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国顶级富豪是这样逃税的
go
lg
...
最高层是累退的,而不是累进的。 为什么
马斯克
缴税率那么低? 本文由非营利调查新闻编辑室“Information Justice(信息正义)”与“美国华人杂谈”共同策划,联合发表。欢迎转载、分享、转发 撰文:溪边愚人 编辑:新约客,溪边愚人 说到税务政策的不公平,我们经常举例的是,富人所付税率远远低于普通人的。沃伦·巴菲特有一句著名的话是,他的秘书所付税率比他高,这不公平。而埃隆·
马斯克
和杰夫·贝索斯等人则经常因为有过缴纳零联邦税的时候,被揪出来作为不公平纳税的典型。 按理说,美国的所得税是累进税,收入越高缴税率也越高。比如,2024 年单一纳税人的联邦所得税税率和税级如下表: 就是,不管你收入多少,在同一个税级所有人都付同样的税率。收入越高,税级越高,税率也越高。收入高于 609351 美元的人,所有高于这个数字的部分都必须缴纳 37% 的最高边际税率。 那怎么会
马斯克
的税率就比我们低了呢? 富人狂揽“福利奇迹” 一、不领工资逃避税率最高的所得税 我们都知道
马斯克
没有从 SpaceX 或特斯拉领取薪水或现金红利。他的报酬来自于他在公司的大量所有权股份(股票期权),以及他从公司发展中获益的能力。 对富人来说,所有不同种收入中,工资收入的所得税税率是最高的,其最高边际税率为 37%。股票收益所缴的资本利得税仅为 15-20%。
马斯克
不领工资,就避免了相对较高的所得税。 假设
马斯克
从股市中取出 100 万美元,那么他就必须缴纳 15-20% 的资本利得税,按最高值 20% 算就是 20 万美元。如果这是他的工资收入,根据上面的表格,所纳所得税税款总值接近 33 万。 以这样的方式,
马斯克
每卖 100 万美元股票,就能少缴税款十多万。 所以,
马斯克
不领薪水,是变相逃税的一种手段。这也是富人的普遍做法。马克·扎克伯格在 Meta 公司的基本工资为 1 美元。贝索斯的年薪一直维持在 8 万多美元。 二、不卖股票逃避资本利得税
马斯克
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股份。卖股票的话,只需要付 20% 的资本利得税。 但就是这 20% 的资本利得税他也不愿意付。像他那么富有的人,需要用钱可以用股票作为抵押从银行贷款。银行贷款利率一般为 3-7%,这可比 20% 的资本利得税,或者 37% 的最高边际所得税率划算多了。 三、利用遗产继承税收漏洞逃避资本利得税 纸醉金迷的镀金时代(镀金时代指 Gilded Age,大致从 1865 年持续到 1898 年)将美国巨大的贫富差距暴露无遗。那是一个极度不平等、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时期。1913 年出台的资本利得税和 1916 年出台的遗产税是美国人阻止财富集中的努力。 遗憾的是,这些税收政策很快就因各种修改或新的立法,充斥了法律漏洞。1921 年生效的成本垫高税法,更是将资本利得税淡化到对超级富豪几乎没有作用。 本文前面已经谈到富豪通过抵押贷款逃避资本利得税,那么,等到人死了,子女继承遗产时,总该对资本利得税算总账了吧?嗯,如果没有成本垫高税法,的确是这样。但有了成本垫高税法,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了。 上图是真实数据:如果有人在 1978 年买了 1000 美元标普 500 指数基金,到 2021 年加上收益就是 31823 美元了。 那么想象一下这样的例子:甲某购买了 1000 美元的股票。到其死亡的那天,这些股票的市值已经达到 10 万美元。按理,甲某的遗产继承人如果出售这些股票,就必须缴纳 10 万美元与 1000 美元差价的增值税,也就是 15%-20% 的资本利得税。但是,成本垫高税法允许按照原财产所有人死亡之日的公平市场价值对继承资产进行重新估值。就是说,甲某股票继承人的股票购入价被重新设定成甲某死亡日的股市价格。这个购入价的重新设定,彻底抹去了以前所有的增值,抹去了所有的资本利得税。 如果财产继承人选择在继承财产那一天卖出,他们不需要缴纳任何资本利得税,因为相对于新的股票购入定价,股票没有任何增值。 成本垫高税法极大地减少甚至免除了财产继承人后来出售财产时的资本利得税。 下图是根据 2022 和 2023 年的数据所做的成本垫高税法与资本利得税年收入的比较,包括对随后几年这两个数据的预期。图中所示数据以十亿美元为单位。蓝色代表因成本垫高税法损失的税收,灰色代表当年的成本垫高税法总收入。 可以看出,成本垫高税法造成的收入损失几乎占资本利得税年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其趋势是占比越来越高。富人以这样的方式花钱,银行收获了利息,政府一分钱税也没收到。这意味着政府税收不断减少,同时财富的集中越来越加剧。 上面只是说股票。那些超级富豪还有很多收藏,很多房产,都是不断增值的东西,都可以享受成本垫高税法带来的“福利”。啧啧!对富人来说,堪称福利奇迹! 富人纳税比你我都低 既然有这么多的税务漏洞,本文开头所提到的富人所付税率远远低于普通人的税率,自然就不奇怪了。我们来看看具体数据。 上图是美国最富有的 400 个富豪与底部 50% 纳税人的实际平均税率历史图表(1960-2018)。可以看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最富有的 400 名富人的税率远高于底层 50% 纳税人的税率。1980 年是个大转折点,随后的总趋势就是两者越来越接近,直到最后底层的税率终于超过了最富有的人的税率。 再看看州税的情况。上图是非老年居民州和地方平均实际税率占收入的比例。最左边收入为底层 20% 的人的税率是 11.4%,最右边收入为顶部 1% 的人的税率是 7.2%。自左往右,收入不断增加,税率却在不断降低。 今年 8 月底,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埃马纽埃尔·塞兹(Emmanuel Saez)、丹尼亚甘(Danny Yagan)和加布里埃尔·祖克曼(Gabriel Zucman)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生阿克坎·巴尔基尔(Akcan S. Balkir)共同发表了一项最新经济研究成果,指出超级富豪与你我不同,他们的税率更低——最富有的 400 名美国人的实际总税率近年来急剧下降,与普通美国人相比,他们现在缴纳的税款占实际收入的比例更低。 每年,美国的顶级富豪们都会用亏损来掩盖自己的收入,并利用其他“富有创意”的会计策略来守住自己的财富,因为税法允许。结果,美国的亿万富翁缴纳的税率不仅比许多百万富翁还要低,事实上,比许多中产阶级专业人士还要低——他们的税率并非1%,甚至不是0.01%,而是0.0002%。 《大西洋月刊》发文(上图,作者安妮·劳瑞[Annie Lowrey])说,这个新研究是一项技术性壮举,它将企业盈利、私人财富和个人纳税额等数据结合在一起。它证实了美国的税法在顶级富豪那里是累退的,而不是累进的。 公平吗?合理吗? 超级富豪花钱的方式和税务漏洞告诉我们,如果不征收财产税,他们就等于可以一直逃税,等到子女继承遗产时,本来该付的资本利得税又在遗产继承的那一刻被全部抹去了,一代代如此循环。 他们如此富有,却逃避了巨额税款,没有人能说这是公平的吧?但要立项财产税,难度非常大,反对的声音不仅大,而且还找到了很多愿意听的耳朵。只是,那些耳朵都听对、听懂了吗? 反对财产税的声音大很正常,富人都是有资源的人,制造点声音有何难。奇怪的是,很多与财产税根本无缘的人也会害怕财产税,好像过几天这个税就会征收到他们头上似的。 以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所提出的财产税草案为例,那只是对财产超过 5000 万的人征收 2% 的财产税,而且只是针对超过 5000 万的那部分财产征税。与这样的税收有关的人真的不多。但这就是富人玩的把戏,让你觉得似乎自己也会成为该税收政策的受害者,从而加入他们的反对行列。 富人的另一个把戏就是大叫这是二次纳税,造成所有人的恐慌,似乎私有财产不再有保障了。 首先,如本文前面所述,
马斯克
的财富基本上都是从来没有交过税的,根本就不是二次纳税。相反,不对他征收财产税才是不公平,不合理。 第二,二次纳税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谁家买了房能逃避房地产税的?而房地产税是妥妥的二次纳税。 普遍老百姓辛辛苦苦攒了一点点房产都必须一直缴房地产税,那些富人和超级富豪拥有的巨额资产却都是免财产税的,公平吗?合理吗? 还有一个反对财产税的理由是,如何估值财产太复杂,财产税不实际可行。可是,财产税只是针对非常富有的人,这些人都有足够的资源来应付财产税的复杂性。我们只需要保证税法的设计不会给普通老百姓带来额外的负担就行了。 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越是富有的人税率越低,其结果就是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 上图为按收入组别分列的成本垫高税法优惠份额,可以看出,收入最高的五分之一人口从成本垫高税法中获得一半以上的税收优惠,其中顶尖 1% 的富人享受优惠占比为 18%,顶尖 5% 的为 21%。 上图是 1993-2023 年按年份分列的美国收入最高的 1% 的家庭与中产阶级家庭的财富份额。这里的中产家庭指收入在第 20 个百分点到第 80 个百分点之间的家庭。图中红线代表收入最高 1% 的家庭,蓝线代表中产阶级家庭。可以看出,现在美国收入最高的 1%的家庭比中产阶级整体拥有更多的财富。 在美国,财富差距比收入差距要大得多,因为财富随着时间不断积累,而且一代代传承。在大部分美国人根本没能力攒钱投资的情况下,富人的财产不断增加,顶端富人所占财富比例就越来越高。 上图显示的是川普政府的“大美丽法案”对分配的影响——按收入水平分列的 2026 年税后收入的美元变化。自左到右收入水平由低到高,最左边是负数,就是说,该法案会造成底层收入的人收入降低。而受益最大的是最右边的,也就是最富有的人。 一句话,“大美丽法案”就是一个继续扩大贫富差距的法案。 堵住漏洞势在必行 富人税率比中产低,富豪的税率最低,与我们所设计的累进税初衷是不相符的。所以,税收漏洞必须堵住,征收财产税势在必行。 富人逃税的手段很多,也很复杂。我们这里说的只是最简单的,也只是谈了个人税,没有涉及复杂得多,同样有很多漏洞的企业税。这些富人声称所有手段都合法,其实,有些合法,更多的属于灰色地带。我们需要税法改革,堵住漏洞,包括尽可能去除灰色地带。 资本利得税低于所得税,最主要原因就是考虑到这是二次税收,因为很多人投资股市的是税后钱。这其实也说明了,不管
马斯克
的收入来自月薪还是股市,都应该按照所得税纳税才公平。他能够逃避所得税就是政策漏洞,必须堵。 《减税与就业法案》中的某些遗产税条款将于今年年底到期,这是一个考虑改革遗产税的机会,包括如何处理死亡时的资本利得。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让处于经济底层的人受惠,而富人公平、合理纳税的政策。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趋势就是走向民主的反方向。要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还在乎美国民主制度的选民,就必须支持减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对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政策和政客说“不!” 参考资料 https://www.irs.gov/filing/federal-income-tax-rates-and-bracket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wkiO0_uSJAk https://www.pgpf.org/article/what-is-the-stepped-up-basis-and-how-does-it-affect-the-federal-budget/ https://www.reddit.com/r/povertyfinance/comments/1cf3s15/top_1_of_us_earners_now_have_more_wealth_than_the/ https://itep.org/whopays-7th-edition/ https://news.berkeley.edu/2025/09/04/the-ultra-rich-are-different-from-you-and-me-their-tax-rates-are-lower/ https://www.theatlantic.com/economy/archive/2025/08/billionaire-tax-study/683987 【延伸阅读】 镀金的美国 我们很可能就是眼见美国民主消失的一代人 他曾预言了美国民主崩溃 在美国,一个饥饿的新时代已经开始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评论
10-03 00:00
估值飙升至5000亿美元,OpenAI成全球最大初创公司
go
lg
...
使这家ChatGPT的母公司超越埃隆·
马斯克
(Elon Musk)的SpaceX,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现任及前任员工向投资者出售了约66亿美元的股份,买方包括Thrive Capital、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 Corp.)、Dragoneer Investment Group、阿布扎比的MGX以及T. Rowe Price。这使得OpenAI的估值远超年初由软银主导融资时的3000亿美元。这一迅猛增长凸显了市场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的投资狂热。 在首席执行官萨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的带领下,OpenAI与英伟达(Nvidia Corp.)等公司一道,正引领全球建设数据中心与开发人工智能服务的浪潮,预计将耗资数万亿美元。尽管尚未盈利,这家美国初创公司已通过与甲骨文(Oracle Corp.)、SK海力士(SK Hynix Inc.)等达成巨额合作协议,为基础设施热潮提供动力。 该笔交易令OpenAI估值跃升至5000亿美元,超越SpaceX的4000亿美元。此时,OpenAI正与微软(Microsoft Corp.)谈判,计划转型为传统的营利性公司。OpenAI最初于2015年成立,定位为非营利机构,旨在“以最有利于人类整体的方式推动数字智能的发展”。未来的架构调整预计将保留现有的非营利实体,对新成立的公益型公司保持控制。 阿尔特曼与
马斯克
同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他们都曾警告人工智能对人类存在潜在的生存风险。然而二人随后决裂:
马斯克
已提起诉讼,试图阻止这一转型,指责OpenAI背弃了最初承诺。他声称,公司自2019年接受微软数十亿美元投资(也是其退出董事会的次年)以来,已经偏离创立宗旨。 在业务层面,OpenAI正面临人才竞争加剧的局面。包括Meta Platforms Inc.在内的科技巨头,正在从OpenAI及其他顶尖实验室高薪挖角研究人员,部分薪酬甚至高达九位数。 这笔二级市场交易有助于OpenAI为员工提供流动性,并激励核心人才留在公司,从而抵御竞争对手的诱惑。据知情人士透露,本次交易中出售的股份规模低于公司原先允许的100亿美元以上额度,这表明部分员工对公司长期发展仍有信心。 从长远来看,OpenAI将持续面临来自谷歌(Google)与Anthropic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后者同样在快速融资。作为回应,OpenAI近期加快了新技术与产品的推出节奏,包括两款开源的人工智能模型,旨在模拟人类推理过程。这是在中国的DeepSeek以其开源软件引发全球关注数月之后。8月,OpenAI还推出了其最强大的GPT-5模型,以巩固在日益拥挤的AI赛道中的领先地位。
lg
...
Linlin
10-02 22:47
开盘:投资者无视政府停摆影响,美股集体高开
go
lg
...
仍提振了科技股的上涨预期。该公司也取代
马斯克
旗下的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 西方石油公司股价上涨,此前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宣布,将以97亿美元现金收购西方石油公司的石化子公司OxyChem。这标志着伯克希尔自2022年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周三美股三大指数均收高,因市场预期联邦资金中断将是短暂的,因此不太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严重影响。 当天标普500指数录得年内第29次收盘纪录新高,首次收于6700点门槛之上,该指数在当天早些时候曾创下盘中历史新高。道琼斯(46497.5703,56.47,0.12%)工业平均指数也创下了收盘纪录。 美国政府停摆始于周二,此前民主党高层和共和党高层未能在最后期限前达成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协议。 美国国会立法者们相互指责对方导致政府停摆。民主党人坚持要求利用该法案为数百万美国人延长医疗保健税收抵免,但遭到共和党反对。 对投资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当前的两党僵局将持续多久。据媒体分析,停摆很可能至少持续三天,因为参议院计划于周四休会以纪念犹太教的赎罪日(Yom Kippur),这使得周五成为参议员们预计将再次投票的下一个可能日期。 据市场预测工具,交易员们押注停摆可能持续近两周。 Niles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兼投资组合经理Dan Niles表示:“我的看法是,这次政府停摆持续的时间可能比2018年那次更长,但其他因素最终将更为重要,例如:1)即将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表现稳健;2)在美股七巨头公布稳健季度业绩的推动下,人工智能热潮持续;3)美联储下一次会议将于10月29日举行,我预计美联储将维持今年降息三次的路线。” Niles表示:“总而言之,我认为尽管市场可能面临一些近期的波动,但随着市场缓慢震荡上行,最终将创下新高。” 从历史上看,美股受政府停摆的影响不大,但鉴于当前政策与宏观经济背景更具波动性、市场估值偏高、在人工智能引领的涨势中市场集中度水平较高以及持续的通胀担忧,投资者对此次停摆更为关注。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威胁在停摆期间永久性大规模解雇联邦工作人员,这加剧了本已存在的对劳动力市场放缓的担忧。 本周政府停摆期间经济数据的“黑窗期”也备受关注。鉴于劳工部暂停了几乎所有活动,9月非农就业报告将不会在周五发布。 在周三早间的ADP数据显示上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下降后,预计美联储将在10月的会议上宣布降息,而持续停摆的进一步影响仍有待观察。
lg
...
金融界
10-02 21:50
全球首例!
马斯克
净资产突破5000亿美元,特斯拉与初创企业估值齐升助推
go
lg
...
esla, TSLA)首席执行官埃隆·
马斯克
(Elon Musk)周三(10月1日)成为全球首位净资产接近5000亿美元的人士,其财富增长得益于特斯拉股价反弹以及其旗下其他科技初创公司的估值飙升。 特斯拉股价在周四盘前交易中上涨逾1%。根据《福布斯》(Forbes)富豪榜指数,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下午4:15,
马斯克
的净资产达到5001亿美元。
马斯克
的财富与特斯拉紧密相连。截至9月15日,他持有该公司逾12.4%的股份。今年以来,特斯拉股价已累计上涨超过14%,仅周三收盘就大涨3.3%,为
马斯克
增加超过60亿美元的净资产。 在今年动荡开局之后,随着市场情绪因
马斯克
重回核心管理岗位而改善,特斯拉股价逐步回升。特斯拉董事长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上月表示,
马斯克
已在“公司事务中重新回到台前”,此前他数月时间主要待在白宫。 数日后,
马斯克
披露斥资约10亿美元增持特斯拉股票,释放对公司未来的巨大信心。特斯拉正加速转型,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迈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巨头。然而,疲软的汽车销量和持续的利润率压力仍对股价构成拖累,使其成为“七巨头”(Magnificent Seven)科技股中表现最差的成员之一。 上月,特斯拉董事会提出一项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设定雄心勃勃的财务与运营目标,以满足
马斯克
提出的提升持股比例的诉求。同时,
马斯克
旗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与火箭公司SpaceX今年估值也显著攀升。 根据Pitchbook数据,xAI在7月的估值为750亿美元。《CNBC》9月报道称,该公司在新一轮融资后估值有望冲击2000亿美元,但
马斯克
当时回应称并未筹资。彭博社(Bloomberg News)7月报道,SpaceX正洽谈融资及内部股权转让,拟令公司估值达到约4000亿美元。 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甲骨文(Oracle)创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以约3507亿美元的净资产位居第二,仅次于
马斯克
。
lg
...
Peng
10-02 20:54
音频 | 格隆汇10.2盘前要点—港A美股你需要关注的大事都在这
go
lg
...
高,总市值重返1.5万亿美元; 17、
马斯克
再创里程碑 成为全球首位身价破5000亿美元的富豪; 18、美光科技创下历史新高,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飙升; 19、俄罗斯或国有化并出售外资资产 以回应西方制裁; 20、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美元占比降至三十年新低 美元贬值是主因; 大中华区要闻: 1、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吹哨人奖励工作规定草案征求意见 较大幅度提高奖励标准; 2、证监会: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 全面推进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开放; 3、金融监管总局: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积极将医疗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险保障范围; 4、造车新势力9月成绩单出炉:零跑交付首破6万 小鹏小米均破4万 理想蔚来再创新高; 5、机构:9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环比增长11.9%; 6、2025国庆首日电影票房破3亿; 7、澳门9月幸运博彩毛收入182.9亿澳门元 同比增长6%; 8、我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成功落“座”; 9、两个月涨10次价!多家包装纸企业发涨价函; 10、A股三季度牛冠全球!创业板指暴涨50.4%夺魁; 11、香港金管局:接获36宗稳定币牌照申请,争取明年初公布首批牌照; 12、蜜雪集团拟2.97亿元投资现打鲜啤公司福鹿家 拓展产品品类; 13、方舟基金加入美国基金增持阿里巴巴热潮; 14、寒武纪: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39.85亿元 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1195.02元; 15、今日港股挚达科技、金叶国际集团及长风药业申购; 16、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154亿港元,加仓阿里、小米和华虹半导体;
lg
...
格隆汇
10-02 07:51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2026年量产,
马斯克
目标2030年年产100万台
go
lg
...
场景的实际应用。 量产目标及未来展望
马斯克
预计,到2030年前,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0万台。这一目标显示出特斯拉在机器人量产和全球布局方面的雄心,也表明公司正在积极推动机器人技术成为公司未来核心业务之一。 机器人代次 计划推出时间 量产时间 年产目标 第三代 2025年底 2026年 2030年前年产100万台 对机器人产业和市场的潜在影响 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量产可能带来以下影响: 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提升市场竞争力。 可能引发工业自动化和服务机器人的应用加速,提升劳动生产率。 对其他科技公司和机器人制造商形成示范效应,促使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投资者启示与机会分析 对于投资者而言: 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可能受益,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和AI算法提供商。 需关注特斯拉量产进度及市场接受度,以判断实际盈利和市场拓展潜力。 机器人量产可能推动长期结构性增长,投资者可关注相关科技板块机会。 编辑总结 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人形机器人,并于2026年开始量产,
马斯克
目标2030年前实现年产100万台。此举标志着特斯拉在机器人产业的长期战略布局,可能对全球机器人市场和工业自动化产生深远影响。投资者应关注量产进度、技术应用场景和产业链受益企业的表现。 常见问题解答 问1:特斯拉第三代人形机器人何时推出? 答: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并在2026年正式开始量产。 问2:特斯拉2030年的机器人产量目标是多少? 答:
马斯克
预计2030年前年产量达到100万台。 问3:第三代机器人相比前两代有哪些提升? 答:在智能控制、运动协调和耐用性方面有显著改进,更适合工业和服务场景应用。 问4:量产对机器人产业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答:可能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化生产,加速工业自动化应用,并对产业链企业形成示范效应。 问5:投资者应关注哪些机会? 答:关注机器人产业链相关企业,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和AI算法提供商,同时观察量产进度和市场接受度。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10-01 00:10
金融时报:
马斯克
商业帝国的高管和人才迅速流失,疲惫不堪和厌恶他的极端言论是主要原因
go
lg
...
据金融时报报道,
马斯克
的商业帝国在过去一年遭遇了一波高管离职潮,这位亿万富翁无休止的高强度要求和政治极端言行,加速了核心团队的人才流失。 特斯拉美国销售团队、电池和动力系统部门、公共事务部门,以及首席信息官都已离开。同时,
马斯克
认为是公司未来的擎天柱机器人和AI团队中的核心成员也相继出走。 在
马斯克
两年前创立并于今年3月与社交平台X合并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xAI,人员流动更为频繁。首席财务官和总法律顾问最近在相隔一周内双双离职,任期都很短。
马斯克
目前同时操盘SpaceX、特斯拉等五家公司,总员工超过14万。 消息人士表示,虽然不少人是服务多年后愉快离职,去创业或休整,但也有越来越多人因为精疲力竭,或对
马斯克
不断改变战略、大规模裁员,以及他的政治立场感到失望而选择离开。 “在埃隆的世界里,唯一不变的就是他换掉副手的速度之快。”一位
马斯克
的顾问说。“甚至董事会内部都开玩笑,说除了‘时间’,还有一种‘特斯拉时间’。那是一种全年无休的竞选式工作节奏。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 ...... ... ——— 剩下部分为会员专享,免费注册后可阅读全文 —— 会员登录现在注册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10-01 00:00
特斯拉全力推进擎天柱机器人规模化生产
马斯克
称将成为核心产品
go
lg
...
项目——“擎天柱(Optimus)”。
马斯克
表示,这款产品最终将成为特斯拉旗下最重要的产品之一。项目自数年前首次对外公布以来,近期重要性显著提升,成为公司核心关注点。 规模化生产推进
马斯克强
调,特斯拉正推动“擎天柱”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生产,以便未来大规模应用。规模化生产意味着从研发原型向量产过渡,这对于硬件、软件和供应链的协调提出了极高要求。 过去展示与任务 去年10月,在“We, Robot”活动上,擎天柱承担了多项互动任务,包括递酒、表演娱乐节目以及与参会者交流。这表明机器人在社交和服务场景的初步能力已得到验证,为未来商业化应用打下基础。 技术难题分析 尽管项目进展迅速,但部分研发环节难度超出预期,手部研发尤其受关注。特斯拉希望擎天柱的手部具备高灵活性,甚至能够完成“穿针引线”的动作。这对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精度和控制算法提出了极高要求。 与其他机器人研发环节对比 研发环节 难度等级 挑战说明 手部灵活性 ★★★★★ 需要完成精细操作如穿针引线,对机械与控制要求极高 肢体运动协调 ★★★★ 保证机器人行走与手臂动作协调,需要复杂算法与感应系统 社交互动任务 ★★★ 递酒、表演和与人互动,需要视觉识别与行为规划 编辑总结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项目已成为公司战略重点,
马斯克
明确表示其长期潜力可能超过现有产品。尽管项目在手部灵活性等环节面临技术挑战,但过去展示证明机器人在社交与服务场景具备初步应用能力。未来,随着规模化生产推进,擎天柱有望成为特斯拉拓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重要突破口。 常见问题解答 问1:特斯拉为何将擎天柱机器人视为最重要的产品之一? 答:
马斯克
认为,擎天柱具有广泛应用潜力,可延伸至生产、服务及日常生活场景,可能成为公司未来增长的新核心。 问2:擎天柱过去展示了哪些功能? 答:在“We, Robot”活动中,机器人完成了递酒、表演娱乐节目及与参会者互动等任务,显示初步社交和服务能力。 问3:为什么手部研发被认为最具挑战性? 答:手部需要高精度、高灵活性,甚至能完成“穿针引线”等精细操作,对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提出极高要求。 问4:规模化生产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从原型机向量产过渡,需要硬件、软件、供应链及制造工艺全面协调,同时保证产品稳定性和成本可控。 问5:投资者应如何看待特斯拉机器人业务? 答:虽然短期存在技术和量产风险,但从长期战略角度,擎天柱可能成为公司人工智能和硬件生态的重要突破点,值得关注其研发进展与商业化应用。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9-30 00:11
美国的黑暗和倒退是全方位的,但你的声音有用
go
lg
...
?川普就这样做了…… 还有川普建立的、
马斯克
领导的“政府效率部”,无权却乱闯关的疯狂操作,罄竹难书。 说到底就是耍无赖,就像川普一贯的诬告一样。但是,当公权力介入耍无赖行为后,事情的性质和伤害程度都完全不同了。 这就是为什么,富贵如哈佛,对川普的攻击几乎无招架之力;最高傲的律师行业,几乎被川普砸了饭碗;亿万富豪主动对川普屈膝下跪;ABC 以赔偿 1500 万美元的代价与川普就一起诽谤诉讼案达成和解(也是诬告案,谁都知道川普不可能赢,若在以前根本不可能和解)…… 这份清单可以很长很长,因为没有人或机构能够与国家机器对抗。 美国的民主已经名存实亡 当初川普的私人行为会有法庭修理他。按理即便他现在总统大权在握,也应该有国会和法院限制他,美国民主不是个三权分立的制度吗?权力在国会的,国会可以立即阻止他;权力在法院的,虽然运作慢一点,也还是可以有很好的制衡。 遗憾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已经形同虚设了。 共和党掌控的国会已经成了川普的附庸,这一权的抗衡彻底消失了。而最高法院也因极右翼意识形态影响,部分失去了法庭的正常功能。这一权可能只有一半了。就是说,本应是 1:1:1 的三权分立,已经是 2.5:0.5 的两权抗衡了。而这更给了川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的胆量。 这代表美国的民主已经名存实亡了。有一个例子特别说明问题。 川普第一任时,当时的世界首富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收到一封勒索信,真正的背后人物就是川普。但贝索斯选择公开勒索信,并非常硬气地说“如果以我的身份都无法抵挡这种勒索,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详见《美国还有救吗?》) 而在川普眼看要第二次当选时,贝索斯制止了他拥有的《华盛顿邮报》为民主党候选人背书,并在川普当选后,与许多 CEO 大佬一样,排着队去川普佛罗里达州的海湖庄园朝圣,与川普共进晚餐,并承诺百万美金的就职典礼捐款。 贝索斯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当然是为了利益。但更因为,他知道已经没有一个完善的民主制度可以公平地保护他的利益了。 我们必须坚守,拒绝绝望 美国现在的黑暗和倒退是全方位的。已经大踏步开历史倒车的美国,不知道还要倒退多少!而川普上任还不到一年! 最令人痛心和悲哀的是,最有资源的,很多都选择投降。贝索斯等诸多亿万富豪跪了,哥伦比亚大学跪了,最富有的律所跪了…… 哈佛还没跪,但膝盖已经不那么挺直了。这不是好迹象。 没有人知道美国的民主最终还能不能保住。但坐以待毙不是选择。 前些日子不是在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吗?我总想到当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处境,那可是山河破碎,遍野哀嚎。后来是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获得了胜利。 也许美国要抵制住倒退,也需要一个大环境的助力。没有谁知道会有怎样的契机,也许是一个中选,或者是一个大选。也许共和党内出现倒戈,或者是现在怎么看都不争气的民主党忽然冒出一个人气爆棚的领袖人物…… 不管是怎样的变化,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等待和促进大环境变化的同时,任何形式和规模的抵制都不能放弃。川普正在雷霆般地拆解民主大厦,而我们能守住一砖一瓦也是小小的胜利。 是不是现在很难看见希望?我想起来巴勒斯坦最受欢迎领导人之子的话:“我父亲常说,绝望是我们巴勒斯坦人没有的特权。所以我把‘绝望’从我的字典里删除了。它不再存在。” 如果加沙人都拒绝绝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向胜利的方向努力呢? 后记 鸡毛秀 9 月 23 日恢复播出。写作本文时还不知道会这么快就有这样的一次胜利。 这是所有拼命发声的人努力的结果,是言论自由的一个胜利。停播鸡毛秀,金梅尔对柯克遇刺的评论只是借口,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原因是川普不喜欢金梅尔,不喜欢这个秀。川普从第一任开始就公开骂金梅尔。现在,鸡毛秀恢复,川普会不会再有动作,我们拭目以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要下跪,不要低头,永不放弃,做一切可能的抗争,每一个人的声音都会有作用。 再重复一遍:我们能守住民主大厦的一砖一瓦也是小小的胜利!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business/2025/09/19/judge-strikes-down-trumps-15-billion-suit-against-new-york-times/ https://www.msnbc.com/top-stories/latest/jimmy-kimmel-canceled-trump-free-speech-strongmen-rcna232127 https://www.instagram.com/p/DOyXReeDZfd/ https://www.pbs.org/newshour/politics/after-jimmy-kimmels-show-was-suspended-a-key-question-is-does-the-fcc-have-the-power-to-regulate-speech https://www.fcc.gov/consumers/guides/fcc-and-speech https://www.fcc.gov/broadcast-news-distortion https://www.nytimes.com/2025/09/19/us/politics/ted-cruz-fcc-abc-jimmy-kimmel.html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30 00:00
金融时报:保守主义中“传统贤妻”的幻想
go
lg
...
斯蒂芬·米勒的妻子,她辞去了在华盛顿为
马斯克
工作的职务,开始主持一档育儿与健康播客。这是一种带有卡戴珊式的家庭幻想——发型完美、眼妆精致,尽管如此,终归还是幻想。 埃丽卡曾公开表示,“女强人文化完全违背福音”,她也曾和丈夫一起出席活动,丈夫在场上说“每个女人都应该服从一个虔诚的男人”。 然而现在,她刚刚当选为“转折点”组织的首席执行官兼主席,并誓言将其打造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组织”。 在这一点上,她正在重走其他保守派女性的历史道路,比如菲利斯·施拉夫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做法——她们通过劝说其他女性放弃女权和平等,为自己建立起重要的政治事业。 为什么这些明显矛盾的信息会对那么多女性产生强烈共鸣? 我认为,这是因为很多人,不仅仅是保守基督教群体中的女性,可能都向往那种由他人赚钱养家、自己则可以在家做果酱、陪孩子玩、顺便设计点衣服的生活方式。 除了有趣(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之外,这种生活听起来没那么有压力。现实中,我们已经筋疲力尽。过去40年里,女性从事有偿工作的时间不断增加,而男性的工作时间几乎没有减少。 与此同时,女性仍然承担着远多于男性的无偿劳动(家庭劳动和照顾工作)。再加上美国工作生活的普遍压力:工作时间越来越难预测,两个星期的假期已属奢侈,全国也没有统一的带薪育儿假要求……很容易理解,为什么Instagram上的烘焙面包梦境如此吸引人。 我认为,这种女性幻想,就像一些男性对从前就业竞争较小年代的幻想一样。 在美国,女性如今的教育程度已超过男性(埃丽卡·柯克拥有多个学位,而她已故的丈夫大学辍学)。截至7月,女性的劳动力参与增长已连续六年超过男性,女性在储蓄和自主消费上的增长率也更高。女性也更愿意进入一些正在增长的服务领域,比如医疗行业。 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现在在美国,靠一份工资养家几乎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美国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保障体系较小且正在缩减的国家,育儿体系几乎只对富人有效,这一切都让女性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还有一个因素,是美国根深蒂固的清教徒神话——如今已演变为保守基督教神话——即人们可以靠努力工作或虔诚祈祷摆脱一切困境。我们几乎从没想过要集体要求把纳税换成更好的医疗和育儿服务(尽管年轻人中日益左倾的政治倾向可能会带来改变)。 美国人更可能祈祷财运亨通,而不是走上街头争取加薪。 我理解人们对“传统贤妻”生活方式的迷恋。而且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偶然。在美国那些保守派女性“顺从”言论最容易引发共鸣的地区,往往正是那些因移民带来就业压力、工业基础被掏空、导致男性失业率上升、婚姻率下降、单亲家庭增多,乃至“绝望之死”激增的地方——这些都已被学者安妮·凯斯与安格斯·迪顿详尽记录。 但我们要明确一点:大多数美国女性根本负担不起不工作只在家中的生活方式。而那些神化这种生活方式的人,未必真正过着这种生活。 Instagram上的幻想,无法取代制度性的改革。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9-30 00:00
上一页
1
•••
18
19
20
21
22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2009年来“最冷”一年!又一数据传来“坏消息” 全球市场“跌”声再起、黄金一枝独秀
lg
...
突发!一则数据搅乱降息押注,美元短线跳水黄金重返4000
lg
...
特朗普政府祭出大动作!这两种重要金属被列入“关键矿产”清单 恐被征关税
lg
...
中国出口突传坏消息!彭博:给本已面临年末放缓风险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
lg
...
特斯拉股东大会登场:马斯克或获8780亿美元天价薪酬,AI投资与公司治理改革成焦点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24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4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