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研讨会近日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会议同期,由全固态电池制造工艺及装备联盟发起,联合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共同组建的“全固态电池智能制造平台”正式成立。
近期,固态电池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华金证券指出,锂金属负极凭借其高达3860mAh/g的理论比容量,成为提升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推手,且与全固态电解质在抑制锂枝晶方面具有最优适配性。当前行业正围绕三维储锂基体、电解液添加剂、人造SEI等路径积极攻关技术瓶颈,蒸镀法等先进制备工艺有望在成本优化后成为主流。预计到2030年,随着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增长及渗透率提升,锂金属负极市场空间将接近百亿元。
行业数据方面,2025年前8个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销量保持强劲增长态势,产业景气度持续高企。数据显示,前8月动力和其他电池产量达970.7GWh,同比增长54.3%;动力电池装车量为417.9GWh,同比增长43.1%;出口量达111.5GWh,同比增长30.3%。单看8月份,装车量和出口量同比增速均超30%,反映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求韧性较强。同时,孚能科技已实现半固态电池GWh级别出货,标志着新技术路线正加速落地。
中信建投研报表示,2025年1-8月,中国锂电产业链投资额快速增长,固态电池现已成为锂电行业最热门的投资赛道。随着锂电设备企业披露半年报,固态电池作为新技术被频繁提起,设备公司从今年6月起开始陆续给下游厂商交付固态电池相关设备,且今年上半年固态设备订单快速增长,这都预示着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显著提速,产业链各环节的投资机会也日益凸显,设备端作为整个产业资本开支的最上游,必将率先受益。
场内ETF方面,截至2025年9月30日 11:00,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强势上涨2.57%,电池ETF(159755)现涨2.42%,盘中最高涨近4%。成分股湖南裕能上涨11.70%,多氟多上涨6.49%,璞泰来、天华新能等个股跟涨。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5.1%,其中华友钴业上涨8.18%,格林美、三花智控等跟涨。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9月29日,电池ETF近1周累计上涨9.24%。
规模方面,截至2025年9月29日,电池ETF最新规模达136.54亿元,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份额方面,电池ETF最新份额达127.10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位居可比基金第一。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电池ETF近5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39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8.37亿元。
电池ETF(159755)紧密跟踪国证新能源车电池指数,聚焦新能源车电池产业链,精选业务涵盖电池制造、材料、管理系统及充电桩的A股龙头企业,集中反映动力电池核心环节的表现。场外联接(A:013179;C:01318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