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A股电池板块(申万二级)106家上市公司均已完成披露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板块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与利润双位数增长,头部企业领跑格局稳固,同时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量产推进成为行业核心亮点,带动二级市场持续走强。财报数据显示,电池板块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9018.91亿元,同比增长13.24%;归母净利润702.25亿元,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4.17%,板块整体盈利能力较强。
板块营收、利润双增,头部格局稳固
营收规模呈现清晰的梯队分布,电池板块前三季度营收突破千亿级企业仅宁德时代1家,100亿-999亿元营收区间的企业有19家,10亿-99亿元区间企业数量最多,达60家,另有27家企业营收不足10亿元。
具体到企业层面,宁德时代期内实现营收2830.72亿元保持断档式领先,同比增长9.28%;亿纬锂能、欣旺达分列二、三位,营收为450.02亿元和435.3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7%和13.73%。此外,天能股份、中伟股份、国轩高科、格林美等16家企业营收均突破百亿元,板块内80家企业实现营收正增长,占比75.47%,行业整体呈现复苏态势。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利润端表现更为突出。宁德时代以490.34亿元归母净利润继续保持第一,同比增长36.20%;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紧随其后,其中国轩高科净利润同比大增514.35%,表现尤为抢眼。另外,璞泰来、欣旺达、天能股份等7家公司净利润均突破10亿元,全板块共有59家企业实现净利润正增长。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国轩高科、格林美、骆驼股份等多家企业实现营收与利润同比双增,展现出较好的经营质量。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成为板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宁德时代以150.68亿元研发费用居首,同比增长15.26%;欣旺达研发投入达32.02亿元,同比增幅41.20%位列第二。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天能股份、珠海冠宇、先导智能等企业研发投入均超10亿元。全板块中,72家企业实现研发投入正增长,占比达67.92%,彰显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业绩与技术的双重利好推动二级市场表现强劲。截至10月31日收盘,宁德时代以1.77万亿元市值保持绝对领先,亿纬锂能以1701.65亿元市值排名第二。年初至今,板块内103家企业股价实现正增长,仅3家出现负增长,其中20家企业涨幅超100%,宏工科技以426.32%的涨幅居首。短期来看,60日内97家企业股价上涨,仅9家下跌,天际股份以235.95%的涨幅领跑。
 
 制表: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数据来源:巨灵财经
固态电池研发持续突破,量产提速
作为行业下一代核心竞争力,固态电池在政策与市场双轮驱动下量产进程显著提速。中银证券指出,2024年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密集出台专项政策,将固态电池列为战略新兴产业重点方向,鼓励产业链协同攻关,同时设备与材料厂商积极推进量产准备,推动行业验证与量产进度加快。
头部电池企业纷纷披露固态电池最新进展:宁德时代20Ah样品能量密度达450Wh/kg,-30℃低温放电效率85%,合肥中试线已于2025年5月投产,计划2027年实现小批量生产;欣旺达发布“欣·碧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400Wh/kg),预计2025年底建成0.2GWh聚合物固态电芯中试线;亿纬锂能成都全固态电池量产基地揭牌,“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下线(能量密度3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00Wh/L),计划四季度推出下一代产品,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中试线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已启动2GWh量产线设计,同时推进12GWh准固态电池量产线建设;孚能科技加速0.2G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建设,计划年底完成产品交付。
材料端企业同步突破,为固态电池量产奠定基础。当升科技超高镍多元材料实现20吨级批量供货;格林美超高镍9系三元核壳前驱体月出货量达5000吨,属全球少数稳定供应商;华友钴业9系超高镍三元材料率先实现半固态电池正极材料商业化,已应用于千公里续航车型;恩捷股份固态用高纯硫化锂中试线建成,固态电解质粉体10吨级产线投产并具备出货能力,天赐材料、璞泰来等企业也在加速推进电解质产线建设与客户认证。
综合多家企业进度来看,随着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成熟,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前后实现规模化应用,成为新能源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当前业绩稳健增长与技术迭代加速的双重逻辑,将持续支撑电池板块的长期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