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市面临连续下跌,投资者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正在动摇他们对大型科技股的信心。
AOT成长与创新ETF的投资组合经理约翰·廷斯曼表示,投资者在面对全球最赚钱的公司时想得太多了,并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策略来缓解这种焦虑。
廷斯曼很年轻,在2016年就开始担任大宗商品交易者。他近日在Excess Returns播客中分享了2022年创立这一ETF时制定的投资策略。他在2008年高中时期就开始投资,当时重仓之一是苹果,还买入了波音和Vanguard的一只房地产基金。
随着时间推移,他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公司长期表现更好。
“我反复得出的结论是:边际成本低。这些公司具有边际成本低的特性。”他说,指的是企业每多生产一个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刷一次信用卡对Visa来说成本几乎为零,他们赚2%的手续费;下载一个微软Office对微软来说也不花一分钱,利润率是100%。所以他们能在没有债务、不用建新工厂的情况下持续增长,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廷斯曼指出,他以2000万美元资产启动这只基金,如今已增至7500万美元。他表示,这些公司由于没有负债,风险更低。而只要有市场需求,他们就能以100%的边际利润扩大销售,实现更高盈利。
AOT成长基金在过去三年年化收益为32%,投资策略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持股包括微软和Visa,英伟达居首,其次是Toast、超威半导体、Alphabet和Robinhood。
他认为,这些公司增长更快,是因为核心产品已经存在。例如,微软只需小幅改进产品就能带来增长。而波音则没法这么做,还得不断采购钢材造出下一架飞机。
“所以这些公司不仅更赚钱,增长更快,创新速度也是其他公司的100倍。你如果是以多年为周期进行投资,从数学角度根本无可辩驳。”廷斯曼说。
关于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廷斯曼表示,他回看的是2022年,当时很多没有盈利的IPO陷入困境。
“现在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GAAP每股收益年化增长超过20%,这在历史上是非常高的。而现在你却在说,也许我们不该投资它们。但宝洁的GAAP每股收益增长为零,估值反而更高。”他说。
他的核心观点是:投资者始终愿意为增长买单,而那些无法盈利的公司根本不值得费心。
“有一个领域的公司表现非常好,那就是那些边际成本极低的公司。”他表示。
他也不担心集中持仓的问题,因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满足当今世界的核心需求——更多硬件和自动化,帮助人们用更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这方面的需求非常高,而这些公司在创新上也远远领先。他们可以大规模投资创新,并以极高的利润率实现,就像现在在AI领域正在做的那样。”
这也是他建议投资者坚持投资大型成长股的原因。他认为,小型科技公司高管的股票薪酬“离谱”,而大型成长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他还援引全球最受尊敬的投资者之一的理念:“我认为你应该像巴菲特一样,专注于那些可以长期维持20%年化盈利增长的公司。既然已经有表现优异的公司,为什么还要去冒险投资那些已经在走下坡路的企业呢?”(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