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邮报报道,加拿大外交部长阿尼塔·阿南德在北京为总理卡尼与习近平的会晤铺路。她表示两国已经重启了沟通渠道,有助于稳定紧张的关系,并有望解决一场严峻的贸易争端。

自今年5月被任命为加拿大外交部长以来,阿南德首次访问中国,并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了两个小时的会谈。
八年来,她是第二位访问中国的加拿大外交部长。这段时期中,加中关系跌至25年来的最低点。
双方在北京西部的钓鱼台国宾馆会晤,中国常在这里接待外国政要。会后,王毅发表积极表态,称加拿大外长的来访为推动中加关系走向“新起点”提供了契机。
他表示,尽管中加两国“制度和道路不同”,但“始终拥有大量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空间”。
在卡尼主政下,加拿大对华政策发生转变。渥太华与北京同意重启最早在保罗·马丁政府时期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这一机制相当于一条热线渠道,让双方可以在其中协调分歧或深化联系。
阿南德在北京接受《环球邮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在这一战略伙伴关系中,拥有一个讨论并有望解决贸易问题的论坛。”
她说,这比“逐个问题处理”的方式更有效。
自2022年冬奥会短暂驻京以来,加拿大《环球邮报》近年来首次获得采访许可进入中国。
阿南德表示,像这样的合作机制在中加之间是必要的,“考虑到两国存在意识形态上的不同”,“必须有对话的基础”。
今年早些时候,渥太华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引发了中国的反制。北京对加拿大征收100%关税作为报复后,加拿大海鲜、肉类和农产品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市场份额不断流失。
除了这场贸易争端,加中关系还未从六年前的重大裂痕中恢复。当时,加拿大拘捕中国科技公司华为的一名高管,北京则报复性地拘押两名加拿大人。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不断强化对北京在香港限制公民权利、孤立并恐吓邻近的中华民国,以及在新疆对维吾尔族人行为的批评。
“我们充分认识到,尽管我们不总是意见一致,但我们应该能够展开对话。”阿南德表示。
她还说,加拿大“有新政府、新总理、新外交政策,而对中国的双边策略是确保我们能定期、坦率地对话,以增强合作并回应各自关切。”
阿南德表示:“我们会始终意见一致吗?不会。但我们是否拥有一个表达加拿大利益的平台?是的。”
阿南德此行,说明卡尼主政下加拿大希望在中国增强存在感。加拿大身份与文化部长史蒂文·吉尔博也同时出现在北京,代表卡尼政府出席一场环保会议。
她还表示,国际贸易部长马尼德·西杜和农业部长希思·麦克唐纳不久后也将访问中国。
阿南德说,中国对与加拿大开展能源对话表现出兴趣。考虑到近几个月对中国的石油销售创下纪录,这是一个及时的话题,“中国认识到加拿大在能源方面的巨大潜力,而能源对话正是把合作推向更高层级的关键。”
至于加拿大是否会取消或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阿南德没有明确表态。由于加拿大各省意见分歧,这一决定变得更加复杂。
拥有最多汽车岗位的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坚决反对取消关税,而以油菜籽等农产品为主的西部省份则呼吁取消对中国的电动车征税。
中加两国目前正在为卡尼和习近平的首次会晤做准备,时间最快可能就在本月,届时加拿大总理将展开亚洲访问。阿南德承认了这一点,但未透露是否计划在10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期间安排这场会晤。
周四,卡尼对记者表示:“我预计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左右与中国高层领导人会面,我们将继续展开对话,看看贸易关系将如何发展。”
阿南德表示,经过调整的战略伙伴关系将使中加在安全事务、经济优先事项、国际公共卫生问题、气候变化以及两国人员流动等方面的合作更加顺畅。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自2016年以来尚未访问加拿大。阿南德表示她已向他发出邀请。
当被问及加拿大何时可能在贸易争端上与中国达成妥协或协议时,阿南德表示,卡尼与习近平的会晤将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加拿大国会通过一项决议,谴责中国对维吾尔族人的待遇为种族灭绝。同时,加拿大也接纳了逃离香港打压的异见人士。阿南德表示,在卡尼政府的外交政策中,人权问题是“核心价值”三大支柱之一。
不过她说道,“考虑到全球战略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还有其他重要问题也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