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0月31日达实智能(002421)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0月30日召开分析师会议,平安证券、淡水泉、顶天投资、创金合信、东兴基金、尚诚资产、中银基金、平安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问:公司向半导体行业企业供了哪些产品和服务?答:公司基于 IoT 物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与节能服务。目前,公司已为长鑫存储、中微半导体、兆易创新等国内多个企业园区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及智能化服务。公司聚焦优质企业用户,服务的企业客户广泛分布于金融、科技、高端制造等重点行业。这些客户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提效降本的同时,更重视 I 和 IoT 技术在园区中的实际价值。I 大模型的强大理解和推理能力,与 IoT 平台的实时数据深度融合,帮助客户实现节能减排、优化物业管理,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不仅降本增效,而且增收创利。达实智能依托优质的客户资源和不断深化的 I 和 IoT 技术能力,有望持续推动 IoT 平台业务在企业园区场景的规模化落地。问:除了半导体,公司在 AI 应用也有所布局,公司具体有哪些AI 应用?答:公司的 I 应用聚焦于具体行业场景,比如在地铁场景中,公司通过对孕妇、拉行李等 67 多种乘客通行行为进行了数十万次 I 视频分析技术的训练,使得原本安装红外对射闸机一分钟仅能通行 10人的效率,提升至一分钟可以通行超过 50 人。近一两年来,闸机夹人事故逐渐消失,通行体验更安全高效。公司产品在节能与用户体验上均实现明显提升。此外,比如在企业园区场景,公司基于生成式 I 技术,创新“一句话预定会议室”“一句话查询停车位”等创新 I 应用,利用 I声纹技术进行音频分析,监控和诊断设备运行状态,保障重要的大型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昂贵大型设备的损坏和维修费用,保障楼内高效运行。问:在手数据中心液冷相关订单有多少?对应的客户有哪些?答:公司在数据与算力中心领域,为用户提供 基于 IoT 物联网平台的液冷全局优化节能控制系统、I 调优的数据中心能效管控系统等产品和服务。目前已累计投入超 2,000 万元研发液冷全局优化系统,并成功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城大数据中心的冷板式液冷系统中应用。公司已承接国能商贸云计算中心、前海信息枢纽等多个华南地区算力基础设施标杆项目,积累了实践经验。但该业务目前收入占比不高,由于公司的智能化与节能服务是在算力中心项目中后期介入,目前互联网厂商加大对 I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还未传导到公司并转化成订单。未来如有重大订单进展,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通过公告形式及时披露。问:公司与华为联手,请华为对公司国内及海外的业务有什么帮助?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商,早在十余年前,双方就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目前公司的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已上架华为云“云商店”,共同服务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用户,共同为用户提供智慧空间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部分智能终端产品已获授鲲鹏技术认证书、华为技术认证书并完成了鸿蒙相关的认证及测试,符合信创要求。在海外地区,公司作为华为云的重要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参加了沙特 LEP 科技展,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 IoT 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与华为云联合创新,共同为中东的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提供智慧空间解决方案,助力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发展。未来,如双方达成重大合作,公司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通过公告形式及时披露,感谢您的关注。问:公司服务很多高端制造行业客户,在他们的生产园区项目中,公司主要供哪些服务?有没有服务后达成的量化目标?答:公司在生产园区聚焦厂务系统,保障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稳定,提升生产园区能源利用效率,此外,基于融合数字孪生技术的 IoT物联网管控平台,我们在客户的市场与销售场景中为客户精准展示园区环境实况与企业综合实力,助力客户业务推进。量化目标以达实大厦为例1.每年通过应用 I 和 IoT 技术,提高中央空调运行效率,节省能耗超过 25%,节省约 200 万元能源费用;2.物业管理人员由仲量联行建议的 156 人,实际精简至 100 人左右,节省物业管理费用 300 万-400 万元;3.得益于公司 I+物联网技术在大厦的深度应用提升办公体验,达实大厦的空置率在 10%~20%左右,优于五大行的深圳二季度平均约 30%的空置率,达实大厦物业收益较周边甲级写字楼提升约百万到千万元。
达实智能(002421)主营业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空间服务商,基于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聚合模块化的空间场景应用,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智慧服务。公司以“万物智联,心心相通”为经营使命,产品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建筑楼宇及园区、医院、城市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的智慧空间,帮助用户营造节能低碳、高效智慧、安全温暖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达实智能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4.73亿元,同比下降31.36%;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下降964.15%;扣非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576.42%;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4.83亿元,同比下降39.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下降942.64%;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462.6万元,同比下降226.86%;负债率59.88%,投资收益-1.3亿元,财务费用3911.03万元,毛利率25.51%。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364.37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入35.62万,融券余额增加。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