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上海金融智库联席工作会议聚焦“十五五”规划 共议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11-04 18:15:37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2025年10月31日下午,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金融》杂志提供支持的第五次上海金融智库联席工作会议暨浙商银行第十四期流动媒体交流营在沪举行。会议围绕“十五五”规划解读及未来五年形势

2025年10月31日下午,由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中国金融》杂志提供支持的第五次上海金融智库联席工作会议暨浙商银行第十四期流动媒体交流营在沪举行。会议围绕“十五五”规划解读及未来五年形势展望,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金融改革、人民币国际化等重要议题。浙商银行副行长,上海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林静然出席并致欢迎辞。

在介绍会议背景时,浙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殷剑峰指出,“十五五”时期可能面临几大非线性突变,包括AI泡沫破裂、中美实力格局切换等。他同时展望了人工智能技术、劳动节约型技术和节碳型技术三大集群性技术突破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针对房地产问题,他通过对比中日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差异指出,中国仍处于城市化推进和技术追赶的关键阶段,具备更强的内生增长韧性,将避免重蹈日本“失去的三十年”覆辙,预计房地产市场将在“十五五”中后期逐步趋稳。

北大国发院院长黄益平强调,规划重点在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自主研发体系、安全和提振消费。经济正转向国内大循环为主,需通过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同时扩大内需。他建议通过“全球南方绿色发展计划”等国际产能合作开拓新需求空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在“十五五”显著提速。这既是应对贸易摩擦、防控美元信用风险和支持企业出海的需要,也具备贸易规模、利率环境和资本市场等有利条件。他建议抓住机遇推动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范围、推动人民币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与结算、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等八项举措,有效和稳健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分析了中美博弈的经济逻辑,指出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与美国作为总需求中心的角色尚未根本改变。他前瞻性提出,AI与Web3的结合将催生新的经济范式,从而确立未来供给需求匹配的新框架。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系统性展望了十大趋势,包括全球增长调整、AI成为新引擎、货币体系多元化等。他指出中国宏观调控空间充足,资本市场生态持续改善。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蔡真认为,城镇化推进和居住改善需求将支撑市场,但需关注库存压力。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提出差异化养老解决方案,认为应超越单一金融手段,加强制度与科技创新。

专家交流环节,上海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倪经纬、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功润、上海证券报社上证研究院执行院长于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智库副研究员李溦为会议提供多视角的专业观点。

会议共识认为,尽管面临挑战,中国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优势显著。金融业需精准把握趋势,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建设等领域寻求突破,切实赋能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为“十五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提供了一定思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拥抱技术变革,中国金融业能够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为经济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