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联洲信评
背景介绍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ESG正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ESG 中的 S(社会)维度,秉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聚焦企业与政府、员工、客户、债权人及社区等多元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期望与诉求,督促企业创造价值、遵纪守法、保障居民与雇员权益,减少各类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
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产业,直接影响着国家的产业竞争格局,在推动社会建设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近年来,随着国内外政策导向的积极转变以及行业自身发展的深刻变革,落实 ESG 治理已成为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构建高质量的 ESG 标准和实践,既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其实现长期商业目标、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前提。S(社会)作为ESG的重要核心议题,其表现影响了ESG的整体表现,因此企业加强S(社会)的治理变得十分必要。
S(社会)细分维度分析
联洲信评(UCCR)ESG专项小组通过对企业官网及巨潮资讯网披露的ESG相关报告的情况进行统计,截至2025年5月5日,A股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主动披露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上市公司有161家,(UCCR)ESG专项小组以此为样本,结合联洲信评ESG评级模型及标准,对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S(社会)绩效进行综合分析。
股东责任
企业和股东除了委托关系,还有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也具有社会性。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尊重股东的法定权利;第二,企业行为应该以保障股东的资金安全和收益性为前提;第三,向股东提供真实的经营和投资信息。
在股东责任方面,我们主要关注股东回报和中小股东回报率。通过分析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以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股东回报,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15%及以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比例为9.94%,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10%(含)-15%之间的比例为11.18%,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5%(含)-10%之间的比例为39.75%,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在5%以下的比例为39.13%。
图1: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在中小股东回报率方面,我们以现金分红率来衡量中小股东回报率,现金分红率在10%及以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占比为70.19%。
图2:现金分红率情况
整体上,样本公司中股东回报超过10%的比例达到21.12%,中小企业股东回报率超过10%的公司比例则超过70%,说明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注重中小股东权益,中小股东回报率较高,而整体上股东回报率较一般。
产品责任
产品是企业生产的最终成果,是企业产生经营利润的载体,也是企业面向客户所创造各种价值的物品或服务。S(社会)维度下的产品责任要求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结合时代的发展和行业的要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重视研发创新与降碳减排,关注售后服务,保障服务的高效性。
产品责任方面,我们主要考察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的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研发投入强度、知识产权保护、安全生产和产品售后服务。
通过分析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公司占比为57.76%,而通过行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公司占比为83.23%。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但ISO9001占比相对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较低,可能制约其国际化拓展与管理精细化。未来需通过体系融合、认证升级与技术赋能,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图3: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情况
在公司产品研发方面,研发投入占比超过10%的公司占比为23.60%,研发投入占比在3%(含)—10%之间的公司占比为61.49%,有14.91%的公司研发投入不足3%。总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目前在产品研发投入方面较大,但有部分公司的投入较少,未来需要重视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图4:研发投入占比
在知识产权方面,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中,31.68%的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配备知识产权部门或专职人员管理,并积极申请专利;有63.35%的公司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较完善,但缺乏专门部门或专职人员管理知识产权,较积极申请专利。另外,仍有小部分公司不重视知识产权保护。
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的公司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但相关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治理,进行多层次专利布局,构建知识产权合作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图5:研发投入重视程度
在安全生产方面,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安全管理基本都能达到生产要求,但仍有超过25%的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的公司占比为73.91%,其拥有具备资质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落实到位,员工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保障安全生产。作为涉及公众健康福祉的行业,安全生产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的生命线,未来需要继续保持警惕,重视安全生产,构建“零事故、零伤害”的可持续生态。
在产品售后服务方面,161家上市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公司中,有43.48%的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优秀,有56.52%的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好。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售后服务好,能快速有效响应并处理客户投诉。
图6:产品售后服务情况
客户责任
企业提供的产品最后能不能变成经济效益,离不开每一位客户对产品的购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最终要借助于客户的购买行为来实现。作为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的组织,提供安全、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而且,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客户的隐私保护也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客户责任方面,我们主要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及客户的隐私保护。
通过分析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在客户满意度方面,客户对产品和服务非常满意的比例有37.27%,客户对产品和服务很满意的比例有62.11%。整体来说,客户对上市公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较高。
图7:客户满意度情况
在客户隐私保护方面,161家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均制定了相关隐私制度,其中有64.60%的上市公司的相关制度落实到位,能有效保护客户的隐私,有23.60%的上市公司的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仅能保护客户部分的隐私。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客户隐私保护情况较好。
图8:客户隐私保护情况
供应商责任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环节,在供应链ESG管理中,企业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定,推动其内部实施绿色采购,这也倒逼原材料、产品和服务等上游供应商不断提升ESG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自我调整现代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从而推动ESG的建设。
供应商责任议题中我们重点关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及实施、应付账款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衡量的是企业应付账款周转的速度,反映企业占用供应商资金的状况。
通过分析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所有公司均成立了供应链管理制度,其中,有40.37%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完善,成立了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筛选供应商的新标准,建立供应商社会责任评估指标体系,公平公开选取供应商,供应商审计合规公正,还通过审核、培训、辅导等活动共同提高供应商的社会责任水平,采取积极措施鼓励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有56.52%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制度较完善、供应商选取公平公开、供应商审计合规公正,引导供应商可持续发展;有3.11%的上市公司供应链管理制度存在较多不足,还需要继续完善。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制度建设较好。
图9:供应链管理制度情况
可持续供应链方面,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中,27.33%的公司将ESG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将ESG治理列为筛选供应商的条件之一,且对供应商开展ESG培训,促进供应商可持续发展;54.66%的公司将ESG融入供应链管理中,将ESG治理列为筛选供应商的条件之一或对供应商开展ESG培训;而仍有18.01%的公司未将ESG融入供应链管理中。
应付账款周转率方面,有54.04%的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在2.5次以下,有13.04%的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在2.5(含)-4.5次之间,有27.95%的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在4.5(含)-15次之间,有4.97%的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在15次及以上。整体而言,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率较低,说明其付款的速度较慢,对供应商的货款占用时间较长。
图10:应付账款周转率情况
政府责任
在现代社会,企业除了经营好自身外,还要扮演好社会公民的角色,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法经营,照章纳税,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责任和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和依法干预。
政府责任方面,我们关注的指标有人均税收、经济发展与转型建议等。税收能为人们普遍需要的公共产品或服务提供资金,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和引导消费的作用。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要依法纳税、诚信纳税,这也是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践行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
通过分析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情况发现,人均税收水平在10万及以上的公司比例为2.48%,人均税收水平在2万(含)-10万的公司比例为36.02%,人均税收水平在1万(含)-2万的公司比例为24.22%,人均税收在1万以下的公司比例为37.27%。整体上,2024年度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人均纳税金额一般,为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一般。
图11:人均税收情况
在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建言献策上,有33.54%的公司为政府的建设、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或参与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且影响大;55.28%的公司为政府的建设、经济的发展、行业发展提出建议或参与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但影响一般。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能参与到国家的高质量发展中,但效果一般。
总结
通过对161家披露了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的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S(社会)绩效分析发现,整体上,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的S的表现尚可。该行业的公司重视员工的劳动权益保护,重视人才的培养,员工职业发展机制和培训机制完善;该行业公司较重视对客户权益的保护,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高,客户满意度高。未来,该行业的公司需要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与政府责任,为公益慈善事业贡献力量,并且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出谋划策,推动整个生态圈可持续发展。
申明:以上分析以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行业上市公司披露的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和2024年度年报等公开信息为数据来源,评级信息存在不充分等局限性。联洲信评不对评级报告所记载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作任何保证,评级结果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依据,仅作为基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