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我不指望过正常生活”:在英国的香港少女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中国悬赏通缉

2025-08-15 00:00:51
加美财经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本文刊发在英国卫报。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2024年平安夜,19岁的张洛怡躺在利兹的家中床上,得知中国当局悬赏捉拿她。

她一边在Instagram上浏览节日歌曲,一边不断收到老同学的消息:“看看新闻。”

东亚各地媒体报道,刚刚完成英国A-Level考试的张洛怡,被香港官员列为国家安全威胁。港府悬赏100万港币(94,000英镑),征集任何能协助拘捕或抓获她的人。

新闻报道中附上的,是她11岁时的照片——似乎是官员在她和家人于2020年移居英国前,唯一能找到的影像。

“我自己都几乎认不出照片上的人。”她说。

当朋友开始半开玩笑地恭喜她“出名”时,张洛怡仍处在震惊之中。高中毕业后,她在英国一家倡导香港民主的团体担任传播助理。

她难以相信,中国官员会在意一个生活在几千公里外的青少年。

然而,当朋友开始在社交媒体上取消关注她时,这件事带来的巨大影响变得清晰起来。

“他们说,不好意思,你现在是香港的罪犯,我们不能再和你有任何联系。就连在利兹的朋友也说不能再见面,因为他们还想回香港。”她说。

她原本计划用间隔年环游世界,并去香港看望朋友。但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中国官员誓言要“终身追捕”她和其他被指支持民主的人。北京一直有针对流亡批评者的历史,并向各国施压要求拘押和引渡他们。

“这个悬赏会伴随我一辈子。这是一种心理战——告诉全世界,异议没有安全庇护所。即便你只是个说过话的青少年,也同样不安全。”张洛怡说。

但如果中国的目的是让她不再公开表态或批评香港,那并没有成功。

张洛怡说,她没有打算保持沉默。

在香港长大的她说,自己从小都很爱国,以前常常“赶回家看晚上6点半电视里播放的升旗仪式”。但这一切在2019至2020年发生了变化,当时数百万人走上香港街头。

抗议者反对北京日益集中的专制权力,以及对这个前英国殖民地施加的更多控制。自1997年起,香港被定为“中国特别行政区”——属于中国领土,但在法律和制度上独立于内地。

当时,香港在一定程度上享有自治,包括部分由选举产生的行政机构和独立的媒体。

从2020年起,经历了数年的“雨伞运动”民主抗议后,北京开始加强对香港的管控,包括修改选举法,只允许亲北京的“爱国者”参选,并引入引渡权,将逃亡者移送到内地。

在与英国于1997年移交前达成的“一国两制”原则被放弃后,香港的民主派政党相继解散,和平政治变革的希望迅速消失。

“2019年我参加第一次抗议时,原本以为会完全和平,因为学校教育告诉我们香港有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张洛怡回忆。“但突然之间,警察开始向我们发射催泪弹和橡胶子弹,还暴力抓捕,把抗议者拖走、踩在脖子上。我那时才14岁,世界观彻底被颠覆。”

“我意识到,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一切都是谎言。”她说,“我被洗脑了。我感到无助和被骗。”

在随后的严厉镇压中,成千上万的抗议者和反对新权力的人被逮捕和起诉,引发包括英国在内的多国谴责。英国向香港居民提供了移居机会。

尽管她的父母并不涉足政治,但张洛怡说,他们很清楚,为了她和弟弟的未来,搬到英国更好。

她说,家人“知道我这个人不会闭嘴。他们不希望我们其中任何一个因为直言而进监狱,因为我妈妈说,你其实没什么名气,要是坐牢了,没人知道你在里面。”

2020年,这个家庭搬到利兹,当时15岁的张洛怡全身心投入到GCSE课程学习中。英国正经历新冠疫情封锁,她几乎都在家里补课程、做历年试题。第一年成绩不错,之后她选择了数学、高等数学和经济学作为A-Level课程。

她在香港以外的第一次社会行动是在18岁时,她向联合国提交了一份关于2019至2020年香港抗议中女性经历的报告。后来她受邀前往日内瓦的联合国办事处,参加一场由非政府组织主办的相关会议。

在那里,她结识了“香港自由委员会”的成员,这个组织倡导香港的民主。

“当时我知道自己暂时上不起大学(因为要支付更高的海外学费),所以问委员会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她说。

“我没想过这会成为职业。当时受聘只是短期合同,差不多算实习生。”张洛怡说,“我只是想攒点钱。”

很快,她在委员会开始承担更多公开事务,用真名与国会议员和记者交流。她认为正是这一点惹恼了中国官员,“我接受了很多媒体采访,报道中引用了我的话,强调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有切身联系。当局看到这一点,就会故意针对那些有公众形象的人。”

在悬赏通缉令发布后,张洛怡说,她确实想过退出公众视野。

“但我想,如果现在退下去,大家都会知道是因为我害怕、放弃了。”她说。“中国是想阻止别人公开发声,但我知道自己幸运,因为家人都在英国。”

不过,这并不轻松。张洛怡遭遇过大量社交媒体上的性骚扰和辱骂,还在一次活动后被两名“形迹可疑”的中国男子跟踪到餐馆。她已向警方报案。

她不得不搬家,如今与新朋友见面都会非常谨慎。2022年,曾有一名在街上抗议的支持民主人士被拖进曼彻斯特的中国领事馆殴打。

“如果不是英国警员打破外交礼节,进入领事馆营救他,这个人很可能就出事了。”她说,“他可能会消失。以中国现在在海外打压的升级程度,只是时间问题,迟早有人会被绑架或杀害。”

除了人身安全,张洛怡也清楚,她的公众身份已限制了自己的未来选择,“我已经放弃了很多与中国有业务或贸易往来的公司的工作机会,他们不会再聘用我。我不指望过正常生活,但相比在香港坐牢的人,我的牺牲不算什么。我真心希望看到自由的香港,如果我的公众角色能在局势上起到一点作用,那就值得。”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一名发言人称,张洛怡是“藏匿在英国的逃犯”,因“公然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被通缉,并补充说会“不惜距离追捕”。

来源:加美财经

敬告读者:本文为转载发布,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FX168财经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或有细微删改。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