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4000点风云再起:A股内核巨变,科技牛主线引领新征程

2025-10-29 08:13:22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10月28日10时14分,上证指数盘中强势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A股首次重返这一关键点位。尽管当日午后市场遭遇抛压,最终收于3988.22点,跌0.22%,但这一突破仍被视为重要的市场积极信号,标志着A股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10月28日,对于A股市场

2025年10月28日10时14分,上证指数盘中强势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A股首次重返这一关键点位。尽管当日午后市场遭遇抛压,最终收于3988.22点,跌0.22%,但这一突破仍被视为重要的市场积极信号,标志着A股市场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10月28日,对于A股市场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今天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天,上证指数时隔10年突破4000点整数关口,进一步确立了这轮牛市的走势。”

永赢基金分析指出,市场突破4000点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近期中美经贸磋商取得初步共识,外部不确定性显著缓解,市场整体风险偏好得到提振。另一方面,“十五五”规划明确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强调科技自立自强、绿色转型与实体经济发展三大主线。这一战略定调直接强化了科技与绿色板块的投资逻辑,AI算力、半导体、储能等领域与当前市场热点高度契合,主题投资机会不断涌现。

当日盘面上,行业表现分化明显。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军工、计算机领涨,而有色金属、钢铁、建筑等跌幅较大。两市成交额达2.16万亿元,较前一日缩量1913亿元。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表现看,上证指数涨幅达18.99%,深证成指涨28.95%,创业板指涨50.80%。本轮行情自去年“924”启动以来,沪指已涨超45%,深成指涨超66%,创业板指涨超111%。其中,通信、电子、计算机涨幅排名前三,科技成为A股上涨的领头羊。

当指数重回熟悉的点位,市场的内核却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史上,上证指数在4000点上方的年份仅有三年:2007年、2008年、2015年。与前两次突破4000点相比,目前市场的估值更为理性。目前万得全A指数PE为17.91倍,而2007年大盘第一次突破4000点时,万得全A指数PE在40倍左右;2015年第二次突破4000点时,万得全A指数PE为20.41倍左右。这十年间,A股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A股总市值从52万亿元增至107万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全市场股票数从2600多只增至5400多只,股民总数从9300余万人增至超2.4亿人,融资余额从1.4万亿元增至2.4万亿元,北向资金也从千亿规模增至今年三季度末的2.6万亿元,机构投资者占比显著提升。

从产业格局看,2015年8月18日之前上市的公司中,近10年以来涨幅最大的10只股票股价上涨均超过10倍,其中电子、通信、电力设备等三大行业合计占80%,反映出科技板块是领头羊。10年后的今天,引领市场的是以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新经济”板块。十年前,A股市值前十大多被金融、能源巨头占据;如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硬科技企业已跻身前列。

面对4000点关口,市场参与者的策略出现显著分化。业内人士认为,A股在突破4000点后,短期内市场可能面临技术性震荡或调整。一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一位全球投资的机构人士透露,其近期降低A股仓位,转而寻找估值更低的港股机会,寻找估值在10倍左右,且即将止跌回稳、可持续增长、分红回购大于5%的标的,“耐心等待其下一轮上涨”,且明确表示不会参与主题及高估值交易。

然而,更多机构保持乐观。有机构认为,从中长期来看,A股未来投资主线仍是科技,应坚守科技,在科技赛道上寻找细分机会。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表示,一直重点配置科技板块,今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但目前投资科技股的主流赛道已经变得相对拥挤,建议投资者不要全堆在已经涨上天的龙头里,可以看看科技产业链的上下游细分赛道,比如光模块板块等有实际订单和业绩支撑的公司。宝晓辉认为,当前牛市行情仅行至中段,但需要警惕追高和频繁调仓风险。

杨德龙表示,布局后市,科技板块仍然要重点关注,因为这是业绩高增长的板块,但是短期涨幅过大,需要防范短期回落的风险,如果有调整可以布局。因此,对于前期获利较大的科技股,投资人如果担心短期回调可获利了结,如果看好中长期趋势,也可长期持有。杨德龙指出:“4000点不是这轮行情的结束,而是标志着新一轮行情的开始。”华安证券也认为,历史复盘数据显示,成长景气周期行情中,由估值驱动切换至业绩驱动过程中的调整时间通常较短,而当前调整期已进入后半程或尾声,11月初有望成为验证行情是否进入新一轮即业绩支撑行情的契机。

同时,近期海外大机构也纷纷看好中国股市中长期表现。高盛明确表示中国股市“慢牛”已在路上,预计到2027年底主要股指上涨约30%。摩根大通预计至2026年底,沪深300指数有24%上行空间。瑞银证券认为,市场中期展望依然向好,成长风格可能跑赢价值风格。

尽管策略有所分化,但科技作为核心主线,仍是机构共识。当下市场最关心的是,4000点之后,接下来会是科技行情的延续,还是普涨行情?

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如果新一轮科技产业周期确立,4000点之后市场更可能延续科技行情而非普涨行情。”其理由是,科技板块的赚钱效应会吸引更多资金持续流入,而传统行业受制于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难以出现大幅上涨。

杨德龙则判断:“市场今年是结构牛,资金集中配置经济转型受益的科技创新板块。到明年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不断提高,会吸引更多场外资金入场,市场可能从结构牛市转向全面牛市。”

海富通基金基金经理范庭芳表示,展望后市,A股短期震荡后或会继续向上。就市场目前点位而言,该位置仍存获利盘筹码有待消化,而产业转型升级有望支撑市场上行。若后续加以基本面配合,市场上涨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综合来看,当前科技成长大概率仍相对占优,国内外算力、高端制造、消费电子、新能源等板块或有轮番表现。

目前正是三季报密集披露期,科技股进入业绩验证期。盈米东方金匠投顾团队指出,科技股三季报业绩表现分化,以AI芯片、量子计算、先进制造为代表的硬核科技企业,三季度业绩呈现“营收 + 利润”双高增长。但也有部分蹭概念的企业,虽股价随板块上涨,但三季报暴露“增收不增利”“依赖政府补贴”等问题。

华西证券同样判断,本轮行情仅行至中段。一方面,当前A股盈利处于周期磨底阶段,供给侧“反内卷”与需求侧“扩内需”的工作同时推进,有望提高盈利改善的可预见性;另一方面,当前科技行业的景气预期在逐步强化,“科技叙事”逻辑将打开权益资产估值的上行空间。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