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文读懂:深度解析全球稳定币2023现状与监管
go
lg
...
oken 代币化资产正常运行的关键是第
三方
托管
账户。每个通过 KYC 和 AML 要求的人都可以使用他们的应用程序购买/赎回 TrueUSD。 TUSD 运营情况: 自2022年10月7日起,TUSD在多米尼克联邦被授予法定地位,作为授权数字货币和交换媒介。 TUSD价格走势图(2021-2023) 2023年第一季度 TUSD(+169.3%) 的增幅(超过了FRAX +2.6%)。TUSD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 Binance(约1.3亿美元) 和 Tron(约7.5亿美元) 的大规模新铸造引起的。 TUSD市值和交易量情况(CoinGecko) TUSD 储备资产情况: 通过与美国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 Armanino 的合作,TrueUSD 持有者可以查看 TrueUSD 账户的实时仪表板,这是高度透明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3.2去中心化稳定币 去中心化稳定币由指定的社区管理并由计算协议稳定。去中心化稳定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超额抵押稳定币、算法稳定币、分数稳定币和非挂钩稳定币。 去中心化稳定币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由多个控制点引导,而不是像中心化稳定币中所见的单一主体。中心化稳定币的发行和分配由中央机构控制,硬币的挂钩由实际法定货币或黄金、石油和房地产等其他商品维持。 去中心化稳定币在两个方面都不同:治理和挂钩系统。不同类型的去中心化稳定币的治理系统是相似的,因此,去中心化稳定币根据其铸造和挂钩维护方案进行分组。以下是目前流行的两种去中心化稳定币: 3.2.1MakerDAO(DAI) 2017 年 12 月,MakerDAO 推出 DAI。与 USTD 不同的是,DAI 完全存在于区块链上,避免了第三方信任中介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DAI 运行机制: DAI 的生成、访问和使用门槛都很低。用户通过使用 Maker 协议来创建叫做“Maker Vault (Maker 金库)"的智能合约并存入资产(经过批准的担保品)来生成 DAI。这个过程既是 DAI 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也是用户获得流动性的过程。此外,用户也可以从中介或交易所处购买 DAI。 可以把 MakerDao 想象成一个当铺,你可以将你的数字资产(目前仅支持 MKR )抵押在 MakerDao 系统上面,获得一定数量的 DAI。可以想象这个抵押合同,就是这个系统合同的功能。这个重要的功能叫做:Vault(多抵押系统迁移前称为 CDP)智能合约。这份合同可以让你在 MakerDao 系统当中借到贷款 DAI,贷款可以再投资(杠杆),国际汇款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在你抵押的数字货币迅速贬值,同时你无法偿还DAI贷款,你的数字货币会被强制的拍卖出去,变成DAI来偿还这份贷款,这就是我们俗称的爆仓。 DAI 稳定机制: DAI 的初始目标设定的是与美元保持 1:1 锚定,但由于市场行为会造成一定的价差,因此需要相关机制来稳定 DAI 的价格。价格稳定机制主要依靠的利率调整和清算,其中利率调整使用过治理投票来进行,包括稳定利率调整和 DAI 存款利率(DAI Saving Rate—DSR)调整;清算主要是紧急关停手段来把控风险。 1、稳定利率调整:指的是用户在抵押资产生成 DAI 时所需要支付的年化利率,本质上是贷款利息。当 DAI 的价格高于 1 美元时,通过降低稳定利率(即降低贷款利息)来鼓励用户创建 Vault 生成 DAI;当 DAI 的市场价格低于 1 美元时,则通过增加稳定利率(即增加贷款利息)从而刺激用户关闭 Vault,销毁 DAI,减少 DAI 的市场供给。 2、DAI 存款利率(DSR)调整:用户可以将 DAI 锁进 Maker 协议的 DSR 合约能够自动获得储蓄收益,DSR 决定了 DAI 持有者可以基于其存款能够获得的收益大小。DAI 存款利息由借款利息支付,意味着存款利息由稳定费担保。对 Maker 协议来说,如果稳定费的收入无法弥补 DAI 存款利息的总支出,那么差额就是系统坏账,将通过增发 MKR 进行弥补,也就意味着 MKR 持有者是该部分的风险承担者。 3、紧急关停:发生在紧急情况时用来保证 DAI 持有者目标价格可兑付的最后手段,一旦出发紧急关停,用户就再也无法创建新的 Vault 或操作已创建的 Vault,喂价机制也会被冻结。 DAI 运营情况: DAI市值和交易量情况(CoinGecko) 2022 第一季度 DAI 也因为同类竞争的原因,增速放缓许多;2022 年第二季度 DAI 的市值下跌了 32%,可能是它们与算法稳定币的负相关所导致的;2023 第一季度 DAI 基本上保持平稳。 3.2.2 FRAX 2020年12月,FraxFinance 推出FRAX,FRAX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部分供应由抵押品和部分供应由算法支持的稳定币项目。FRAX 是双重类型的铸币税模型,其稳定币 FRAX 由两种抵押品支持,分别是抵押支持的稳定币(USDC) 和 FRAX Share(FXS)。 FRAX 运行稳定机制: 在初始状态,FRAX 处于 100% 抵押品阶段,这意味着只需要在铸币合约中置入担保物就可以铸造 FRAX,投入到系统中创造 FRAX 的 100% 价值都是抵押品。随着协议进入混合阶段,在铸币过程中进入系统的部分值成为 FXS (然后在流通过程中烧毁)。例如,在 98% 的抵押品比率下,每铸造一枚 FRAX 都需要 0.98 美元抵押品并燃烧 0.02 美元价值的 FXS。在 97% 的抵押品比率下,每铸造一枚 FRAX 都需要 0.97 美元抵押品并燃烧 0.03 美元价值的 FXS,以此类推。 虽然FRAX协议旨在接受任何类型的加密货币作为抵押品,但FRAX协议的实现将主要接受链上稳定币作为抵押品,以消除抵押品的波动性,从而使FRAX能够顺利过渡到更多算法比率。 FRAX的赎回过程是无缝的,易于理解,经济可靠的。在 100% 抵押阶段,它非常简单。在混合算法阶段,当FRAX被创建时,FXS 被烧毁。当FRAX被赎回时,FXS 就被铸造。只要存在对FRAX的需求,将其赎回为抵押品加 FXS 就会在另一端开始铸造类似数量的FRAX进入流通(燃烧同样数量的 FXS )。 在最开始,FRAX协议每小时调整一次抵押率,每一次调整 0.25%。当FRAX价格在 1 美元或 1 美元以上时,函数每小时降低一次抵押品比率,当FRAX价格在 1 美元以下时,函数每小时提高一次抵押品比率。这意味着,如果FRAX价格在某段时间内大部分时间都在 1 美元或超过 1 美元,那么抵押品比率的净变动将会减少。如果FRAX价格在大多数时候都低于 1 美元,那么抵押品比率平均会朝 100% 方向增长。 FRAX与 UST(2022.2.9 脱锚,Terra 崩盘)对比有以下特点: 1、灵活的抵押率,FRAX通过比例积分微分(PID) 控制器自动实现抵押率,FRAX将抵押品重新部署到其他地方以赚取收益,这有助于带来外部收入并通过其算法市场操作控制器使协议保持浮动。 2、将对于 FRAX 投机转移到 FXS,由于 FRAX 的销毁/回购机制,其价格波动性已转移至 FXS。 3、可靠的抵押品,FRAX的部分抵押品是 USDC (以美元现金储备为储备),其注入了增长率的变化。 4、FXS 提供超出治理的价值,例如铸币要求和协议费,从而激励用户购买 FXS。 FRAX运营情况: FRAX市值和交易量情况(CoinGecko) FRAX 在 2021 年发展迅速,市值超于 1 亿美元。这也侧⾯体现出了市场对算法稳定币的接受程度越来越⾼。2022 年第二季度 FRAX 市值下跌 48%,可能是它们与算法稳定币的负相关所导致的;2023 第一季度 FRAX 基本上保持平稳。 3.3新型稳定币 根据 Sam Kazemian 的 “DeFi Trinity” 理论,为了实现 DeFi 的主导地位,一个项目需要自己的稳定币、分散式交易所(DEX)和贷款协议。 一些最大的协议已经开始朝着这个方向构建,与稳定币一起开发自己的 DEX 和贷款协议。不出所料,FRAX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引入了 Fraxswap 和 Fraxlend 来补充自己的稳定币,其他协议正在迅速赶上。围绕集中式稳定币的持续问题,如监管审查的风险——特别是最近 BUSD 的收盘——只是加快了构建真正分散稳定币模型的努力。 市场热切期待两个最大的 DeFi 协议推出协议原生稳定币,即 Curve 的 crvUSD,以及AAVE 在 2023 年推出 GHO。两者都有自己基于各自基础协议的新颖设计,更重要的是,它们将具有加强各自飞轮的功能。 除了协议原生马厩外,其他稳定币模型仍在实验中。USDD(USDD)继续代表内生抵押稳定币,由包括 BTC、USDT 和 USDC 在内的多个代币支持。Rai 和 Olympus 等项目正试图创建一个稳定币,这种稳定币实际上并没有与法定货币挂钩。Ampleforth 可能是最有趣的——一种没有抵押品的纯变基稳定币。 PART04稳定币的增长潜力和用例 4.1稳定币的增长潜力 1、解决数字货币价格波动问题 稳定币是以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发行的一种数字货币,其价格相对于其他数字货币更加稳定。因此,稳定币可以用来解决数字货币价格波动的问题。举个例子,你在用比特币购买商品时,由于比特币价格波动大,导致你购买时需要支付的价格可能会因价格波动而增加或减少,这就增加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但是如果使用稳定币进行交易,由于其价格相对稳定,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 2、可以承担金融功能 稳定币具有一般数字货币的所有功能,例如支付、储存等,并且还可以承担一些金融功能,例如支付手续费、作为汇率转换媒介等。 3、更加透明的市场交易 稳定币通常都是由机构发行的,并且抵押物的准备过程也需要经过审计,这增加了市场交易的透明度,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4.2稳定币的用例 法币兑换渠道 从 USDT 发行和流通过程就可以看出,投资者可以从 Tether购买 USDT,也可以从其他投资者手中购买,当投资者想要兑换法币时,可以向 Tether 公司进行赎回。 充当交易媒介 很多数字货币在和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兑换的过程中也存在障碍,因此,用户可以先将其他数字货币兑换成USDT,然后再兑换成比特币进行交易。 充当避险资产 USDT 承诺用户可以随时将 USDT 兑换成法币,因此,当数字货币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投资者就可以先将所持数字货币兑换成 USDT,进行资产保值,等到市场价格稳定后,再换回其他数字货币。 用于资金支付 USDT 可以作为资金支付的手段,尤其可以用在跨境支付场景中。目前,全球跨境支付使用 SWIFT系统,国际转账需要 3-7天时间,而且费用较高。 PART05稳定币的法规及全球监管 5.1稳定币法规 在 Terra/UST 崩溃和 FTX 崩溃等重大挫折后,许多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政府和监管机构被迫采取行动。虽然立法和监管工作之前已经在进行中,但普遍的传染增加了这些努力的紧迫性和速度。具体来说,稳定币一直是特别关注的领域。 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SBC)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已经制定了数字资产的初始监管标准,试图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一致的监管。另一方面,国际清算银行(BIS)一直在进行监督和监督,部署一个项目,使中央银行能够有效监测稳定币的资产负债表。 美国国会提出了一项稳定币法案,个别国家也在与美国等国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让行业参与者制定稳定币的整体监管框架,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发布的监管框架框架,要求稳定币发行人获得运营许可,甚至可能禁止算法稳定币的监管将更加普遍。 5.2稳定币是否受到监管 稳定币由于法定货币和加密货币的独特组合,引起了全球监管机构的兴趣。由于它们旨在维持稳定的价格,因此它们可用于投机以外的原因,可以促进低成本的国际高速交易。一些国家甚至正在尝试创建自己的稳定币。发行具有法定储备的稳定币可能还需要监管部门的批准,可能会受到与当地司法管辖区的加密货币相同的监管。 5.3全球主要国家对稳定币监管的最新发展 目前,全球各主要国家及地区对于加密资产(包括稳定币)的监管立场不尽相同,相应的监管框架及立法也正处于不同阶段。下文拟简要介绍中国香港、中国内地、美国、新加坡及欧盟的相关最新发展,希望给读者就以下几个国家及地区的监管提供一些概括性的参考和指引。 5.3.1中国香港 2022 年 1 月 12 日,香港金管局发布了一份关于将香港监管框架扩展至稳定币的讨论文件,邀请业界和公众就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监管模式提供意见。该讨论文件阐述了香港金管局就加密资产(特别是用作支付用途的稳定币)的监管模式的构思。香港金管局预计将在 2023 年 7 月前制定计划,以期在 2023/2024 年度之前颁行新的监管制度。 香港金管局认为,稳定币越来越被视为广泛接受的支付方式,且事实上其使用量的增长,增加了稳定币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的潜力。在香港金管局看来,这会引发更广泛的货币和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得稳定币成为金管局的监管重点。 香港金管局在 2023 年 1 月颁布了《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咨询结论》,总结了业界对香港金管局在一年前向各界征求对稳定币咨询案意见的反馈意见及金管局的相应立场。该咨询结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 重点监管范围 香港金管局表示将优先监管那些声称是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无论是通过算法或套利机制锚定法定货币,也无论该稳定币是否主要用于零售、批发或加密资产交易,只要是声称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均会被纳入监管重点。 2、 稳定币管辖权 在香港金管局结论中,香港金管局指出稳定币活动强制性发牌制度可能与现时由香港证监会负责管理的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牌照制度存在一定重合,并表示会进一步咨询其他监管机构的意见,考量如何避免未来发生监管套利的情况。 3、 牌照申请 香港金管局结论中明确了从事各类型稳定币相关活动的强制性牌照要求,且表示牌照基于不同类型的稳定币活动而颁发,包括(1)治理:建立及维护受规管稳定币的规则,例如稳定币的拥有权架构及营运安排;(2)发行:发行、创建或销毁受规管稳定币;(3)稳定性:就受规管稳定币的稳定性和储备资产作出安排(不论该等安排是否由发行人自行提供),包括以有效的方式维持稳定币的价值;(4)钱包:提供存储用户私钥的服务,使用户能使用并管理其所持有的受规管稳定币。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实体需要就不同类型的稳定币活动取得不同牌照。就稳定币发行活动而言,香港金管局认可银行及非银行机构皆可作为稳定币发行人。 4、 算法稳定币 香港金管局表示无论是通过算法或套利机制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也无论该稳定币是否主要用于零售、批发或加密资产交易,只要是声称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就会被纳入监管重点。而香港金管局结论中列出的颁布稳定币牌照应符合的条件之一是相关稳定币的储备金价值应始终与已发行存量稳定币的数量相匹配,且储备金资产应具有高质量及高流动性。算法稳定币并不满足上述要求,因此,从事算法稳定币相关活动的主体并不符合香港金管局的发牌条件。在稳定币牌照制度正式出台后,已经提供算法稳定币相关服务的实体应如何应对,例如是否需要逐步关闭或调整对香港的服务,存量香港用户能否继续使用算法稳定币等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 5、 牌照申请人的本地化要求,及是否允许挂勾非本国/地区法币的稳定币 在香港金管局结论中,香港金管局认为要求发牌实体“在香港成立公司”有利于对获发牌实体的监督及监管要求的强制执行。这项要求能使与受规管业务有关的资产与持牌实体集团内其他实体的资产负债分隔,且便于在有需要时征缴其资产。尽管如此,香港金管局也在其结论中表示会参考其它国家或地区的监管发展及业界的意见,进一步衡量是否能在确保监管措施的稳健性及有效性的同时采纳其他的措施替代“在香港成立公司”的要求。在香港之外成立的实体是否能在香港获得稳定币业务相关牌照有待香港金管局进一步明确。 6、监管规定的关键要点 (1)全面的监管框架:监管要求应涵盖范围广泛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所有权、治理和管理、财务要求、风险管理、AML/CFT、用户保护以及定期审计和披露要求。 (2)全额支持和按面值赎回:稳定币安排的储备资产价值应始终与流通在外的稳定币价值相匹配。储备资产应具有高质量和高流动性。基于套利或算法获得价值的稳定币将不被接受。稳定币持有者应该能够在合理期限内将稳定币按面值兑换成参考法定货币。 (3)主营业务限制:受监管实体不得从事与其相关牌照允许的主营业务不同的活动。例如,钱包运营商不应从事借贷活动。 另外,根据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除非有特定的豁免,进行与“证券”相关的受规管活动(例如证券交易、为证券交易提供服务、就证券提供意见等),需要事先领取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牌照。因此,在开展稳定币相关业务前,应就涉及的稳定币是否落入该条例项下“证券”的范围作出具体分析和判断。如果所涉稳定币构成《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的“证券”范围,则开展与该稳定币相关的业务将被认定为进行受规管活动,需要事先领取香港证监会发放的相应牌照。 4.3.2中国内地 中国内地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政策始于 2013 年 12 月 5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2017 年 9 月 4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即 94 禁令。该公告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法定货币与代币、“虚拟货币”相互之间的兑换业务,不得买卖或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代币或“虚拟货币”,不得为代币或“虚拟货币”提供定价、信息中介等服务。 2021 年 9 月 24 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即 924 通知。相比 94 禁令,924 通知明确提出以下五类虚拟货币的“相关业务活动”为“非法金融活动”:(1)开展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兑换业务、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业务;(2)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3)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价服务;(4)代币发行融资;以及(5)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 鉴于本文所讨论的一些商业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属于 924 通知所界定的虚拟货币的一种,目前若开展与稳定币有关的“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的范围,而被924 通知所禁止。 4.3.3美国 2021年 11 月,美国总统金融市场工作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美国货币总核查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份关于稳定币的报告。为解决支付型稳定币的风险,报告建议美国国会迅速立法,以确保支付型稳定币及其相关安排受到统一且全面的联邦框架下的监管,以填补目前稳定币在市场诚信、投资者保护和非法融资等方面的立法空白,并将致力于解决以下重要担忧: (1)为防范稳定币挤兑问题,应立法规定所有稳定币发行人需为受保的存款机构,并在存款机构和控股公司层面受到适当的监管; (2)为缓解支付系统风险,应立法使托管钱包提供商受到联邦的适当监管; (3)为应对系统性风险及经济权力集中的风险,应立法要求稳定币遵守限制与商业实体从属关系的活动限制。 监管者应有权施行各项标准,以促进不同稳定币之间的相互可操作性。此外,美国国会还考虑到针对托管钱包提供商的其他标准,例如限制其与商业实体的从属关系或用户的交易数据。 2022年3月31日,参议员 Bill Hagerty在参议院提交《稳定币透明度法案》(The Stablecoin Transparency Act);该法案旨在改善稳定币市场的透明度,并为储备资产设定储备标准。该法案对稳定币发行人的要求: (1)持有期限少于 12 个月的政府证券; (2)具有充分抵押的证券回购协议; (3)拥有美元或其他非数字货币支持的储备,且需要每月在其网站上发布一份关于稳定币发行人持有的经第三方审计的储备资产报告。 2022年4月6日,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成员 Pat Toomey 公布《稳定币储备透明度和统一安全交易法案》(The Stablecoin TRUST Act)讨论草案。该法案讨论稿拟将支付型稳定币的发行方限定为以下三类机构: (1)国家注册的货币传送商; (2)持有专门为稳定币发行人设计的新的联邦许可证; (3)受保的存款机构,并要求支付稳定币发行人需要披露其储备资产、制定赎回政策和接受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定期认证。 2022 年 5 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主席 Gary Gensler 对众议院拨款金融服务小组委员会表示,根据 SEC 的定义,许多加密货币交易平台都在交易证券,而不是大宗商品,据此要求立法者增加 SEC 的执行预算,以要求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在 SEC 进行注册。因此,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也要注意审查稳定币是否会被认定为是“证券”。 2023 年 4 月,美国国会接连出台两版稳定币立法草案(分别称“美国草案 2023 年初稿”与“美国草案 2023 年二稿”,合称“美国草案”),并就此先后举行两次听证。美国国会表示两个月内会再颁布第三版立法草案,并认为该草案极可能获两党支持并正式通过。 美国草案 2023 年初稿主要内容如下: 1、对“用于支付的稳定币”作出了详细的定义,即“(受限于个别除外情况)(1)被用于或被指定用于支付或结算的虚拟资产,且(2)(其发行人)有义务以固定货币价值转换、赎回或回购(稳定币);或(其发行人)声称将维持或创造对以下的合理期待:(稳定币)价值相对某固定法币金额的价值将维持恒定比例。” 2、牌照的颁发对象是稳定币发行人。银行发行人仅需获批,而非银行发行人则需持牌,否则有相应的罚金及刑罚。并未对牌照申请主体是成立于美国境内或境外作出区分。 3、对不同类型的算法稳定币作出了区别对待。其采纳了“内源性抵押稳定币(endogenously collateralized stablecoins)”的概念,可以大致理解为无抵押(uncollateralized)稳定币,或稳定币背后作为价值支撑的是同一发行人发行的数字资产。内源性抵押稳定币很可能在法案实施后两年内受禁令限制,期间不能发行新币,而已发行的存量算法稳定币则不受该禁令限制。 4、资产隔离要求更侧重于保护客户权益不受债权人诉求影响。美国草案明确禁止客户资金的再质押及混同。 5、规定了发行人须每月在其网站上公开储备资产的构成。鉴证不仅须每月向联邦监管机构作出,且鉴证人须为发行人 CEO。 4.3.4新加坡 新加坡于 2019 年颁布并于 2020 年 1 月 28 日起实施的《支付服务法案》将数字支付代币(Digital Payment Token,简称为 DPT)及电子货币(e-money)纳入监管;根据该法案,DPT 服务及电子货币发行服务属于《支付服务法案》项下受规管活动,需要申请支付服务提供商牌照。 新加坡金管局认为,稳定币因其与法定货币之间的汇率固定不变、稳定币持有者无需与稳定币发行人发生契约关系或在发行人处开立账户,不符合电子货币的特征,所以不属于《支付服务法案》下的电子货币。 新加坡金管局进一步表示,将以技术中立的立场个案审视具体稳定币的特征,以决定适当的监管手段。在新加坡金管局看来,基于目前所展现的特征,USDC 和 USDT 应被认定为 DPT,所以提供与这两类稳定币相关的 DPT 服务应受到《支付服务法案》的规限并应申请相应牌照。 新加坡金管局于 2022 年 10 月出台了针对稳定币相关活动的建议监管方式咨询案,其中包含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更为具体的监管措施,并拟于 2023 年中发布咨询案总结回复。该咨询案主要内容如下: 1、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挂勾单一法币稳定币(Single-currency pegged stablecoins)更具支付及清算功能,将作为该草案的主要监管对象。 2、 新加坡咨询案的牌照制度以稳定币发行人为颁发对象。此外,对银行与非银行发行人适用不同规管。 3、 新加坡金管局表示当下的立法优先关注对象为于本地发行的稳定币。此外,在考虑了在同质化(fungible)的前提下,同一稳定币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由不同发行人发行的情况,并计划从两个方面解决:一是要求新加坡发行人向金管局提交年度鉴证,以证明其它重大发行人(发行大于 5%/10% 流通稳定币)遵循了同等储备资产要求及审慎标准;二是建立挂钩单一货币稳定币的相关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合作,以交换该稳定币的运营信息。 4、 根据新加坡金管局咨询案,发行人需将稳定币储备资产与发行人自己的其它资产隔离在不同账户里,且客户的金管局规管挂钩单一货币稳定币、客户的其它资产与发行人自身的资产也需隔离在不同托管账户里,以减少资金混同的风险。 5、 对于储备资产及其高质及流动性,新加坡咨询案中规定了具体的标准,如以市定价,储备资产只能是现金或等价物,或离到期不超过三个月的债券,且由稳定挂勾货币的央行或信用评级不低于 AA- 的政府性国际化机构发行,并以其挂勾货币计价。对于披露、鉴证及审计要求的频率、独立性及公开渠道也作出了具体阐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发售或发行的稳定币构成《证券及期货法案》项下的资本市场产品(capital markets product)(例如证券或集合投资计划的份额),此类发售或发行的行为将受到《证券及期货法案》的规管;协助此类发售或发行的中介机构(包括为该稳定币的发售、发行和/或交易提供平台的平台运营者和提供与该稳定币相关的财务意见的中介机构)将相应受到《证券及期货法案》和/或《财务顾问法案》项下持牌要求和其他合规要求的规管。 4.3.5欧盟 2023 年 5 月,由 27 个欧盟成员国政府部长组成的欧盟理事会批准了《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该草案由欧盟委员会于 2020 年提出,将于 2024 年实施。MiCA 将加密资产定义为“能够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或类似技术以电子方式传输和存储的价值或权利的数字表示” MiCA可分为三个主要框架: 1、 加密资产发行规则:对各类加密资产的发行人提出多项要求,即起草一份白皮书(功能上类似于招股说明书),并事先获得主管当局对实用代币和加密资产的许可。一套更复杂的发行、授权、治理和审慎要求规则,适用于资产参考代币和电子货币代币。 在欧盟取消了禁止算法稳定币外,MiCA要求法币支持的稳定币由1:1比例的流动储备支持。对稳定币发布行人的要求申请包含: (1)ARTs比EMTs受到更严格的监管要求(被认为是更有可能威胁到欧洲联盟的货币稳定度),发行前必须向当地监管机构的申请,获得批准后要定期向监管机构反馈交易客户、交易金贷、储备金等信息。 (2)保护支持持有资产和储备资产,要求发行者以一定比率或存款,建立足够的流动性储备保障消费者,避免挤兑。 (3)建立投资诉讼程序和防范停止市场使用和内幕交易的程序。 (4)建立和维护与其他资产隔离的资产储备,由第三方管理。 2、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需要获得主管当局的授权,并适用于《金融工具市场法规II》(MiFID II)下的金融公司; 3、防止加密资产市场滥用的规则:这些规则与适用于证券的《市场滥用条例》中预见的规则大体相似,但更为简洁。最后一条规则旨在避免类似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行为,其中知名人物的一次声明可能会突然改变加密资产的价值。 纵观全球,稳定币引起了各国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各国针对稳定币的监管情况不一,立法亦处于不同阶段,针对稳定币的监管也在不断加强。对于从事相关业务的机构,应随时评估风险和适用的法律法规,快速调整业务模式,以遵守稳定币相关规定,避免潜在的合规风险。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21
SEC“扫清交易所障碍”后 华尔街好学生EDX Markets上场了?
go
lg
...
il Nazarali 表示,它将与第
三方
托管
机构合作。它还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推出清算机构EDX Clearing,进行EDX Markets平台的交易结算。 此前,SEC 主席 Gary Gensler 做出指示,加密货币交易所和传统资产一样要遵守证券法,同时指出,加密货币交易所混合了多种功能,在传统金融领域,纽交所不会像对冲基金那样做市。言外之意,他认为现在的交易所太大了,集合交易、做市、托管于一身。 EDX Markets 看来就是要解决这种被监管方诟病的问题,剥离做市与托管功能,变成一个纯粹的交易平台,类似于加密世界的纳斯达克。 Nazarali 似乎很认可 Gary Gensler 的指示,他表示,“监管方期望加密货币交易所不要兼有经纪商-交易商的功能,就和传统的金融市场结构一样,这给EDX创造了机会。加密货币将继续存在,而要让它发展成一种资产类别,就需要采用传统金融领域的规定和投资者保护措施,这给EDX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第二个特点,EDX Markets 是一个机构交易平台,避免直接为散户投资者服务,他们提供基于API的交易访问,而不是传统的前端用户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EDX Markets 背后的华尔街财团们。 Schwab(嘉信)/Fidelity (富达) 是美国最大的证券零售经纪商。 Citadel 和 Virtu 是华尔街头部做市商。 我咨询了在华尔街做保洁的同村张嬢嬢,她给我科普说,在华尔街同样有新老势力。 旧势力:以摩根史坦利、高盛为代表的传统华尔街投资银行,受益于不透明的 B/C 买卖差,更喜欢不透明的场外交易。 新派系: 由Knight Capital、Citadel、DRW、WorldQuant 等机构组成……他们起家是对技术、速度和人才的大量投入,也更加年轻。比如,Robinhood 的订单流支付合作伙伴是 Citadel,RobinHood 是传统华尔街经纪公司的竞争对手 这两个派系之间的斗争类似于大银行和大科技公司之间的战斗,两者分别在监管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比如,在2018年,做市商 Citadel 推出了国债的 CLOB(中央限价订单簿),老式的固定收益交易柜台受益于不透明(场外交易,非电子交易,没有最佳出价/最佳报价,没有订单簿),而 CLOB 让固定收益变成一个透明市场,这无疑是挑战了传统由大型银行主导的市场。 至此,EDX Markets 的未来发展路径似乎变得清晰:提供一个透明度较高的市场,满足监管合规要求只做非托管的交易撮合,服务于机构投资者。 EDX Markets 是华尔街新势力们的一次尝试,试图把传统的金融市场架构复刻到加密世界,从而满足监管要求,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小型且另类的加密纳斯达克。 从好的角度来看,它提供了一个看起来合规的通道让传统资金有了入场平台,但是另一方面,它并不性感,并不是加密世界所期待的“未来交易所”,后续如何,值得期待。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6-21
DeFi保险赛道全景及代表协议
go
lg
...
r 托管保护措施可防止数字资产存储在第
三方
托管
账户(例如中心化交易所)中时可能发生的财务损失。其主要目的是在两种主要情况下提供保护。第一种情况发生在托管人意外地长时间暂停提款,从而导致消费者无法使用他们的资金。第二种情况发生在托管人的资产被窃取时。 Depeg Cover Depeg cover 可以防止 depeging 事件发生,这种情况发生在资产失去与目标货币的挂钩时。这种形式的保险广泛用于保护稳定币和其他挂钩资产,例如 stETH。考虑拥有稳定币的用户,该稳定币旨在与美元保持 1:1 挂钩。如果稳定币的价值大幅下跌并且用户无法将其兑换成预期的美元数额,则会遭受财务损失。Depeg 保险可以通过补偿用户因 depeging 事件造成的部分或全部损失来帮助减轻这种损失。 在提交索赔之前必须满足特定条件,并且这些标准因提供者而异。这些通常包括价格下降百分比和持续时间等元素。在建立脱挂保障索赔时,资产在给定时间段内的时间加权平均价格 (TWAP) 通常用于确定脱挂事件的发生。TWAP 计算特定时间范围内资产的平均价格,同时考虑该窗口期间资产的交易量,以评估是否发生了脱钩事件。 许多协议,包括 InsurAce、Unslashed 和 Risk Harbor,在活动期间提供了 UST Depeg 的保单。根据他们的 UST De-Peg Cover Wording,InsurAce 于 2022 年 5 月 13 日正式激活,当时 UST 的 10 天 TWAP 跌破 0.88 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成功支付了 1150 万美元的索赔。Unslashed 在 UST 的 14 天 TWAP 低于 0.87 美元后允许索赔,他们分批支付了超过 1000 ETH。当 Chainlink 上的 UST 价格低于 0.95 美元时,作为参数保险解决方案的 Risk Harbor 促进了报销,允许持有人立即将他们打包的 aUST 换成 USDC。 Yield Token Cover Yield Token Cover 可防止因产生收益的 LP 代币货币价值与其实际价值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财务损失。要获得索赔资格,depeg 百分比(如 Depeg 覆盖率)必须超过代币价值的指定阈值。 Audit Cover 审计覆盖是协议可以直接获取的一种保护,以降低审计期间漏洞的风险。它在短时间内审计后增加了一层额外的安全性。 Sherlock 开创了这一概念,并在审计后为智能合约漏洞提供高达 500 万美元的保险。只要代码库没有进一步的变化,这个覆盖率可以在审计完成后随时激活。另一方面,InsurAce 已与审计公司合作提供具有三个月承保期限的类似产品。 Slashing Cover 削减保障为参与权益证明 (PoS) 链的专业验证者提供财务保护,他们可能因削减事件而面临损失。当验证者违反共识机制的规则时,就会发生削减事件,导致惩罚,其中他们抵押资产的一部分被削减或减少。 2022 年,为节点管理和质押提供区块链基础设施服务的知名提供商 Blockdaemon 与知名保险经纪人和风险顾问 Marsh 合作,推出一项保险政策,以保护其客户免受大幅削减事件的影响。该程序试图在大幅削减处罚的情况下为验证者提供额外的安全性。同年,去中心化保险提供商 Nexus Mutual 开发了去中心化解决方案来保护信标链上的验证者,为寻求削减保险的验证者提供了额外的选择。 Bridge Cover 桥梁使不同网络之间的资金转移成为可能,但它们也带来了智能合约漏洞、黑客攻击以及实施或设计缺陷等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不准确的资金转账或滑点计算。 一些中心化的桥梁容易受到可以操纵流动资金池的不良行为者的攻击。无论资金是集中存储还是分散存储,存储点都会成为不良行为者的目标。2022 年,黑客仅从桥梁中窃取了超过18 亿美元。Bridge Cover 的创建是为了通过保护消费者在跨桥转移资金时免受经济损失来减轻这些风险。 InsurAce 通过与LI.FI Bridge Aggregator 合作推出新产品引入了这一概念,该产品的累计承保金额已超过 100 万美元。Risk Harbor 还与 Socket 合作开发桥梁保护系统,该系统仍处于 Beta 测试阶段。 Excess Cover 保险提供商可以通过将部分风险敞口转移给其他保险提供商来保留其承保资本。这降低了供应商的整体风险,并允许他们继续提供各种风险的承保范围,而不会面临过度风险。 Nexus Mutual 是提供超额保险的保险公司之一,它为 Sherlock的审计协议提供保险,并保护 Sherlock 提供的 25% 的基础保险。 保险协议涵盖对比 随着去中心化保险业的发展,各种保险协议不断涌现,提供不同类型的保险产品。已准备好详细列出现有保险协议提供的不同承保类型的比较表,以帮助读者了解可用的承保范围。 思考 随着 DeFi 的持续增长,它变得更容易受到安全攻击。为了保护用户免受此类风险,需要出现可行的保险协议。然而,DeFi 保险行业在提供多样化的保险范围和积累足够的承保资金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将资金池拆分到多条链上的协议会分散流动性,并受到其大规模资本效率能力的影响,而充分的风险管理仍然是一个有待改进的问题。 在当前环境下,保险池内承保资本的可用性限制了承保范围。协议一直在探索产生额外收益并吸引更多流动性提供者扩大覆盖范围的策略,例如将一定比例的资金池回报存入 AAVE 或 Compound 等平台。然而,这些方法引入了额外的风险,包括第三方智能合约漏洞和市场波动,迫使收益产生和风险管理之间进行权衡。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老牌企业正在优先考虑协议升级,以提高资本效率、覆盖容量和用户体验。正在开发定制的保险和市场,以满足 DeFi 用户的特定保险需求。 参数覆盖为某些风险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它可能并不适合所有覆盖类型。依赖预言机获取数据会使系统面临预言机故障或妥协,并且当生息代币由于协议升级而变得不可转让时,就会出现限制。通过智能合约实施覆盖规则带来了挑战,因为它需要在链上存储所有相关信息并限制可以充分覆盖的风险范围,但它也提供了自动化索赔评估的能力。 此外,再保险作为传统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DeFi 保险市场上仍然缺失。保险公司将其风险组合的一部分转移给第三方以减少必须支付因保险索赔而产生的重大义务的可能性的做法称为再保险。通过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专业投资者,再保险方法可以提高承保能力、资本效率和弹性。探索再保险可以帮助减轻像 UST depeg 这样的灾难性事件的财务影响。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研究 DeFi 保险定价模型,探索协议采用的不同方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30
RWA 应用案例探讨:链上美债的5个实验
go
lg
...
将投资者的资金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债券 第
三方
托管
,管理方的国债托管在第三方持牌托管机构的账户中进行操作 由于链上国债产品是链上链下的结合,在链下侧,和传统金融流程一致,中间涉及多方,在托管、出入金等步骤仍然需要等待相关机构的清算和结算,并在各个环节都有摩擦。 链上国债案例 1 :MatrixDock sTBT – 机构级美债上链尝试 除 T protocol 以外,平台的用户体验流程大致相同,以 MatrixDock 为例,其申购流程如下: 投资者需要通过 KYC 并验证为合格投资者;平台会将通过认证的投资者的钱包地址加入到白名单中,只有白名单地址能够持有和操作 sTBT 代币。 投资者将 USDC 发送到平台的智能合约中,一般需要超过 100 , 000 USDC。 USDC 会存在托管钱包中,通过出入金渠道兑换为 USD 到银行账户中。 管理方在公开市场交易国债,国债由第三方机构托管 投资者购买之后,平台需要 3 个纽约银行工作日进行一系列操作,最终将确认购买的 sTBT 数量发送到投资者的钱包中。 Source: MatrixDock sTBT whitepaper 相对来说,申购流程需要三天时间,对于用户并不友好。sTBT 采用 ERC 1400 标准,实现代币的变基(Rebasing),每个 sTBT 锚定 1 美元,收益通过变基实现(代币余额的增加)。 锚定 1 美元能够让 sTBT 能够在 Curve 上和其他稳定币之间进行交易,滑点和费用很低;白名单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在 Curve 上交易 sTBT 获得及时流动性;同时在 Curve 上提供流动性能够获得 Crv 代币奖励和手续费收入。 在 sTBT 会在每个纽约银行工作日的 3 PM 根据当天的国债市场收益情况,增加用户钱包中对应的 sTBT 代币数量。举例来说,用户钱包中 100 sTBT 对应 100 美元,若当天收益为 1% ,在经过 rebase 过程之后,用户钱包中会有 101 sTBT,对应 101 美元。 若当天国债市场公允价格下跌,用户资产产生损失,用户钱包中 sTBT 余额不会减少,实际二级市场交易的公允价值会下跌。直到公允价值回归之后才会继续发生 rebase。 链上国债案例 2 :T protocol – 无需许可的链上国债 T protocol 是基于 MatrixDock sTBT 实现的无需许可的链上国债项目,发行两个代币: TBT,是 sTBT 的封装,有 rebase 机制来将 TBT 价格锚定在 1 美元,从而能够在 Curve 上进行交易 wTBT,是非 rebasing 的 ERC 20 标准代币,可以和 TBT 之间实现双向兑换;和 TBT 的汇率会随着 TBT rebase 后数量的增长而增加。 其中 TBT 能够在二级市场交易,也能够用 USDC 直接铸造并立即将对应数量的 TBT 发送给投资者,无需等待 sTBT 的铸造时间。 T protocol 会收取相对较高的铸造费用来覆盖 sTBT 铸造这段时间的利息成本。 wTBT 能够通过跨链桥发送到 Optimism Rollup 上,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Velodrome 上有流动性供用户交易;提供流动性能够同时获得 Velodrome 平台代币奖励和交易手续费收入。 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代币标准 在对现有的链上国债项目研究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计息债券的代币标准尚不完善。大部分项目采用最基础的 ERC 20 代币,通过预言机或直接为合约喂价来决定债券代币的价格。ERC 20 标准能够兼容借贷协议和质押协议,只要喂入能够准确读取的价格参数。 但在构建二级市场中则遇到困境。链上 AMM 都针对特定场景。对于债券,相对价格稳定,但价格仍有波动,并周期性会有分红或利息;传统债券市场采用订单薄模式,订单集中在现价附近,且交易者、做市商能够快速对市场进行反应。而链上由于区块链的特性订单薄模式并不合适,各类 AMM 也各有取舍。 对于债券代币来说,Uniswap V2 滑点过高;Uniswap V3 流动性集中能够降低滑点,但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价格大幅度波动容易出区间导致流动性缺失;Curve 要求代币价格锚定 1 : 1 ,但为实现在 Curve 上交易,Matrixdock sTBT 采用复杂的 rebase 机制增加了产品的复杂度。 DoDo 的 PMM 相对合适,但需要外部的预言机支持,无法实现价格发现机制。 AMM 更适合区块链的场景,为适应 AMM 实现二级市场交易,可能会需要新的代币标准。其中,Maple Finance 设计了 ERC 2222 ,资金分发代币(Fund Distribution Token,FDT),是 ERC 20 代币标准的拓展,实现代币持有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领取。 RWA 公链 RWA 的特殊资产属性需要特定的预言机、数据服务、代币标准,以及链上身份体系,当前主流的区块链平台并不能提供相关的主体和服务,RWA 相关的基础设施,公链 /Layer 2 也会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合规资产和 DeFi 的融合 在上述的链上国债平台中,Ondo Finance 设计了借贷平台 Flux Finance 来实现国债代币 OUSG 的借贷。其中 OUSG 持有人需要经过 KYC 和合格投资者验证加入白名单,而稳定币流动性的提供方可以是无需许可的。Flux Finance 由另一个海外主体管理,与 Ondo Finance 本身的法律主体隔离。 MatrixDock 的 sTBT 和 Curve 做结合,但直接购买 sTBT 仍需要经过 KYC 加入白名单,相较于目前 70+M 的 sTBT 发行量,目前 Curve 上日交易量仅有数千美金。 T protocol 直接走无需许可的路线,可以任意将国债代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代币,从而嵌入各类 DeFi 应用之中。 金融机构是高度受监管的。对于合规资产发行方,每发行额外的产品、开拓新的业务线都需要完备的法律流程,这也是为什么合规产品推进困难的原因: 对公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对 AMM、借贷协议等新型协议的如何划分到现有监管框架的理解方式 相关责任主体的明晰 结论 从实体、到电子化,到代币化,金融资产永远朝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演进。Crypto 的世界由于其开放的特性,涌现出无数的创新,以太坊就是最大的创新试验田,但也正是因为开放的特性,让 RWA 的路很漫长,从技术的创新,到商业模式的探索,到和监管的沟通。但即使是股票的电子化也历经数十年,当前链上 RWA 市场才不过数亿的市场,相比于传统金融动则万亿的规模,美国国债三十万亿的规模,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DigiFT 在探索自身发展路径的同时,期待 RWA 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推进,也会不断关注各个项目方和开发者在此间取得的进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7
RWA应用案例探讨:链上美债的5个实验
go
lg
...
将投资者的资金在公开市场上交易债券 第
三方
托管
,管理方的国债托管在第三方持牌托管机构的账户中进行操作 由于链上国债产品是链上链下的结合,在链下侧,和传统金融流程一致,中间涉及多方,在托管、出入金等步骤仍然需要等待相关机构的清算和结算,并在各个环节都有摩擦。 链上国债案例 1 :MatrixDock sTBT – 机构级美债上链尝试 除 T protocol 以外,平台的用户体验流程大致相同,以 MatrixDock 为例,其申购流程如下: 投资者需要通过 KYC 并验证为合格投资者;平台会将通过认证的投资者的钱包地址加入到白名单中,只有白名单地址能够持有和操作 sTBT 代币。 投资者将 USDC 发送到平台的智能合约中,一般需要超过 100 , 000 USDC。 USDC 会存在托管钱包中,通过出入金渠道兑换为 USD 到银行账户中。 管理方在公开市场交易国债,国债由第三方机构托管 投资者购买之后,平台需要 3 个纽约银行工作日进行一系列操作,最终将确认购买的 sTBT 数量发送到投资者的钱包中。 Source: MatrixDock sTBT whitepaper 相对来说,申购流程需要三天时间,对于用户并不友好。sTBT 采用 ERC 1400 标准,实现代币的变基(Rebasing),每个 sTBT 锚定 1 美元,收益通过变基实现(代币余额的增加)。 锚定 1 美元能够让 sTBT 能够在 Curve 上和其他稳定币之间进行交易,滑点和费用很低;白名单投资者也可以直接在 Curve 上交易 sTBT 获得及时流动性;同时在 Curve 上提供流动性能够获得 Crv 代币奖励和手续费收入。 在 sTBT 会在每个纽约银行工作日的 3 PM 根据当天的国债市场收益情况,增加用户钱包中对应的 sTBT 代币数量。举例来说,用户钱包中 100 sTBT 对应 100 美元,若当天收益为 1% ,在经过 rebase 过程之后,用户钱包中会有 101 sTBT,对应 101 美元。 若当天国债市场公允价格下跌,用户资产产生损失,用户钱包中 sTBT 余额不会减少,实际二级市场交易的公允价值会下跌。直到公允价值回归之后才会继续发生 rebase。 链上国债案例 2 :T protocol – 无需许可的链上国债 T protocol 是基于 MatrixDock sTBT 实现的无需许可的链上国债项目,发行两个代币: TBT,是 sTBT 的封装,有 rebase 机制来将 TBT 价格锚定在 1 美元,从而能够在 Curve 上进行交易 wTBT,是非 rebasing 的 ERC 20 标准代币,可以和 TBT 之间实现双向兑换;和 TBT 的汇率会随着 TBT rebase 后数量的增长而增加。 其中 TBT 能够在二级市场交易,也能够用 USDC 直接铸造并立即将对应数量的 TBT 发送给投资者,无需等待 sTBT 的铸造时间。 T protocol 会收取相对较高的铸造费用来覆盖 sTBT 铸造这段时间的利息成本。 wTBT 能够通过跨链桥发送到 Optimism Rollup 上,在去中心化交易所 Velodrome 上有流动性供用户交易;提供流动性能够同时获得 Velodrome 平台代币奖励和交易手续费收入。 未来发展趋势和可能性 代币标准 在对现有的链上国债项目研究的同时,我们注意到,计息债券的代币标准尚不完善。大部分项目采用最基础的 ERC 20 代币,通过预言机或直接为合约喂价来决定债券代币的价格。ERC 20 标准能够兼容借贷协议和质押协议,只要喂入能够准确读取的价格参数。 但在构建二级市场中则遇到困境。链上 AMM 都针对特定场景。对于债券,相对价格稳定,但价格仍有波动,并周期性会有分红或利息;传统债券市场采用订单薄模式,订单集中在现价附近,且交易者、做市商能够快速对市场进行反应。而链上由于区块链的特性订单薄模式并不合适,各类 AMM 也各有取舍。 对于债券代币来说,Uniswap V2 滑点过高;Uniswap V3 流动性集中能够降低滑点,但在极端市场行情下,价格大幅度波动容易出区间导致流动性缺失;Curve 要求代币价格锚定 1 : 1 ,但为实现在 Curve 上交易,Matrixdock sTBT 采用复杂的 rebase 机制增加了产品的复杂度。 DoDo 的 PMM 相对合适,但需要外部的预言机支持,无法实现价格发现机制。 AMM 更适合区块链的场景,为适应 AMM 实现二级市场交易,可能会需要新的代币标准。其中,Maple Finance 设计了 ERC 2222 ,资金分发代币(Fund Distribution Token,FDT),是 ERC 20 代币标准的拓展,实现代币持有者对未来现金流的领取。 RWA 公链 RWA 的特殊资产属性需要特定的预言机、数据服务、代币标准,以及链上身份体系,当前主流的区块链平台并不能提供相关的主体和服务,RWA 相关的基础设施,公链 /Layer 2 也会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合规资产和 DeFi 的融合 在上述的链上国债平台中,Ondo Finance 设计了借贷平台 Flux Finance 来实现国债代币 OUSG 的借贷。其中 OUSG 持有人需要经过 KYC 和合格投资者验证加入白名单,而稳定币流动性的提供方可以是无需许可的。Flux Finance 由另一个海外主体管理,与 Ondo Finance 本身的法律主体隔离。 MatrixDock 的 sTBT 和 Curve 做结合,但直接购买 sTBT 仍需要经过 KYC 加入白名单,相较于目前 70+M 的 sTBT 发行量,目前 Curve 上日交易量仅有数千美金。 T protocol 直接走无需许可的路线,可以任意将国债代币转化为其他形式的代币,从而嵌入各类 DeFi 应用之中。 金融机构是高度受监管的。对于合规资产发行方,每发行额外的产品、开拓新的业务线都需要完备的法律流程,这也是为什么合规产品推进困难的原因: 对公链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的怀疑 对 AMM、借贷协议等新型协议的如何划分到现有监管框架的理解方式 相关责任主体的明晰 结论 从实体、到电子化,到代币化,金融资产永远朝向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向演进。Crypto 的世界由于其开放的特性,涌现出无数的创新,以太坊就是最大的创新试验田,但也正是因为开放的特性,让 RWA 的路很漫长,从技术的创新,到商业模式的探索,到和监管的沟通。但即使是股票的电子化也历经数十年,当前链上 RWA 市场才不过数亿的市场,相比于传统金融动则万亿的规模,美国国债三十万亿的规模,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DigiFT 在探索自身发展路径的同时,期待 RWA 的基础设施、法律法规的推进,也会不断关注各个项目方和开发者在此间取得的进展。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5
香港律师从六方面解读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新规
go
lg
...
5、保管和安全要求 - 不允许使用第
三方
托管人
- 所有种子和私钥都需要安全地储存在香港,并有适当的认证,如硬件安全模块。 6、证监会将对第1类、第7类牌照和VASP牌照采取简化的申请程序,这样只需提交一份综合申请。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4
Web3无助记词钱包:安全性和便捷度的取舍
go
lg
...
密码,包括云端存储、移动端本地存储、第
三方
托管
等等。如此,产品就可以在用户体验上做文章,设计新手友好的登录体验。 实现无助记词有多种技术路线,包括MPC、智能合约等。但不论何种技术,在获得使用便利性的同时,也都存在某种信任假设——或是需要信任托管中介、或是需要信任智能合约,钱包的安全性并不唯一掌握在用户自己手中。对于安全要求极高的人来说,这未必是个最佳选择;但是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无助记词钱包确实能够降低Web3的进入门槛。 2. 无助记词钱包有哪些实现方案 本文介绍市面上主流的三种实现方案。 2.1 MPC钱包 第一种主流的方式是MPC(Multi-party Computation,多方计算)。这是一种链下的解决方案,是钱包之外的另一层技术,换言之可以和任何类型的钱包结合,使用了MPC技术来保管私钥的钱包都可以称作MPC钱包。 MPC钱包使用SSS或TSS技术生成私钥的多个分片,分发给多个参与方。在使用钱包时,各方通过自己的分片,在不暴露每一方分片的情况下,生成完整的数据来签名。 MPC钱包可以灵活地设置阈值策略,比如可以要求3个分片中至少2个分片参与签名,也可以要求2个分片全部参与签名。但是需要注意,虽然允许密码丢失,但是分片的存储方案仍然会影响钱包安全,比如由项目方托管的存储更多依赖于项目方不作恶。目前MPC钱包的阈值策略和存储方案并不统一,还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每种钱包所使用的不同方案,也体现了不同的安全设计策略。 MPC钱包的私钥分片方案可以有效避免单点故障:即使丢失了单个分片,也可以保全钱包内资产,而且可以在不改变私钥的情况下更新各个分片,做到密码恢复。此外,MPC钱包的所有实现都在链下,最终只生成一个私钥签名,因此相比智能合约的多签更节约资源。 典型的MPC钱包包括Web3Auth、Particle Network、Openblock等。 Web3Auth采用SSS(Shamir Secret Sharing,Shamir私钥分割)方案来进行密钥分割。SSS区别于TSS(Threshold Signature Scheme,门限签名方案)的地方在于,SSS需要首先由单方生成一个私钥,然后再通过密码学分割私钥并分发给各方,签名时也必须先重构完整私钥,因此私钥仍然有在前端暴露的风险;而TSS不论在密钥生成还是签名的阶段,都是通过分布式计算进行、而不需要进行重构,因此避免了暴露风险。SSS方案使得Web3Auth存在一定安全缺陷,MPC钱包的后起之秀通常都使用TSS。 下图展示了2-3模型,也是Web3Auth采用的基础模型,即需要3个分片中的2个分片参与才能完成签名。其中,设备分片存储在用户的本地设备中;OAuth登录分片由节点网络进一步分割存储;备份分片由用户自行存储,可以存储在单独的设备或通过密码访问。 来源:https://web3auth.io/docs/overview/key-management/ 用户在登录时,首先通过Gmail等第三方登录,获得OAuth登录分片;再用存储在本地设备的设备分片,就可以重构完整私钥。当用户登录新设备时,必须同时用到第三个分片,也就是备份分片来实现登录。此外,通过用户也可以自己设置不同的阈值模型,比如3-4、4-5等等。 来源:https://web3auth.io/docs/overview/web3auth-for-wallets Particle Network采用TSS,相对SSS更安全。其阈值模型采用2-2,客户和官方分别保管一部分分片。客户端的分片由Particle或第三方云服务提供商存储在云端,通过邮件OTP或社交登录验证后调用。但是,客户端密钥本质上不受保护,服务提供商可以访问该密钥,这一方案依赖于客户信任Particle或者第三方提供商[1]。 获客方式是所有钱包都面临的难题,因为绝大部分ToC市场都已经被占据。Web3Auth和Particle Network都采用ToB策略,通过服务项目方来获得用户量。值得一提的是,使用了Particle Netowork钱包服务的Web3游戏Power of Women曾一度登顶美国区谷歌商店游戏总榜,成为了Web3游戏破圈的一个标杆案例。MPC钱包提供了丝滑的登录体验,对于Free to Play的游戏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降低门槛的方式,可以预见未来低门槛的Web3项目很可能会大规模采用类似的登录体验。 来源:https://foresightnews.pro/article/detail/14777 2.2 智能合约钱包 上文说的「MPC钱包」是使用了MPC技术来保管私钥的钱包,「智能合约钱包」则是钱包本身的一种类型。 在EVM有两种钱包类型,一种是EOA钱包(Externally Owned Accounts ,外部控制账户),由任何人通过私钥控制;另一种是CA钱包(Contract Accounts,合约账户),部署在区块链上,由合约代码控制,这也就是智能合约钱包。 目前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钱包都是EOA钱包,如小狐狸。事实上,智能合约钱包由于可以自定义合约代码,实现的功能远比EOA钱包丰富,例如账户找回、预设执行逻辑等;但是目前普及度并不高,主要是由于使用成本高,每笔交易都会比EOA钱包多出一笔gas fee。因此,目前的使用场景主要在于「多签」这样的机构管理层面,个人用户采用较少。此外,智能合约钱包没有私钥、无法验签,因此交易实质上仍然需要由一个EOA钱包来调起,个人用户如果要用智能合约钱包,还需要另外保管EOA钱包密钥,仍然有较高的复杂度。 在针对个人用户的智能合约钱包赛道,Argent是一个先行者,2019年就开始运营至今。Argent包含两个产品: 1)移动端App钱包「Argent」,在ETH和zkSync上,实现无助记词功能;在ETH上还有「Argent Vault」产品,提供社交恢复功能; 2)浏览器插件钱包「Argent X」,只在StarkNet上,是基于账户抽象(Account Abstraction)的钱包,后文会再做解释。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产品,移动端钱包Argent,其中的「Vault」也就是传统的智能合约钱包。 前文说过,EVM上的智能合约钱包没有私钥、无法验签,发起交易时仍然需要另一个EOA钱包,因此使用Argent移动端时,实质上是首先生成了一个EOA钱包,接着再生成一个智能合约钱包「Vault」,这一步需要额外支付gas fee。 「无助记词功能」是在生成EOA钱包这一步,通过手机本地存储私钥来实现的。用户只需要邮箱或者电话就可以注册生成EOA钱包,私钥存储在手机本地、无法导出;与此同时会有一份备用私钥存储在云端,在用户更换设备时使用。具体步骤为:备份私钥被加密后存储在用户的iCloud云端,而解密密钥由Argent掌握。用户更换设备时,从iCloud获取加密后的私钥,再通过邮件电话验证后从Argent获取解密密钥,从而获得备份私钥。此外,Argent在发送解密密钥前等会先通知用户并等待两天,给用户充足的缓冲时间,防止盗窃行为。 Argent移动端产品界面 「社交恢复功能」在是在生成「Vault」后,通过智能合约钱包实现的,目前只在ETH上。值得一提的是,目前「Vault」功能只针对5万美元以上存款的用户才提供,门槛不低。设置Vault后,用户可以添加Guardians(守护人),可以是任何钱包,包括EOA或者CA,这些被指定的钱包在用户丢失密钥后可以签名生成一个新的账户设定为钱包Owner,以此来实现社交恢复。此外,钱包Owner还可以设置是否需要Guardians批准交易、是否在指定时间段内任意交易等等。 Argent移动端产品界面 根据Dune显示,目前有7万多个Argent合约钱包,总计存储了7.6万个ETH。 接着再来看第二个产品,浏览器插件「Argent X」。事实上,Argent公司近期的高估值更多是由Argent X之称的,因为这是StarkNet上的第一个钱包,也是基于账户抽象的钱包,代表了钱包赛道的新方向。 「账户抽象」是以太坊社区对于钱包发展方向的一个共识概念,可以简单概括为:将EVM 中的实体 (账户) 与移动资产的所有权的实体 (密钥对或签名者)进行解耦,换言之就是把所有账户都变成CA[2]。前文提到,EOA和CA是EVM中的两种账户类型,CA无法验签,因此必须依赖EOA主动发起交易;而在实现了账户抽象后,CA将不再依赖EOA就可以发起交易,实现更多的自定义功能。 听起来很美好,但这里仍然有很多问题,一是技术实现上仍然有很多工作,比如Argent X现在的功能非常有限,还没有做到在ETH实现的Guardians社交恢复功能;二是智能合约钱包历来面临的gas fee问题依然存在,在Layer2上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依然不如同链上的EOA钱包。gas fee问题最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批量交易来摊薄额外支出,从这一点来讲智能合约钱包确实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潜力做到比EOA钱包更便宜。当然,这就要看赛道上各路英雄的开发速度了。 2.3 MPC+智能合约的混合方案 前文介绍的「MPC钱包」和「智能合约钱包」其实是两个维度的描述,前者是叠加在钱包之外的一层链下验证技术,后者则是钱包本身的一种类型(相对于EOA钱包)。这两种钱包并不冲突,事实上也确实存在两者相结合的混合方案:Unipass就是在智能合约钱包的基础上,叠加了MPC技术。 智能合约钱包的典型功能,就是可以设置多个密钥来管理同一个账户。例如在Argent Vault中,用户可以添加Guardians,在在用户丢失密钥后生成一个新的账户并设定为钱包Owner;在Gnosis Safe中,用户可以添加多个钱包来实现门限签名。Unipass同样通过一系列具有角色权重的密钥来管理账户,较之Argent Vault和Gnosis Safe更为丰富,主要有三种角色: 1)Owner:设定为这类角色的密钥可以控制账户,有最高权限; 2)Operator:这类密钥可以转账、交互合约、授权等,是用户最常用的角色; 3)Guardians:这类密钥可以在其他密钥丢失时,用来恢复账户,效果等同于Argent Vault的社交恢复。Unipass更先进的地方在于,Argent Vault只允许绑定EOA钱包作为Guardians,而Unipass则可以绑定邮箱而非钱包来做社交恢复,大大降低了用户门槛。 来源:https://docs.wallet.unipass.id/architecture/key-management 上述功能体现了智能合约钱包的特性,而MPC则体现在上图中的Master Key中。Master Key是默认会为用户生成的主密钥,包含Owner和Operator角色,可以说是Unipass账户中最重要的密钥,而这一密钥的生成管理使用了MPC技术。 MPC方案在分片存储上存在这样一个困境:如果客户端分片由用户保管,那么就存在丢失风险;如果客户端分片实质上仍然由第三方保管(如Particle Network),就存在中心化风险,密码可以被服务商访问。Unipass选择了前者:客户端分片中的Password由用户自己保管,允许丢失,万一丢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Guardians来进行社交恢复。相对于纯MPC钱包,Unipass在保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通过智能合约的社交恢复来保证账户安全。 来源:https://docs.wallet.unipass.id/architecture/master-key 此外,Unipass也支持ERC-4337协议,未来可以提供账户抽象所实现的功能。 3. 总结 本文从「无助记词」的场景出发,探讨了几种典型的实现方式。第一种是以Web3Auth和Particle Network为代表的纯MPC钱包,这类钱包仍然是EOA钱包,只是将私钥分片。MPC方案简单高效,但是面临中心化或者密钥丢失风险。第二种是以Argent为代表的智能合约钱包,Argent通过手机本地存储密钥来实现无助记词功能,并通过智能合约的社交恢复来保障账户安全,应对密钥丢失。第三种则是Unipass的MPC+智能钱包混合方案,将最主要的密钥通过MPC技术实现无助记词,再通过智能合约的角色权重管理来实现社交恢复,达到和Argent一样的目的。 可以看到,「无助记词」本质是这样一种取舍:用较低安全级别存储密钥的方式,来提升用户登录便捷度。相应地,要么用部份托管的手段来应对密钥丢失风险,要么通过智能合约的社交恢复来保证安全。智能合约钱包并不能直接实现无助记词功能,但是其社交恢复却能给低安全级别的密钥存储带来托底保障,而且去中心化的实现方式更符合Web3价值观。 不过另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用户需要无助记词钱包?Web3用户几乎人手多个小狐狸账号,是否会注册新钱包完全取决于项目方集成了什么钱包,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助记词钱包似乎更适合Web2用户。但是这部分用户原本就是需要教育、获客成本更高的群体,很难转化成高价值Web3用户。无助记词钱包面临着类似社交赛道的问题:如何吸引大批量、低资产属性的用户。 作者:Cassiop,Web3投研分析师,专注于链游和基础设施赛道 参考资料: [1]https://mp.weixin.qq.com/s/TF2FCQDyyApzEVHQjxgZRg [2]https://www.ethereum.cn/Technology/account-abstraction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3
Ledger新推出的Ledger Recover为什么被骂了
go
lg
...
方,加上订阅服务后你的密钥和身份也在第
三方
托管
,如此下去你的加密货币还是自己的吗? -我们不能确定 Ledger 是否内置了安全措施来防止有人将密钥三部分全部发送给一个实体,也不能确定他们以何种途径分发给三个实体,所以更不清楚的是恢复过程中的解密过程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 -理论上,我知道你使用了 Ledger Recover 并获得了身份信息,以现在的技术手段通过身份验证并不难,你的加密资产也可以属于别人; -宏观上看,需要考虑监管条件,EscrowTech 和 Ledger 是美国公司,Coincover 是英国公司,这些机构处于英美管辖范围之内,而美英对加密的监管一直是个问题,政府很容易上门索取所有持有人的身份信息,然后随意扣押资金。 Ledger Recover 后更深层的思考 有趣的是,在 Ledger 刚发该服务的信息后,删除了一条内容。该内容意思是「Ledger 和我们信任的第三方无法访问用户密钥」。虽然后来 Ledger 解释了该条内容措辞不准,但这个解释多少有点牵强。 图源推特 结合用户反馈,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浮现,该服务背后是追求用户订阅后的盈利,还是有某些监管机构强行要求 Ledger 这么做,如果是监管机构要求之下推出的功能,那么他们可以很容易获得用户 KYC 和数据并收回用户资产,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点。 还有一点是,该密钥三部分的使用和恢复都要在 Ledger 官网做验证(Email、身份信息、Onfido KYC),这家名为 Onfido 的公司处理 KYC 流程需要用户上传/验证身份时,他们还会保留用户 ID、自拍视频中的图片/视频/声音,以及设备和当前活动的整体图片。Onfido 全面了解用户身份以及你是 Ledger 用户的事实,因此当你持有相当大量的加密货币,他们还全面了解你用于身份验证的设备,上文也提到,声音/图片/视频这些并不是不可仿制的。 这真的安全吗? 市面上其他硬件钱包 所以 Ledger 该服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硬件钱包机制,且间接出现了很多漏洞,其实硬件钱包的难题并不是突出起来的,此前硬件钱包巨头 Trezor 就出现过几分钟通过物理方法破解密钥的消息。所以市面上还有哪些硬件钱包可用呢?BlockBeats 整理了一些现今评价较好的硬件钱包如下: OneKey OneKey 完全是一个完全开源的硬件钱包,它的内部系统的源代码大家都可以在 GitHub 上面找到,不存在后门的问题。且 OneKey 硬件钱包的使用体验是非常不错,外形一张银行卡一样大小,价格不是特别贵,可以轻松地放到钱包里。 Keystone Keystone 是一款基于二维码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助记词和私钥永不触网的硬件钱包,对于硬件钱包来说,很容易会受到攻击,但 Keystone 设计了多层自毁机制,来防止设备受到攻击,也就是说设备检测到有人在拆卸它时,自毁机制会将你的私钥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立即清理掉,因此攻击者就无法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Keystone 与 MetaMask(扩展和移动版)以及其他顶级软件钱包如 Solflare、Sender、Fewcha 等集成。 结语 当然,也有一些积极观点,该服务并不是强制更新的,用户具自主选择性,所以你可以继续使用你的 Ledger,还有观点表示,加密资产被盗太常见了,丢失密钥的概率远远超过密钥被盗窃的概率,而且每个月只需要 9.99 美元,何乐而不为。选择继续使用还是转战其他硬件钱包,这取决于你自己。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20
【比特日报】两大利好突袭!拜登债务不会违约、Tether承诺重仓定投 比特币重返2.7万看涨
go
lg
...
。同时Tether表明,并不会选择由第
三方
托管
比特币资产。“虽然第
三方
托管
比特币是许多机构投资者的常用方法,但Tether信奉不是你的钥匙,不是你的比特币,因此自己保管与比特币资产有关的私钥。” Tether技术长Paolo Ardoino对于投资比特币的决定,也表达期待的情绪,认为除了经济上的考量,这也深化了公司文化。他进一步说道:“我们对比特币的投资不仅是提高我们投资组合绩效的一种方式,但它也是一种让我们与变革性技术保持一致的方法,这种技术有可能重塑我们开展业务和生活方式的方式。” Tether自美国银行业动荡后,于2023第一季大砍90%银行存款,从53亿美元缩减至4.81亿美元,转而增持美国国债,截止第一季,Tether已持有超530亿美国国债。 另据CoinDesk报道,USDC美元稳定币发行商Circle正在调整用于支持USDC的储备资产,以应对美国政府债务违约的风险。据贝莱德管理的Circle Reserve Fund网站显示,截至5月16日,该基金在投资组合中增加了87亿美元的隔夜回购协议。三方回购协议涉及法国巴黎银行、高盛、巴克莱和加拿大皇家银行等银行业巨头。 Circle发言人在电子邮件中写道:“虽然该计划已酝酿数月,但纳入这些高流动性资产也为USDC储备提供了额外的保护,以防美国债务违约。Circle的储备基金已抛售5月31日以后到期的国库券,转而将资产转为现金和隔夜回购协议。与此同时,美国国会议员正与拜登政府就提高债务上限进行讨论。“ 以下是CMTrade的每日比特币技术分析: 4小时图看:低位多头动能强势上扬,行情看涨,短线多头动能继续上行,有继续上行趋势。MACD指标在0轴下方弱势徘徊,RSI指标在50平衡线上方弱势整理。 阻力位:27594 27854 支撑位:26941 26707 交易策略:27186上方看涨,目标27594 27854 (来源:CMTrade)
lg
...
小萧
2023-05-18
Ledger新推出的Ledger Recover 为什么被骂了?
go
lg
...
方,加上订阅服务后你的密钥和身份也在第
三方
托管
,如此下去你的加密货币还是自己的吗? -我们不能确定 Ledger 是否内置了安全措施来防止有人将密钥三部分全部发送给一个实体,也不能确定他们以何种途径分发给三个实体,所以更不清楚的是恢复过程中的解密过程实际上是如何进行的; -理论上,我知道你使用了 Ledger Recover 并获得了身份信息,以现在的技术手段通过身份验证并不难,你的加密资产也可以属于别人; -宏观上看,需要考虑监管条件,EscrowTech 和 Ledger 是美国公司,Coincover 是英国公司,这些机构处于英美管辖范围之内,而美英对加密的监管一直是个问题,政府很容易上门索取所有持有人的身份信息,然后随意扣押资金。 Ledger Recover 后更深层的思考 有趣的是,在 Ledger 刚发该服务的信息后,删除了一条内容。该内容意思是「Ledger 和我们信任的第三方无法访问用户密钥」。虽然后来 Ledger 解释了该条内容措辞不准,但这个解释多少有点牵强。 图源推特 结合用户反馈,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浮现,该服务背后是追求用户订阅后的盈利,还是有某些监管机构强行要求 Ledger 这么做,如果是监管机构要求之下推出的功能,那么他们可以很容易获得用户 KYC 和数据并收回用户资产,这是非常可怕的一点。 还有一点是,该密钥三部分的使用和恢复都要在 Ledger 官网做验证(Email、身份信息、Onfido KYC),这家名为 Onfido 的公司处理 KYC 流程需要用户上传/验证身份时,他们还会保留用户 ID、自拍视频中的图片/视频/声音,以及设备和当前活动的整体图片。Onfido 全面了解用户身份以及你是 Ledger 用户的事实,因此当你持有相当大量的加密货币,他们还全面了解你用于身份验证的设备,上文也提到,声音/图片/视频这些并不是不可仿制的。 这真的安全吗? 市面上其他硬件钱包 所以 Ledger 该服务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硬件钱包机制,且间接出现了很多漏洞,其实硬件钱包的难题并不是突出起来的,此前硬件钱包巨头 Trezor 就出现过几分钟通过物理方法破解密钥的消息。所以市面上还有哪些硬件钱包可用呢?BlockBeats 整理了一些现今评价较好的硬件钱包如下: OneKey OneKey 完全是一个完全开源的硬件钱包,它的内部系统的源代码大家都可以在 GitHub 上面找到,不存在后门的问题。且 OneKey 硬件钱包的使用体验是非常不错,外形一张银行卡一样大小,价格不是特别贵,可以轻松地放到钱包里。 Keystone Keystone 是一款基于二维码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助记词和私钥永不触网的硬件钱包,对于硬件钱包来说,很容易会受到攻击,但 Keystone 设计了多层自毁机制,来防止设备受到攻击,也就是说设备检测到有人在拆卸它时,自毁机制会将你的私钥信息和其他敏感信息立即清理掉,因此攻击者就无法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Keystone 与 MetaMask(扩展和移动版)以及其他顶级软件钱包如 Solflare、Sender、Fewcha 等集成。 结语 当然,也有一些积极观点,该服务并不是强制更新的,用户具自主选择性,所以你可以继续使用你的 Ledger,还有观点表示,加密资产被盗太常见了,丢失密钥的概率远远超过密钥被盗窃的概率,而且每个月只需要 9.99 美元,何乐而不为。选择继续使用还是转战其他硬件钱包,这取决于你自己。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5-18
上一页
1
•••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一句话挑清中美芯片战!非农缺席取而代之的是TA,美联储鹰姿刺激美元
lg
...
白宫爆发激烈争论!美媒曝“一场被取消的谈判”:特朗普临时叫停英伟达对华芯片计划
lg
...
【黄金收评】发生了什么!?金价巨震68美元 中国重磅消息一度引发金价暴跌
lg
...
中美突发重磅!白宫:美国将于下周开始暂停向中国船只收取港口费
lg
...
中美突传大消息!中国一年来首次寻求采购美国小麦 “向美国释放善意”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