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只因犯了这个错,这家上市公司主动终止了股权激励计划
go
lg
...
IDC统计,2019年-2021年全球
出货量
前五的手机品牌中,除苹果完全采用自研视觉人工智能算法外,其余安卓系统手机的主流机型均有搭载虹软科技的视觉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所以在智能手机快速迭代的今天,虹软科技的收入数据还蛮好看。 2017年营收3.46亿,2018年4.58亿,2019年5.64亿,2020年6.83亿。 稳步增长。 但是从2021年开始,虹软科技的营业收入就开始下降。 2021年,虹软科技全年营收5.73亿,较上年同期减少16.12%;2022年上半年营收2.62亿,较上年同期减少12.78%。 虹软科技的股权激励计划,就是2020年8月发布的,在营收即将拐点的前巅峰时期。 关注一心向上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02收入构成单一,股权激励计划埋下隐患 其实虹软科技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也属必然。 视觉人工智能行业近年来发展蓬勃,对人才需求量激增。比如前段时间一直处在风口浪尖的元宇宙,其实现AR的关键技术就是计算机视觉。计算机视觉技术可以代替人类分析现实环境,是实现图像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就像虹软科技在2020年的年报中写到的那样,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不断吸收和留住高水平的研发、产品、销售和管理人才。 所以2020年8月,虹软科技推出了其上市后的首期股权激励计划。 该计划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激励对象312人,授予股票数量410万股(预留56.4万股),授予价格38.88元/股。 整个方案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只是,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目标却让人琢磨。 图源:《虹软科技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计划中,虹软科技安排了5个归属期,分别对应考核2021-2025年5个会计年度,考核指标均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50%、88%、134%、193%、266%。 不难看出,虹软科技是想借助股权激励激发员工的潜力,以实现企业营收的高增长。 只是,指标定得太激进了。 之前和大家分享过的澜起科技,制定的首期归属考核指标,要求净利润较上年增长0.22亿即可。 而虹软科技如此大幅度的增长率目标,显然将面临很多考验。 加之虹软科技的营业收入主要由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及智能驾驶两个业务支撑,其中,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又独挑大梁,占营收总额的87%。 过于单一的收入构成很容易埋藏潜在危机。 图源:《虹软科技2022年半年度报告》 03屋漏偏逢连夜雨,虹软科技终止股权激励计划 2007年,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一款iPhone,拉开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大幕。有数据显示,2007年-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
从不足1.5亿部猛增至15亿部,养肥了一众智能手机相关厂商。 但是2017年,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出
现首次下滑。 销量出现下滑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换机周期从最初的15-18个月延长至30-36个月,手机整机体验没有颠覆性创新(多围绕在影响处理性能、续航性能、屏幕形态等方面),或者外部市场的变动。 加之2019年底至2022年底,3年疫情的压制,让智能手机市场雪上加霜。 终于,虹软科技在2022年6月22日宣布,因公司2021年营收增长率未达到股权激励计划首个归属期公司层面的业绩考核指标,故决定终止此次股权激励计划。 关于终止计划的原因,虹软科技归结为两个方面: (1)近两年,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
萎缩,未能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公司所提供的软件算法产品主要应用于安卓智能手机,该业务收入增长受到影响; (2)在汽车产业,疫情所带来的供应链短缺等问题于 2020 年底开始显现,对公司智能驾驶后装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也导致公司该业务收入下滑。 简单来说,虹软科技在营收过于依赖智能手机视觉解决方案,且公司尚未找到稳定可依赖的第二增长曲线时,就在公司营收高点,制定了过于乐观且激进的营收指标,最终导致公司层面的考核指标无法达成,股权激励计划无奈终止。 04雨过天晴,静待佳音 其实,虹软科技从未忽略人才及创新的重要性,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连续多年在 30%以上。2022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更是达到46.66%,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25%。 能够将近一半的营收投入到研发中,虹软科技对科技创新的追求毋庸置疑。现在疫情终于结束,雨过已经天晴,我们期待种子再次发芽。 关注一心向上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lg
...
老虎证券
2023-03-09
这次股权激励,可能失败了
go
lg
...
93亿,同比增长208%,三元正极材料
出货量
环比增长超30%,成为全球首家单月销量破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企业。且公司预计四季度,下游市场将进一步延续旺盛需求。 众所周知,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组成部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及产品成本都决定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而正极材料又是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三元锂电池因为其能量密度高、性能稳定、安全性强被广泛使用,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这也是很多电池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谁能够研发核心技术、完善供应链及产业布局,谁就能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形成竞争优势,拓宽护城河。 为此,容百科技在2020年推出了上市后的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巩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加速技术创新。 02一份“特殊”的股权激励计划 容百科技的股权激励计划十分特殊。 因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同时兼具了授予价格可打折及归属时才缴纳出资的优点,一般科创板或创业板企业都会直接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股权激励的主要工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期权组合,进一步激励绑定。 但是容百科技在制定股权激励方案时,却直接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及第二类限制性同时作为主要工具激励对象。 2020年10月,容百科技发布其上市后的首期股权激励计划,将对200名激励对象授予1500万限制性股票。 其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500万股,授予价24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1000万股,授予价36.48元/股。 计划将按照40%、30%、30%三个比例分批解除限售/归属,共计3个解除限售期/归属期限。 两种激励工具将同时授予同一批高管,并且其他受激励人员人数相同。 计划考核指标同样分为两个层面,公司层面业绩考核、个人层面绩效考核。 且两个工具的考核指标完全相同,公司层面均与年度净利润或股市市值有关,个人层面则直接与考评结果挂钩,90分及以上均可免费获授。 那么,容百科技为什么要制定这样一份集合了两类限制性股票,且考核指标、激励对象都相同的股权激励计划呢? 关注一心向上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03三个维度助力计划激励员工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虽然可以应用于A股所有板块的上市公司,但是由于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在激励对象接受授予时就需要一次性出资认购,所以即便此类股票的授予价格可以打折,年轻员工在认购时仍会有较大资金压力。 选择科创板上市的公司,多以硬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很多企业正处于成长期,可能尚未盈利,人员流动较大。选择股权激励,也是考虑到在不影响公司现金流的前提下,通过融资渠道提升员工薪酬,让员工的身份从雇员转变为股东,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所以,这类公司在选择激励工具时,会首先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为主,因为对于员工而言,归属期安排更灵活,出资压力也相对较小。 但是容百科技同时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和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同时作为激励工具,且授予对象及考核指标都基本相同,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关注一心向上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1)更长期绑定员工 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需要在激励对象接受授予时一次性出资认购,然后分期解除限售,所以员工一旦选择上车,最好坐到终点站,中途下车很不划算。 换句话说,从时间上看,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可以更好地绑定员工。 但是,一味考虑企业利益,强制绑定显然不行,所以在锁定期及权益上,容百科技做了让步。 (2)更大利益激励员工 解除限售期安排: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成熟期为18个月,整个计划完成归属需要54个月;而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完成全部周期仅需要48个月,其中锁定期为12个月; 授予价格:本期股权激励计划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要比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低12.48元/股,为24元/股。 这就意味着,如果按照公告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37.61元/股来看,选择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激励对象每股已经稳赚13元(不含其他费用)。 (3)多维度为员工考虑 公司在两类限制性股票的数量上也做了倾斜。 计划中,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数量是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2倍,从数量上减轻员工的资金压力。 同时,不同出资方式、不同限售及归属时间安排,也让员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激励工具。 从结果来看,容百科技本期激励计划原定激励200人,实际第一类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176人,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授予对象194人。最终有160 名激励对象成就第一类限制性股票首个解除限售期限售条件解除,173人完成第二类限制性股票首期归属。 04这部分股权激励可能失败了 如果说容百科技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对两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制定还算克制,那它2021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在定价方面则相当激进。 计划将第一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定为63.6元/股,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定为114.35元/股,两者相差50.75元/股! 该期计划于2021年7月7日公告,前 1 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为121.55 元/股。所以,第一类限制性股票差不多是5折授予,但是对于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定价,则几乎没有打折、全价授予。 显然,公司在想要绑定员工的同时,还希望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潜力,提升企业净利润或市值。 图源:《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草案)》 但是,公司股价自去年7月创历史新高168.39元/股之后,就开始一路走低,近30个交易日的交易均价仅为75.95元/股。 这就意味着,第二类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已经倒挂现价近40元/股。 显然,没有人愿意投资一支入手即亏损的股票。 或许,这部分股权激励计划已经失败了…… 关注一心向上公众号,免费获取《2022年度科技型初创企业股权激励研究报告》、《外管7号文知识包》等相关报告
lg
...
老虎证券
2023-03-09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芯片ETF(159995)高开高走,中微公司再创阶段新高
go
lg
...
究院数据显示,国内手机去年12月份整体
出货量
相较于2月增长87%,以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下游需求有恢复迹象。今日早盘芯片、消费电子相关个股活跃,截至9:50,北方华创、斯达半导、思瑞浦涨超2%,中微公司、士兰微、三安光电等纷纷拉升。芯片ETF(159995)高开高走涨超1%,消费电子ETF(159732)触底回升。 资料显示,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30只成分股集合A股芯片产业中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消费电子ETF(159732) 跟踪国证消费电子指数,主要投资于业务涉及消费电子产业的50家A股上市公司,消费电子短期悲观情绪已经充分释放,中长期确定性较高。 芯片ETF基金经理赵宗庭表示,消费电子对芯片的需求超过芯片总需求的60%,随着消费电子需求的日渐复苏,半导体板块表现也有所回暖。目前库存指数增速下降显示半导体芯片行业逐渐步入主动去库存阶段,从布局节奏上看,2023年一季度、二季度或许是布局半导体芯片板块的一个比较好的窗口期。 (来源:界面AI) 声明:本条内容由界面AI生成并授权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AI技术战略支持为有连云。
lg
...
有连云
2023-03-09
七年磨一剑 索尼PS VR2能救下逐渐暗淡的元宇宙吗?
go
lg
...
预计,2022年全球AR和VR头显全球
出货量
为970万台, 2023年将恢复增长态势,而
出货量
将同比增长31.5%。预计AR和VR头显在未来数年将持续增长30%以上,2026年的
出货量
将达到3510万台。 相较于智能手机的普及,VR市场的发展仍是一片蓝海。无论是更加易用轻便的硬件还是丰富的生态都需要创作者的不断探索与补充。 索尼和其他的科技巨头相比,在硬件和内容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或许不是某个领域的Top1,但是其丰富的影视游戏内容储备资源和极具创新力的硬件设计叠加buff,获得了1+1大于2的效果。而这正是索尼式元宇宙的魅力所在。 索尼式元宇宙为整个市场带来全新的解决方案,让VR游戏的创建不再是天马行空的冲突和冒险,而是在框架中保有自由。让VR硬件的研发更加的以人为本,触及真心。 让我们期待索尼元宇宙的发展,期待索尼推出比walkman更让人爱不释手的产品,让用户的期待成为巨大的惊喜。 【声明】:本文为元宇宙之心运营团队原创,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文章版权和最终解释权归元宇宙之心所有。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8
春秋电子:2022年净利润1.56亿元 同比降49.09%
go
lg
...
收益0.36元。报告期内,受笔记本电脑
出货量
整体下降的影响,笔记本电脑结构件需求放缓,公司及部分子公司生产经营及投资进度受到影响;美元汇率波动较大,对公司的远期结汇售及期权业务产生了不利影响。
lg
...
金融界
2023-03-08
这家AR眼镜企业凭什么获得亿元资本青睐?
go
lg
...
业现状 从全球市场来看, AR终端设备
出货量
增长较块。根据IDC发布的数据,2017年全球AR终端
出货量
约为45万台,随着全球各国5G基站建设以及5G技术发展,带宽和低时延特点能够解决AR因带宽不够和时延长带来的图像渲染能力不足、终端移动性差和互动体验不强问题,2021年,全球AR终端
出货量
约为70万台,同比增长75%。 可以看出,AR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过程中,并随着技术的迭代和产品的升级逐步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 竞争格局上呈现寡头垄断的格局。2022主要线上平台的全年销量表现情况来看,“AR四小龙”——雷鸟创新、Nreal、Rokid、INMO占整体市场份额约82%,领先于行业。 其中,雷鸟创新以28.4%的市场份额雄踞榜首,位列第一。Nreal和Rokid各自拿下25.1%和21.0%的市场份额实现稳定增长,分别位列第二、第三,INMO和米家分别位列第四、第五,跻身中国市场的前五;此外,华为表现较为突出,于2022年12月发布并预售新品HUAWEI Vision Glass,短时间内即在当季取得较好成绩。 2 未来发展趋势 AR企业双线增长趋势。AR企业产品的迭代路线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增长曲线:追求大而全的「All in one」通用型产品设备,第二种增长曲线: 追求小而美的、专攻于某一个特定细分领域的「One by one」专用型产品设备。 目前以Microsoft的Hololens系列和Magic Leap的产品主要沿着第一种增长曲线迭代,产品单价高昂,而以国内厂商为代表的企业更顺应第二种增长曲线模式。第二种增长曲线将会成为中长期的主流路径,并随着行业不断向前推进,逐渐与第一种曲线交织、重合。 AR行业应用场景将逐步从市场拓展过渡到行业通用解决方案阶段。短期内企业级场景落地速度更快,处于拓新市场快速增长阶段;第二阶段基本完成 垂直行业标准化方案打造,开始规模化复制并沉淀行业通用方案; 长期竞争下,行业理解能力将成择选AR解决方案厂商 的核心依据之一。消费级市场下,用户在元宇宙和多款AR新品的影响下逐步完成市场教育,短期内用户尝鲜后消费将回归 理性,中长期需要新的场景功能和爆款产品再次点燃消费情绪。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8
StrategyAnalytics调高了2023年智能手机
出货量
预测值:同比下降1%
go
lg
...
在其最新报告中调高了2023年智能手机
出货量
的预测值。 StrategyAnalytics预计,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
出货量
预计将略有下降,同比下降1%,2024年将同比增长3%。2023年全球手机(handset)
出货量
将同比下降4%,2024年反弹至同比增长2%。 从地区来看,除了非洲和中东遭受了土耳其及其周边国家的灾难性地震以及糟糕的宏观经济状况之外,所有其他地区的数据都有所上调。然而,北美将是唯一一个在2023年实现温和增长的地区。其他所有地区都将步入衰退轨道。到2024年,我们预计所有地区都将恢复增长模式。 三星和苹果将继续以增加的市场份额引领市场。中国领先的厂商将在2023年继续面临强劲的逆风,然后在2024年转向上行轨道。到2023年和2024年,全球排名前十的智能手机厂商将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92%。行业整合仍在继续。
lg
...
金融界
2023-03-08
三个改变元宇宙未来的技术
go
lg
...
备最早将于 2024 年超过全球游戏机
出货量
。就像之前推出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消费者对XR设备的广泛应用有望彻底改变人类的数字体验,并可能为元宇宙提供选择切入点。 今天的元宇宙:虚拟现实是”数字逃生“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元宇宙预计将主要通过虚拟现实表现出来——一种可用于各种个人和企业目的的替代数字世界。Meta(前身为 Facebook)、微软和索尼最近发布的备受瞩目的公告都表明,Meta Quest或索尼PSVR等设备将成为消费者体验3D互动社交的不二之选。 虚拟现实专注于创造一种数字存在感,许多专家认为这将是创造有吸引力的体验和留住用户的关键。马克扎克伯格声称,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的元宇宙已经存在。许多技术专家预计,在微软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和索尼以36亿美元收购Bungie之后,Meta将在2022年获得主要的游戏特许经营权。 这一愿景将我们的数字自我和物理自我区分开来。虚拟现实只会取代人类体验的某些方面。批评者声称,依靠少数VR设备和内容制造商来构建元宇宙将复制甚至强化当今互联网上存在的”围墙花园“:由运营商控制的独特、封闭的生态系统。 这与Web 3的拥护者所设想的未来形成鲜明对比,他们认为元宇宙应该作为对大型科技公司所拥有的权力的平衡。这应该是一个机会,可以分散互联网的体验、控制和货币化,有利于其用户(或公民)和内容创建者。 短期发展的元宇宙:增强现实,增强——而不是取代——人类体验 科技公司Niantic的首席执行官约翰汉克认为,数字技术不应该与物理现实竞争,而且大多数人不喜欢在虚拟世界中长时间体验。根据汉克的说法,虚拟世界应该改善而不是取代人类体验。 他并不是唯一一个表达这一论点的人:Philip Rosedale负责监督2003年推出的在线社交平台Second Life,他最近认为元宇宙”并不适合所有人“。但Niantic的愿景是基于增强现实 (AR) 的,与VR不同,它不会完全覆盖和取代用户的视野。AR的支持者声称,未来的元宇宙将基于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综合。最新一轮融资对Niantic的估值为90亿美元,这表明至少有一些投资者同意这一观点。 North (Google)、Snap、Nreal和Tilt Five等公司最近和即将推出的AR产品展示了AR的潜力,以及它要真正腾飞需要克服的局限性。但随着公司卷入科技人才大战,以及苹果等公司推出新硬件的传闻,AR的”iPhone 时刻“可能离我们不远了。 长期发展的元宇宙:脑机接口,”最终平台“ 或许对元宇宙最深远的愿景涉及脑机接口 (BCI)。即使某些设备可以使用触觉和嗅觉,今天的所有XR模型都依赖于屏幕和传统的控制系统。BCI旨在完全取代屏幕和物理硬件。诸如Neuralink之类的技术需要通过神经外科手术才能将设备植入大脑,这一想法既吸引了许多潜在消费者,又让他们望而却步。 在元宇宙的背景下,游戏和科技公司Valve去年宣布与非侵入式Galea耳机的开发商OpenBCI一起探索BCI 。应用范围从游戏到医疗保健。在将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到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Tobii之后,OpenBCI最近筹集了资金来构建”思维操作系统“。 预测技术发展的风险 元宇宙有许多不同的发展方式,都依赖于研究、创新、投资和政策的生态系统。众所周知,任何预测赢家的努力都是不可靠的。如果元宇宙成为现实,它很可能会扩展到我们无法预测的体验。 原文:The future of the metaverse will be shaped by these 3 technologies | World Economic Forum 来源:金色财经
lg
...
金色财经
2023-03-08
国金证券:给予盛新锂能买入评级
go
lg
...
后开始爬坡,但Q3受四川限电影响,全年
出货量
略低于预期,预计Q4出货量环比增长约25%。 萨比星项目即将投产,自给率有望提升。目前公司资源布局:业隆沟(持股75%)精矿产能7.5万吨/年;木绒(持股25.29%)勘探中;津巴布韦萨比星(持股51%)设计原矿产能90万吨/年,折锂精矿约20万吨,将于近期建成投产,其他35个矿权也将准备进行勘探;阿根廷SDLA盐湖2500吨LCE/年经营权;Pocitos盐湖2000吨LCE的氯化锂晶体中试生产线建设;此外,公司与金鑫矿业、银河锂业、ABY公司、AVZ矿业、DMCC公司等境内外企业签署了原料长期承购协议,预计公司25年自给率有望70%以上。 印尼6万吨锂盐产能预计年底投产。公司目前碳酸锂产能2.5万吨/年、氢氧化锂产能4.5万吨/年(其中1万吨为碳酸锂、氢氧化锂柔性产线)。印尼规划5万吨/年氢氧化锂和1万吨/年碳酸锂产能,预计23年底投产。四川射洪规划1000吨金属锂产能,已建成500吨。四川遂宁规划年产1万吨锂盐(利用盐湖锂资源生产电池级碳酸锂或氯化锂)。预计23-24年公司锂盐产能将达到约14万吨/年。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业务规划与目前锂价走势,分别下调公司23-24年归母净利润19%、32%,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37亿元、54.63亿元、58.7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5.85元、5.99元、6.45元,对应PE分别为6.5倍、6.4倍、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锂盐价格后期走势不确定性加大;锂盐需求增速不及预期等。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中国银河华立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89.25%,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45.42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7.1。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6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5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67.07。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盛新锂能(002240)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良好,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一般。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3.5星,综合指标3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07
长城国瑞证券:给予恩捷股份买入评级
go
lg
...
长62.74%。我们测算2022年全年
出货量
约为47亿平方米,同比增加58%,单平归母净利润约为0.85元,较2021年小幅下降。通过对膜类产品营收进行拆分,我们测算2022年公司隔膜单价约为2.2-2.3元/平,较去年略微提升。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公司降本增效逐渐见效、涂覆比例逐步提升,隔膜单价以及单平归母净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Q4业绩走低,单平归母净利和毛利率下降。公司Q4实现营收33.11亿元,同比增长25.27%,环比下降6.02%;实现归母净利润7.74亿元,同比下降19.51%,环比下降35.82%;销售毛利率为42.73%,较Q3下降了6.33Pct。我们测算Q4公司
出货量
约为12亿平方米,单平归母净利约为0.63元,环比下降约为32.10%。Q4业绩走低主要系下游电池厂商受疫情影响生产受阻;银行贷款导致公司财务费用增加;采用冬季能源价格导致能源费用提升。 2022年底产能规模达70亿平方米,预计今年年底产能将超百亿平。2022年,公司无锡、苏州、重庆、江西等地建设项目均已顺利投产,年底产能规模达70亿平方米。今年继续保持扩产节奏,产能增量主要来源于重庆、江苏、湖北、匈牙利等地的项目建设,我们预计2023年公司产能将超百亿平。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的厦门恩捷锂电池隔膜项目正在进行前期筹备工作,与亿纬锂能合资的湖北荆门锂电池隔膜项目正处于基建阶段,部分厂房及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工。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高端客户如中创新航、蜂巢能源、国轩高科签订了2023年度隔膜保供协议,2023年产能消化能力有了多重保障。 积极前瞻布局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和干法隔膜。公司与北京卫蓝、天目先导合作开发的可应用于半固态电池的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项目产线正在安装调试中。干法锂电池隔膜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动力电池细分领域以及储能领域的需求量将迅速扩大,公司与Celgard合资的干法隔膜生产基地于报告期内建成,首条干法隔膜产线正在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预计将于2023年逐步形成产能,为市场带来性价比更优的产品。 公司销售回款放缓,利润现金含量降低。2022年,公司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营业收入之比为65.99%,较上期下降11.59Pct。与此同时,截至2022年末,公司应收票据及账款余额71.97亿元,同比增长50.76%。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之比为0.12,上期为0.49,利润现金含量降低。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0/74.44/88.40亿元,EPS分别为6.38/8.34/9.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33/14.01/11.80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全球隔膜市场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全球领先,短期视角行业因供求关系调整承压,长期视角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空间,行业仍处于成长期,公司盈利水平仍有很大上升空间,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和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公司盈利能力不及预期风险。 证券之星数据中心根据近三年发布的研报数据计算,光大证券赵乃迪研究员团队对该股研究较为深入,近三年预测准确度均值高达95.91%,其预测2023年度归属净利润为盈利70.89亿,根据现价换算的预测PE为14.42。 最新盈利预测明细如下: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9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3家,增持评级6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189.12。根据近五年财报数据,证券之星估值分析工具显示,恩捷股份(002812)行业内竞争力的护城河优秀,盈利能力良好,营收成长性良好。财务可能有隐忧,须重点关注的财务指标包括:有息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利润率、经营现金流/利润率。该股好公司指标3星,好价格指标2.5星,综合指标2.5星。(指标仅供参考,指标范围:0 ~ 5星,最高5星)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lg
...
证券之星
2023-03-07
上一页
1
•••
502
503
504
505
506
•••
582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美副总统:特朗普正“考虑”对中国产品征收新关税
lg
...
中国向美国释放一个重大信号!北京宁愿牺牲部分产能,也要少买……
lg
...
中国突传重磅消息!华尔街日报独家:中国拘留下任外长热门人选 曾协助美中关系
lg
...
中国房市突发重磅!这家开发商遭香港高等法院勒令清盘 恒大后资产规模最大
lg
...
中美关税到期前一日,特朗普突然发文敦促中国,还感谢习近平!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