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美国彭博社周五(11月14日)最新报道称,10月份中国经济活动降温幅度超出预期,前所未有的投资下滑和工业产出增长放缓,加上消费低迷,进一步拖累经济表现。
(截图来源:彭博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上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增幅低于9月的 6.5%,也低于彭博社调查经济学家5.5%的中值预期。
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增速连续第五个月放缓,为2021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放缓周期。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至5.1%。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7%,创同期历史最大降幅。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随数据发布的声明中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也面临较大压力,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挑战。”
对这份令人失望的数据,市场反应目前较为平淡,人民币和政府债券的波动不大。沪深300指数下跌0.7%,此前周四曾上涨1.2%。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第四季度开局之际进一步失去动力,而在此前六个月中经济扩张已呈现放缓。在出口意外收缩之后,中国的脆弱性有所增加;如果这种趋势持续,将使其在国内消费放缓的背景下面临更大压力。
上个月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升级,直到10月底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举行会谈并达成协议。较低的关税为未来数月这两个竞争大国之间的贸易提升提供了可能性。
彭博社指出,国内需求全面走弱,投资收缩加剧了消费者信心低迷带来的影响。这使得回应贸易伙伴对中国出口涌入、挤压本地产业的担忧变得更加困难。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下滑
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得相当快,这反映了房地产行业投资疲软,以及基建投资乏力。”
尽管高基数效应和工作日减少是 10 月放缓的部分原因,但零售销售持续走弱凸显加强对家庭部门支持的重要性。
一些经济学家预计,政府将扩大其消费品补贴计划,将部分服务纳入补贴范围。但更可持续的措施仍然必要,例如对中国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长期改革——这些也将成为中国准备于2026年启动下一个五年发展规划时的重要议题。
在缺乏更大范围的促进消费举措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已迅速采取行动遏制投资下降。
自9月底以来,已批准1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410亿美元)的刺激措施,以推动资本支出并补充地方财政。这些举措的效果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更加明显。
然而,在中国央行本周表示对贷款增速放缓并不担忧之后,进一步货币宽松的预期已经减弱。
更重要的是,如果在与美国达成贸易休战后出口前景有所改善,中国明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仍然看起来可以实现。分析师当前的普遍预期是,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