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美股三大指数连续第三个交易日集体收跌,道指、标普500和纳斯达克分别下跌0.38%、0.50%和0.50%,市场在科技股走弱与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双重压力下承压前行。其中,甲骨文股价大跌5.55%,连续第三日下滑,自近期高点已下跌近16%,成为拖累大盘的焦点。
投行预甲骨文股价或将下跌40%
甲骨文的颓势并非偶然。投行Rothschild & Co. Redburn近期给予"卖出"评级,预测其股价或将下跌40%,理由是市场严重高估了甲骨文AI合作对核心云业务的拉动效应。
分析人士指出,甲骨文此前股价涨幅过快,部分回调在所难免,同时其云业务订单过于集中,也存在风险。这一下跌不仅反映了市场对AI投资逻辑的重新评估,也暗示着科技板块可能面临估值重定价的过程。
与甲骨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特尔在大盘普遍下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涨近9%,股价报33.99美元/股。据消息人士透露,英特尔CEO陈立武正积极争取投资和承诺,以推动该公司的复兴计划,已就投资或制造合作事宜接洽了苹果和台积电等公司。这一消息提振了市场对芯片制造业复苏的信心。
在科技板块的其他动态中,OpenAI发布新基准测试,显示其GPT-5模型与竞争对手Anthropic公司的Claude Opus 4.1"已经接近行业专家的工作质量"。CoreWeave也宣布与OpenAI年内第三次扩大租赁合作协议,合同总额飙至224亿美元,显示出AI算力需求的持续强劲。
然而,科技巨头也面临监管压力。Meta即将面临欧盟的指控,因其未能充分监管非法内容,可能因违反欧盟的内容审核规则而面临罚款。谷歌也可能在未来几个月面临欧盟的第二笔罚款,与3月份的指控有关,涉及优先其垂直搜索引擎的问题。
经济韧性与利率压力拉锯
美债收益率的大幅攀升是打压科技股的关键因素。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2%,创近几周高点,成为科技股的"隐形杀手"。科技股对利率高度敏感,因为未来现金流的折现率与债券收益率密切相关。一旦收益率走高,投资者对高增长、高估值股票的风险偏好就会下降,资金自然从科技板块撤离。
推动收益率走高的核心原因是周四公布的一系列强劲经济数据。美国劳工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0日当周,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降至21.8万人,显著低于市场预期的23.5万人,也比前一周修正后的数据下降了1.4万人。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第二季度GDP终值被大幅上修至3.8%,高于先前3.3%的增速。这一上修主要归功于消费者支出数据的上调,显示出美国家庭在面对通胀压力和利率上升的情况下,消费能力依然坚挺。
面对经济数据的强劲表现,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正在发生微妙变化。美联储理事米兰表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降息50个基点",而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则建议美联储放弃联邦基金利率,改用国债抵押隔夜利率作为政策基准。这些言论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货币政策路径的讨论正在深化。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再度面临"关门"风险。白宫预算办公室已要求各联邦机构为"裁员准备",制定精简人力计划。若国会未能在截止日期前通过新一轮拨款法案,数十万联邦雇员将面临无薪休假或临时停工,这不仅会对短期经济数据造成干扰,也可能进一步拖累市场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在世的前美联储主席已签署意见书,敦促最高法院保护美联储的独立性,认为央行在设定利率时不考虑短期政治因素,可以降低通胀,降低长期利率。
科技板块可能正经历估值重定价的阵痛
市场情绪正从此前的乐观转向谨慎。过去几个月,AI相关股票的快速上涨带动了整体市场的牛市氛围,但随着越来越多分析师对这些公司未来营收增长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科技板块可能正经历估值重定价的阵痛。甲骨文和英伟达的下跌只是一个信号,其背后代表的是整个AI投资逻辑面临冷静重估的时刻。
投资者正密切关注周五即将公布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该数据是美联储最看重的通胀指标之一。一旦显示核心通胀仍然顽固,则可能进一步削弱市场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期待。目前通胀虽然有下降趋势,但始终未能稳定接近联储2%的目标,而PCE作为政策参考基准,其走势将直接影响联储是否需要"按兵不动"或继续"观察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