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报道,今年7月,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总量不到1吨,为五年多来最低水平。由于贸易紧张局势,中国正加速转向其他能源供应国,尤其是俄罗斯。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研究机构CEIC的资料显示,中国自3月以来未从美国进口任何LNG,自6月以来未进口任何原油。包括用于钢铁生产的煤炭在内,从1月的约135万吨骤降至5月以来的每月不足1吨。
这并非中国首次几乎停止从美国购买能源资源。2019年末,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中美贸易战升级,中国对美原油、LNG和煤炭进口也一度降至零。
但在中美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北京承诺增加美国产品采购后,进口迅速恢复。
但此次下滑可能预示着一个更长期趋势的开始。原因之一在于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特朗普本月签署行政令,将对中国产品征收的“对等”关税中24%的临时豁免延长90天。
但今年2月和3月以打击芬太尼等毒品非法流通为由新增的两轮、合计20%的关税仍然有效。与此同时,中国也保留了对美国LNG、煤炭和原油的反制性关税。
此外,俄乌战争导致能源价格飙升,促使中国更重视能源安全。中国正加快本土能源生产,并多元化海外供应来源。
根据CEIC的数据,7月中国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7.6%,达到216亿立方米;通过包括俄罗斯、中亚在内的管道进口天然气同比增长4.8%,达到520万吨。尽管自2022年起北京未再公布具体国家的管道进口数据,但这一增长被认为主要得益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
同时,中国大幅增加了对俄罗斯石油的采购。由于西方国家的禁运措施压低了价格,中国7月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同比大增16.8%。虽然美国已就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加征关税,但对中国尚未采取类似行动。
中国的做法正在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下行压力。10月交割的亚洲LNG基准期货价格目前维持在每百万英热单位11美元中段,较6月中东局势紧张时的高点下跌约20%。
丸红综合研究所的李雪连表示:“中国能够从俄罗斯采购便宜的原油和管道天然气,因此对价格更高的LNG兴趣减弱。”
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LNG价格。不过,从长期看,这一趋势可能推高价格。
雷斯塔能源高级分析师小高正则指出:“美国很多新的LNG等能源开发项目的利润预期因此受损,可能导致最终投资决策延迟。”
他表示,如果开发进度被推迟,“可能会影响到2033年以后供应前景——目前在建的新项目计划从那时开始陆续投产。”
为了确保开发顺利推进,美国必须依靠如日本、韩国等稳定客户,同时积极开拓东南亚等目前以煤炭为主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