行业从来都不缺故事,更不缺行情。回顾过去十五年,医药行业经历了多次显著的市场周期,每一轮牛市都有其独特的驱动因素与市场表现。
※2009-2010年,“四万亿”政策推动市场反弹,叠加医药行业整改完成、医保目录扩容与支出扩张,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大增,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飙涨148.46%,远超同期上证指数涨幅54.22%,成为当时市场中的“领涨先锋”(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09.1.1-2010.12.31。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代码:000808.CSI,基日:2004-12-31,发布日期:2012-02-17,成份数量:100,发布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上证指数代码:000001.SH,基日:1990-12-19,发布日期:1991-07-15,成份数量:2236,发布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2013-2015年,A股牛市中,医药行业内部分化。行业监管趋严,部分中小药企出清,行业整体未跑赢创业板指数。然而,智慧医疗等新型主题受到资金青睐,走出结构性行情。
※2019-2021年,在疫情催化、审评加速和集采预期消化背景下,医药板块再度走强。创新药及产业链备受青睐,CXO指数上涨277.13%,行业迎来高光时刻(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9.1.1-2021.12.31。中证医药研发服务主题指数代码:931750.CSI,基日:2017-12-29,发布日期:2021-09-27,成份数量:24,发布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2024年,医药板块明显承压,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全年跌14.53%,跑输沪深300(14.68%)(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24.1.1-2024.12.31。中证申万医药生物指数代码:000808.CSI,基日:2004-12-31,发布日期:2012-02-17,成份数量:100,发布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沪深300指数代码:000300.SH,基日:2004-12-31,发布日期:2005-04-08,成份数量:300,发布机构:中证指数有限公司)。2025年初延续低迷,但自5月起,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政策落地,药企BD交易额突破500亿美元,带动板块强劲反弹,也让市场重新审视医药行业的投资价值。
●多维度解析:当前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支撑
当我们理清历史脉络后,再看当前医药板块的投资价值,会发现多个维度都释放出积极信号。
→ 从估值角度来看,经过前期的调整,当前医药板块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以一些常见的医药指数为例,其市盈率、市净率等指标显示出投资性价比。创新药指数虽当前估值略高于历史平均,但考虑到行业未来的增长潜力,仍处于可接受范围。与海外成熟市场同类企业相比,A股和港股的部分医药企业估值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 基本面方面,龙头药企业绩稳健,随着创新药的陆续获批上市并进入商业化阶段,以及传统药品业务的稳定增长,医药企业的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此外,根据《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6%,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增长,再加上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医保保障升级,为行业打开了广阔市场空间。
→ 资金面方面,从市场资金流向来看,7月下旬开始医疗器械板块开始连续净流入,这表明资金对医药板块部分细分领域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提升,此外,公募基金与北向资金陆续回流医药,释放出市场信心回升的明确信号。
→ 政策面方面,政策导向正从“成本控制”转向“创新驱动”。医保支付体系改革深化、审评审批效率提升叠加医疗新基建投入,国家医保局明确指出今年将发布第一版医保丙类目录,实现医保用药新一轮扩容;国家药监局推出创新药临床试验“30日快速审批通道”,加快新药上市速度。这些政策有利于行业创新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创新药:中国医药的“新名片”与行情主力
在众多医药细分赛道中,创新药无疑是当前最受关注的“明星”——中国创新药产业经过十年发展,如今已走上国际舞台,迎来史诗级行情。如果说过去中国医药的关键词是“仿制”和“规模”,那么现在的关键词已是“创新”与“出海”。
一方面,我国创新药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例如在市场规模最大的肿瘤领域,下一代IO(免疫治疗)已被中国资产垄断,而ADC(抗体偶联药物)领域中国资产亦快速追赶。另一方面,我国创新药产业已经从“引进来”的阶段到了“走出去”的阶段,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总金额突破600亿美元,超越2024全年BD交易总额,其中单笔超10亿美元交易高达16笔(数据发布时间:2025.08.26)。
需要注意的是,本轮创新药行情与以往有所不同。前几年的创新药行情中,择股主要看研发布局,但凡管线中布局了热门品种,就会受到市场投资者高度关注。而近两年来,市场投资者更关注有确切数据、疗效有一定验证、未来成功概率更高的在研药物以及对应公司。有对外BD授权(Business Development,即商务拓展业务,通常指药企将部分研发管线或产品授权给其他公司,以换取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获得MNC(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指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开展经营活动,并通过股权控制实现统一战略的企业实体)真金白银背书的在研药物及公司成为本轮行情的大热门。
●如何理性参与医药行情?
面对今年医药板块的显著涨幅,许多投资者犹豫是否还能入场。我们建议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一是定投布局,淡化时机。医药是典型的长坡厚雪赛道,老龄化与科技迭代将驱动行业持续成长。定投可帮助平滑短期波动,尤其适合追求长期稳健回报的投资者。
二是关注结构,重视回调机会。可重点关注创新药、CXO(Contract X Organization,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的统称,涵盖药物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外包服务)、医疗器械等政策支持大、出海逻辑强的细分领域。若出现因情绪或事件驱动带来的回调,反而是布局优质资产的良机。
对于希望更高效把握行业机会的投资者,也可借助指数工具如泰康医疗健康ETF(基金代码:159760),一篮子布局医疗健康龙头,降低个股选择难度,低成本、高效率共享产业发展红利。
医疗健康ETF泰康
基金代码:159760
联接A类:020093 联接C类:020094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