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赛美特港股IPO,华为、比亚迪入股,经营活动现金流承压

2025-09-25 18:31:40
格隆汇
格隆汇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毛利率存在波动

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国,中国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4年稳居世界第一,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这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土壤。

据灼识咨询资料,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940亿元,预计在2029年达到467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7%。该领域已跑出海康威视、用友网络、宝信软件等上市公司,如今又有来自上海的企业冲击IPO。

格隆汇获悉,近日,赛美特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美特”)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海通国际、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赛美特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过程中获得了来自华为、比亚迪、立昂微的融资。如今工业软件市场情况如何?不妨通过赛美特来一探究竟。

1

董事长为微软前员工,华为、比亚迪入股

赛美特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其前身特劢丝软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7年成立。

2019年公司成为国内首个签约12英寸晶圆厂的厂商,还在2021年扩展EAP、RMS等设备自动化软件产品,同时布局非半导体智能制造领域业务。

公司已获得多轮融资,其中在2023年12月的C+轮融资中,赛美特投后估值约63.83亿元;但据2025年6月上海赛美特三号与安徽海恒及安徽浚安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测算,其估值在56亿元左右。

股权结构方面,截至2025年9月12日,李钢江及倪琼通过管理层股东有权控制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5.64%投票权,为控股股东。同时,无锡崇纬、华为旗下哈勃投资、中网投、比亚迪、上海科创基金、长三角基金、立昂微等均为公司股东。

赛美特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钢江今年50岁,他分别在1998年及2000年获得清华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及硕士学位,并于2019年获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李钢江曾陆续担任过微软西雅图总部软件开发工程师、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谷歌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搜狐视频首席技术官、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大数据部总监等职务,2021年2月加入赛美特,在软件行业拥有逾20年经验。

2

超7成收入来自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经营活动现金流承压

赛美特主要为半导体、电力、电子、汽车、面板、光伏、化工、新能源电池、高端装备、金属制品及生物医药等行业的客户提供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及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

公司提供多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包括MES制造执行系统、EAP设备自动化、YMS良率管理系统、SPC统计过程控制、RTD实时派工系统、APS高级计划与排程、MCS物料管控系统及MessageBus消息中间件等数十种制造相关工业软件,辅以相关硬件,并在项目结束后提供持续的维保服务。

同时还主要面向大型国央企客户,提供行业企业管理相关的软件解决方案(如ERP企业资源计划、EAM企业资产管理、e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及 IDP智能文档平台)及定制化实施服务,包括基于第三方套装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定制化实施及维保服务。

此外,为顺应国产创新趋势,公司计划自研ERP企业资源计划软件,实现国产ERP企业资源计划替代,来扩大市场份额。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简称“报告期”),赛美特来自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有所下降,但仍在70%以上;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的收入占比从0.5%提升至28.6%。

赛美特的供应商包括软件产品许可方、源代码提供商、硬件提供商等,其大多数供应商来自中国内地,也有来自日本、韩国和英国的供应商。报告期内,赛美特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41.4%、82.1%、52.1%及65.1%。

据灼识咨询的资料,截至2025年6月末,赛美特的客户数量达到758家,覆盖全国前八大晶圆厂中的六家、前三大半导体硅片厂以及前三大封测厂。

公司客户主要位于中国内地、新加坡及马来西亚,报告期内,赛美特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55%、36.2%、28.6%及35.6%。

值得注意的是,赛美特面临与贸易应收款项及合同资产相关的信用风险。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约0.35亿元大幅增加至2.87亿元,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周转天数也从49天延长至158天。

此外,2022年、2023年及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分别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约7100万元、8830万元、5840万元,日后可能继续录得经营现金流出负数,持续的负经营现金流量可能会限制公司为内部运营提供资金的能力。

3

2023年扭亏,毛利率存在波动

近几年,得益于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及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收入的增加,赛美特的收入持续上升,并在2023年扭亏,但公司毛利率存在波动。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赛美特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81亿元、2.87亿元、5亿元、2.83亿元,毛利率分别约42.4%、44%、39.6%、46.7%,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8091万元、2456.5万元、7383.2万元、3362.5万元。

其中,2024年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由于国内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实施具有竞争力的定价,以及毛利率较低的硬件分包及外部软件采购的比例增加;加上业务扩张带来应用团队扩大、人工成本增加,使经营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毛利率下降等导致。

2025年上半年,由于公司智能制造软件解决方案的毛利率增加,以及暂停其他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业务,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所提升。

赛美特所处的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市场面临着技术变革,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对公司的业务营运至关重要。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开支分别约5480万元、5290万元、6010万元、382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30.3%、18.5%、12%、13.5%。

公司综合经营业绩的概要,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赛美特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半导体行业提供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对该领域的监管、经济及竞争环境比较敏感,如果半导体客户对公司的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购买力或购买意愿下降,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相比传统工业,半导体等先进工业在研发、生产、管理等各方面的流程更为复杂,对准确性、精度和良率管理要求极高,因此也高度依赖自动化、智能化流程,工业软件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同时,由于公司智能工业软件解决方案所依托的技术本身复杂,可能存在重大缺陷或错误, 尤其是在首次推出新版本、发布新功能,或与新的第三方硬件及软件集成时,新技术的瑕疵或不当使用可能会影响客户的业务营运,从而影响公司的与客户的关系。

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的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1%;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62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目前,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市场由海外巨头主导,但随着国内产品性能的进步,国内企业正在快速崛起,尤其是国内客户对软件的自主可控性、本地化响应能力等要求的提升,给中国公司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由于先进工业存在众多细分垂直行业,客户数量多、所在区域分散,需求存在差异,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市场较为分散,以2024年先进工业的工业软件总收入来算,前十大参与者市占率总计为32.4%,其中,赛美特以1.5%的市占率在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公司中排名第一。

整体而言,尽管赛美特在中国先进工业智能制造软件细分领域排名靠前,但仍面临着来自西门子、应用材料、通用电气、海康威视、宝信软件、创新奇智、新思科技、上扬软件等同行的竞争,同时还存在应收账款回收风险,未来公司能否拓展更多新客户来维持业绩增长,格隆汇将持续关注。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