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0日市场暴跌的黑色星期五中,加密市场恐慌情绪蔓延,以太坊一度跌破3500美元,投资者情绪极度悲观。然而,就在此时,以太坊储备公司BitMine(BMNR)选择逆势而行,斥资近4.8亿美元大举加仓。公司主席Tom Lee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这次暴跌是市场去杠杆的「良性洗盘」,并非系统性危机。
Tom Lee指出,自4月以来,以太坊已累计上涨36%,市场需要一次调整来消化涨幅。他引用历史数据称,自1990年以来,当VIX恐慌指数单日飙升超过25%时,风险资产通常会在一周到一个月内实现正回报,暗示当前的下跌或许正是下一轮上涨的前奏。Lee更强调,人工智能、华尔街的加密资产采用,以及美国联准会重新进入降息周期,都为市场带来持续的支撑。
根据Lookonchain监测数据显示,BitMine在当日买入128,718枚以太坊,并持续加仓,其总持仓已突破300万枚ETH。对机构而言,这是一场典型的“趁恐惧而贪婪”的操作。
对冲基金出手做空:BitMine估值或失衡
尽管BitMine的加仓行为被部分市场解读为信心的象征,但并非所有机构都认同这种策略。曾成功做空MicroStrategy的对冲基金Kerrisdale Capital已公开表示,正在做空BitMine股票。
Kerrisdale分析师指出,BitMine属于数字资产财务公司(DAT)模式,通过以高于资产负债表代币价值的价格发行新股,再将资金投入更多加密货币。这种循环在早期能通过稀缺性与市场狂热维持溢价,但当发行速度过快时,稀缺逻辑便被稀释。仅在三个月内,BitMine就发行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新股,相当于每日新增1.7亿美元供应,投资者的热情正在被过度稀释。
更令人担忧的是,BitMine近期公开的持仓报告愈发简略,缺乏实时追踪其mNAV(每股凈资产价值)的透明仪表板。Kerrisdale估计,截至10月6日,BitMine的mNAV仍高达1.4倍,显示其股价与实际代币资产间存在过高溢价。
分析师在报告中直言:“我们并未做空ETH,如果你看好以太坊,请直接买ETH。BitMine的剧本已失效,其股价不应享有额外溢价。”
降息、加仓与市场结构性矛盾
当前市场正处于宏观与结构性矛盾的交汇点。一方面,联准会的降息周期即将重启,流动性环境改善使资本重新流向高风险资产;另一方面,像BitMine这样的机构在利用“ETF化”的模式不断吸纳市场资金,却也让投资者承担额外的溢价风险。
ETH的链上数据显示,在市场震荡期间,质押量仍持续上升,显示长期投资者对以太坊生态仍抱有信心。相比之下,部分机构过度依赖融资扩张的模式,在高波动周期中可能面临估值修正的压力。
Snorter:AI交易机器人预售倒数最后5天
在市场剧烈震荡之际,一款结合人工智能与自动化交易的新代币——Snorter($SNORT),正成为投资者的新焦点。Snorter 是一款基于多链架构的AI交易机器人代币,主打「自学型策略引擎」,能够根据链上数据、价格动能与社群情绪,主动调整交易策略。
该项目目前正处于预售的最后五天,累积募集资金已突破470万美元,吸引众多散户与加密基金参与。Snorter团队表示,预售结束后将启动主网上线与Beta交易平台,同时开放用户测试AI交易模块。
市场分析认为,在降息环境与量化交易盛行的背景下,Snorter结合AI与DeFi的模式,有望引领下一波工具型代币热潮。对寻求在新周期中提前布局的投资者而言,这或许是继Layer2与AI币之后的新主线。
预售已进入倒数阶段,参与者可透过Snortet官方网站完成认购,为下一轮市场复苏提前卡位。
结论:市场修正与新机遇的共振期
BitMine的动作揭示了当下市场的真实写照:在恐惧中,有人撤退,也有人加码。对冲基金与储备机构的对立,是牛熊转换期的典型特征。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阶段、加密市场流动性重新回升,比特币与以太坊的中期趋势仍具上升潜力。
这场资金与信心的博弈,不仅关乎价格,也关乎市场结构的重塑。对投资者而言,理解这一轮修正背后的逻辑,将决定能否在下一轮上涨中占据先机。
免责声明
加密货币投资风险高,价格波动大,可能导致资金损失。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研究(DYOR)并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