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复盘历年国庆前后A股胜率更高的行业方向
go
lg
...
现过较多次“红十月”行情。易斌分析称,
上证指数
在2010-2022年10月的上涨概率为62%,平均收益为1.58%,涨跌幅中位数为0.82%,表现仅次于2月。 从结构来看,国庆节后市场表现轮动,金融是胜率最高的方向,从涨跌幅看国庆节后5/10/20个交易日领先风格分别是周期/金融/成长,领涨的强势行业主要集中在金融与可选消费板块。分析师表示,其中,国庆后10个交易日,非银金融、银行以及家电是胜率最高的三个方向,平均超额胜率为62%,平均超额收益率分别为1.70%、0.97%和0.26%。 开源证券高超等人在9月17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活跃资本市场政策有望持续落地,引入中长期资金、券商风控指标松绑等方面值得期待,宏观稳字当头组合拳有望提升权益市场偏好,券商板块估值仍位于较低水位,叠加政策积极,继续看好券商板块机会。 提前布局,可选券商ETF基金(515010),其跟踪的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囊括50只上市券商股,是直接高效布局证券板块的投资工具。没有证券账户的投资者,可选择联接A类:007992,联接C类:007993。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Ultima Markets:中国A股疑无路,何时能过万重山?
go
lg
...
有降息。因此市场反应也是波澜不惊,最终
上证指数
当日甚至收跌0.28%,可见所谓的救市力度明显达不到市场预期。 因此问题来了,既然现在市场上下都清楚大规模刺激将很有可能解决当下A股的困境,那么为什么还迟迟不见大水漫灌呢? 就在8月中旬,全球最大规模对冲基金——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公开表示,中国当前急需降杠杆。他的这番言论或许正巧解释了当前中国为何迟迟不出台大水漫灌的政策。众所周知,债务作为一把双刃剑,当维持在恰当的水平时能够为国家经济提供向上增长的助力。可一旦突破临界阈值,那么债务又无疑会给经济造成负面的影响。 其实早在数年前,中国便已经开始不断宣传将开启“去杠杆之路”。2018年,当时中国的宏观杠杆率约为240%。但近年来伴随着疫情爆发,以及经济局势的变化,如今杠杆率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升至约280%的水平。 因此,尽管大规模刺激政策几乎是短期内提振中国股市的唯一药方,但在各类综合因素的影响以及亟需降杠杆的背景下,中国显然会对大水漫灌的政策保持谨慎的态度。 中国杠杆率数年来一直居高不下。 展望A股:未来前景如何? 既然放水刺激在当下难以大规模出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A股已经无可救药了呢?每当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听到一些所谓的股评专家会站出来说:“A股短期内虽有压力,但长期基本面向好。”在我们看来,这样类似的言论很可能只是说对了一半,那就是A股短期内虽然有压力,但是长期基本面却也未必完全向好。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A股的成份股构成说起。 如果说起A股中的市值龙头或者说明星股,投资者或许首先会想到的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中国平安、工商银行这些消费类或者金融银行股。而相应地,说起美股的那些明星龙头,或许想到的则会是苹果、特斯拉、英伟达、亚马逊等等,而这些公司却基本上都属于科技行业。 事实上,这样的刻板印象也的确符合A股与美股市场的当前现状。我们以富时中国A50指数(由A股中市值排名前50的股票构成)为例,下图显示,市值排名前50个股票中,金融行业占了28.25%,核心消费行业则占了30.77%,这两大行业无疑是占据了大头。 富时中国A50指数中的成份股行业构成 不过问题也正是出在这两个行业身上。首先是消费行业,由于中国今年以来持续呈现出一种“消费低迷”的状态,因此消费行业自然会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这一点也可以反映在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涨跌变化中。通过下图可知,进入2023年以来,中国的CPI走势即便算不上呈现衰退趋势,至少也是呈现出了横盘姿态。 而这对于核心消费行业而言自然算不上好消息。因为消费需要一个偏向通胀的趋势,消费价格才能水涨船高,从而让相应公司收获更高盈利。但一旦消费水平陷入横盘的境地,相应公司的成长预期自然便受到了较大限制。 再来说金融行业。中国A股市场上的金融股,其实主要就是诸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这类银行股。而银行股在当前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其成长预期同样受到限制因素。而这个因素就是净息差 (Net interest margin)。所谓净息差,指的就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说得再简单点,净息差就相当于银行业的利润率。净息差越高,银行的盈利就越高,反之亦然。 而下图展示的正是中国银行业自2011年以来的净息差走势。由图可见,中国银行业的净息差近10年来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这对于依靠净息差来盈利的银行来说,自然谈不上利好。 中国银行业自2011年以来的净息差走势。 总而言之,A股当前的市场结构基本是消费行业以及金融银行业来主导,而这样的市场结构注定无法支撑起更高的市值。倘若A股真的想在未来比肩美股,实现长远牛市,那么势必就需要让自己的龙头市值企业也逐步转向科技行业或医疗行业这些高附加值的行业。只要通过让这些行业来占据主导地位,A股才真的有可能实现“长期基本面向好”。 S&P 500 指数成份股行业构成 A股何时能跨越重重挑战? 那么A股在未来能否实现让那些高附加值的科技行业成为市值龙头呢?结合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不断施加科技封锁,似乎实现这一目标已经希望渺茫。 但令人意外的是,前不久惨遭美国科技制裁四年之久的华为,突然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前提下低调发布了最新一代Mate 60 系列手机,而其中的SoC芯片经过彭博新闻证实,已经确定是由中芯国际代工7纳米制程级别芯片。这对中国的科技行业而言,无疑是在经历了漫长黑夜之后亮起了第一道曙光。下图蓝色线条代表中芯国际在港股市场上近一个月以来的走势,而橘黄色线则代表
上证指数
同期的走势。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发展,始于由土地财政为主导的房地产经济。在搭配上原先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外贸出口产业,又同时给城市创造了就业岗位,进而推动了城市化发展。 但是随着近年来国际经济局势动荡加剧,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从中国进口商品的需求持续下滑,以往的外向型出口产业首先遭遇打击,进而降低了城市就业岗位,从而又进一步加速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 因此对于当前的中国经济现状而言,继续走以前土地财政或者中低端外贸出口的老路肯定不是长久之选。若想扭转中国当前的低迷经济和A股窘境,产业升级是不得不攻克的必经之路。 因为在国际产业链的大分工中,利用所谓的廉价人口红利去发展外贸代工生产,本就属于利润最低的底层环节。只有占据研发、设计这些高端环节,改变当前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上的所在位置,才能为整体经济以及个人消费者带来更多收入。只有当收入开始真正提升,人们对于未来的预期出现好转,中国经济以及A股市场才能真正迎来质的转变。 总结:中国A股短期难以克服挑战 • 中国市场短期内需要大规模刺激,但若果真大水漫灌,又不利于长远发展。因此当前中国出台的刺激措施较为克制,实际力度算不上特别大。 • 由于A股市场当前的行业结构主要以银行金融或消费类为主,缺少高附加值的产业,因此无法从本质上改善A股的长远行情。 • 只有加速产业升级,A股未来才有可能迎来真正改观。 免责声明 本文所含评论、新闻、研究、分析、价格及其他数据只能视作一般市场信息,仅为协助读者了解市场形势而提供,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Ultima Markets已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但不能保证数据的精确度,及可随时更改而毋须作出通知。 Ultima Markets不会为直接或间接使用或依赖此等数据而可能引致的任何亏损或损失(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盈利的损失)负责。
lg
...
Ultima_Markets
2023-09-26
ETF日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下跌,沪深300ETF泰康(515380)近5日持续“吸金”9821万元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80.39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ETF方面,截至昨日收盘,沪深300ETF泰康(515380)下跌0.71%,报价4.04元,收盘成交额已达1.06亿元,换手率2.43%。 资金流入方面,沪深300ETF泰康最新资金净流入364.11万元。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有4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9821.19万元,日均净流入达1964.24万元。 规模方面,沪深300ETF泰康本月以来规模增长1.27亿元,实现显著增长,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沪深300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1.23倍,低于指数近1年91.8%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沪深300ETF泰康紧密跟踪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由沪深市场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300只证券组成,于2005年4月8日正式发布,以反映沪深市场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沪深300指数(00030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贵州茅台(600519)、宁德时代(300750)、中国平安(601318)、招商银行(600036)、五粮液(000858)、美的集团(000333)、兴业银行(601166)、比亚迪(002594)、中信证券(600030)、长江电力(600900),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22.51%。 沪深300ETF泰康(515380),场外联接(A类:008926;C类:008927)。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债市早报:资金面有所分化;债市情绪继续承压,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普遍上行
go
lg
...
】 9月25日,权益市场震荡下行,当日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54%、0.57%、0.40%。当日,两市成交额7129亿元,北向资金净流出80.39亿元。当日,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多数下跌,仅医药生物、汽车、美容护理、煤炭逆势上涨,其中医药生物收涨1.40%,领涨市场;下跌行业中,非银金融、房地产跌逾2%,建筑装饰、社会服务、国防军工、计算机、建筑材料、综合跌逾1%。 【转债市场指数小幅收跌】 9月25日,转债市场主要指数开盘小幅拉升后受权益市场影响弱势下探,当日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09%、0.06%、0.15%。当日,转债市场成交额363.0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71.37亿元。转债市场近七成个券下跌,550只个券中,173只上涨,365只下跌,12只持平。当日,宏昌转债收涨13.32%,领涨市场,全筑转债涨超7%,远东转债、尚荣转债、神通转债涨超4%,万顺转债涨超3%;下跌个券中,围城转债跌逾6%,新港转债跌逾5%,鸿达转债、天铁转债跌逾4%,中钢转债、亚康转债、花王转债跌逾3%。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9月25日,利元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在未来1个月内(即2023年9月26日至2023年10月25日),如再次触发下修条款,亦不提出下修方案;科达转债公告不下修转股价格,且在未来1个月内(即2023年9月26日至2023年10月25日),如再次触发下修条款,亦不提出下修方案;山石转债、博瑞转债预计触发转股价格向下修正条件。 9月25日,天地转债公告预计满足赎回条件。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9月25日,各期限美债收益率走势分化。其中,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1bp至5.09%,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11bp至4.55%。 数据来源:iFinD,东方金诚 9月25日,2/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倒挂幅度收窄12bp至54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扩大9bp至5bp。 9月25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保持在2.37%不变。 2. 欧债市场 9月25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6bp至2.80%,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8bp、7bp和1bp,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bp。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东方金诚 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9月25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2023-09-26
ETF日报|香港医药ETF(513700)近1年以来累计上涨8.41%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80.39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跌1.82%,报17729.29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72%,报3882.90点;国企指数收跌2.11%,报6130.25点。 截至2023年9月25日,鹏华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中药ETF(159647)、生物疫苗ETF(159657)、香港医药ETF(513700)、光伏ETF基金(159863)、畜牧ETF(159867)涨幅分别为1.39%、0.99%、0.60%、0.31%、0.15%。其中,香港医药ETF近1年以来累计上涨8.41%。 截至2023年9月25日,鹏华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酒ETF(512690)、科创100ETF基金(588220)、化工ETF(159870)、半导体ETF(159813)、1000鹏华(560590)成交额分别为3.76亿元、2.34亿元、1.36亿元、1.15亿元、8610.72万元。其中,1000鹏华(560590)成交额8610.72万元,居可比基金第一。 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9月25日,鹏华基金旗下资金净流入居前的产品为科创100ETF基金(588220)、酒ETF(512690)、国防ETF(512670)、创50ETF(159681)、化工ETF(159870)分别净流入6847.55万元、4552.73万元、2069.83万元、1635.87万元、1540.89万元。其中,国防ETF近11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804.31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1.26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141.62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9月25日,鹏华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化工ETF(159870)、国防ETF(512670)、证券ETF龙头(159993)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686.59万元、90.97万元、55.83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9月25日,鹏华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酒ETF(512690)、半导体ETF(159813)、5年地债ETF(159972)、国防ETF(512670)、化工ETF(159870)规模分别为136.47亿元、44.95亿元、32.87亿元、29.09亿元、28.57亿元。其中,半导体ETF近1周基金规模增长3139.00万元,新增规模位居可比基金第二名,实现显著增长。 从估值层面来看,鹏华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碳中和ETF基金(159885)、创50ETF(159681)、光伏ETF基金(159863)、工业互联ETF(159778)、国防ETF(51267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10%的分位、0.18%的分位、0.37%的分位、0.64%的分位、1.13%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鹏华基金旗下FOF持仓家数居前的产品分别为酒ETF(512690)、传媒ETF(159805)、国防ETF(512670)、香港医药ETF(513700)、畜牧ETF(159867)分别达47家、11家、9家、6家、3家。其中,酒ETF(512690)、国防ETF(512670)获得FOF持仓家数较上期增加26家、7家。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ETF日报|国联安基金日报(2023年9月25日)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80.39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截至2023年9月25日,国联安基金旗下成交额居前的产品为半导体ETF(512480)、科创50ETF基金(588180)、ESG300ETF(159653)、证券ETF基金(159848)、大宗商品ETF(510170)成交额分别为7.41亿元、2885.39万元、351.04万元、307.93万元、79.29万元。 两融方面,截至2023年9月25日,国联安基金旗下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产品为半导体ETF(512480)、科创50ETF基金(588180)最新融资净买入额分别达970.80万元、231.98万元。 规模方面,截至2023年9月25日,国联安基金旗下规模居前的产品为半导体ETF(512480)、科创50ETF基金(588180)、国联安沪深300ETF(515660)、大宗商品ETF(510170)、证券ETF基金(159848)规模分别为265.42亿元、24.01亿元、4.45亿元、1.75亿元、8570.33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国联安基金旗下性价比居前的产品为创科技ETF(159777)、科创50ETF基金(588180)、新材料ETF基金(516480)、大宗商品ETF(510170)、消费ETF基金(159670)跟踪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分别处于成立以来0.70%的分位、1.42%的分位、5.29%的分位、9.88%的分位、10.63%的分位,估值性价比突出。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国联安基金旗下FOF持仓家数居前的产品分别为半导体ETF(512480)、大宗商品ETF(510170)、科创50ETF基金(588180)分别达57家、6家、1家。其中,半导体ETF(512480)获得FOF持仓家数较上期增加53家。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ETF盘前早报】昨日沪港深创新药ETF(159748)收涨1.74%,连续3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80.39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收跌1.82%,报17729.29点;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72%,报3882.90点;国企指数收跌2.11%,报6130.25点。 ETF方面,截至昨日收盘,富国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沪港深创新药ETF(159748)、医药龙头ETF(515950)、疫苗指数ETF(159645)、恒生医疗ETF(159506)、金ETF(518680),涨幅分别为1.74%、1.53%、1.04%、0.83%、0.48%。其中,沪港深创新药ETF(159748)上涨1.74%,报价0.64元,换手率3.35%。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沪港深创新药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2557.61万元净流入,合计“吸金”2807.89万元,日均净流入达935.96万元。 从估值层面来看,沪港深创新药ETF跟踪的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3.28倍,处于近3年11.39%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88.61%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沪港深创新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从沪深市场以及符合港股通条件的香港市场的证券中选取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待选样本,按照市值排名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港深三地市场创新药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指数(931409)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药明康德(603259)、百济神州(06160)、恒瑞医药(600276)、智飞生物(300122)、石药集团(01093)、信达生物(01801)、长春高新(000661)、沃森生物(300142)、复星医药(60019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25%。 天风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公司经过十余年高速发展已走出一系列优质公司,随着各个公司管线商业化兑现,有望持续推动板块向上发展。得益于产品持续放量,2023年上半年创新药板块整体收入167.63亿元,同比增长45.73%,行业进入阶段性收获期,商业化兑现能力加强。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ETF盘前早报】昨日医疗板块领涨,医疗服务ETF(516610)收涨1.06%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卖出80.39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ETF方面,截至昨日收盘,医疗服务ETF(516610)上涨1.06%,报价0.57元,换手率6.42%。 值得注意的是,该基金跟踪的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最新市净率PB为3.92倍,低于指数近1年86.89%以上的时间,估值性价比突出。 医疗服务ETF紧密跟踪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从中证全指指数中选取与医疗保健主题相对应的行业内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该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证全指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指数(H30178)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迈瑞医疗(300760)、爱尔眼科(300015)、爱美客(300896)、乐普医疗(300003)、美年健康(002044)、通策医疗(600763)、鱼跃医疗(002223)、新产业(300832)、金域医学(603882)、九安医疗(00243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44.65%。 中航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在经历调整之后持续回暖,市场关注度持续提高。一方面,近期国家卫健委对于反腐工作的表态,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医药反腐工作对行业内短期带来的影响,而医疗服务相关的利好的政策发布,也一定程度上为市场提振了信心。政策端释放的积极信号,对于情绪面的修复起到了一定效果,市场信心逐渐升温,行业表现有所回暖。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ETF盘前早报】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强势收涨,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昨日收涨2.02%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ETF方面,截至昨日收盘,天弘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医疗设备ETF(159873)、生物医药ETF(159859)、上海金ETF(159830)、机器人ETF(159770),涨幅分别为2.02%、1.07%、1.06%、0.60%、0.25%。其中,创新药沪港深ETF(517380)上涨2.02%,最新报价0.61元。收盘成交额已达337.90万元,换手率1.28%。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3年9月25日,创新药沪港深ETF近2周累计上涨2.71%。 从估值层面来看,创新药沪港深ETF跟踪的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最新市盈率(PE-TTM)仅21.36倍,处于近3年7.08%的分位,即估值低于近3年92.92%以上的时间,处于历史低位。 创新药沪港深ETF紧密跟踪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追踪首五十只研究及发展投入较高且动量表现较好并于沪深港上市的创新药相关股票之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9月22日,恒生沪深港创新药精选50指数(HSSSHID)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恒瑞医药(600276)、药明康德(603259)、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石药集团(01093)、泰格医药(300347)、复星医药(600196)、凯莱英(002821)、华东医药(000963)、科伦药业(002422),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1%。 上海证券认为: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医保谈判规则进一步细化,有利于创新药保持合理价格;随着新药审评的各项政策规范不断出台,有望进一步加速创新药上市;随着加强监管,预计将会出台相应的行业操作规范,将给行业带来更好的竞争环境,让药企集中资源于研发有更好疗效的创新药。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ETF盘前早报】昨日港股通医药ETF(159776)成交额大幅放量超5000万元,换手率达25.98%
go
lg
...
截至2023年9月25日,
上证指数
收跌0.54%,报3115.61点;深证成指收跌0.57%,报10120.62点;创业板指收跌0.40%,报2005.26点,日内亏钱效应放大。两市总成交额7179.12亿元。 盘面上看,非金属材料、医疗服务、化学制药,位居涨幅榜前三,分别上涨4.18%、1.92%、1.87%。房地产服务、证券、房地产开发,位居跌幅榜前三,分别下跌3.18%、2.40%、2.17%。 ETF方面,截至昨日收盘,银华基金旗下涨幅居前的产品为中药50ETF(562390)、创新药ETF(159992)、港股通医药ETF(159776)、科创100ETF(588190)、农业50ETF(159827),涨幅分别为1.31%、1.22%、0.92%、0.20%、0.13%。其中,港股通医药ETF(159776)上涨0.92%,最新报价0.98元。收盘成交额已达5082.60万元,暂居可比ETF第二,换手率25.98%,市场交投活跃。 拉长时间看,截至2023年9月25日,港股通医药ETF本月以来累计上涨0.72%。 资金流入方面,港股通医药ETF最新资金流入流出持平。拉长时间看,近5个交易日内,合计“吸金”2253.85万元。 规模方面,港股通医药ETF最新规模达1.92亿元,创近1年新高。 港股通医药ETF紧密跟踪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50只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医疗卫生行业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港股通范围内医药卫生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31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930965)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生物(02269)、百济神州(06160)、石药集团(01093)、京东健康(06618)、信达生物(01801)、药明康德(02359)、中国生物制药(01177)、国药控股(01099)、阿里健康(00241)、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8.49%。 中金公司表示:在A股再度承压且海外资金持续大举流出的背景下,港股市场近期出人意料地表现出了更强的韧性。港股市场所体现的韧性和底部支撑线主要来自估值、配置比例、及投资者情绪等方面处于绝对低位,政策的不断出台依然起到了托底的效果。 风险提示:界面有连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lg
...
有连云
2023-09-26
上一页
1
•••
922
923
924
925
926
•••
100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与普京峰会突传大消息!特朗普特使:美俄已就乌克兰安全承诺达成一致
lg
...
中国重磅信号!执政党顶级刊物刊登习近平重量级讲话细节 事关民营企业
lg
...
中美重大表态!特朗普将暂缓因中国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 发生了什么?
lg
...
特朗普深夜发文:事关乌克兰!全球市场等线索,杰克逊霍尔研讨会绝对重磅
lg
...
中国21世纪建筑业繁荣真的结束了?这一大宗产量释放重大信号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