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路透:美国滞胀阴影或引发“股债汇三杀”,投资者应买什么?
go
lg
...
h)在8月初的调查显示,约 70% 的
全球
投资者
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出现滞胀 ——即低于趋势水平的经济增长与高于趋势水平的通胀并存。近期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核心通胀急升以及生产者物价意外飙涨,都强化了市场担忧。 尽管如此,美国以及全球股市仍处于接近历史高位,债市也保持平静,显示投资者并未出现明显恐慌。 Carmignac 固定收益经理 Marie-Anne Allier(玛丽-安妮·阿利耶) 表示:“滞胀已在市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但尚未体现在价格中。” 债券市场:高通胀侵蚀风险 持续通胀或通胀担忧可能冲击长期债券,因为它会不断侵蚀固定利息支付的实际价值。 Paul Eitelman(保罗·艾特尔曼),隶属管理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的 Russell Investments(罗素投资),指出养老基金与保险机构对通胀侵蚀债券投资组合的担忧正在加剧。他补充道:“如果再出现一份极度疲弱的就业报告,美国滞胀担忧将显著升温。” 非美市场债券也难以提供避险。Foresight Group投资组合经理 Mayank Markanday(马扬克·马坎代) 指出:“七国集团(G7)国家利率与长端收益率高度相关,如果美国长端国债大幅抛售,其他主要市场也会受到波及。” 目前,主要市场的长期债券已出现抛压。今年以来,美国、德国与英国的两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但30年期收益率却走高。如果持续性通胀阻碍美联储今年降息,短期债券也将承压。 股市风险:华尔街或遭冲击 Caroline Shaw(卡罗琳·肖),Fidelity International多元资产经理称,该机构预期美国经济增速放缓,滞胀已成为其两大核心情景之一。她依旧看好美国大型科技股,但已在7月中旬买入针对小盘股指数 Russell 2000 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s)作为对冲。 全球股市同样难以幸免。State Street(道富集团) 宏观策略主管 Michael Metcalfe(迈克尔·梅特卡夫) 指出,自1990年以来,当美国制造业数据同时显示“收缩+价格高企”时,全球股市平均下跌约15%。 不过当前股市依旧上涨,反映出投资者认为“全球贸易体系的扰动不足以动摇大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Man Group首席市场策略师 Kristina Hooper(克里斯蒂娜·胡珀) 表示:“市场目前选择性忽视坏消息,只看好的一面。” 汇市格局:美元承压 Edmond de Rothschild Asset Management多资产与套保投资经理Nabil Milali(纳比勒·米拉利)认为,美国经济正迈向滞胀,美元对欧元将进一步走弱。 他解释称,滞胀对美元构成“双重风险”:经济增长疲弱会削弱货币价值,而持续通胀则会侵蚀美元在海外的购买力。 截至目前,欧元兑美元今年已累计升值逾12%,日元与英镑也均走强。 投资者应买什么? 在滞胀风险背景下,黄金或将成为投资者的首选。Kristina Hooper 称,黄金已是对冲多重风险的核心资产。 Mayank Markanday 建议,短期抗通胀债券同样具备吸引力。专业投资者还在使用复杂衍生品,如通胀互换,其价值会在物价指数超出一定水平时上升。 目前,美国两年期通胀互换水平已接近两年多来的最高点。
lg
...
Linlin
08-18 21:31
南下资金,买爆了!
go
lg
...
的表现。 突然之间,港股市场已然成为了
全球
投资者
关注的焦点。 01 资金疯狂流入港股 8月15日,南向资金净买入约358.76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流入约197.12亿港元,深港股通净流入约161.65亿港元。全天南向资金成交金额约1796.22亿港元,为近三周高位,相当于恒指当日成交额的57.44%。 数据显示,本周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约381.21亿港元,流入规模环比骤增约75%。其中,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阿里巴巴14.54亿港元,净买入腾讯控股14.07亿港元,净买入美团12.47亿港元。 行业来看,本周港股通主要流入技术硬件与设备、软件与服务、零售业、生物医药板块。 而今年以来,南下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9389亿港元,已远超2024年全年8078.7亿港元的规模。这个趋势在下半年得到显著加速,近三月就累计净流入近3000亿港元。如此天量的资金入场,也使得港股迎来近年罕见的活跃表现。 融资方面,截至7月末,港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达3318.8亿港元,今年港股市场的资金需求非常旺盛。港股IPO表现也极为亮眼,目前超过50只新股上市,累计募资超1280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倍,接近2023年和2024年募资总额,跃居全球IPO融资榜首。其中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等8家A股巨头公司已成功在港上市,合计首发募集资金893亿港元,同时也成为吸引资金南下布局的重要驱动。 面向港股的基金发行情况也十分火爆。2025年以来,港股主题基金新成立规模已达850亿港元,为港股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资金。 同时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流入港股相关ETF。截至2025Q2,跟踪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的ETF规模最大;跟踪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的ETF规模环比抬升最为显著。 其中,富国基金的港股通互联网ETF表现尤为突出,规模增长了230多亿,半年时间规模直接翻倍,在港股ETF中规模遥遥领先。工银瑞信的港股通科技30ETF年内规模增长140多亿,较年初规模翻了近三倍。此外,如汇添富基金的港股通创新药ETF年初规模还仅有6.53亿,截至6月26日,规模已经增长至63.05亿。这些ETF规模的激增,与今年港股市场中科技、创新药等板块的良好表现密切相关,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借道ETF布局相关板块。 机构研报数据显示,截至2025Q2主动型公募基金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总值和股票投资市值的比例分别达到14.7%、17.5%,都超过了上一轮的高点2021年Q1的11.0%、14.2%。同时截至2025Q2投资了港股的被动型公募基金份额为4540.0亿份,环比增长8.4%,港股持仓市值达4044.6亿元,环比抬升588.4亿元。 其他资金方面,7月香港本地资金净流入1.3亿美元,与可比同期基本持平,外资净流入港股市场约33.8亿美元,反映长线基金开始出现回流的倾向,同时被动基金加速净流入33亿美元,仍为净流入的主要驱动力,显示对冲型和交易型基金或在积极地交易港股。 从买入板块来看,外资主要买入的板块集中在科技、消费等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领域。部分外资机构认为,港股市场中的科技企业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消费企业则受益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消费升级的趋势,因此加大了对这些板块的配置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大空头》的原型MichaelBurry在二季度的持仓对中概股态度出现了180度大转弯,清空了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拼多多、携程等的看跌期权,反手买入了阿里巴巴、京东的看涨期权。此外,主动管理巨头Dodge&Cox在二季度也选择加仓京东;毅恒资本也增持了京东的看涨期权,增持幅度为28.49%。 02 后市怎么看? 从估值角度来看,尽管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突出,领涨全球,但主要宽基指数的估值修复程度相对温和,目前仅回升至成立以来的历史均值附近,与历史高点相比仍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 具体到截至7月末的数据,恒生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1.3倍,在近十年的历史区间中处于中上水平;恒生国企指数动态市盈率为10.2倍,对应近十年以来自下而上87.0%的分位数,估值同样处于历史中上位置。 而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则表现出显著的性价比优势,其动态市盈率为21.5倍,仅处于近十年以来自下而上19.5%的分位数,处于历史低位。虽然部分赛道板块估值已经出现巨大提升,但依旧有部分行业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如公用事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等行业。 对于港股的后市表现,机构普遍表示看好。 多数机构认为,港股市场的上涨趋势有望延续。一方面,宏观经济环境将继续向好,为市场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资金流入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改变,南下资金和外资将继续为市场注入活力。同时,港股市场的改革不断推进,如优化上市制度、加强市场监管等,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知名分析师、莲华资管首席投资官洪灏在8月上旬一场对话中认为,当下全球不缺流动性,港股市场的资金环境十分宽松,不缺钱。港股下半年会有很多机会,肯定会出现新高,且会大幅高于当前水平,至少会达到三年来的新高(并非历史新高),尽管港股市场可能会出现回调,但回调或许就是加仓的好时机。 兴业证券张忆东团队近期的研报认为,港股全面“走牛”,已进入“漫长的夏天”。此轮港股将走出超级长牛,当下市场环境和资金流向都支撑港股持续向好,且不同板块在不同时期存在投资机会。 对于投资机会,该团队认为,8月是布局互联网的好时机。互联网行业经历二季度震荡整理后,估值合理偏低,性价比高。下半年全球AI模型厂商集中发力,AI应用领域迎来新催化,互联网有望回归AI叙事、科技成长叙事。同时AI相关产业链的软硬件、半导体、军工科技、智能辅助驾驶以及消费电子等也值得关注。 此外,该团队对于新消费板块,虽然新消费估值不算便宜,但从战略上继续看多。对价值股板块,该团队认为,红利资产对配置型资金仍有吸引力,在较长时期低利率环境下,港股红利股的股息率优势明显。截至7月31日,恒生港股通高股息率指数股息率(TTM)为5.75%,与中国10年期国债利差超过4个百分点。金融、运营商、公用事业、能源、资源、食品饮料、地产产业链等领域的优质高股息央国企有配置价值。 高盛在7月份的一份研报中也上调港股评级至“持股”,认为在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美元走弱的背景下,港股将成为主要受益者之一。同时,高盛上调了对亚洲股市的预期,将MSCI亚太(除日本外)指数的12个月目标指数上调了3%,至700点,显示出对包括港股在内的亚洲股市整体较为乐观的态度。 03 小结 在南下资金和外资的加速涌入下,港股市场在2025年展现出了强大的活力和潜力。 展望后续,港股的配置价值仍值得期待。估值优势、产业升级红利与政策托底形成三重支撑,叠加外资配置比例处于历史低位、A股核心资产加速赴港上市等因素,增量资金的持续涌入有望推动行情继续上涨。 尽管外部扰动可能带来阶段性波动,但在科技产业周期上行、中报业绩验证以及流动性宽松的大背景下,港股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依然清晰,稀缺性强、业绩稳健的优质龙头企业或将持续获得资金青睐。然而,投资者在关注港股市场机会的同时,也应注意市场风险,谨慎做出投资决策。(全文完)
lg
...
格隆汇
08-17 14:44
特朗普普京阿拉斯加会晤推动美俄合作与乌克兰和平
go
lg
...
达成。A股市场融资余额创近十年新高反映
全球
投资者
情绪回暖,为未来经济合作与市场活跃度提供积极信号。 常见问题解答 问:特朗普与普京会晤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美俄经贸合作、乌克兰局势、北约与安全问题,以及土地争议和未来协议的可能性。会晤强调坦诚交流,为进一步合作提供基础。 问:乌克兰和平是否已经确定? 答:尚未确定,协议需乌克兰与泽连斯基同意。特朗普表示各方正积极推进,短期内有望取得进展。 问:A股市场融资余额创纪录意味着什么? 答: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显示投资者信心增强和市场活跃度提升,反映经济环境稳定以及资本市场潜力。 问:特朗普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可能性如何? 答:希拉里表示,如特朗普在乌克兰和平中发挥关键作用,她将提名他,但前提是不损害乌克兰领土完整。目前属于潜在提名阶段。 问:美俄合作在哪些领域最有潜力? 答:包括贸易、数字经济、高科技、太空探索等领域。双方已有初步共识,但部分具体协议仍需进一步商定。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17 00:10
道指冲击年内首个收盘新高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9月降息
go
lg
...
绪价值。虽然覆盖面不及标普500,但在
全球
投资者
眼中,它依然是华尔街最具辨识度的市场风向标之一。
lg
...
琳琳总总
08-16 00:12
MarsChain:以五大业务板块,锚定元宇宙本质需求
go
lg
...
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为新手及
全球
投资者
提供更加卓越、安全、丰富的交易服务。
lg
...
比特巫师
08-15 21:47
新手入手加密货币太难?看如何MEX为用户保驾护航
go
lg
...
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持续为新手及
全球
投资者
提供更加卓越、安全、丰富的交易服务。
lg
...
OprenGate
08-14 22:43
贝森特突然发声、美联储最新驳斥!今日PPI给全球市场再添一把火?
go
lg
...
行本周的一项调查显示,大约 70% 的
全球
投资者
预计,美国滞胀将在三个月内成为市场的主导叙事。 Russell Investments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 Paul Eitelman 表示:“通胀开始显现,虽然目前还不算严重,但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继续,并放大这一风险。 美联储反驳降息50个基点 美国国债市场显示,投资者越来越担心“更高、更久”的通胀会损害长期债券,因为通胀会逐渐侵蚀固定利息票息的实际价值。 短期美债收益率徘徊在三个月低点附近,因交易员加大对今年首次降息的押注。作为对货币政策变化最敏感的品种,2 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四在 3.67% 附近交易。对通胀预期最敏感的 30 年期美债收益率目前比两年期高出 112 个基点,高于 8 月 1 日的约 95 个基点。 KBC Securities 全球股票主管 Andrea Gabellone 表示,当天的数据“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要么巩固美联储降息 25 个基点的预期,要么推动市场考虑一次大幅降息。”他补充说:“市场已经有人在谈论 50 个基点降息,但我认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市场数据来改变叙事。” 旧金山联储主席 Mary Daly 则反驳下个月降息 50 个基点的呼声,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样的举动“会释放一种紧迫信号,而我在劳动力市场的表现中并未感受到这种紧迫性。” 日元受到贝森特警告 汇市方面,周四,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依旧在两周低点附近挣扎,而日元普遍走强,兑美元升至三周高点 146.38。 在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预计日本将加息以抑制通胀后,日元上涨 0.5%,创近两周最大涨幅。贝森特称,日本央行在应对物价方面“落后于形势”,他预计其将加息。 日本央行迄今为止一直为超低利率辩护,理由是其关注国内需求和工资的核心通胀指标仍低于目标,而且需要更明确地评估美国关税将如何影响出口商。 欧元报 1.16722 美元,略低于前一日创下的两周高位;与此同时,欧洲政府债券大体跟随美债走势,德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 2 个基点至 2.66%。 英镑小幅走高,因数据显示英国第二季度经济表现好于预期,这提高了英国央行进一步降息的门槛。 施罗德高级经济学家 George Brown 表示:“市场对经济强劲反弹的希望可能会落空。劳动力市场已趋软化,产能限制意味着即便是温和增长也会带来通胀压力。鉴于此,我们预计英国央行将在今年余下时间维持利率不变。” 特朗普与普京会晤 油价在两个月低点附近企稳,交易员密切关注周五即将举行的美俄领导人峰会。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总统普京不同意停火,将面临“非常严厉的后果”。布伦特原油交易价格接近每桶 66 美元。 高盛分析师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若乌克兰停火谈判缺乏进展,可能会导致白宫重新对俄罗斯石油实施制裁,但这只会带来“有限的”供应中断风险。 摩根大通策略师表示,若达成和平协议,可能提振欧元兑美元汇率,但他们警告称,要实现停火的难度很大。 现货黄金目前基本持平,目前交投在3357美元,日内最高触及3374美元,最低下探3341附近。
lg
...
欧罗巴
08-14 18:50
一波援军正在路上!
go
lg
...
间还有多少? 上述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
全球
投资者
对中国股票的配置仍处于历史低位,超配缺口达2.4个百分点;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背景下,非美资产的配置需求将显著增加。 王滢在报告中写道: “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趋势在全球主要市场排名第二,且估值较其他市场更低,大概率会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美联储的降息时间,以及对美元走软形成更广泛共识,
全球
投资者
配置到非美市场的意愿会进一步增强。” 隔夜,美财长贝森特表示,对美联储9月会议感到乐观,有50个基点降息的可能,且可能会连续进行一系列降息操作,目前的利率应该再下调150至175个基点。 芝商所的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认为美联储9月会议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高达95.8%。从2015年以来的历史经验显示,会议前1个月市场定价的调息概率超过90%,最后美联储都调息了,没有1次落空。 综上,王滢团队认为中国股市正处于“结构性复苏”的关键阶段,资金重返趋势的持续性取决于企业盈利改善、政策落地效果及全球流动性环境的变化。 2 7月居民储蓄加速搬家! 股市另一个关键的增量资金必定是居民储蓄。 7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搬家似乎真的开始了! 7月M2增速8.8%(前值8.3%),M1增速快速回升至5.6%(前值4.6%),M2-M1剪刀差为3.2个百分点,较上月缩小了0.5个百分点,显示资金活跃程度提高。 新增人民币存款5000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降0.78万亿元,而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元,是推高M2的主要原因。 机构认为上述现象形成的原因大概率源自权益市场表现亮眼,居民存款加速向权益等非银部门迁移。 国泰海通团队指出,M2增速进一步走高,主要是居民风险偏好明显抬升,“股牛”行情下居民将部分存款“搬家”到风险资产,体现在非银存款同比大增。 事实上,这不是今年第一次出现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的情况,今年4月新增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也创下过去10年的最高纪录。 中金团队认为,这或反映出在存款利率下降的大背景下,私人部门的金融投资愈加活跃,考虑到7月债市表现不佳,固定收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偏弱,非银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有可能更多流向了股票市场。 这从今年A股新开户数据也可以得到验证。 7月A股接连突破3500点、3600点,散户也在跑步入场。A股7月新开户数达196万户(个人投资者开户195.4万户),远超去年同期水平,同比增长71%,环比增长19%。 回溯前6个月开户数的变化,只要A股有赚钱效应,开户数便会“水涨船高”。1月A股新开户总数为157万户,2月的284万户实现近翻倍增长,3月突破300万户,4月、5月震荡下滑,6月有所回升。 说明A股出现赚钱效应后,的确会吸引居民资金入市。随着A股新开户数的持续增长,市场资金池不断扩大,为“慢牛”行情提供了有力支撑。 那居民高达160万亿的储蓄,在后续利率还要进一步下调的预期下,有多大部分有望“搬进”股市? 浙商证券估算2020年以来居民储蓄意愿提高所积累的超额储蓄体量约为4.25万亿。 如此庞大的体量,其后续搬家与否、以及去向将对各类资产价格产品重要影响。 从日本、美国的经验来看,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市场对权益投资的兴趣显著强于固定收益产品。且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几乎均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随后带动存款搬家入市。 国泰海通证券团队指出,2025H2-2026年居民存款和理财集中到期,低收益倒逼居民资产搬家,这将进一步释放股市流动性。 其中3-5年的高利率定存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2026年迎来存款到期高峰;从理财产品到期上看,年内9月预计将迎来到期的小高峰,而前期1-3年定期理财产品到期的高峰预计从2026年开启。 毋庸置疑,我们又面临新一轮增量资金入市的拐点。 3 巨佬最新持仓出炉 截至今年6月30日,桥水基金总规模为248亿美元,环比增14.81%,二季度大幅增持英伟达约439万股(增幅154.37%),增持谷歌256万股(增幅84.08%)、微软91万股(增幅111.88%),新建仓Arm、Lyft等股票,清仓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京东等中概股。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摩根大通二季度同样大幅增持美股科技巨头,增持微软1505万股、英伟达4149万股和苹果1586万股。 万亿资管巨头贝莱德二季度增持了794.01万股英伟达,同时增持了苹果、亚马逊,但减持170.79万股微软,并小幅减持了META。
lg
...
格隆汇
08-14 16:58
港股午评:恒指微跌0.06%、科指跌0.45%,大金融股活跃,科技股分化,腾讯绩后涨超1%
go
lg
...
兴业证券:长期继续坚定看多做多港股。
全球
投资者
特别是中国投资者对于中国股市的牛市思维正在持续增强。兴业证券维持此轮港股行情将走出超级长牛的判断。中短期,维持下半年港股行情震荡向上,持续创新高的判断。美联储降息可能只是时间问题,聚焦联储降息和美元走软对港股流动性的进一步刺激动能。 国元国际:从中长期视角来看,虽然此前国内高层会议显示短期内出台超预期宽松政策的可能性较低,但为了应对关税影响,下半年在经济动能减弱时仍可能会有相关政策出台。政策预期仍能支撑港股估值,预计港股中长期内保持韧性。 光大证券:港股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结合当前估值仍偏低,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近期恒生指数已经突破了前期高点,上涨阻力较小,在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港股市场未来或许将继续震荡上行。
lg
...
金融界
08-14 12:18
4.3万亿外资涌入中国债市,占比2.3%持续攀升
go
lg
...
置呈现出自去年下半年起的再度提速态势。
全球
投资者
对美元资产信心下降,非美元资产偏好增加,推动了资产重新配置需求。中国债券市场与发达市场固定收益相关性较低,具备良好的分散化配置价值,持续吸引寻求多元化的投资者。 外资流入迎来新一轮增长契机 2018年至2022年期间,外资机构对中国债券持仓从2000亿美元升至6000亿美元峰值。经历两年略微回落后,2024年下半年起持仓再次回升。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投资渠道开通,2017年债券通"北向通"开通,为外资配置提供便利。 投资便利性显著提升,外资配置中国债券市场愈发方便,基本没有额度限制。近年来全球投资非美元资产趋势加速,成为推动外资增配的关键因素。各国央行仍在增持人民币与欧元资产,美元资产不确定性促使主权基金、养老金等长期资金重新寻找非美元避风港。 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全球综合指数、摩根大通全球政府债券指数、富时罗素世界国债指数,外资流入量激增。"债券通"机制推出进一步优化投资渠道,推动大量被动资金流入。外资在境内债市占比仍处低位,意味着未来仍有巨大增长潜力。 配置偏好或向信用债拓展 中国债券市场当前结构中,利率债占比约62.3%,信用债占比约37.7%。利率债主要由中央、地方政府及政策性银行发行,信用债主要包括国企和非国企发行的信用债券。外资机构仍偏好流动性最好的利率债,约3000亿美元配置于中国国债,1000亿美元配置于国开行等三大政策性银行债。 外资大规模进入中国债市仅始于2016年CIBM渠道开放,投资者会先买入熟悉、安全的品种。数百亿美元流向银行大额存单,反映出外资对不同债券品种的逐步认知过程。未来外资机构偏好或拓展至信用债及资产支持证券,境外客户已开始深入研究中国信用债及ABS等品种。 信用债具有绝对收益率优势,ABS具备多样化底层资产优势,预计将成为下一阶段外资增配方向。目前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大多是中长期配置,外资机构主力是大型央行、养老金、保险公司等专业性机构投资者。人民币债券纳入三大全球指数后,被动资金持有的指数基金往往是中长期配置。 中长期配置往往能享受低相关性、低波动性、资产配置分散化投资的好处。中国债券市场对外资机构具有规模大、开放度高、相关性低、波动率低等多重优势。在资金面出现收敛时,央行往往通过增加净投放方式进行呵护,为债券市场提供支撑。
lg
...
金融界
08-14 06:48
上一页
1
•••
20
21
22
23
24
•••
25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特朗普刚刚重大发声:这是一件对美国来说是“生死攸关”的事!
lg
...
两大投行齐声警告:全球股市或将迎来“现实回调”、未来两年恐跌10%至20%
lg
...
“大空头”再出手!全球市场集体跳水:美股、比特币、黄金、原油竞相下跌
lg
...
中俄突发重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促进投资 扩大与俄经济联系
lg
...
【黄金收评】令人震惊的行情!金价暴跌近70美元 黄金猛烈回调的原因在这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AI热潮:从芯片到资本的竞赛#
lg
...
19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比特日报#
lg
...
11讨论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