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中指研究院:7月百城房价继续下跌,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增至96个
go
lg
...
金融界8月1日消息 根据
中国房地产
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对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二手住宅销售市场及50个城市租赁市场的调查数据,2023年7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177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01%,跌幅与上月持平;同比跌幅继续扩大至0.17%。百城二手住宅平均价格为15685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39%,已连续15个月环比下跌,跌幅较6月扩大0.14个百分点;同比跌幅扩大至2.04%。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7.0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0.20%,同比下跌0.95%。 7月市场继续降温 二手房价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增至96城 新建住宅方面,7月重点城市整体推盘量较6月减少,多数城市楼市交易呈持续疲软态势,新房供需两端均表现低迷。二手住宅方面,部分城市二手房挂牌量仍处高位,业主主动降价以促进成交,二手房价格跌势加深。从房价涨跌城市数量看,根据
中国房地产
指数系统百城价格指数,7月,百城新房、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城市数量分别为45个和96个,二手房价下跌城市数量连续2月突破90城。 二线及三四线代表城市房价下跌压力加大 新建住宅方面,7月,各梯队城市新房价格表现各异。具体来看,一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02%,北京、上海和广州均受高于城市均价项目入市带动,新房价格实现微幅上涨;二线及三四线代表城市新房价格环比跌幅分别扩大至0.02%和0.04%。 二手住宅方面,7月,各梯队城市二手房价环比显著下跌且跌幅均扩大。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下跌0.24%,跌幅较6月扩大0.11个百分点,北京和深圳二手房价持续回落;二线及三四线代表城市二手房价格环比分别下跌0.43%和0.39%,跌幅分别较6月扩大0.16个百分点、0.09个百分点。
lg
...
金融界
2023-08-01
中国经济疲弱、货币宽松 这一资产开始获得青睐……
go
lg
...
,但这一次,这类措施可能更难实施。”
中国房地产
债券出现有意义反弹的可能性也很低。Chang说:“许多中国开发商将在未来6至12个月内面临到期,他们及时偿还这些债券的能力仍然很脆弱。” 他表示,Pimco对开发商的美元票据持更为中性的看法,直到行业支持措施导致实际购房增加,从而改善企业的现金流和信贷状况。 Chang说,虽然中国的经济基本面和政策方向对其本币债务来说是个好兆头,但中国的主权债券在估值基础上仍然昂贵,这降低了其相对于其他政府债券市场的吸引力。 他表示,中国的收益率曲线可能会趋陡,因可能出台的进一步宽松措施令短端债券承压,而额外的债券供应可能导致对较长期债券的信心下降。 自2月份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直在下降,本月触及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
lg
...
云涌
2023-07-31
复牌后暴跌58%!这家违约的中国地产巨头创历史最大跌幅 最新财报暴露过去两年巨额亏损
go
lg
...
g Intelligence)一项衡量
中国房地产
行业的指数重挫32%。 本月早些时候,世茂一个价值18亿美元的项目在一次强制拍卖中未能找到买家,突显出该公司在房地产市场疲软之际清算资产的困难。 7月28日,世茂集团公布三份业绩报告——2022年年度业绩、2022年中期业绩和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 公告显示,2021年和2022年,世茂集团分别亏损289.1亿元(单位:人民币 下同)、206.66亿元,其中股东应占亏损为270.93亿元、214.92亿元,两年合计亏损近486亿元。 2022年全年,世茂集团实现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865.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537.4万平方米。集团营业额约为人民币630.4亿元,较去年下降约41.5%。于2022年12月31日,集团的土地储备约为6050万平方米(权益前)。 截至2022年底,世茂集团的总负债为5367.06亿元,合约负债及有关增值税共约1252.40亿元,所以剔除预收款项后的负债约为4114.66亿元。 为缓解资金困难,积极自救,世茂集团在去年暂停了投资拿地,并出售了上海市黄浦路土地、广州亚运城项目等多处资产,合计回笼资金超150亿元。 世茂集团手中仍保有许多资产,包括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上海康莱德酒店、厦门康莱德酒店等25家自持且已开业的酒店;上海世茂广场、北京世茂大厦等商业、写字楼等;另有逾300个物业开发项目,土地储备约为6050万平方米。 世茂集团称,仍在寻求合适的机会处置某些项目股权,以产生额外的现金流入。 与中国恒大集团(China Evergrande Group)和融创中国控股有限公司(Sunac China Holdings Ltd.)等规模更大的同行不同,这家建筑商尚未提出债务重组计划。 世茂于去年7月首次在一笔美元债券上违约。本月早些时候,世茂表示,它正在与一个特别持有人小组的顾问进行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地产股周一继续上升,彭博
中国房地产
行业指数较一周前的低点上涨逾20%。 上周初,中国领导人做出更强有力的承诺,通过刺激私人消费和放松住房限制来重振疲弱的经济,自那以来,
中国房地产
板块大幅反弹。
lg
...
天马行空
2023-07-31
重磅!北京、深圳、广州最新表态支持楼市 合肥出台新政
go
lg
...
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适应
中国房地产
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企业座谈会,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会上表示,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做好保交楼工作,加快项目建设交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此次北京释放的楼市积极信号正是基于前述两次会议,29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的消息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按照倪虹部长在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结合北京房地产市场实际情况,会同相关部门抓紧抓好贯彻落实工作。”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多个一线及热点城市关于楼市政策的发声来看,基调是相似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支持和满足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 “一线城市相关部门周末仍在积极谋划优化楼市政策之事,说明相关部门对于出台政策的重视度,也反映出政策放松的预期越来越清晰,宽松的信号越来越明朗。此类表态接下来势必会对实际的购房政策产生重大影响,2016年以来,各类较为严格的限制性政策有望得到调整。”严跃进表示。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住建部的表态对于落地中央相关会议精神,在房地产政策的推进方向上,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指引方向。 “结合此前政治局会议的表态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政策调整具有其必要性,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和预期。”张波表示。 在严跃进看来,随着一线城市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预计各地在限购、限贷、税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与购房政策相关的领域,会做出全面的调整。 “我们认为,下半年各地将延续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趋势。一线及二线热点城市在认房认贷、首付比例、税费减免等方面,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张波补充道。 从房贷利率来看,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7月百城首套房贷利率平均为3.9%,同比下降45bp;二套房贷利率平均为4.81%,同比下降25bp;但一线城市首套、二套房贷利率分别为 4.50%和5.03%。 “这些贷款政策严重限制了需要换房改善的购房群体,换房需求同样是合理住房需求,政策应适时调整予以支持,优化认房又认贷政策(二套房认定标准)、降低首付比例,激活核心城市置换链条,活跃市场交易。”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陈文静说。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也认为,“有的放矢地支持改善型需求”应当成为热点城市楼市政策优化的重点。目前,热点城市刚需集中、换房人群庞大,如果“降利率、降首付、降税收”等支持性措施及时落地,能有效改善预期并释放需求。 “以往最稳的一线城市,房价开始领跌。由此,迫切需要需求端进行托底。”李宇嘉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京广深三地的最新表态中,均提及“结合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和“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有业界观点认为,这意味着一线城市已具备政策宽松的空间,相关优化政策可能在近期出台,但“稳中求进”“房住不炒”的总基调没有变。基于此,政策优化的步调更可能“一区一策”,以支持合理住房需求,而不是放开调控为目的。具体有哪些政策工具箱会被打开,仍待进一步观察。 李宇嘉也提到,各地在具体落地住建部的政策建议时,应该会因城施策,也即不会步调一致地、内容一致地实施,而是会有先有后、政策力度有大有小地实施。 李宇嘉认为,在热点城市住建部门召开相关会议讨论后,具体工作仍需和金融、财政部门予以协商、共同推进。 对于下半年热点城市房地产金融、财税政策的调整方向,李宇嘉表示,在金融端,可以下调第二套房(已还清贷款)首付比例;在税收端,一方面可以优化调整非普通住宅认定标准,比如取消总价认定标准;另一方面,增值税免征期可以从5年回到2年,以降低住房交易成本。 截至目前,北上广深尚未发布有关房地产限制性政策优化的具体方案。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从多个一线及热点城市关于楼市政策的发声来看,基调是相似的,关注点主要放在支持和满足刚性及改善性住房需求方面。 “一线城市相关部门周末仍在积极谋划优化楼市政策之事,说明相关部门对于出台政策的重视度,也反映出政策放松的预期越来越清晰,宽松的信号越来越明朗。此类表态接下来势必会对实际的购房政策产生重大影响,2016年以来,各类较为严格的限制性政策有望得到调整。”严跃进表示。 多个一线城市表态之前,住建部刚为房地产政策“定调”。 住建部部长倪虹在近日召开的企业座谈会上表示,要继续巩固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态势,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院长张波表示,住建部的表态对于落地中央相关会议精神,在房地产政策的推进方向上,给出了更加具体的指引方向。 “结合此前政治局会议的表态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决定了政策调整具有其必要性,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信心和预期。”张波表示。 在严跃进看来,随着一线城市相关部门先后表态,预计各地在限购、限贷、税费、普通住宅认定标准等与购房政策相关的领域,会做出全面的调整。 “我们认为,下半年各地将延续房地产政策持续宽松的趋势。一线及二线热点城市在认房认贷、首付比例、税费减免等方面,会做出相应的调整。”张波补充道。
lg
...
财经风云
1评论
2023-07-31
Mysteel:“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将是近期一线救楼市极限措施
go
lg
...
在水波效应,若交易量无法稳住,则意味着
中国房地产
市场全面下滑。因此选择此时发布针对一线城市楼市的积极信号,目的是托举一线城市楼市,止住下跌趋势。 2.“认房不认贷”等措施主要针对人群是从上一轮房地产繁荣上涨中受益的一线城市居民,释放其改善性住房需求,目前看来这将是近期一线楼市救市的极限措施。 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一旦全面放开,可能导致投机需求上升推动房价上涨。对于一线城市救市政策有限放松,恰恰是“房住不炒”楼市基本政策框架依然有效的体现。 针对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救市措施,能释放有限边际需求,遏制一线城市下跌势头。虽然可能也利好刚需(首次置业人群),但一线城市刚需并不具有边际需求特征(刚需受到人口净流入变化,结婚率和房价预期影响),政策边际效用有限。 因此,“认房不认贷”等系列措施的出台,可能会稳住一线楼市的交易量下跌趋势,但低房价预期和投机需求的缺位,很难由此推动一线楼市价格和交易量反转。 【全文】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切实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7月27日深夜,权威媒体发布消息称,近日住建部倪虹部长召开企业座谈会,强调进一步落实好降低购买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净、改善性住房换购税费减免、个人住房贷款“认房不用认贷”等政策措施。 官方发声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宽松政策的利好消息下,市场普遍解读房地产市场将全面放开。但我们认为:不提“房住不炒”并不代表政策的全面转向,地产救市政策并未突破原来的政策框架,而恰恰是“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的政策定力表现。由此来说,可以预判7月2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一、二线救市政策的措施,一旦落地,可能是近期房地产救市政策的极限措施。 为何选择本周披露消息? 今年年初开始,地产交易面积持续下降。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51592万平米,下降2.8%。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7%,六月商品房销售额是最近4年来最低值。从房地产市场看,2022年来系列稳楼市政策主要出现在二线及以下城市,政策影响边际减弱。随着一年多的楼市政策宽松,当下市场除了一线城市和少数二线城市,宽松政策已经出无可出。但一线与强二线城市的房价在六月已经出现松动,交易量也持续萎缩。一二线城市房价变动对于全国市场存在水波效应,若一线城市交易量无法稳住,则意味着
中国房地产
市场全面下滑。因此选择此时发布针对一线城市楼市的积极信号,目的是托举一线城市楼市,止住下跌趋势。 为何救市政策有限放松,而非与市场解读的全面放开? “认房不用认贷”等房地产政策针对的并不是刚需(首次置业年轻人),是从上一轮房价上涨中受益的一线城市居民,以期冀激发改善性需求:目前看来该系列政策,一旦落地,或将是近期一线楼市救市的极限措施。 一线城市限制购买政策一旦全面放开,必将导致一线城市投机需求上升,推动房价上涨。因此,对于一线城市救市政策的有限放松,恰恰是“房住不炒”中国楼市总基调依然长期有效的体现。 另外,针对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救市措施,能释放有限边际需求,遏制一线城市下跌势头,符合政策逻辑。虽然措施可能也利好刚需,即首次置业人群购房需求,但一线城市刚需并不具有边际需求特征。一线城市在吸引人口净流入及年轻人刚需买房历来有持续优势,但现在相当一部分一线城市年轻人向二线城市转入,根据最近趋势判断,一线城市人口流出明显,此外,持续处在低位的结婚率以及房价预期同时作用影响刚需,刚需下降的客观事实无法通过外力改变,政策边际效用有限。 因此,“认房不认贷”等系列措施的出台,可能会稳住一线楼市的交易量下跌趋势,但低房价预期和投机需求的缺位,很难由此推动一线楼市价格和交易量反转。 本文作者:Mysteel黑色产业研究服务部 研究员 陈韫芝
lg
...
我的钢铁网
2023-07-29
2004年以来首次下降!中国这一房贷数据敲响警钟 更多刺激措施正在路上?
go
lg
...
这种前所未有的下跌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即
中国房地产
市场的进一步恶化将加剧中国本已步履蹒跚的增长前景,并使遏制经济放缓的工作更具挑战性。虽然该行业在过去二十年中经历了政府的多次打击,其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也有所下降,但它仍然是中国18万亿美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市场以及从家电到建筑材料等相关行业约占中国GDP的四分之一。 “高频数据显示,7月份新房销售依然低迷,”招商证券(China Merchants Securities)分析师杨振宇(音译)表示。“复苏前景目前仍不确定,市场正在等待将提振该行业的政策。” 今年早些时候,在中国重启经济的刺激下,住房销售一度短暂反弹,但此后一直停滞不前,下降趋势甚至蔓延到了大城市。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房销售量同比下降5.3%,至近6亿平方米,而同期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8%,至5.9万亿元。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对该行业的强硬立场,中国共产党最高决策机构政治局在周一的会议上发表了温和的言论。“房住不炒”这一口号五年来首次未被提及,这引发了人们对长期以来在一二线城市实施的限制措施将会放松的猜测。 为响应高层决策者的号召,住房部召集主要开发商召开会议,告诉他们政府正在考虑降低房贷利率和首付比例。 恒生内地房地产指数本周跃升13%,创下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开发商是本周恒生指数表现最好的成份股,龙湖集团飙升27%,碧桂园上涨22%。 不过,招商证券的杨振宇表示,考虑到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多重不利因素,如增长放缓和个人储蓄缩水,房地产市场不太可能持续反弹。 银河-联昌证券(CGS-CIMB)证券物业管理董事总经理Raymond Cheng表示,房地产市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政策和购房者的信心。他预计,目前大城市普遍实行的严格限购政策将发生重大变化。 “购房情绪在6月底相当疲软,这解释了为什么当局需要采取更多措施,”Cheng说。“购房者希望等待,因为他们预计房价会进一步下跌,”他补充道。
lg
...
财经风云
2023-07-29
关于放松房地产政策,中国住建部越来越“大胆”
go
lg
...
赖的口号语。 野村证券(Nomura)
中国房地产
研究分析师Jizhou Dong在周五的一份报告中说:“在我们看来,这一次(住建部)反应迅速,而且在放松房地产政策方面也更加大胆。” 考虑到这样的速度,Dong预计市场预计上海或广州等城市将实施具体的政策。 龙湖、碧桂园和绿城中国等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地产股周五走高,在周一因债务担忧暴跌后,本周有望收涨。 野村的Dong说:“我们仍然预计房地产板块将继续上涨,并建议投资者关注房地产板块的beta股。” 报导称,这些股票包括在美国上市的贝壳,以及在香港上市的龙湖地产和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野村证券对这三家公司的评级均为“买入”。 该行称:“我们仍建议投资者远离较弱的私营开发商。”
lg
...
云涌
2023-07-28
会员
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债务重组!恒大房市交付恢复正常 美媒:分发10-12年期新票据
go
lg
...
大致减半。但随着监管机构打击过度借贷,
中国房地产
市场开始放缓。进一步的资金问题导致公司股票和债券暴跌而且,在部分美元债券延迟付款后,它错过2021年12月支付2张美元债券票息的最后期限。 3月份发布的一项重组计划建议,恒大债券投资者将获得10-12年到期的新票据,或与其物业服务部门、电动汽车部门或建筑商本身的股份挂钩的新债务和工具的组合。与此同时,恒大律师表示,恒大为债权人准备了新的信息,包括德勤所做的回收分析。他表示,恒大票据的平均回收率为22.5%,而如果该公司被清算,回收率为3.4%。 彭博社报道称,鉴于政府的大力介入,一些海外投资者认为向中国法院提出诉讼没有什么用处。早些时候,他们中的一群人批评了他们所说的公司缺乏参与度。然而,债券持有人在2022年6月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当时债权人提交了一份诉讼,在香港清盘恒大。该法院敦促该公司提供债务谈判进展的具体证据,以避免清算。 经过数月的拖延,恒大集团获得法院批准持有选票于2023年8月下旬在香港讨论其离岸债务重组计划,签署结果的听证会定于两周后举行。 恒大的财务状况有多糟糕? 7月公布的拖延已久的结果提供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线索,恒大宣布2021-22年合计亏损810亿美元,这是该公司自2009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两个全年亏损。2021年,其收入锐减一半,至约2500亿元人民币,约合350亿美元,2022年再次下降至23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开发商的债务负担猛增,到2021年底总负债达到2.58万亿元人民币,约合3600亿美元,然后截至2022年12月略有下降至2.44万亿元人民币。 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现金缓冲为43亿元人民币,而短期债务约为5870亿元人民币,这可能是其迫切需要债务重组计划的原因。与此同时,恒大的合同销售排名有所回升,到年中在约200家公司中升至第18位。但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反弹有多少来自用于偿还逾期贷款的打折房产销售和理财投资产品。 恒大生意怎么样? 今年,恒大建筑工地的活动似乎已恢复正常。许家印在7月的声明中表示,一些项目的交付“接近终点线”。报告称,未完工项目主要位于昆明、贵阳等内陆城市。开发商仍面临法律压力,面对截5月,与其内地房地产相关的诉讼有1601起,涉案金额3830亿元。与此同时,该股票自2022年3月起停牌。香港证交所表示,在恢复交易之前,开发商需要拥有清盘呈请,证明针对其提起的诉讼已被撤回或驳回。 中国其他房地产行业的情况如何? 中国陷入了创纪录的经济放缓,抑制了今年复苏。2022年全国住宅销售下滑28%后,今年初的反弹在6月份出现了动摇。房价再次下跌,上半年房地产投资收缩幅度更大。开发商的信用危机也没有缓解的迹象,今年违约或暂停还款的开发商增多。 中国政治局会议表示,年中会议上将为房地产行业提供更多支持。其关于房地产的措辞明显比之前的会议温和得多,并且省略了中国标志性口号:“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要知道,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 7月,据称中国正在考虑放宽国内大城市的购房限制,其中可能包括取消要求更高首付的抵押贷款规定,并对首次购房者实行更严格的借贷限额。 (来源:Bloomberg)
lg
...
圈内人
2023-07-28
中国楼市重磅利好!住建部:落实“认房不用认贷”、降低首套住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政策
go
lg
...
的政治局会议报告也使用了类似的措辞。
中国房地产
研究机构ICR执行董事Qin Gang表示,该声明反映出“对形势的严重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他说。他预计,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和消费的政策将在未来几天出台。 周二,恒生地产发展及管理指数上涨9.78%。官方媒体暗示,今年晚些时候中国小城市可能会放松购房限制。
lg
...
市场焦点
2023-07-28
拨开情绪“迷雾”,天弘基金对谈大咖,坚定对市场信心
go
lg
...
实情况。陈敏解释:“以房地产行业为例,
中国房地产
的高速成长过程之中,一定是有城镇化带来的强效应,不能简单地把两根线放在一起,看到中国过去房价涨了很多,日本80年代房价涨了很多,就认为我们已经站在了日本泡沫破裂的时间段。 而从未来来讲,中国跟日本在很多方面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普遍都知道中国政府很早就对日本的案例有所警惕,从2016年一直提的‘房住不炒’,就是在防范这种风险的持续扩大。虽然现在地产出现了一些下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政府兜底的能力其实也比日本更强,未来的走向跟日本90年代初的情况应该会有很大的不同。 而最大的不同则在于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80年代初日本人均GDP已达到三四万美元的水平,我们现在的人均GDP只有1万多美元。简单类比日本的话,其实我们后面还有10年相对中速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阶段。因此,简单套用一个别的国家的经验,说未来中国未来会很悲观,我觉得是很难下这个结论。” 付鹏同样认为不能简单地进行纵向比较。“我个人倾向于认为2013年以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都是顺应了城镇化住房需求的,这是没问题的。之后的两三年里确实出现了一些快速的杠杆提升的影子,但很快我们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便戛然而止了。如何去消化这短暂的窗口里积攒下来的债务和杠杆,日本的选择是考虑到自己资源禀赋走海外路径,我们则可以国内国外‘两条腿’走路,这个路径跟日本是肯定不一样的。” 低位布局正当时 著名投资家邓普顿有一句名言:“牛市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 付鹏表示,回顾今年以来的市场情况,过度的乐观与过度的悲观都并不可取。但是对于某些交易者来讲,这两个情绪点正好是一个交易的时机。“从整个宏观的角度去判断,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今年实际上是个宏观小年。这个过程中,把情绪当成参照物,来把握交易节奏就蛮好的。” 陈敏则补充道:“从投资的角度来讲,经济总是有周期起伏的,当前市场的底部区间其实已经把很多长期悲观的因素计入到价格之中了。如果短期择时能力没有那么强的话,其实可以在底部区间适当加大一些投资,长期来看或可获得估值修复的收益。” 环顾市场则可以发现,今年以来确实已有很多投资者入场“抄底”。天弘股票投资部研究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复苏阶段,未来企业盈利趋势向上,这是权益市场上行的主要驱动力,建议积极布局。从1-3年的中长期视角看,对权益市场充满信心,回调或许便是加仓时机。 A股主要指数当前估值(数据截至20230601) 当然,低估值只是说明从长周期来看当前是合适的入场时机。而从中期看,目前在政策端、资金端也频频传来利好消息。自今年6月中旬国常会指出“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起,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政策窗口已经到来,一揽子政策终于从预期走向现实,将会有力地提振市场信心。 与此同时,北向资金也在大举流入A股市场,近期更是有多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大幅流入超百亿元。这表明市场对海外流动性和国内复苏节奏的预期有所改善,同时北向资金的大举入场也会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年初,天弘基金在蚂蚁财富推出“抄底信号”体验,帮助指数投资者了解市场状况,辅助择时。上线以来,抄底信号小程序使用人次超7万。天弘基金APP近期也上线了“抄底信号”“价值洼地”工具,旨在帮助投资者发现当下景气度、性价比、盈利概率、回撤幅度等多方面处于价值区间的指数。 不过,想要精准抄底显然是过于理想化的,投资者更该追求的是左侧布局,忍受市场继续下跌的阵痛,耐心等待上涨的黄金时间来临。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是许多投资者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陈敏表示:“目前大家的投资行为都比较谨慎,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这是应该的,很多人会基于对未来利率下行的考虑,投一些偏长期限收益率看起来高的资产。但我觉得这种做法不一定是可取的,应该还是要考量你未来流动性的需求,不能为了获取几十个BP更高的收益而锁住较长期限的流动性。” 风险提示: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lg
...
金融界
2023-07-27
上一页
1
•••
157
158
159
160
161
•••
19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经贸谈判突传重磅消息、特朗普放“王炸”预告!金价惊人暴跌近60美元
lg
...
特朗普突传中美关税“全面重启”!美国总统顾问:最终结果可能出乎意料……
lg
...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贸易顾问:已在日内瓦会谈中与中国“达成”一项贸易协议
lg
...
中美突传重大“关税”协议、特朗普语出惊人!比特币和黄金行情再次脱钩……
lg
...
特朗普政府传出“惊人”声明!华尔街突发重磅:Meta拟带30亿用户入场比特币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2讨论
#链上风云#
lg
...
97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4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