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不到蜜雪冰城四成,在中国开店26年后,星巴克中国区业务遭出售!
11月4日,在沸沸扬扬的出售传闻流出一年后,星巴克中国区业务一事终于落定,低调的私募巨头博裕资本击败凯雷、KKR等国际巨头,接盘星巴克中国区业务。
今日,星巴克宣布与博裕投资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共同运营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业务。博裕资本将持有合资企业至多60%股权,星巴克保留40%股权,并将继续作为星巴克品牌与知识产权的所有者和授权方,向新成立的合资企业进行授权。基于约40亿美元(不计现金与债务)的企业价值,博裕将获得其相应权益。
星巴克预计其中国零售业务的总价值为130亿美元,这130亿美元由博裕的40亿美元、星巴克在合资企业中保留的权益价值、以及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组成。
估值不到蜜雪冰城四成
值得注意的是,博裕资本40亿美元便拿下星巴克中国60%的股权,若以此计算,星巴克中国估值约为66.67亿美元,这也意味着第三部分“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内持续支付给星巴克的授权经营收益”的估值约为63亿美元。
这一估值水平超过市场预期,此前彭博报道称博裕资本已成为星巴克公司寻求中国业务合作伙伴的首选。该交易可能使星巴克中国业务估值超过40亿美元,若计入特许权使用费,中国业务估值可能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约712亿元)。
不过即便是如此,星巴克中国区业务估值远低于国内奶茶巨头蜜雪集团,截至发稿蜜雪收盘市值约为1370亿元,而星巴克中国的估值不到蜜雪集团四成,仅仅与古茗相当。
 对于此次出售,星巴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倪睿安表示:“博裕在本地市场的经验与专长,将有力加速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小城市及新兴区域的拓展。我们将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一起努力,打造卓越的伙伴(员工)体验与世界一流的顾客服务,携手谱写星巴克在中国发展的全新篇章。”
星巴克中国已丧失主动权
在受瑞幸咖啡、库迪咖啡、幸运咖等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的大幅扩张以及低价策略盛行等因素影响,星巴克中国区业务的开展颇具挑战,某种程度上,星巴克中国已经丧失市场主动权。
今年一季度星巴克中国实现营收7.44亿美元,与去年第四季度相比,星巴克中国营收下降了5%。而瑞幸咖啡今年一季度净收入为12亿美元,将星巴克中国遥遥甩在身后。在今年二季度的外卖补贴影响下,星巴克中国与瑞幸的差距进一步放大。二季度,瑞幸营收同比增长47.1%至123.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6%至12.5亿元。而星巴克中国二季度营业收入为7.9亿美元(约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不到瑞幸收入一半。
在今年第二季度中,星巴克中国也按捺不住,大打价格战。
6月9日上午,星巴克中国突然宣布将重点拓展“非咖”场景,自6月10日起对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三大品类数十款产品实施降价。以大杯为例,平均降价约5元,调价后单杯最低售价23元,对于此次加入价格战,星巴克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旨在打造"上午咖啡,下午非咖"的全天候消费场景,以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层出不穷的产品创新、独特的客制化玩法,为顾客带来全新的“非咖”体验。
此次星巴克中国降价颇有试水的意味,此次降价产品集中在非咖啡类产品,主要还是应对蜜雪冰城等奶茶新消费赛道的冲击,其核咖啡类产品价格暂时选择按兵不动,观望态度十分浓厚。至于此次非咖产品的降价是永久性还是阶段性,星巴克中国回应称:“未来,我们将视顾客反馈,决定后续活动计划。”
不过从业绩看,星巴克中国此次降价效果一般。
在门店数量上,截至二季度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达到26206家,包括16968家自营门店和9238家加盟门店。而目前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管理运营刚突破8000家门店,不过在卖身博裕资本之后,星巴克喊出了2万家店新目标。
除了瑞幸之外,星巴克的另外一个对手,蜜雪集团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正高歌猛进驶入一线市场,相关门店数超过千家,总门店数超过9000家。
出售星巴克中国业务消息不断传出
在重重压力下,自去年底出售星巴克中国业务消息不断传出。
2024年底,星巴克首次被传出出售股权的可能性。彼时星巴克发言人回应,公司致力于中国区业务的发展和合作伙伴关系的维护,正在努力寻找最佳的发展道路。
今年2月25日,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KKR、FountainvestPartners(方圆资本)和PAG等私募股权公司正有意收购星巴克中国业务的股权。此外,华润集团与美团也作为潜在买家,与星巴克方面进行了初步接洽。星巴克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预计将在未来几周内与其他公司高层一起访问中国,进行股权出售谈判。
5月中旬,又有市场消息传出。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星巴克公司已与私募股权公司、科技公司和其他公司进行了接触,以考虑其中国业务的各种选择,包括可能的股权出售。报道称,星巴克本周通过财务顾问向几家潜在投资者发出了信函,征求他们对其中国业务以及如何发展中国业务的意见。
今年8月报道,星巴克曾邀请博裕资本、凯雷集团、殷拓EQT集团、方源资本、KKR集团、高瓴投资及春华资本等多家私募股权机构参与对中国业务股权收购。
10月30日,星巴克全球董事长兼CEO倪睿安在业绩交流会上回应称,已“收到来自多个高质量合作伙伴的兴趣”,同时强调“预计将保留星巴克中国的重要股权,并对该地区的长期增长潜力保持信心”。
如今在进入中国市场26年后,星巴克中国的控股权拱手相让。
低调的私募巨头博裕资本
此次接盘的博裕资本大有来头。
博裕投资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深耕中国市场、布局全球的另类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超过200家企业,其总部位于开曼群岛,利用全球网络和针对特定市场的洞察力来寻找、评估和利用跨市场的高信念投资机会。
公开资料显示,博裕投资的创始人包括马雪征、张子欣等知名投资人。马雪征曾任联想集团财务总监,被誉为“创投教母”。张子欣曾任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和首席财务官。
2011年,有公开消息显示,李嘉诚基金会已落实入股博裕投资顾问有限公司,但未披露入股的股权比例。2012年,马云在中方财团的支持下募资,从雅虎回购阿里巴巴的股权,完成了阿里巴巴上市前最重要的一次股权重整。此次领头的财团里就有初出茅庐的博裕投资。
今年以来,博裕资本在消费等赛道密集出手,重磅押注。
今年3月至4月,博裕投资通过司法拍卖及发起要约收购,花费超23亿元,拿下金科服务的实控权。
4月份,博裕资本接盘“全球店王”北京SKP。4月30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股权案”,公示期至2025年5月9日,相关公示文件显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SKP部分股权。交易后,博裕五期美元基金关联方通过财务投资间接取得北京SKP的42%-45%股权。
北京SKP曾多次拿下“全国店王”称号,从2011年的65亿到2023年的265亿,连续12年销售额位居全国第一。在2020年更是以175亿元销售额超越伦敦哈罗德百货,成为“全球店王”。
根据Preqin的统计数据,博裕资本的历史基金净内部收益率(IRR)稳定在25%以上,超过亚洲私募股权基金平均15%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