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财经报社(亚太)讯 中国官方调查显示,制造业活动在8月连续第五个月收缩,制造商在等待中美贸易协议的进一步明朗化之际,国内需求依然低迷。
数据显示,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8月升至49.4,高于7月的49.3,但仍低于荣枯线50,也低于路透调查49.5的中值预测。
服务业和建筑业的非制造业PMI则加快扩张,从7月的50.1升至8月的50.3。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综合PMI在8月为50.5,高于7月的50.2。
中国经济正面临美国关税导致的出口疲软、房地产行业低迷、就业不稳定加剧、地方政府债务沉重以及极端天气等多重压力。经济学家指出,这些因素威胁到北京提出的2025年“5%左右”增长目标。
保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三季度中国经济动能放缓,主要因国内需求持续疲弱以及房地产市场降温。他称,“全年宏观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出口能否保持强劲,以及四季度财政政策是否会更有力。”
7月出口虽好于预期,但增幅主要受低基数影响,并由对东南亚的出口激增推动。中国出口商在担心失去美国这一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的背景下,争相在东南亚抢占份额,有制造商形容这是“无休止的激烈竞争”。
本月早些时候,中美延长为期90天的关税休战,维持对中国进口商品30%的关税,以及对美国商品10%的关税。但不确定性正在削弱两岸企业信心。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工业企业利润在7月连续第三个月下降,凸显企业正苦于需求低迷和持续的工厂出厂价通缩,这给北京带来进一步刺激的压力。
政策制定者加大了对消费者的补贴力度,但房地产持续低迷仍在抑制支出,房地产是家庭财富的重要载体。
7月银行信贷数据反映出居民对按揭贷款的抵触情绪,贷款规模20年来首次出现收缩。如果中国最高法院近日关于禁止企业和员工逃避社保缴纳的裁定引发裁员,消费者支出还可能受到进一步打击。当前许多企业和员工已在艰难维持生计。7月城镇失业率从6月的5%小幅升至5.2%。
这一裁定有助于土地出让金收入骤减的地方政府补充日益枯竭的养老金资金池,因为公共财政负担不断增加。仅极端天气自7月1日以来就造成了22亿美元的道路损毁。
路透调查的分析师预计,私营部门PMI将在周一公布,料为49.7,高于上月的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