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周一(11月10日)报道,多地投资人近期收到来自中国税务部门的通知,要求对境外投资收益进行补税。
第一财经周一的报道并指出,这些投资人遍布北京、上海、杭州等地。
周二,多位被通知补交税款的知情人告诉第一财经,他们补税的应税收入主要在2022年、2023年度。此前曾报道,补税追溯范围主要为近3年。
今年3月底,湖北、山东、上海、浙江四地税务部门先后通过官网宣布,依据税收大数据分析线索,对取得境外收入未申报的纳税人开展风险应对。在浙江省税务局3月公布的案例中,有人补缴税款和滞纳金12万7200元人民币,显示查税对象已从超级富豪扩大至中产阶级群体。
美国彭博社今年6月份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在加大对公民境外收入的征税力度,打击目标从去年的超级富豪扩展至资产相对较少的群体。
知情人士表示,官员们目前目前正在审查一系列海外收入,包括投资回报、股息和员工股票期权。
与去年主要针对资产在千万美元以上人群的征税行动不同,近期税务服务机构收到的大量咨询来自资产不足100万美元的客户。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补充说,拥有海外投资(尤其是在美国和香港股票市场)的中国居民是税务机关的重点关注对象。
中国官媒《证券时报》7月报道,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等省市税务部门近期通过短信和电话等形式,要求通过境外券商开户投资港美股的中国大陆居民,对2022至2024年境外所得进行申报并补税,首轮“催税”重点覆盖高净值大户。
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今年以来,一些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籍员工也被要求就其海外收入向中国报税。字节跳动旗下TikTok在美国要求中国籍员工申报全球收入并补缴中美税负差额,集团新加坡总部也要求中国籍员工向中国申报收入并补税。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官方热线咨询员5月曾向《联合早报》确认,“目前有接到通知”,税务部门有专门工作人员在联系相关纳税人,提醒境外收入依法申报,后者须到税务中心当面咨询详细情况。
“中国内地税收居民在境外的炒股所得属于有法律依据的应税范畴,但纳税人如何申报纳税就存在争议。”有税收法律专家在今年6月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长期以来,税收征管制度供给不足、技术手段有限,税收征管力度特别是跨境税收征管力度难以匹配税收实体法的高标准,导致了“高标准立法、普遍性违法”的税收征管困境。
彭博社称,中国政府加大刺激力度以应对美国关税,因此正寻求增加财政收入并缩小创纪录的预算赤字。由于旷日持久的房地产危机和去杠杆,地方政府的收入压力巨大,这意味着它们无法再依靠土地出让金或过度举债来筹集支出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