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彭博专栏:中国领导人真的改变了对住房和消费的看法吗?

2024-05-23 15:27:20
天马行空
FX168编辑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6 2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一直在问,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真的改变了对房地产和消费作用的看法吗?美国彭博社专栏作家Shuli Ren认为,中国领导人也可能开始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国内消费基础,中国将永远受到美国的摆布。

#中国经济#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负责亚洲市场的美国彭博社专栏作家Shuli Ren周四(5月23日)撰文称,最近的一些政策举措表明,中国正在改变其经济重点。为阻止前所未有的房地产低迷,北京方面要求地方政府用中国央行的低息贷款购买未售出的房屋。

中国高层官员最近一直在谈论提振“依然疲软的国内需求”,这对一个认为提高工业生产是使国家摆脱经济低迷的最有效方法的政府来说,是一个可喜的转变。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持怀疑态度的投资者一直在问,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真的改变了对房地产和消费作用的看法吗?毕竟,他那句“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口号,导致官僚机构各个角落的无情打压。

(截图来源:彭博社)

此外,习近平成长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先生产,后生活”是一个流行的口号。当时,中国专注于工业生产,例如发展核技术,而忽视民生。一个人真的能改变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世界观吗?

Shuli Ren认为,中国领导人可能别无选择。在2024年前四个月,房屋销售额恶化至仅2.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320亿美元),与2021年年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的峰值相比,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恶化。

相比之下,尽管中国在电动汽车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但去年的汽车销售额仅为4.9万亿元人民币。没有其他行业可以填补房地产留下的黑洞——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是这样。

(截图来源:彭博社)

Shuli Ren称,中国领导人也可能开始意识到,没有强大的国内消费基础,中国将永远受到美国的摆布。这意味着,他“复兴伟大中华民族”的梦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尽管中国政府热切地尝试多样化,但最近的经济数据清楚地表明,中国继续跟随西方的商业周期。在美国消费者的弹性和大型科技公司的人工智能雄心的推动下,出口是一个可取之处。

在全球范围内,公司从11月开始补充半导体零件库存,导致中国新出口订单有所改善,尤其是中国领导人珍视的芯片。

(截图来源:彭博社)

但单靠出口并不能使中国成为超级大国。西方的惩罚性关税正迫使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 Co.)等中国最优秀的企业在海外设厂,尽量减少它们的中国特色,这样它们的产品就能被视为欧洲制造。

当企业家们搬到海外,不希望他们的产品与中国联系在一起时,这对中国领导人的“中国梦”有何帮助?

假如你是一个大买家,每个人都想成为你的朋友。在围绕高端制造业的新一轮贸易战中,一支快乐的消费者大军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对冲和武器。有趣的是,尽管美国正努力与欧洲大陆联手,但欧洲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德国反对调查中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

德国官员们担心,严厉的处罚可能会促使北京方面将宝马(BMW AG)和大众(Volkswagen AG)等德国汽车制造商拒之门外,而这些公司在中国一直非常成功。

Shuli Ren在文章最后写道,所有这些都不意味着中国领导人正在拥抱一个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相反,在这场高风险的地缘政治棋局中,中国领导人可能最终开始从他的众多棋子中找到价值。

【广告】加“主次节奏”微信:prs78889,进会员群、跟单社区,轻松交易黄金外汇。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