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兴业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保持正增长

2025-10-31 22:25:30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10月30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继续锚定价值银行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战略执行、客户服务、投资交易、全面风控、管理推动”五大能力,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彰显高质量发展韧性。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67万亿元

10月30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继续锚定价值银行建设目标,持续提升“战略执行、客户服务、投资交易、全面风控、管理推动”五大能力,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彰显高质量发展韧性。

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10.6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7%;实现营业收入1612.34亿元,降幅较半年度收窄0.47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630.83亿元,同比增长0.12%;风险边际改善,不良贷款率1.08%,与6月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7.81%,保持充足水平。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营收降幅收窄、净利润同比正增长

前三季度,兴业银行坚持资产“优结构”、负债“降成本”导向,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存、贷款在总负债、总资产中占比较年初分别提升2.17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

资产端,更加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挖掘并满足有效融资需求。截至三季度末,贷款余额5.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42%,重点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高端制造业领域,绿色贷款、科技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8.64%、17.70%、13.82%,均高于贷款整体增速。

负债端,持续夯实客户基础,实现规模合理增长与成本逐步下降。截至三季度末,存款余额5.8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7%,其中零售存款余额达1.76万亿元,位居股份制银行前列,较年初增长1935亿元。存款付息率1.71%,同比下降32个基点,较半年末下降5个基点。

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得益于兴业银行客户服务能力的提升。前三季度,该行企金客户163.58万户,较上年末增长6.53%,潜力及以上客户、价值客户分别增长8.21%、9.66%;零售客户1.14亿户,较上年末增长3.40%,双金客户(包括白金、黑金客户)、私行客户分别增长10.49%、11.39%。

随着客户基础夯实与结构优化,兴业银行有效缓解息差收窄对利息净收入的影响,前三季度利息净收入1109.59亿元,同比下降0.5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96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兴业银行“大投行、大财富、大资管”体系建设成效显现,带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3.79%至200.81亿元,增幅较半年度扩大1.20个百分点

三大领域风险收敛

   风险集中暴露高峰期已过

从三季报来看,兴业银行新发生不良资产规模及不良生成率实现“双降”,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从风险高发转向收敛,风险集中暴露高峰期已经过去。

截至三季度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08%,与6月末持平;关注类贷款率1.67%,较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23.13亿元,同比下降11.30%;拨备覆盖率227.81%,保持充足水平。

具体来看,前三季度,对公房地产业务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同期减少53%,信用卡领域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10.58%,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领域无新发生不良。同时,零贷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以及部分客户收入下降影响,资产质量依然承压,但整体资产质量仍保持在同业较优水平。

为更好适应外部经营新环境、新形势,今年7月兴业银行正式启动风险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完善风险管理架构,整合设置专业化管理部门,由风险内嵌机制转变为风险派驻机制,系统梳理了各类别风险管理边界及投融资作业流程,有效提升风险管理独立性、全面性和专业性,同时,构建与集团风险偏好适配的管控体系,深入推动风险与业务的融合,落实落细“区域+行业”策略,风险赋能进一步增强。

加速构建智慧兴业

   持续擦亮“三张名片”,打造新名片

面对愈演愈烈的数字化浪潮,兴业银行将智能化转型作为数字化转型下半场,部署推动“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数据要素×”,全面打响“体验之战、敏捷之战、智能之战”三大战役,加快从“数字兴业”迈向“智慧兴业”。截至三季度末,手机银行月活用户数2473.20万户,同比增长10.41%;以“AI人人可用、人人都用AI”为目标,初步建成“6+X”AI能力体系。

经营特色鲜明是兴业银行价值银行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前三季度,兴业银行绿色银行、财富银行、投资银行“三张名片”持续擦亮,绿色贷款余额突破1.1万亿元,继续保持股份行第一。“大投行、大资管、大财富”加快融合发展,投行方面,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承销规模6346亿元,保持全市场第二,并购贷款余额 3067.51亿元、境外债承销规模51亿美元,均位列股份行第一。资管方面,9月末,集团五家资管子公司资管规模合计3.5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 20.62%。其中,兴银理财管理规模 2.38万亿元,保持全市场第二。财富方面,零售财富AUM 3.95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48%,企金财富AUM 4131.46 亿元,较年初增长 9.25%。

与此同时,兴业银行积极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立足自身优势做强科技金融,持续推动“绿色+科技”“投行+科技”等业务协同融合,加快打造“第四张名片”。截至9月末,科技金融贷款余额1.1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70%。

眼下,注册资本100亿元的兴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兴业银行“商行+投行”优势,加快打造科技金融新名片,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估值修复趋势明确,投资价值持续凸显

在三季报发布的同日,兴业银行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计划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这是兴业银行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据介绍,自2007上市以来,兴业银行已累计分红2161亿元,是普通股融资的2.3倍,并且连续十五年提升分红率,去年分红率更是首次突破30%,延续分红的持续性、稳定性,持续向市场传递价值信号,吸引更多中长期稳定资金配置,推动形成“经营管理-分红回报-资金配置-估值修复-价值凸显”的正向循环。

近年来,兴业银行锚定价值银行目标,持续提升五大能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风险边际改善、息差降幅收窄,经营总体平稳向好,较高的投资价值吸引了主要股东以及更多中长期稳定资金配置,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认可票。2022年以来,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等主要股东累计增持兴业银行超9.5亿股。今年5月,福建省财政厅将其持有的“兴业转债”全额转股,继续增持3.88亿股;大家人寿在一季度增持5.41亿股的基础上,9月及10月继续增持超7400万股。

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银行基本面将保持稳健韧性,具有业绩稳、分红高、估值低、波动小的特征,在中国资产价值重估和估值修复中具有较强的确定性。截至10月30日,兴业银行静态股息率5.29%,处于上市银行前1/3,PB市净率0.53,处于上市银行后1/3,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