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报道,一项研究发现,自从新的指南鼓励父母在婴儿期引入花生食物后,儿童食物过敏的发生率大幅下降。

几十年来,随着食物过敏率不断上升,专家建议父母避免让婴儿接触常见的过敏原。但2015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试验发现,婴儿摄入花生,能将未来患上花生过敏的风险降低超过80%。
2017年,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正式推荐这一“早期引入”的方法,并发布了全国性指导意见。
本周一发表在《儿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在这些指南实施后,3岁以下儿童的食物过敏率下降:从2012年至2015年的1.46%降至2017年至2020年的0.93%,总体下降36%,其中花生过敏率下降了43%,是主要推动因素。
研究还发现,鸡蛋已超过花生成为幼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原。
不过,这项研究并未具体调查婴儿的饮食,因此无法直接证明是这些指南导致了过敏率的下降。
所有食物过敏都可能带来危险,80%的人终身都不会自然痊愈。
科学家尚未完全了解导致食物过敏的具体原因,但犹他大学健康系统医师助理瑞安表示,剖腹产比例上升、幼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环境过度消毒等因素可能发挥了作用。
不过,科学界已大致了解过敏如何发生。费城儿童医院儿科过敏专家、研究负责人希尔指出,通过皮肤(尤其是破损或发炎的皮肤)首次接触到过敏原时,可能会使免疫系统误判为威胁。但如果通过肠道接触这些食物过敏原,就能帮助身体建立耐受性。
过去十年,多项研究表明,在免疫系统发育期间引入过敏性食物,有助于身体识别这些蛋白质是无害的。
2021年发布的最新全国指南建议,在婴儿4到6个月大时引入常见过敏食物。布拉乔-桑切斯说,每周喂几次常见过敏食物,比如豌豆大小的花生酱,或一小口炒鸡蛋,有助于训练婴儿的免疫系统。
这项新研究追踪了约12.5万名儿童,涵盖近50个儿科诊所。研究通过婴儿电子健康档案中的诊断代码和EpiPen处方来判断是否存在食物过敏。
希尔表示,研究中观察到的过敏率下降,相当于减少了大约5.7万名患食物过敏的儿童。
不过,这项研究仅追踪到3岁,未能反映更年长儿童的过敏情况,也无法判断这一下降趋势是否会持续至青少年时期。
但伊利诺伊州儿科过敏专家鲁宾指出,大约三分之二的过敏儿童是在3岁前确诊的。
专家表示,还需要更多研究来评估“早期引入”指南对食物过敏率的具体影响。例如,来自澳大利亚和瑞典的数据发现,类似的指南变更并未带来明显的过敏率下降,鲁宾指出,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研究设计也更为有限。
他还表示,美国过敏率下降的原因可能还包括湿疹治疗的进步等其他因素。
根据2021年的一项调查,只有约17%的看护者表示在婴儿7个月前喂过花生。另一项临床试验显示,儿科医生仅向10%的高风险婴儿(如患有湿疹的婴儿)推荐了花生早期引入,对低风险婴儿的推荐比例为35%。
布拉乔-桑切斯认为,这些低执行率与公众对指南了解不足以及儿科问诊时间有限有关。
“我们一直在建议早期引入可能致敏食物,确实在降低过敏发生率,”布拉乔-桑切斯说。“而且我们知道,效果可能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