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指数全部翻绿,创业板指冲高回落,此前一度涨超1%。沪指盘中突破4000点大关,再创十年新高。
盘面上,福建板块掀起涨停潮,10余只个股涨停,平潭发展8天6板,厦门港务、厦门空港等多股涨停。核电板块表现活跃,东方钽业触及涨停,安泰科技2连板。机器人概念股走强,青岛双星、亚士创能双双3连板,宁波精达、方正电机等多股涨停。军工板块盘中快速拉升,江龙船艇直线20cm涨停。下跌方面,有色金属板块集体下跌,铜陵有色跌停。
截至收盘,沪指跌0.22%,深成指跌0.44%,创业板指跌0.15%。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跌多涨少,逾2900股收绿。沪深两市成交额2.15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缩量1923亿。
沪指盘中重返4000点
今日,A股市场冲高回落,三大指数盘中震荡走高,沪指时隔10年再度录得4000点,最高触及4010.73点。
从热点方向看,福建板块涨幅居前,平潭发展录得8天6板,福建水泥2连板;此外,海峡创新、厦门港务、厦门空港、厦工股份、日上集团等近10只个股涨停。
军工概念盘中走势强劲,船舶制造板块午后直线拉升。
机构表示,目前军工行业处于从业绩预期到业绩兑现的转折点,“924”以来板块最高涨幅达50%,反映的是新周期增长预期,2025年即将进入业绩兑现阶段,板块结构性、分化性特点或将愈加明显。
此外核电、人形机器人方向同样于盘中反复活跃。
对于核电方向,光大证券指出,当前可控核聚变行业已到资本开支扩张阶段,且高价值量环节多具备高技术壁垒特征;伴随项目招投标进展,产业链上核心公司将深度受益。看好直接参与项目建设、具备链主地位的公司,以及供货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环节的公司。
对于人形机器人方向,天风证券表示,10月以来,国内具身智能产业亿元级订单频现,订单集中释放的背后,是中国具身智能产业技术积累与市场成熟度同步跃升的体现,或许标志着行业正进入商业落地的临界点。
不过需注意的是,今日量能萎缩近2000亿,成交额再度回落。分析认为,在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后市大概率还是以震荡上行为主,把握热点间的轮动机会或是关键。
六大维度纵观A股十年变化
10月28日,A股再度突破4000点大关,但与2015年8月18日时相比,市场已发生巨大变化。这十年间,从资本市场自身角度看,有六大变化格外明显:
第一,A股总市值从52万亿元增至107万亿元,成功翻倍。但从估值角度看,A股仍处于低位。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整体市盈率约22.59倍,低于2015年7月的24.1倍。
第二,全市场股票数从2662只增至5440只,增幅达104%。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18日之前上市的公司中,目前正常交易的有2568家,其中三分之一跑赢大盘,股价高于上一次4000点。期间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涨幅均超过10倍,中际旭创、胜宏科技、天孚通信排名前三,区间涨幅分别达5887%、3724%、2377%。10倍股中,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三大行业合计占80%。
第三,股民总数从9300余万人增至超2.4亿人,增幅达157%。从中国结算公布的过往数据来看,近十年来,A股每年新增的投资者数量均超过1000万,高峰时期超过2000万。投资者数量的不断增长,一方面与券商的主动展业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行情有关,而且这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
第四,融资余额从1.4万亿元增至2.4万亿元,增幅达75%,频频创出历史新高。从个股角度看,2015年时,A股市场两融标的数量不足1000只,如今已增加至4239只。从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看,当前大概在2.5%左右,距离2015年4.5%的峰值仍有距离,显示出市场情绪并非过热。
第五,北向资金也从千亿规模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58万亿元,增幅达2500%。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市值达2.58万亿元,年内累计增加逾3800亿元,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增长。
第六,公募基金持股规模也从2015年中的2.0万亿元增至今年年中的7.2万亿元,增幅达260%。从总量看,截至2025年8月底,我国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6.25万亿元,自2024年以来第11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机构:A股未来走势将更加明朗
重回4000点之上,A股后市会如何演绎?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称,4000点是一个重要的指数关口。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代表着牛市趋势得以进一步确立,未来市场走势更加明朗。
他指出,在中国居民存款快速增长的同时,国有大行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已跌破1%。今年10月底,美联储可能会降息25个基点,12月份或继续降息25个基点,中国也有降息降准的空间。由于储蓄回报率偏低,居民会需要寻找有较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而资本市场的走强,会吸引资金从银行账户转移至股市,这有利于推动这轮行情不断深化。
不过,各机构也提醒投资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指出,投资者要重点盯住三个风险点。
一是消费、地产这些需求端恢复情况;二是海外市场的波动传导,美联储虽然开始降息,但全球经济复苏节奏不一样,加上地缘冲突,可能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进而影响A股的出口企业和周期板块;三是板块估值分化的风险,科技、新能源个股估值和业绩要高度关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国平称,本轮行情标志着市场投资逻辑的深刻转变,从追逐短期业绩确定性转向看重长期的产业前景和国家战略方向。投资者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审视企业价值,理解其在新范式下的估值体系。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则提醒投资者称,“部分科技板块估值已处于历史较高分位,若技术突破迟缓或业绩不达预期,存在回调压力。投资者应避免追高缺乏基本面支撑的题材股,重视资产配置的均衡性与安全性。同时,坚持长期视角,理性应对市场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