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全球第三大稳定币USDe在北京时间周六清晨出现严重脱锚,最低跌至0.65美元,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该事件发生于凌晨5时20分左右,并在短短两小时内造成币圈大规模连环爆仓。根据CoinGlass数据,过去24小时中共有约190亿美元的多头仓位被清算,影响超过160万个账户地址。
这一事件让市场重新审视“稳定币”的稳定性定义,也让许多投资者质疑USDe是否名副其实。
USDe由Ethena Labs推出,被称为“合成美元”稳定币。不同于传统由法币或美元债券支撑的USDT和USDC,USDe采用一种“加密资产 + 衍生品”的混合机制。用户通过抵押比特币、以太坊或流动性质押代币来铸造USDe,同时系统在衍生品市场建立空头头寸以对冲风险。
理论上,这是一种“Delta中性”组合,即无论加密资产价格如何波动,USDe的价值应维持在1美元左右。然而,理想模型往往难以应对极端市场波动。加密分析师Michael Anderson近期在X平台上指出:“任何以衍生品为支撑的稳定币,都面临着极端流动性风险,一旦对冲失效,其价格波动将被迅速放大。”
稳定币类型 | 支撑资产 | 风险类型 | 稳定性特点 |
---|---|---|---|
USDT / USDC | 法币、短期美债 | 监管与托管风险 | 高稳定性,低收益 |
USDe | 加密资产 + 衍生品 | 市场波动、杠杆风险 | 收益高但稳定性弱 |
在市场热潮中,一种名为“USDe循环贷”的策略逐渐盛行。投机者通过抵押USDe借出其他稳定币,再次铸造更多USDe,从而形成高杠杆链式结构。这种模式在牛市中或许能带来可观收益,但当市场下行时,则会加剧清算风险。
当USDe价格脱锚后,抵押资产价值骤降,智能合约开始自动平仓,导致大量USDe被抛售,进一步压低价格,形成典型的“瀑布式清算”循环。
此次暴跌中,以太坊的资金费率创下自2024年日本央行加息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市场流动性极度紧张。大量使用USDe作为保证金的机构用户遭到清算,引发恶性循环。
币圈分析机构ChainData指出,此次风暴暴露了USDe系统在极端行情下的脆弱性:当对冲头寸失衡时,自动做空机制无法及时抵御剧烈波动。此时,稳定币的“稳定”特征形同虚设。
事件发生后,Ethena Labs立即发布声明,强调USDe仍维持超额抵押状态,系统铸造与赎回机制正常运作。联合创始人Guy Young表示:“我们正在优化风险控制算法,确保市场在高波动期间的自动化对冲更高效。”
与此同时,涉事交易所在周日凌晨宣布将对受影响用户进行补偿,并为USDe设立最低价格阈值,以防止未来再次出现极端脱锚事件。
此次USDe脱锚事件再次印证,加密金融体系仍处在风险积聚阶段。尽管合成稳定币为市场提供了创新思路,但其复杂的衍生品结构和高杠杆特性意味着潜在风险远超传统稳定币。未来,能否在创新与稳健之间取得平衡,将决定Ethena Labs及其USDe的市场前景。
Q1:USDe与USDT最大的区别是什么?A1:USDT由法币储备支撑,属于传统意义上的稳定币;而USDe以加密资产及衍生品构成价值基础,更依赖对冲策略维持稳定。
Q2:为何USDe在此次事件中脱锚如此严重?A2:在极端行情下,USDe的空头对冲机制无法及时响应,加上高杠杆用户的循环贷平仓,导致价格短时暴跌。
Q3:Ethena Labs的风控系统是否失效?A3:从技术层面看,系统仍在运行,但对冲速度与市场反应不匹配,暴露了模型应对高波动环境的局限性。
Q4:此次爆仓事件对整个稳定币市场有何影响?A4:事件削弱了市场对“算法稳定币”的信任度,投资者或将更多转向有实物支撑的稳定币资产,如USDC与DAI。
Q5:未来USDe是否还有恢复信任的可能?A5:若Ethena Labs能提升透明度、优化风险对冲策略,并获得更多主流交易所支持,USDe仍可能在长期内恢复部分市场信心。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