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新疆农信系统统一法人改革落地,全国中小银行“减量提质”再提速

2025-11-13 17:35:41
金融界
金融界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新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统一法人改革,标志着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再获重要进展。金融界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国汪表示,这一改革不仅是新疆农信系统发展的里程碑,更契合全球中小银行集约化发展的大趋势。改革模式分化:联合银行

日前,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正式批复新疆自治区农村信用社系统开展统一法人改革,标志着全国农信系统改革再获重要进展。金融界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国汪表示,这一改革不仅是新疆农信系统发展的里程碑,更契合全球中小银行集约化发展的大趋势。

改革模式分化:联合银行与统一法人并行

陈国汪介绍,当前全国农信社改革主要形成两种核心模式。联合银行模式分为两类,一类以浙江为代表,县级农商行参股省级机构,保留原有合作制特点和治理架构,仅对省联社名称进行规范;另一类以四川为典型,呈现“自上而下”的控股特征,省级联合银行参股或控股基层法人机构,部分省份还形成省级、地市级、县级的多层参股体系。

统一法人模式则呈现根本性变革。“这种模式将全省大部分农村中小银行整合为单一法人主体,原有基层法人全部转变为分支机构。”陈国汪举例,辽宁、吉林、海南等省份已落地该模式,新疆此次改革正是遵循这一思路,通过减少法人数量实现“减量提质”的改革目标。

三大核心诉求驱动改革深化

谈及统一法人模式的核心优势,陈国汪从风险化解、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进行解读。

在风险化解方面,统一法人模式有效破解了县级政府资金不足的难题。“分散的县级法人机构自行化解历史包袱难度极大,而整合后的大型法人主体能在更大范围内统筹资源,吸引优质企业股东注入资金,更高效地处置不良资产。”他指出,当前经济形势下,小型地方法人机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下降,统一法人带来的规模效应成为化解风险的关键。

公司治理重构是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陈国汪强调,近年来中小银行风险事件多与治理缺陷相关,叠加利率市场化导致净息差收窄,部分机构已突破盈亏平衡点,可持续发展基础承压。统一法人改革为引入优质股东、优化股权结构创造了条件,有助于构建高质量公司治理架构,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针对可持续发展需求,陈国汪表示,科技革命已打破金融服务的物理边界,手机银行、互联网技术使跨区域金融服务成为常态,传统县域网点的必要性显著下降。同时,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局限易导致银行经营风险集中,统一法人模式通过扩大经营区域、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实现风险在不同产业和区域间的分散互补,契合“不把所有资金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经营逻辑。

全国改革持续推进区域实践各有侧重

陈国汪表示,我国农信社机构数量已从最高峰的约10万家缩减至约2000家, “减量提质”成效显著。这一趋势与全球中小银行发展规律高度契合,美国中小银行数量已从早期上万家降至4000多家,日本也经历了类似的集约化过程。

陈国汪特别提到,西北、东北等地区之所以积极推行统一法人模式,正是基于当地产业结构特点和风险分散需求。这些地区部分县域经济面临产业调整压力,通过统一法人扩大经营规模和区域覆盖,成为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新疆农信系统统一法人改革的推进,全国新一轮中小银行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陈国汪表示,未来改革的关键仍在于持续优化股东结构和公司治理,确保改革不仅能化解短期风险,更能为机构长期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