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中国计划通过建立一套排除美军关联企业的制度,同时加快其他企业的出口审批流程,以此放宽稀土等受限材料向美国的出口。
通过这种被称为“最终用户验证”(VEU)的机制,习近平能够兑现对特朗普作出的承诺,方便这些材料的出口,同时确保不会流入美国军工供应商手中。
如果严格实施,这可能会让那些同时服务民用和军工客户的汽车和航空航天企业,更难从中国进口某些材料。
北京的计划仍可能调整,许可制度的具体情况也要等到实施时才会明确。
稀土磁体和其他受限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动车、民用客机等民用产品中,但同时也是战斗机、潜艇和攻击型无人机等军事装备所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京考虑的这一VEU机制,是仿照美国的法律和程序设计的,中国的大部分出口管控体系都参考了美国的架构。
根据美国自2007年起实施的VEU制度,部分中国企业在获得一般授权后,可以更简化地进口敏感商品,而无需每次都申请单独许可。这使得进口化学品或芯片制造设备等受控商品更为便利,但企业必须接受美国政府对设施的检查等程序,以确保符合合规要求。
自4月以来,北京限制高性能稀土磁体的出口,回应特朗普贸易战,在10月30日特朗普与习近平达成的停火协议中,双方都作出了让步,中国也公开表示将发放一般许可,以便利受控材料的流通。
特朗普表示,北京发放一般许可将标志着关键材料出口限制实际上的结束,但北京似乎仍在保留部分管控,同时为明确用途为民用的出口松绑。
北京尚未明确哪些企业有资格获得一般许可,也没有说明这些许可将带来哪些具体好处。
VEU机制的有效期也不确定。在美国体系中,一些被批准适用VEU的中国企业有时会被撤销这一资格,这在北京引发了强烈不满。
因此,即便能够从中国的VEU安排中受益,许多企业仍然不得不寻找寻找受控产品的替代供应来源。
近几个月,美国和欧洲的企业纷纷抱怨稀土磁体的获取难度增加。尽管中国时不时表示将放宽磁体出口限制,但9月份中国对美国的稀土磁体出口较上月下降了29%,显示在停火协议达成前数周,这些限制仍在影响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