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马斯克称特斯拉FSD有望2026年初在华全面获批,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关键窗口期

2025-11-07 14:10:16
今日美股网
媒体
关注
0
0
获赞
粉丝
喜欢 0 0收藏举报
— 分享 —
摘要: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其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已在中国获得“部分批准”,并预计将在2026年2月至3月间实现全面落地。这一消息意味着特斯拉在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智能驾驶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马斯克称特斯拉FSD有望2026年初在华全面获批,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关键窗口期

特斯拉FSD在华审批进展

根据 www.Todayusstock.com 报道,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透露,其全自动驾驶系统(FSD)已在中国获得“部分批准”,并预计将在2026年2月至3月间实现全面落地。这一消息意味着特斯拉在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的智能驾驶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次披露出现在公司近万亿美元的薪酬激励计划获得通过后,显示出特斯拉管理层正将战略重点重新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

全面获批的市场意义

若FSD能在华获批,将对特斯拉的商业生态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中国不仅是全球电动车销量最大的市场,也是智能驾驶法规体系最具实验性的地区之一。FSD的放开将带来三重效应:

层面 潜在影响 说明
技术层面 加速AI自动驾驶算法本地化 适应中国复杂道路环境与法规标准
市场层面 提升特斯拉在高端智能车市场的竞争力 与华为、蔚来等形成技术差异化
资本层面 强化投资者对自动驾驶收入模型的信心 推动FSD订阅业务与利润率上升

业内普遍认为,一旦全面获批,特斯拉将成为首个在中国实现完整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外资品牌。

马斯克讲话核心要点与动机分析

在演讲中,马斯克强调,FSD不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核心增长引擎,更是实现车辆“智能化自治”的关键路径。他表示:“我们正越来越接近完全无人驾驶的未来,监管沟通的进展比预期更快。”

分析人士指出,马斯克选择在薪酬激励计划通过后披露该消息,具有双重考量:一是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技术路线清晰、前景稳健的信号;二是强化特斯拉在全球智能驾驶竞赛中的领先地位。

全球自动驾驶政策对比与趋势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受到各国政策环境的深刻影响。目前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开放程度存在显著差异:

地区 监管现状 特征
中国 开放部分城市试点,推动车路协同标准建设 政策支持力度高,审批逐步放宽
美国 各州政策不一,重点发展自动驾驶货运与出租车业务 市场驱动强但监管碎片化
欧洲 法规谨慎,注重安全验证与隐私保护 推进速度相对缓慢

从趋势看,中国的政策灵活性与基础设施优势将成为特斯拉FSD在全球率先商业化的重要条件。

资本市场反应与投资者预期变化

尽管FSD利好消息发布,特斯拉股价(TSLA)仍下跌3.50%,显示市场短期情绪偏谨慎。部分投资者担忧监管落地节奏与FSD安全争议可能延缓商业化进度。然而,多家机构分析指出,随着FSD在中国测试范围扩大,中长期投资逻辑仍具吸引力。

业内预计,一旦全面批准落地,特斯拉将在中国形成“数据+算法+硬件”闭环优势,这将对同业竞争者构成强烈压力。

编辑总结

特斯拉FSD若能在2026年初全面获批,将标志着自动驾驶商业化进入新阶段。马斯克此举不仅是对技术成熟度的自信展示,也是对全球政策趋势的积极应对。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与应用场景多样性,将为FSD提供最具价值的测试与成长土壤。尽管短期股价波动,但从战略意义看,这一进展将深刻影响全球智能出行格局。

常见问题解答

问:“部分批准”意味着FSD目前在中国能实现哪些功能?

答:目前FSD在中国的部分批准主要涉及限定区域的测试及部分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如自动变道、智能泊车等,尚未覆盖全自动驾驶场景。

问:FSD全面获批的关键难点是什么?

答:主要难点在于法规安全验证、数据跨境传输及系统稳定性评估。监管机构需确保AI驾驶在复杂路况下的安全性与责任认定机制。

问:为何FSD审批速度在中国可能快于其他国家?

答:中国在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级测试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协同方面具备优势,使得审批流程更集中高效。

问:特斯拉FSD的商业模式如何盈利?

答:特斯拉通过FSD软件订阅模式获取长期收入。随着功能升级,FSD可能成为公司最具利润率的服务之一,推动整体营收结构转型。

问:股价下跌是否意味着市场对FSD前景悲观?

答:不完全如此。短期股价波动更多反映投资者对政策与时间表的谨慎预期,而非否定FSD的潜在价值。机构普遍认为,长期来看FSD商业化将显著提升特斯拉估值弹性。

来源:今日美股

1. 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标明来源为FX168财经。商业性转载需事先获得授权,请发邮件至:media@fx168group.com。
2. 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FX168财经立场。我们提供的交易数据及资讯等不构成投资建议和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