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让关于人工智能热潮的讨论空间变得更大——那些在AI领域大量投入的公司,是继续高歌猛进,还是即将遭遇瓶颈?华尔街已传出不少质疑声,随着更多相关新闻曝光,OpenAI正朝着超级创业公司的地位迈进。
摩根士丹利财富管理部门的首席投资官丽莎·沙利特也警告称,围绕AI资本支出的繁荣故事中,已出现“裂缝”。
“考虑到生成式AI资本支出对市场和经济的核心地位,对投资者而言,未来一年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处于哪一阶段?从市场定价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更接近第七局,而不是第一局(棒球一场比赛总共有九局,所以第七局意味着比赛已经进入后半段,接近尾声)。”沙利特在一份报告中这样表示。“自4月低点以来,这轮为期三年的牛市,似乎多次尝试摆脱对生成式AI资本支出与生产力提升的单一叙事。”
市场对财政和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预期,重新点燃了对周期股和小盘股的轮动。
“虽然刺激措施可能改善前景,但如果生成式AI资本支出热潮熄火,这轮牛市恐难延续。我们已经开始看到裂缝。”她表示。
沙利特指出,衡量资本支出周期成熟度的一个指标是自由现金流增长的拐点,“当现金充裕、融资成本低时,投资可能超越技术梦想,演变成资本主义的军备竞赛。”
她引用研究机构Strategas的数据指出,自2022年以来,超级算力公司(hyperscaler,建设和运营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科技巨头)的年度资本支出已增长四倍,导致现金消耗殆尽,自由现金流增长停滞。
Strategas预计,在未来12个月内,超级算力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将缩水16%。
“当那些估值最高的公司,自由现金流增长放缓甚至转负,不仅估值会受到质疑,投资者对投资回报纪律的要求也会上升。”沙利特说。
作为提醒,AI超级算力公司名单包括亚马逊、微软、Alphabet公司旗下的谷歌,以及CoreWeave。
沙利特接着将目光转向“现金奶牛”,即资助生成式AI扩张的数字广告、搜索、流媒体和云服务业务。她援引另一项研究指出,超级算力公司的现金流,大多来自这些正因市场饱和和竞争加剧而增速放缓的业务板块。
她第三个担忧是,生成式AI领军企业的交易行为显示在寻找新客户。例如,甲骨文宣布将为OpenAI建设“算力基础设施”,而这将通过债务融资来完成。
沙利特正密切关注超级算力公司资本支出指引的变化趋势,以及AI相关业务领域的竞争压力迹象。
关于投资建议,沙利特没有点名,但她建议抛售小盘股、不盈利的科技股以及低质量的“迷因股”。
在消费类股票上,投资者也应变得更加挑剔。
今年以来,追踪iShares罗素2000 ETF上涨了10%,而常被视为不盈利科技股风向标的ARK创新ETF则飙升了53%。
“也可以考虑配置一些实物资产,比如黄金、房地产信托、能源基础设施以及工业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以平衡对美国被动股票基准的持仓权重。”她表示。
此外,她还看好美国大型优质股,这类公司往往具有稳定盈利和强劲资产负债表。其他建议包括:中等期限的投资级固定收益资产,例如市政债券,以及国际市场股票,包括新兴市场。(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