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目录
泡泡玛特要闻概览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知名潮玩公司泡泡玛特在今年上半年业绩简报会后,市场反应积极,高盛(Goldman Sachs)随后发表研究报告,上调公司2025—2027年盈利预测并把12个月目标价由先前的260港元上调至350港元,但仍维持“中性”评级。报告强调管理层对下半年与海外市场的乐观展望,以及公司利润率扩张和产品创新(如将推出迷你版Labubu)是调整的主要理由。:contentReference[oaicite:0]{index=0}
高盛盈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解析
高盛在研报中将泡泡玛特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上调约28%至34%,并给出具体指标:预计2025年和2026年对股东的调整后净利润分别约为128亿元与176亿元(人民币计,下同)。高盛在研报中同时提到,公司管理层预计全年净利率可达约35%,并认为现阶段的盈利可见度较此前显著提升。:contentReference[oaicite:1]{index=1}
推动盈利上修的关键因素
高盛列举了几项支撑盈利上调的核心要素:一是IP热度持续(尤其是Labubu等头部IP),二是通过扩张制造与供应链能力实现IP商业化的能力,三是成功打开美国与欧洲等海外市场带来的高溢价与增量空间,四是上半年强劲的收入势头将在下半年旺季放大营运杠杆效应。此外,管理层提到通过推出迷你版Labubu等产品延展使用场景,有助于促进单品复购与周边变现。:contentReference[oaicite:2]{index=2}
预测调整与估值对比表
下表总结了高盛本次研报中关键数据与前次基准的对比,表中金额为公司公告与研报披露或由研报推算的合理估值推导(便于读者理解,属估算):
项目 | 此前(基准) | 高盛最新预测/调整后 | 注释 |
---|---|---|---|
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 | 约100亿元(基准) | 128亿元 | 上调约28%(高盛数据)。 |
2026年调整后净利润 | 约132亿元(基准) | 176亿元 | 上调约33%(高盛数据)。 |
管理层指引的全年净利率 | 未明确/保守区间 | ≈35% | 管理层于简报会中披露的目标。 |
高盛12个月目标价 | 260港元 | 350港元 | 基于2027年假设的25倍市盈率(研报说明)。 |
(数据与结论来源:高盛研究报告与市场摘要报道;数值为研报公布或推导。)。:contentReference[oaicite:3]{index=3}
编辑总结
高盛上调泡泡玛特盈利预测并提升目标价,反映出机构对公司IP商业化能力、海外扩张与盈利率改善路径的信心。管理层的积极指引(包含全年约35%净利率与新品推出)使得短期盈利可见度显著提升,但持中性评级意味着高盛在给予估值上仍保守,可能考虑到市场情绪、扩产节奏与持续需求能否符合指引的执行风险。投资者应继续关注:一是海外渠道的实际变现能力与毛利率差异;二是新产品(如迷你Labubu)在渠道与终端的接受度;三是生产扩张带来的成本与库存管理压力。:contentReference[oaicite:4]{index=4}
常见问题解答
问1:高盛把目标价从260上调到350港元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高盛认为公司未来几年盈利及估值基础增强,主要因IP热度、海外扩张和利润率改善,但维持“中性”显示其对估值上行动力仍谨慎。:contentReference[oaicite:5]{index=5}
问2:管理层提出的35%净利率可实现吗?
答:具备实现可能性,但依赖于海外市场高价位销售、持续IP热度与规模化后的成本控制,若三者任一未达预期,净利率目标将面临下修风险。:contentReference[oaicite:6]{index=6}
问3:推出迷你版Labubu会带来多少增量?
答:迷你款有望扩大使用场景与单品触达率,短期带动销量和周边变现,但对整体营收贡献需看渠道铺设与复购率,短期效应以提升毛利率与单品周转为主。:contentReference[oaicite:7]{index=7}
问4:投资者应如何看待高盛上调预测后的风险?
答:应警惕需求回落、供应过剩或海外市场推广不及预期导致的业绩波动;同时留意短期估值回调带来的投资时机。:contentReference[oaicite:8]{index=8}
问5:还有哪些指标值得持续跟踪?
答:关键指标包括各IP收入占比、海外渠道收入与毛利、门店与自动售货机扩张速度、以及库存与产能利用率,这些将直接影响营运杠杆兑现。:contentReference[oaicite:9]{index=9}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