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个名叫“宝元通”的商号创立,揭开了重庆百货百年商业征程的序幕。历经一个世纪的迭代发展,这家百年老字号已成长为年销售330亿元、西南地区最大零售企业,更在近日成功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在全球零售业面临客单量下滑、消费需求多变、供应链不稳定的多重挑战下,重庆百货正以AI技术为核心引擎,从“传统零售”向“AI新质零售”发起深度变革。
“AI+零售,已经呈现势不可挡的趋势且大有可为,拥抱AI是最好的选择。”重庆百货董事长张文中在谈及企业转型时强调。传统零售企业突破的奥秘是什么?百年品牌如何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重庆百货的发展案例或许可以为之提供有效的观察样本。
战略蓝图:“631”架构筑牢AI转型根基
2020年,重庆百货(以下简称“重百”)借市场化改革契机,成功引入物美集团等战略投资者。以此为重要转折点,企业数字化战略蓝图逐步清晰,数智化改造升级工作亦随之正式提上日程。
重庆百货董事、总经理胡宏伟介绍,重百数字化战略始终以“数据驱动决策、AI提升效率”为核心目标,致力于构建“前端触点全面覆盖、中台能力强力支撑、智能技术深度驱动”的全链路数字化体系。这一体系将着力打破各业务板块壁垒与数据孤岛现象,推动AI技术从“系统层面覆盖”向“业务深度赋能”跨越,最终实现经营全场景的智能化升级与商业价值重构。
具体来看,这一构想通过“631数字化蓝图”落地:“6”即六大前端服务场景,涵盖百货、超市、电器、汽贸、社区店、线上平台等重百核心业态,是连接消费者与企业的直接业务载体;“3”指数据中台、智慧中台、业务中台三大中台,是重百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心脏”。其中,数据中台整合全域数据资源,打破百货、超市、电器等业态的数据壁垒,构建统一数据资产库;智慧中台沉淀AI算法模型、智能分析工具等技术能力,为各业务场景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持;业务中台梳理零售核心流程,将采购、补货、营销等业务模块拆解为可复用的标准化组件,实现跨业态业务协同;
“1”代表以“AI+BI”深度融合为核心的智能驱动体系,是重百数字化蓝图的“大脑中枢”。BI(商业智能)通过整合数据中台的全域数据,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帮助管理层洞察消费趋势、库存状况、销售动态等经营关键指标;AI则聚焦业务痛点,将算法模型嵌入具体场景——如智能补货中的销量预测算法、智能选品中的爆品识别模型、智能防损中的异常行为识别算法,实现“数据洞察”到“智能决策”的落地。
痛点思维:避免“AI与业务两张皮”
尽管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零售行业是最早提出数智化转型的行业之一,然而仍然有不少企业陷入了“转型焦虑”,在实践中暴露出一系列共性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AI技术与业务“两张皮”,这往往是由于部分零售企业跟风引入数字化系统,却未考虑自身业务特性与消费者需求,导致先进技术沦为“摆设”,既不能为业务提供增效的抓手,也不能为客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对此,重庆百货在实施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特别注意“痛点思维”。“数据治理是基础,解决场景痛点是关键,优化赋能提效经营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AI与业务‘两张皮’的矛盾。”重庆百货数字化中心总经理应凌君如是表示。
也就是说,重百正从“技术适配业务”转向“业务定义技术”,推动AI及数字化应用从系统覆盖走向业务深度赋能。为此,重百紧盯业务一线,从供应链管理到终端消费场景,从组织能力革新到技术底座夯实,展现出传统零售向“AI新质零售”转型的强劲动能。
智能运营:从人力依赖到数据驱动的效率革命
在零售行业成本高企、竞争加剧的当下,运营效率的提升成为企业突围的关键。重庆百货将AI技术嵌入运营各环节,实现了从“人力密集”到“智能提质”的跨越。
商超生鲜经营的“鲜度与毛利平衡难题”曾是零售行业的普遍痛点,而在新世纪南坪超市门店,AI智能鲜度管理系统却给出了“最优解”:通过算法分析商品鲜度变化与客户偏好,精准定位打折时机与折扣力度,既保证“单品日清”减少损耗,又避免盲目折价损失毛利。一串串数据见证了其成效:1-8月生鲜POS销售实现可比增长8.16%,综合毛利增长3.49%。同时,6月起150家门店将上线3.0版本系统,AI分析精准度将再提升15%以上。
损耗控制领域同样成果显著。目前多点智能防损平台已在重百新世纪超市 14 家门店上线。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1月-8月防损系统审核订单 86,723 笔,记录黑名单顾客 1,509 名,挽回金额 10,936.30 元。
AI系统还可以辅助价格市场调查,经过AI分析、审核后再比对多平台数据,最终的输出结果在辅助决策部门优化定价、指导选品,调整经营策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在市价过低时倒逼供应链优化成本。
此外,电子价签的全面普及,则将过去数名员工2小时的调价工作压缩至几分钟,实现150家门店近万件商品同步零差错调价,既提升了效率又增强了消费者信任。
智能补货:供应链端的降本增效实践
供应链是零售的核心竞争力,重百以AI重构供应链体系,实现了库存与物流的双重优化,而庞大的门店网络与会员基础,为供应链效率提升提供了广阔空间。截至目前,重百已开设各类直营商场、门店270个,加盟店近400家,分布于重庆以及四川等地,强化了业态协同的辐射范围和效果;2000多万会员基本覆盖了重庆的所有家庭,形成强大的客群基础,为供应链需求预测提供了海量数据支撑。
庞大的销售网络需要智能化的补货系统:通过AI算法预估销量,结合库存与送货周期,可以自动生成方案,目前已实现全门店覆盖。这一变革直接带来成本与效率的双重改善:单店日均节约12小时工作量,月均节约人工成本108万元;库存金额从12亿元降至6.8亿元,缺货率下降3个百分点,物流成本节约254万元。
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升级同样亮眼。实时监控系统让物流进度全程可视,异常处理效率提升30%,支撑起日均10万件、峰值20万件的配送规模,实现主城“下单+1天”、区县“下单+2天”的高效送达。物流拆零效率更是提升73%,每小时分拆件数从200件跃升至346件。在电器板块,数字化仓储改造让仓容拓展9%,第三方物流管控实现全链路数字化,物流收入年增速达50%,彰显出AI对供应链的深度赋能价值。
智能客服:打造有温度的消费体验
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元的今天,技术赋能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体验价值。重百正以AI构建“贴心购物顾问”体系,推动服务从标准化向个性化升级,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则让这种体验触达更多场景。
线上端,即将推出的AI导购能基于客户浏览行为实时互动,从牛肉烹饪辅材到当季水果营养搭配,提供精准推荐;重百新世纪超市更实现了到店、到家全场景移动购物,同时在抖音、京东、美团等线上平台布局即时零售业务,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选购心仪商品,购物体验大幅提升。线下端,AI爆品选品与评价模型能捕捉消费趋势,优化货架陈列逻辑。配合AI客服质检、客户值守、退货稽核等功能,形成全流程服务闭环。这种“技术+情感”的服务模式,恰是零售业从“卖商品”向“做服务”转型的核心方向。
结语:传统零售的AI进化样本
重庆百货的百年征程,正是中国传统零售企业适应时代、不断进化的缩影。其转型实践印证了一个真理:数字化不是简单的系统搭建,而是用技术重塑零售价值链条。
“重百的优势在于,我们既懂零售的本质,又能快速拥抱技术的变化。”董事长张文中的这句话,道出了企业转型的核心逻辑。在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进程中,重庆百货的转型不仅为自身注入增长动能,更为传统零售行业提供了“AI新质零售”的创新范本——唯有以数据为基、以场景为要、以体验为本,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激活新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