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副能源部长占塔本・苏卡伦(Chanthaboun Soukaloun)向路透社表示,政府正考虑在2026年第一季度前停止向加密货币矿场供电,旨在将国内有限的电力资源优先配置给对经济增长贡献更高的行业。2021年政策调整曾推动加密货币挖矿迅速扩张,而廉价非化石能源吸引了大量运营商涌入老挝。
苏卡伦指出,老挝已逐步减少对矿场的供电,并计划将电力优先供应给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金属冶炼和电动汽车产业。他表示:“与工业或商业用户相比,加密货币行业创造的价值有限,提供就业岗位少,且缺乏带动整体经济的供应链。”
他还补充,原计划在今年停止矿场供电,但由于降雨充沛、水电站发电量增加,以及向泰国和越南出口电力能力提升,供电暂时得以延续。苏卡伦预计,到2026年第一季度末,矿场供电可能完全停止。
目前矿场耗电量约150兆瓦,相较2021-2022年的峰值500兆瓦下降了70%,显示老挝政府已采取措施控制加密矿业的能源消耗。
年份 | 矿场耗电量(兆瓦) | 变化说明 |
---|---|---|
2021-2022 | 500 | 政策推动下快速扩张 |
2025 | 150 | 逐步削减供电,下降约70% |
2026预计 | 0 | 计划完全停止供电 |
老挝因水电潜力丰富,被称为“东南亚电池”,在区域清洁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苏卡伦透露,老挝水电大多通过跨境协议出口给泰国和越南的独立发电商,目前对越电力出口容量为8000兆瓦。此外,“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LTMS)电力传输通道向新加坡出口业务预计将恢复,但具体时间未确定。区域能源战略显示,老挝水电供应优先支持经济贡献更高产业,同时强化对邻国的出口能力。
苏卡伦表示,老挝与中国就一项仲裁案件进行磋商。案件涉及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子公司向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索赔5.55亿美元,源于水电项目总投资27.3亿美元中的预期与实际需求差异。他指出,除非原告撤回索赔,否则仲裁程序将继续进行,但未透露是否请求修改金额。
老挝逐步减少加密货币矿场用电、计划完全停止供电,显示政府正优先配置有限水电资源于AI数据中心、冶炼和电动车产业,以提升经济价值和区域能源战略效益。同时,跨境电力出口及仲裁案件凸显老挝在能源安全、区域合作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挑战。投资者应关注水电供需、出口协议及政策变化对东南亚能源市场的长期影响。
Q1:老挝为何考虑停止向加密货币矿场供电?
A1:主要是因为加密货币行业创造价值有限、就业岗位少,且缺乏对整体经济的供应链带动作用。政府希望将电力资源优先分配给经济贡献更高的产业。
Q2:矿场用电量的变化趋势如何?
A2:从2021-2022年的峰值500兆瓦下降至2025年的约150兆瓦,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可能完全停止供电,降幅约70%。
Q3:老挝水电出口的主要对象有哪些?
A3:主要出口给泰国和越南,同时通过“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通道向新加坡出口,支撑邻国清洁能源转型。
Q4:中老仲裁案件可能对能源出口有何影响?
A4:仲裁涉及5.55亿美元索赔,若案件延续或影响水电项目收益,可能间接影响电力出口及政府能源调度策略。
Q5:政府停止矿场供电对加密货币市场有何影响?
A5:老挝矿场供电减少可能导致全球部分加密货币算力下降,从而短期内影响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资产网络运算能力,但对长期市场趋势影响有限。
来源:今日美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