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1月13日 14:00,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盘中换手8.93%,成交4670.45万元。跟踪指数国证航天航空行业指数(CN5082)上涨0.11%,成分股天奥电子(002935)上涨10.01%,迈信林(688685)上涨3.32%,航新科技(300424)上涨2.59%,振芯科技(300101)上涨1.82%,振华风光(688439)上涨1.77%。
拉长时间看,截至11月12日,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最新规模达5.21亿元,创近1月新高。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最新份额达4.61亿份,创成立以来新高。
资金流入方面,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最新资金净流入1570.22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合计“吸金”4118.85万元
【产品亮点】
配置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能够高效捕捉主题投资机会。该ETF的样本公司与低空经济、大飞机、卫星互联网等热门主题高度契合,成分股深度参与商业航天等新兴领域,受益于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
【热点事件】
近期全球太空算力领域动作密集、发展提速,国内外企业与机构相继推进关键布局,呈现出清晰的时间推进脉络。
11月2日,英伟达联合Starcloud公司完成技术突破,将H100GPU搭载卫星送入近地轨道,开展轨道数据中心可行性测试,其算力较以往太空计算设备提升100倍,为复杂任务处理奠定基础。11月4日,马斯克明确表态,计划在4-5年内通过星舰实现100GW太空数据中心的规模化部署,依托星链卫星的高速激光链路构建太空算力网络。次日(11月5日),谷歌正式启动“捕日者计划”,宣布将于2027年初发射搭载自研Trillium代TPU的原型卫星,探索利用太空太阳能优势构建轨道AI数据中心的可行性。
国内方面,在11月举行的2025 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国星宇航“零碳太空计算中心”成功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年度成果。“零碳太空计算中心”的计算卫星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座具备5POPS的太空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100Gbps,组网后已形成全球最强的太空计算能力。海内外密集推进的布局,推动太空算力从技术探索加速迈向商业化落地新阶段。
【机构观点】
国盛证券认为,基于当前技术突破与产业实践,太空算力已从概念验证逐渐迈入工程化落地阶段。太空算力已成为破解地面算力能源、散热等困境的战略性方案。英伟达、亚马逊等AI巨头对其布局已初步说明了这一趋势,海内外巨头的加入和政策出台或许将加速这一领域的发展进程,相关投资将开始显现。
【更多产品】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