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为洞察全球医疗前沿动态的重要窗口,多家全球头部跨国药企在会上展示最新创新成果,有望加速推进海内外合作以及创新药行业的前沿发展。
尽管创新药板块延续震荡,但前期积累的涨幅压力继续释放,板块的中长期发展逻辑驱动市场资金逆势布局。目前全市场仅有的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的产品——恒生创新药ETF(520500)2025年11月以来(25/11/3-11/10)日均成交额达9.64亿元,较10月份的6.48亿元增长49%,同时该ETF已连续8个交易日(10/30-11/10)实现资金净流入,推动其基金规模即将突破20亿元,规模、份额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19.15亿元、11.22亿份。
在出海交易方面,两项重磅交易取得新进展。2025年10月22日,港股某创新药龙头公司与武田制药就IBI363等3款产品达成114亿美元全球合作,并采取利润损失共担模式。10月30日,又一港股知名药企与辉瑞合作的PD1/VEGF双抗SSGJ-707启动全球三期临床超预期,显示国际药企对中国创新药研发实力的认可。具备强研发能力与差异化管线的中国药企,其出海吸引力与后续BD合作空间有望持续增长。
基本面方面,创新药板块三季报业绩验证行业韧性。据申万宏源研究,创新药板块25Q3单季度营业收入实现了36%的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亏损5亿转为盈利15亿,且季度环比持续保持增长,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提升7.7%,当前创新药产业链景气度复苏趋势较为确定,有望为估值修复提供坚实基础。
政策层面,创新药全链条支持措施正逐步落地。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联合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进行全链条支持。据悉,首版商保创新药目录将于2025年12月初发布,支付端的扩容在即有望为创新药提供新引擎。
恒生创新药ETF(520500)跟踪恒生创新药指数,该指数于2025年8月修订编制方案,剔除CXO企业,更聚焦于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及原料药等中上游创新药核心领域。该ETF通过QDII机制投资31家港股创新药龙头企业,覆盖行业研发前沿与商业化核心力量。
在政策支持体系持续完善与全球流动性预期趋于宽松的共振下,受创新药企在全球管线中竞争力强化、三季报业绩韧性等多重利好催化,中国创新药产业或迎来从“研发投入期”向“价值兑现期”跨越的关键节点,在震荡市场中创新药板块的价值配置窗口或已打开。恒生创新药ETF(520500)规模较大、流动性较优、支持场内T+0,有望担当助力投资者把握港股创新药机遇的有效工具。
注:T+0为交易所交易机制。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管理公司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能预示未来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风险自担。投资人在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作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