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三大指数高开跳水,目前在水面附近震荡。但受存储芯片超预期涨价与AI算力投资持续高增等催化,芯片产业链“卖铲子”领域半导体设备行业多股走强。
截止10:30,热门国产替代品种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涨超1.3%,日K冲击6连阳,近4日累计吸金共1.58亿元。成份股方面,神工股份、立昂微强势封涨停板,京仪装备大涨近15%,雅克科技涨超7%,珂玛科技涨超6%,华海清科、沪硅产业、中微公司、拓荆科技等多股拉升。
消息面上,存储板块迎来“超级周期”,价格进入强劲上行通道。CF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DRAM综合价格指数大幅上涨47.7%,预计第四季度合约价涨幅上修至18-23%。
目前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供应链已通知客户,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将DRAM和NAND闪存的价格上调最多30%,涨幅高于预期。闪存龙头闪迪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
此外,全球AI算力格局正进入新一轮资本密集期。
近期Anthropic宣布与谷歌达成数百亿美元算力合作,OpenAI与英伟达、AMD分别建立了合作关系,部署10GW的英伟达算力系统和6GW的AMDGPU算力,并与亚马逊达成价值380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 AI竞争已从单点技术突破进入“算力联盟”时代。
东莞证券指出,受益人工智能的强劲需求和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驱动,申万半导体行业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实现强劲增长。展望2025Q4和2026年,人工智能需求仍然保持旺盛,持续拉动算力、存力、先进封装需求,而半导体设备、材料、汽车芯片等领域的国产替代有望持续,继续看好存储与自主可控链条投资机遇。
半导体设备ETF(561980)跟踪中证半导,标的指数前三大重仓行业刚好覆盖三季度业绩增速较高的半导体设备、材料和集成电路设计领域,三大行业集中占比高达90%。此外,龙头设备厂商北方华创、中微公司;AI芯片设计龙头寒武纪、海光信息;材料厂商南大光电等,均在指数前十大重仓中,前十大集中度高达78.45%。
iFinD数据显示,中证半导在今年芯片产业链走强期间弹性显著,年初至11月7日涨超60%、区间最大上涨幅度超过80%,在主流半导体指数中位居前列,在新一轮半导体周期中可能更具上行弹性。投资者或可借道ETF对有“进攻”需求的“卫星”仓位进行配置。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