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推动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国际三大数据治理体系的对比研究(上)

2025-10-22 18:14:3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中证报价投教基地推出“防风险 促发展”专题,分享场外衍生品在强化证券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扎实推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中证报价投教基地推出“防风险 促发展”专题,分享场外衍生品在强化证券行业风险防控能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成果。

作者:闵豫南,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总经理;吴昭翼、陈筱筱、张东、温晶、陶潜、张晓强、张宇、孟祥梅、徐静怡、张斯琪,均供职于华泰证券金融创新部

2024年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数据局、国家外汇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强调“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和促进数实融合,对于建设金融强国、巩固和拓展我国数字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数字金融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安排,不仅大力推动了证券行业服务模式的进步,更是促进了监管理念和监管方式的变革。场外衍生品业务的数字金融发展,以数据治理和应用为基础,良好的数据治理不仅可以帮助证券公司加强风险防控,更好满足穿透式监管的要求,还能驱动场外衍生品业务创新升级,实现风险管控和业务增长的双向赋能,助力场外衍生品业务行稳致远。

本文聚焦数字金融背景下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的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数据治理制度变迁,深入对比分析DAMA、DGI、DCMM三大国际数据治理体系,并研究分析对我国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的启示,旨在为我国场外衍生品数据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数据治理体系的研究意义▍数据治理有助于提升场外衍生品业务风险监测水平,促进场外衍生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自2010年起步,经历十余年发展已初具规模。截至2023年11月,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规模达2.38万亿元。市场稳健发展伴随监管挑战:交易分散性、合约复杂性与数据孤岛问题凸显,导致底层资产穿透难度加大、产品定价复杂度提升及风险管控响应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亟需通过数据治理,提升透明度与风险防控能力,促进场外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以数字金融引领金融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数字金融是金融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是其重要内容。统一数据管理标准和机制有利于促进国际数据交流合作,降低跨境交易成本,推动资本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11月27日,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中亦要求“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强调了数据治理的基础作用。

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现状研究

场外衍生品的数据治理实现通路,主要依托于交易报告库。交易报告库,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证监会组织将其定义为集中维护(maintain)交易数据电子记录的单位(entity)。本质上,交易报告库将市场原本“多对多”(N对N)的散射式“并联”报告,转为“一对多”(N-1-N)的中心式“串联”报告,其功能是提高透明度、增强市场监管和减少系统性风险,三者层层递进共同实现风险监测治理。

▍境外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现状研究

1、国际标准化工作进程(CPMI和IOSCO交易报告库)

2009年G20峰会后,国际社会推进场外衍生品交易报告制度建设。CPMI和IOSCO发布一系列标准原则,如《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明确交易报告库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地位,推动数据元素标准化,如唯一交易标识符(UTI)、唯一产品标识符(UPI)和关键数据元素(CDE)等,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和监管效率。

图国际场外衍生品数据标准化工作实施进程

图片

2、国际场外衍生品市场数据治理的主要框架

国际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通过交易报告库实现,涵盖数据报告要求、数据收集方法、三大基础数据(主体要素(LEI)、产品要素(UPI)、交易识别码(UTI))、数据聚合及监管接入等方面。数据报告采用功能性与数据字段结合的混合方法,收集方法结合生命周期法和快照法,以满足不同监管需求。

图国际场外衍生品数据治理的主要框架

图片
▍我国证券期货行业场外衍生品市场数据治理现状

1、顶层设计与法律基础

我国将交易报告库纳入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期货和衍生品法》及相关部门规章明确了交易报告库的数据搜集、分析和风险监测功能,为数据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交易报告库建设实践

目前,我国现有交易报告库四个。其中,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交易报告库,于2020年8月被证监会授权承担建设运营期货及衍生品交易报告库的职能,负责监督商品与股权的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告。中证报价于2021年被认可为交易报告库,监督商品和股权的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告。外汇交易中心、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22年被认可为交易报告库。外汇交易中心负责信用、外汇和利率的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告,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负责信用的场外衍生品数据报告。

由于证监会对期货衍生品市场数据大集中的制度安排,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不仅汇集了我国期货市场的全部场内交易数据,还通过交易报告库逐日逐笔收集了商品类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成交、持仓明细数据,从而为开展场内场外联动风险监测创造了独特优势。

表我国交易报告库建设现状

图片

3基础数据标准化建设

我国发布了金融市场交易报告数据要素系列标准,初步搭建了交易实体编码体系,建立了合约交易识别码标准化,推进合约分类标准化,提高了数据采集结构化程度。

4、数据收集与监管接入

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照法结合的数据收集方法,实现全生命周期动态采集。场外权益类衍生品已初步实现交易对冲层面的监管数据共享,场内对冲数据和场外合约数据初步打通。其中,生命周期法主要涉及到交易商需逐笔报送交易数据,涵盖了合约、对冲、客户、标的全方位数据;而快照方法则是针对某些特殊的交易场景,如合约展期、存续期内条款变更。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仅用于投资者教育之目的,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当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本文信息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何责任。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