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创新药行业正向循环开启,上半年百济首盈、恒瑞创新药占比破60%,资本拥抱真实资产价值

2025-09-30 18:50:54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加速重塑的关键时刻,中国创新药企业正悄然完成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Wind创新药概念80家上市公司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达50家,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近17%。百济神州首现半年度盈利、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

在全球医药产业格局加速重塑的关键时刻,中国创新药企业正悄然完成从"跟随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据统计,今年上半年,Wind创新药概念80家上市公司中,实现利润同比增长的达50家,净利润平均增长率近17%。百济神州首现半年度盈利、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 60%,叠加半年超600亿美元的出海交易额,共同印证着行业已走出下行周期,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循环。

盈利面扩大,创新药成绝对引擎

2025年上半年的创新药企半年报,呈现出“头部领跑、多点开花”的显著特征。其中恒瑞医药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创新药销售及授权收入达95.6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升至60.66%。作为公司此前重点布局的 PD-L1 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在 2023 年获批后快速放量,此次中报中与达尔西利共同构成医保产品增长双引擎,同时通过与默克、IDEAYA 的授权交易斩获 2.75 亿美元预付款,实现“内生增长+外部授权”协同发力。

同样完成转型突破的还有先声药业,其创新药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6%,占比首超75%,达77.4%,报告期内其已获批上市有10款创新药,其中5款贡献稳定现金流。

此外,Biotech企业也迎来盈利里程碑。百济神州上半年实现营收 175.18 亿元,同比增长 46%,归母净利润 4.50 亿元,达成成立14年来首个半年度盈利。核心动力来自全球化商业化突破:BTK抑制剂百悦泽 ® 全球销售额 125.27亿元,同比增长 56.2%,PD-1 抑制剂百泽安 ® 销售额 26.43 亿元,海外收入占比高达 58%,显示其国际化战略成效显著。

中小型创新药企同样表现活跃。君实生物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8.64%,康方生物的增速达 37.75%,三生制药的净利润同比增长24.6%,其共性逻辑均指向核心产品商业化加速与 BD 合作落地。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恒将此总结为“双轮共振”:“License-out 补充现金流,政策加速商业化落地,恒瑞等企业创新药收入占比突破 60%,正是兑现期的典型特征。”

资本共振:指数与IPO齐飞,资金追捧优质标的

业绩基本面的改善迅速传导至资本市场。2025 年的港股创新药 IPO 市场,用“冰火两重天” 形容毫不为过。回溯 2022-2024 年,受资本寒冬与临床进展不及预期影响,港股18A板块多家药企上市首日破发,甚至出现“市值低于现金储备”的极端情况,投资者对创新药标的避之不及。而今年以来,市场情绪彻底转向:

4 月映恩生物上市打响 “第一枪”后,维立志博、银诺医药等紧随其后,公开发售部分均获超 3000 倍认购,暗盘阶段涨幅已超 50%,上市首日股价分别实现 1 倍、2 倍上涨,创下近三年港股创新药新股最佳表现。其中,维立志博原本计划募资1亿美元,最终超额募集至 1.89 亿美元(约 12.9 亿港元),募资规模近乎翻倍,为后续管线研发储备了充足资金。

与 2018 年、2021年两轮港股创新药IPO高潮相比,2025年冲刺上市的 Biotech 企业呈现出显著的“新特质”,估值更趋理性,聚焦“小而美” 的资产价值。数据显示,当前递表的创新药企中,最后一轮投后估值多集中于 30-50 亿元人民币区间。例如,劲方医药、先为达生物上市前最后一轮估值分别为 31 亿元、49 亿元,药捷安康则为 45.9 亿元,远低于 2018 年部分企业动辄百亿的估值水平。这种转变背后,是资本对创新药行业认知的深化。

政策护航:全链条支持构建发展沃土

行业爆发的背后,是政策 “组合拳” 的精准赋能。2025年 6月出台的《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审批、生产到商业化提供全链条支持;国家医保谈判首次增设 “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为 CAR-T、基因治疗等高价创新药开辟支付新通道;“首发价格形成机制” 的确认,则允许创新药按临床价值形成初价后再入医保,平衡企业研发回报与患者可及性。

审批效率的提升更为关键。上半年获批的43个创新药中,40个为国产药,申报至获批平均用时仅11个月,较2018 年缩短 62%。医疗战略咨询公司 LatitudeHealth 创始人赵衡表示“审批提速让中国患者能同步用上全球新药,更让本土创新药快速进入商业化阶段。”

政策暖风之外,"出海"大潮的爆发式增长是上半年创新药行业的另一大亮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授权出海总金额创新高,半年已揽下超6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纪录。无论是恒瑞、康方等企业的大额license-out交易,还是百济、君实等公司在欧美市场的直接商业化突破,都显示出本土创新药的国际竞争力正在快速提升。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