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一记重拳的教训!无节制美债恐加速终结美元霸权、美股主导地位
go
lg
...
时达成了一项停止债务违约的协议。#美国
债务
危机
# 然而,这场近乎灾难的危机和惠誉的最新公告预计都不会阻止美国继续增加债务,根据美国银行的估计,未来十年政府可能每天借债超过 50 亿美元。 近几个月来,市场一直充斥着各种好消息,如美国经济飙升、通胀迅速降温、就业市场看起来仍具弹性等,直到惠誉的意外之举,依然令华尔街感到不安。 施瓦茨曼表示:“我同意这不会对债务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但当有人醒来并说‘我对你们的体系不太热衷’时,这有点令人震惊。”
lg
...
marsh
2023-08-07
遭惠誉降级刷屏 “美债炸弹”背后没那么简单!大规模财政赤字 恐掀翻全球金融市场 酿成另一场“政治危机”
go
lg
...
员。 如果这样的政治动态占据主导地位,
债务
危机
和债务货币化可能只是时间问题,从而实现惠誉评级机构的决定。
lg
...
芷莹
2023-08-07
中国将重演历史?地方隐性债务破92万亿元 经济学家:延期和假装不奏效 官方不“出手”经济将崩溃
go
lg
...
个问题。这可能代表着在寻找摆脱中国市政
债务
危机
的道路上的重大突破,因为中国多年来一直要求地方政府自行解决问题。 两名政策顾问告诉路透社,中国参与的程度以及附加条件仍存在争议。该一揽子措施是短期计划,还是多年计划,迄今也仍不得而知。要知道,这些细节对于投资者衡量中国解决方案的决定性和持久性至关重要。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合伙人洛根·赖特(Logan Wright)表示:“任何重组的规模,以及中国方面承认的问题的严重性,对于这项努力的成功非常重要。”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达到9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2.8万亿美元,占经济产出的76%,高于2019年的62.2%。其中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LGFV)发行的债务,城市利用这些平台筹集资金基建项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将达到9万亿美元。 曾多次警告“隐性债务风险”的中央政府担心,如果考虑到市政资产负债表之外发行的债务,这一数字甚至会更高。这种不可持续的局面让中国陷入困境,如果不提供帮助,经济模式就会崩溃,对增长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后果,或者冒着鼓励更多鲁莽支出的风险介入。 一位不具名的政策顾问对路透表示:“应该确立一个原则,并非所有债务都将由中央承担,这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 为了避免这种风险,该顾问建议所有利益相关者承担一些负担,包括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整个社会。 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北京将指示国有银行继续以较低利率提供长期贷款来展期到期债务,这一策略通常被称为“延期和假装”(extend and pretend)。然而,银行需要根据再融资任务的规模和紧迫性进行选择。债务重组损害了它们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削弱了它们为经济其他部分融资的能力。 一家国有银行的消息人士在最近对两个负债累累的省份进行工作访问后表示,对于许多地方而言,为了保持重要职能,需要从北京转移资金,为了发展,需要发行债券,“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分析师称,地方政府可能会利用去年剩余的发债额度,将其资产负债表上的“隐性债务”替换为官方债券,发行规模可达2.6万亿元。实际上,若是回顾中国市场的历史,这样的举动是有先例的。2015至2018年,地方政府发行债券约12万亿元用于置换表外债务。 中国还可能要求某些地方出售或利用资产来筹集资金,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Tao Wang表示:“中国地方政府和融资平台债务的扩大,以及事实上的重组,特别是与银行的重组,可能会受到鼓励,同时地方政府也可能被迫出售或抵押一些资产。” 北京在2020年发行了1万亿元人民币的特别债券来应对疫情,2007年发行了1.55万亿人民币用于对主权财富基金进行资本重组,1998年发行了2700亿元人民币用于对“四大”国有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中国10至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7-3.0%,一些城市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支付7-10%的利息。 分析人士表示,为重要公共服务提供资金的更慷慨的直接财政转移,也可能被纳入这一篮子。这条路很常见,财政部预计今年此类转移支付将达到创纪录的10万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长3.6%。 BBVA分析师建议,在评估地方政府官员时淡化增长绩效标准。但最终,在经历了40年的惊人扩张之后,中国社会可能不得不接受较低的增长。 “北京是否能够接受地方政府投资大幅放缓,进而导致经济增长放缓,将是任何重组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荣鼎咨询的赖特表示。
lg
...
秉哥说市
2023-08-07
CPT Markets:白宫跳脚,全球市场波动剧烈! 惠誉突降美国信用评级!
go
lg
...
势在2011年陷入动荡,欧洲正陷入主权
债务
危机
,整个金融市场弥漫肃杀气息,致使投资人转趋保守、避险情绪相当高昂,而当时的标普降评无疑是加深各界对美国经济的担忧,但CPT Markets分析师指出,当时的降评对市场也未造成多大的影响,因为投资人反而是在市场最为动荡时,转向美国资产市场,甚至到年底时美国公债殖利率更是下跌的夸张。如今市场对于美国信评下降将会有两种想法,第一,该消息一爆出将有可能会加剧市场的焦虑情绪与避险需求,资金容易流向美债与美元等避险资产,第二,突然的信评调降不太可能促使华尔街与投资者全数放弃对美债的需求,因为被奉为无风险避险资产的它在全球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脚色。以现今情况来说,降评虽是对美国信誉一大打击,但以大面向来看,投资人的焦点更应放在美联储这数十年来最为猛烈的一波加息循环什么时候能扑灭通胀,简而言之,鲍威尔与美联储的一切行动远远甚过于惠誉降评,况且即使债信评等降一级,投资人也不可立即停止购买美债,因为美国公债往往是资金安全的避风港。 CPT Markets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以上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未来投资建议。CPT Markets 发布的文章主要根据国际财经数据报告及国际新闻为参考依据。
lg
...
CPT_Markets
2023-08-07
希腊获Scope上调评级
债务
危机
爆发13年后回归投资级
go
lg
...
评级机构Scope Ratings周五将希腊主权评级从BB+上调至BBB-,并在声明中表示,“在高通胀、高于潜在水平的实体经济增长,现行债务的平均利息成本较低,以及实现基本财政盈余的背景下,公共债务的稳步下降轨迹”是上调评级的驱动因素。
lg
...
金融界
2023-08-06
希腊获得Scope上调评级
债务
危机
爆发13年后回归投资级
go
lg
...
的这个评级决定有助于为2010年爆发的
债务
危机
画上一个句号。当时希腊在危机之下不得不寻求三个国际纾困计划的支持,其作为欧元区成员国的地位也受到质疑。 在此次评级调整之前,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赢得连任选举,他承诺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并继续推进其四年前开始的经济改革。 Scope将希腊主权评级从BB+上调至BBB-,并在声明中表示,“在高通胀、高于潜在水平的实体经济增长,现行债务的平均利息成本较低,以及实现基本财政盈余的背景下,公共债务的稳步下降轨迹”是上调评级的驱动因素。 Scope还提到“欧洲机构对希腊的持续支持”,但补充说“信用评级仍然面临挑战”,主要是因为政府债务较高。 此次上调评级在广泛预期之中。一段时间以来,投资者一直在以低于意大利等投资级国家的收益率水平买进希腊债券,也使希腊国债今年在欧元区表现最佳。 Scope的评级目前不被欧洲央行认可,意味着它不会接受希腊债券作为抵押品。不过,鉴于欧洲央行正在审查Scope的资格,这种情况可能很快就会改变。 分析师预计其他评级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效仿Scope的做法,米佐塔基斯的目标是年底前使希腊评级上调。在周五Scope的声明之前,日本的Rating and Investment Information Inc.是第一家将希腊纳入投资级的信用评估机构。
lg
...
金融界
2023-08-05
梁建章、任泽平:“孩子荒”影响投资和消费信心
go
lg
...
多经济学家错误地把日本的问题归咎于金融
债务
危机
的问题,但是真正的病根,其实是由于人口衰竭所导致的投资信心和科技创新的不足。简言之,日本失去三十年,不是金融战败,而是人口战败。试想一下,如果Google、苹果和亚马逊或者腾讯、阿里巴巴等获益于本土人口规模的互联网巨头出自于日本而非美国或中国,那么日本经济状况肯定会比目前强很多。 所以,中国在创新领域必须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辙,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警觉。如果新出生人口锐减,那么创新和投资的信心会大打折扣,中国经济和企业的活力也会大打折扣。在这种不利局面下,如果美国再持续打压中国的科技创新,那么中国科技创新被卡脖子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的经济困境,首先就要解决低生育率问题。中国的低生育率几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从2017至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已经连续六年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降至956万,只有2016年出生人口数1883万的一半左右。 低生育率的根源是生育成本过高,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如果以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本国人均GDP的倍数来计算,法国是2.24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则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想提升生育率,就要切实降低育龄家庭的生育成本。生育成本高企的原因,主要是教育成本过高和育儿福利的缺失。由于教育改革是非常困难和滞后的(关于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请参考《人口战略》一书中的相关论述),那么要想解决当前经济困境,唯一立竿见影的有效办法就是大幅度发放生育补贴。建议给有孩家庭每月1000元到6000元(可以一孩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补贴3000元,三孩家庭补贴6000元)的补贴额度。按照上述补贴方案,即一孩家庭补贴1000元,二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1500元,三孩家庭平均每孩补贴2000元。按照平均每孩每月补贴1500元计算,即平均每孩每年补贴1.8万元。如果每年出生人口1000万,那么补贴当年出生人口需1800亿元。如果追溯到三年前的家庭,第一年可能需要近6000亿,以后逐步增加。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补贴生育的力度,需要每年拿出GDP的2%-3%用于生育补贴。 相对于其他补贴方式,生育补贴更加精准和立竿见影。比如发放家庭补贴或者购房补贴,也许只是补贴了原来并不需要补贴或没有孩子的人,他们拿到补贴也可能只是进行储蓄而非用于消费,导致财政补贴只能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生育补贴则基本没有此类问题,因为这部分家庭正好需要花钱消费。根据育娲人口研究的测算,0-5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每年约需2.7万元,对于一般家庭是很大的负担。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三个孩子,可能需要一个全职妈妈(或者爸爸),每个月几千块正好相当于给全职妈妈(或者爸爸)发工资,对这些家庭会成为防止返贫的有效措施。从公平角度来衡量,这些孩子未来会成为创新者、建设者、奋斗者和纳税者,可以说这些家庭为了国家的未来而辛苦抚养孩子,所以补贴这些家庭必要且公平。 有人说2%-3%的GDP太多了,有这么多钱吗?其实2%-3%的GDP,按照每年6%的经济增长来计算,也就是4-6个月的经济增长,这是一个很小的代价。如果全国人民延迟享受四个月到六个月的经济增长,就能解决堪称百年大计的生育率问题,那么相对于如此巨大的收益,付出2%-3%的GDP的代价简直微不足道!更何况,这2%-3%的GDP根本不是白白付出的代价,只是针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再分配。因为整个社会的财富和消费并没有减少,只是把全社会的延迟消费更多用于支持有孩家庭,简言之只是从一个口袋转移到了另一个口袋。这种社会资源分配的调整,除了会带来额外的新生儿进而提升生育率之外,还会帮助一部分家庭实现有儿有女的愿望,为这些家庭平添了无数幸福。 所以生育补贴绝非额外付出的代价,只是让社会资源的分配变得愈加公平,并且会带来更多的孩子,为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潜力。另外,当前在需求不足的经济形势下,额外的生育补贴还可以带来额外的刺激经济收益。通过大量发放补贴,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原本过剩的产能,提振不充分的就业和经济增长。当然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为中国未来的人力资源进行长远的储备和投资。即便是目前没有直接拿到补贴的人,最终也会从短期经济提振、长期经济繁荣以及更加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中获益。 总结:孩子荒可能会严重影响中国经济当前低迷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因为孩子代表了未来,没有足够的孩子,就不会有对中国经济的长远乐观预期。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中国经济长期根本的人口问题。中国需要通过大量发放生育补贴来提升生育率。这些举措,短期可以提升消费和投资信心乃至促进就业,进而化解各种对于中国经济长远悲观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中国长期的创新力和综合国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lg
...
金融界
2023-08-04
伯南克一语成谶?美国这一定时炸弹响声渐大 这只“灰犀牛”恐引爆下一次危机
go
lg
...
狼来了”的看法中获得虚假的安慰。#美国
债务
危机
# 诚然,美国国债仍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强、最令人垂涎的资产,也是其他所有资产定价的无风险基石。而且,除了2011年股市的短暂暴跌外,美国的财政过剩很少对其公民的钱包造成直接影响。不过,惠誉发出警告之际,人们正变得越来越难以忽视这个问题。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2008-09年的金融危机和对新冠大流行的紧急应对,加速了这种清算,也帮助推迟了痛苦。2007年,国会预算办公室(CBO)预计,10年内公众持有的联邦债务将降至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2%左右。而2011年时,预计这一比例将在本财年达到76%左右。很快就会超过100%。 但是,由于美联储在此期间帮助将利率维持在如此低的水平,甚至在2020年将其隔夜借款利率降至零,纳税人为过去积累的债务融资的账单并不多。在上世纪90年代初,净利息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更高。这是因为未偿债务的利率与当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但随着美联储提高利率以应对去年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的通胀,这一比例正在迅速上升。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到2024财年,净利息将达到7450亿美元——约为不包括国防在内的所有可自由支配支出的四分之三。 这不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但无论如何,周三上午债券市场对惠誉评级下调的反应与2011年的情况正好相反。债券收益率升至接近年内最高水平。在债务上限僵局之后,大量短期债券的发行填补了财政部的金库,这是另一个短期压力。 华尔街日报撰文称,美国以自己的货币借款,只要有印钞机,就永远不会不自觉地违约。然而,随着利率上升推高融资需求,美国政府在不采取削减福利或公开印钞等政治上灾难性措施的情况下改变财政路径的能力正变得越来越有限。 如果不采取这些激进的措施,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意味着要支付更多的借款费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断上升的无风险利率将排挤私人投资,并削弱股票价值。 华尔街日报指出,更糟糕的是,失去这种回旋余地还可能导致应对下一次危机,无论是金融、医疗还是军事危机,不再是山姆大叔掏出支票簿那么简单。例如,保护美国的盟友免受中国的攻击,可能不仅需要将美国人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还需要在国内以更高的税收、通货膨胀、福利削减或这些因素的某种组合的形式进行严重的权衡。中国也是美国的主要债务持有者。 政策分析师米歇尔·沃克(Michele Wucker)在她2016年出版的《灰犀牛》(The Gray Rhino)一书中描述了这类问题,这本书是中国的英文畅销书。与被称为“黑天鹅”的突发危机不同,灰犀牛是一种非常可能发生的事件,有大量的警告和证据被忽视,直到为时已晚。 眼下,这个列表上还需要再加上惠誉的评级下调。
lg
...
财经风云
2023-08-04
提振信心!中国人民银行承诺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经济
go
lg
...
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在努力应对一场严重的
债务
危机
。这场危机最初是由政府控制不断膨胀的债务的举措引发的,许多开发商在出售公寓和筹集资金方面出现违约。 出席会议的有龙湖地产、美的地产控股、中信金控旗下的地产公司和乳品巨头伊利集团、铝制品制造商中国宏桥集团、电子元件制造商正泰集团、农业综合企业新希望集团和服装产品制造商宏都集团的负责人。 为了恢复民间企业的信心,上个月中国政府还多次与民间企业进行了面谈,了解了他们的经营困难。上周政府还要求公众报告私营经济增长中的障碍。
lg
...
白兔捣药秋复春
1评论
2023-08-03
下轮牛市前 会不会还有一次大跌?
go
lg
...
也可能预示着这一轮美股的反弹到顶了。
债务
危机
正在显现。由于利率上调,美国的利息支付已经飙升至1万亿美元。政府要如何支付这笔巨额开支?目前还不知道。但无法长期维持是肯定的。 如果还有一次大跌,那么诱发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呢? StarEx认为: 1、加密市场出现一个突发的利空,这个利空大于FTX暴雷。就像2018年底的BCH和BSV分叉大战导致市场暴跌一样。可能会是Defi的借贷暴雷,尤其是最近的crv事件;也有可能是L2公链的估值大跌,毕竟现在公链一大堆,同质化很严重,用户很少;甚至可能是以太坊本身出现什么bug等。都不好预测。 2、监管:这个是影响非常大的,它对加密市场资金的进出影响非常大,没有合规,大资金进不来,市场就难涨。从过去几个月看,美国监管显然是不大友好的。 3、宏观:这个主要是加息、缩表等。这么高的利率,经济大概率会衰退,从而诱发资本市场大跌,也是很可能的。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潜在的波动?StarEx认为: 1、 不要频繁交易,不要长期持有垃圾币 这次熊市与众不同,市场一直试图同垃圾币把你的最后一笔钱骗走。比如土狗、meme币。 2、 持有收益型资产 以太坊质押,很多人觉得这太低了,每天的波动可能都远超过这个,但这个策略可以防止你乱交易,最后亏完!把资产安全存放在DeFi金库中,我们往往就懒得去管他了,比如,解锁某些代币可能需要等待几天,防止瞎折腾。 3、 不要借贷 加密市场不乏一些人胆地借贷来炒币,还有加杠杠,老实说只要加了杠杠,不出场,亏完是迟早的事情。贷款和杠杠只会带来太多麻烦、太多风险,而收益却很少。 4、 保持轻松,该干嘛干嘛 用于投资的钱一定是闲钱,不急着用的钱,这样你的心态会好很多。最重要的是,留住钱、活下去。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8-03
上一页
1
•••
73
74
75
76
77
•••
140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重磅!美媒:在与特朗普的贸易战中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手握多张王牌
lg
...
中国经济惊现极罕见一幕!中国关键银行贷款指标20年来首次萎缩 释放何信号
lg
...
美联储9月降息“悬了”?!PPI大幅高于预期,黄金急挫、险破3340
lg
...
【直击亚市】罕见公开批评!贝森特称日本将加息、美联储应降息150点 比特币创新高
lg
...
美国7月PPI“封死”美联储9月“大幅降息”可能性,加入VSTAR 抢占行情风口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