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午后,上证指数冲上4000点,科创50、创业板指双双走强。板块方面,半导体产业多股拉升,存储芯片概念持续上攻。热门国产替代品种——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涨4.64%、盘中持续放量,重仓股寒武纪涨超9%、海光信息涨超7%,拓荆科技、中微公司涨超5%,中芯国际、长川科技涨超4%,北方华创涨超3%。
分析认为,存储芯片与半导体设备、材料等集体冲高,或许与近期的涨价潮有关。
此前,台积电从9月起陆续通知客户,决定自2026年对部分先进制程将执行连续四年的涨价计划,报价平均涨幅约3%-5%。另外,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也将上调包括DRAM和NAND在内的存储产品价格,幅度高达30%。
受益于AI存储芯片需求飙升,全球半导体市场在2025年第三季度继续强劲回升,9月销售额达到695亿美元,同比大增25.1%,创下近期最亮眼表现。三季度整体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20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1%,环比增长15.8%,连续八个季度同比增长,续创季度新高。
据GKURC产经智库首席分析师丁少将分析,存储芯片行业本身处于周期性复苏阶段,厂商前期减产去库存,加速了供需逆转。这轮上涨可能持续到2026年甚至更久,其结束形式可能是巨头扩产导致供给增加,或是下游需求增速放缓,打破供需紧平衡。
而半导体设备与材料作为整个芯片产业链的最上游,堪称半导体行业的“基石”与“血液”。大同证券指出,在AI需求持续拉动与存储价格上行的背景下,存储行业供需格局或将持续偏紧。为应对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原厂有望加大资本开支,从而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提升,建议关注刻蚀、沉积等关键环节的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
金元证券也认为,国产算力芯片持续突破及存储厂商扩产带来Capex增量,国产设备有望在新一轮扩产周期内实现替代。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前十大重仓覆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寒武纪、中芯国际、海光信息、拓荆科技、长川科技、华海清科、南大光电和中科飞测,集中度高达78.45%,均为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领域的代表性龙头。
数据显示,该ETF最近6个交易日内有5天净流入、区间吸金超过2.4亿,显示资金或在借道布局设备、材料与芯片设计板块。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