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在金融时报,作者莉安·邰特(Gillian Tett)是《金融时报》的专栏作家兼编辑委员会成员。她每周五撰写一篇专栏文章,涵盖一系列经济、金融、政治和社会问题。她还担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教务长。
“Maga”这个缩写代表什么?
如果问大多数美国选民,他们会说是特朗普推动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运动。但本周,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给这个标签赋予了新的含义。
在一则宣布为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互换额度的社交媒体帖文中,他表示,这笔援助将帮助哈维尔·米莱伊总统“让阿根廷再次伟大”。
但这个“Maga”新版本是否奏效,目前来看至少是不确定的。
米莱伊即将在周日迎来决定命运的中期选举,外汇市场已经在计入比索进一步贬值的预期,而阿根廷的可用外汇储备也已降至危险水平。
同时,经济正在滑入衰退,一些选民开始反对米莱伊激进的自由市场政策,这些政策希望通过保持比索坚挺来遏制通胀。
事实上,现在有人开始开玩笑说这是“MADA”,让阿根廷再次违约。因为即使有了美国的这项支持计划,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大额且提前发放的贷款,米莱伊是否真的能避免金融危机仍然是个问题。
而在外界的猜测愈演愈烈之际,贝森特自己也面临至少三大风险。
首先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风险:民调显示,近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讨厌这个计划。
“基本盘想支持特朗普,但他们感到困惑——因为国务院和财政部没有好好说明阿根廷或米莱伊的战略重要性,”白宫前首席战略顾问班农表示。
他指出,不安情绪部分源于担心这更像是在救华尔街,而不是援助盟友。
第二个风险来自金融地缘政治。这个交易再次凸显出,特朗普政府不仅坚定执行“地缘经济”战略,利用贸易政策开展国事外交,还在把美元当作一种外交武器来使用。
某种程度上,这并不令人意外。正如爱德华·费什曼和马泰奥·马乔里等学者指出的那样,美国今天的霸权并不依赖制造业供应链,因为关键环节已经被中国掌控。而是建立在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和美国的金融主导地位之上。
过去的政府也曾使用过这种工具。看看拜登政府如何通过制裁,把俄罗斯等敌对国家排除在美元融资体系之外的。
但现在,特朗普政府正在以新的方式使用美元霸权(即地缘金融):不仅通过制裁,还通过威胁对那些去美元化的国家征收高额关税。而这项对阿根廷的援助则表明,贝森特也在将美元互换线政治化。
毕竟,美联储过去在向新兴市场提供临时互换额度时——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都是根据经济实力评估,而非政治因素。为日本或英国等大国设立永久互换机制时也是如此。
但这一次,贝森特动用的是财政部的一个独立机制:外汇稳定基金。特朗普认为主张自由市场、削减政府开支的米莱伊是政治盟友,同时也希望借此抗衡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并获取阿根廷的矿产资源。
换句话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金融帝国主义。这可能会让其他国家更不愿意依赖美国援助,或寄希望于未来能获得美元互换额度,因为他们担心特朗普会“收取”更高的代价。
反过来,他们可能会继续多元化配置资产,转向非美元资产如黄金,并以新方式联合起来。这最终可能削弱,而不是强化美元的霸权地位。
第三个、更隐蔽的风险则是贝森特本人的可信度。
这项对阿根廷的互换额度——还包括新的货币干预手段以及一项可能高达200亿美元的银行支持计划,目标是阻止比索崩盘。但多数数据都显示,阿根廷比索被高估,幅度可能达到20%,因此实际上需要贬值。
贝森特和米莱伊正在试图违背金融市场规律。
如果他们成功了,美国财政部将显得无所不能。但如果失败了,这种“强势美国”的形象将被削弱。投资者也可能开始质疑,华盛顿是否还能对抗其他形式的金融风险,比如不断扩大的美国国债是否会冲击美国国债市场。
目前,还没有太多迹象表明这种风险正在显现,美国国债收益率依然处于相对低位。这部分是因为美国财政赤字最近有所缩减,美联储降息,贝森特巧妙操作债券拍卖,而市场流动性充裕,几乎推高了所有资产的价格,包括债券。
但正是这些正在推高资产价格的因素——流动性过剩和高杠杆,也令投资者对未来金融崩盘以及法定货币的稳定性感到不安,一旦(或一旦)这些泡沫破裂,后果难以预料。贝森特因此绝不能做任何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的事。
换句话说,如果美国援助未能阻止阿根廷市场危机,不仅米莱伊会受伤,华盛顿也会遭遇反噬。
所以,现在所有人都在关注周日的选举结果,这个阿根廷版本的“Maga”是否能与“全美原版”并存,或者最终只会玷污其光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