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资金周报|化工材料领域利好迭出,资金积极布局化工ETF(159870) (11/03-11/07)

2025-11-11 16:15:41
有连云
有连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一、全市场概况

截至上周末,全市场权益类ETF总规模48593.82亿元,过去一周场内总规模增加159.64亿元,总份额增加289.75亿份,资金净流入124.50亿元。

从大类来看,行业&主题板块ETF净流入居前,达+182.66亿元,主要系创新药、非银金融板块的流入;宽基&策略板块ETF净流出居前,达- 173.07亿元。

image

二、资金加减仓方向

具体到细分板块,宽基&策略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三大板块依次为:策略-红利、中证A500、中证2000;净流出前三大板块依次为: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

image

行业&主题板块ETF中,净流入前五大板块依次为:创新药、非银金融、电网及电力运营、人工智能、机器人;净流出前五大板块依次为:半导体芯片、稀土、电池储能、新能源车、煤炭。

image

三、重点关注

1、创50ETF(159681)涨近1%,存储芯片和新能源双双走高

存储芯片持续走高,消息面上,周末闪迪大幅提价的消息对存储公司又形成了新一轮刺激,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一份研报中,大幅上调了江波龙的目标价格:在基准假设情景下,目标价从人民币122元上调为人民币325元;若在乐观假设情景下,目标价定为人民币435元。

此外,新能源板块也迎来政策利好,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并明确“健全完善煤电、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容量电价机制”。这是继2023年11月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出台后,国家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标志着调节性资源价值回收机制进一步完善。

机构指出,政策表述从“容量补偿”演进为“容量电价”,意味着建立长期稳定机制的方向得以明确,其核心是实现“市场价格信号有效传导至终端用户”。容量政策的长期可持续性已得到制度保障,相关隐忧有望解除。

今年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发布,特别是年初的“136号文”政策,推动了储能发展从过去的“强制配储”向更可持续的市场化、价值驱动模式转变。同时,内蒙古、甘肃等多个省份密集出台的容量补偿/电价政策,正通过明确的经济补偿机制,着力改善储能项目的收益率,为投资注入稳定预期。

综合来看,在明确的政策导向与持续的制度创新下,新能源与储能已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必然趋势。我们应对政策支持的持续性,以及央、地投资储能的决心抱有坚定信心,储能将是驱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

2、化工材料领域利好迭出,资金积极布局化工ETF(159870)

上游原材料持续高景气提振下,锂电池、化工板块热度依旧,资金持续流入化工板块,规模最大的化工ETF(159870)。

消息面上,今年以来,多个行业积极响应国内“反内卷”号召,积极推进行业自律,以期重塑产品供需平衡,推升产品价格,提高行业盈利能力。此外,据GGII统计数据,2025年一至三季度国内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到430GWh,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量的30%,预计全年总出货量有望达到580GWh,同比增长67%。储能需求高增长,叠加锂电国补退补前的抢装刺激下,上游锂电材料需求旺盛,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呈现持续回暖。

化工板块目前主要围绕三大主线进行交易:1. 储能需求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上游锂电等材料供需格局有望重塑,重点推荐新能源相关的材料标的;2. 化工“反内卷”持续加码,多行业发起行业自律,化工品价格有望底部回暖;3. 化工品行业自身高景气,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

机构指出:氟化工产业链(制冷剂)正迎高景气周期。核心原因是《基加利修正案》下的供给侧改革,老旧产能持续退出,而新一代制冷剂(HFOs)的竞争格局更优。同时,高端氟材料在新能源(锂电池)、半导体(电子特气)、数据中心(液冷)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打开了成长天花板。

储能需求高增长,叠加锂电过不退补前的抢装刺激下,上有锂电材料需求旺盛,部分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呈现持续回暖。据百川资讯统计,截至2025年11月7日六氟磷酸锂市场散单报价达到11.9万元,同比+115.38%,目前该品种供需错配,同步集中度较高对下游议价能力较强,价格仍有上行空间,行业龙头有望充分受益。

image

单位:亿元/份。数据来源: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11/10。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组合持仓。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