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红利资产有较强配置价值的核心逻辑
go
lg
...
息板块自身趋势、银行间市场成交额、期限
利差
构建的高股息信号体系当前发出中性偏空信号;3)成长资产走强的逻辑仍在,成长相比价值业绩剪刀差走廓这一趋势在今年中报有可能仍会延续,此外,逆势资金托底、交易资金活跃同样会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支撑。 中期视角下,高股息板块仍具备配置价值:1)对于绝对收益资金,以股息率与10年期长端国债利率之差衡量的高股息策略性价比仍在高位,2)美债三季度仍有上行风险,对应红利风格在扰动期内具备相对收益。 相关产品: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 红利低波100ETF(159307) 全指现金流ETF基金(563830) 以上产品风险等级均为:中及中高(此为管理人评级,具体销售以各代销机构评级为准)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不同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情况不同,投资人既可能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收益,基金净值存在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产品概要》等法律文件,及时关注本公司出具的适当性意见,各销售机构关于适当性的意见不必然一致,本公司的适当性匹配意见并不表明对基金的风险和收益做出实质性判断或者保证。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风险收益特征与基金风险等级因考虑因素不同而存在差异。投资者应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情况,结合自身投资目的、期限、投资经验及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不应采信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销售行为及违规宣传推介材料。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3 14:08
科创债ETF鹏华(认购代码:551033)7月7日重磅发售!低门槛配置一揽子高等级科创债
go
lg
...
沪做市公司债指数、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
利差
因子指数累计回报率,在同业指数中收益表现较好。 有机构指出,受益于科技板落地,科创债年内发行额已经将近一万亿元,在政策积极支持下,预计下半年科创债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推动科创债指数成分券扩容,为科创债ETF提供更加丰富的底层投资标的。相较于单券买入策略,ETF具有低费率、低交易成本、透明度高、分散度高、“T+0”高效申赎等优势,比较适配科创债投资,有利于分散投资组合风险、节约信评和交易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鹏华基金自2018下半年建立“固收工具型产品”中长期战略,并在利率债指数产品及ETF、信用债指数、存单指数产品等方面积极布局,致力于打造固收工具库,力争成为国内“固收指数专家”,截至2024年末,固收工具型产品库包含9只产品,规模577亿。 债券ETF方面,鹏华基金目前布局了5年地债ETF(159972)、0-4地债ETF(159816),分别定位为中长久期债券ETF、类货币ETF工具,其中5年地债ETF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地方债ETF,流动性也位于市场前列。 凭借专业的债券指数投资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产品运作经验,鹏华基金将持续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债券指数化投资工具。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3 11:08
债市早报:首批10只科创债ETF集体获批;月初资金面愈显宽松,债市延续强势
go
lg
...
在月初资金面愈发宽松,以及市场开始“卷
利差
”影响下,债市延续强势。截至北京时间20:0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1收益率下行0.20bp至1.6400%,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250210收益率下行0.45bp至1.7130%。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债券招标情况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二)信用债 1. 二级市场成交异动 7月2日,2只产业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为“H1碧地01”跌超73%,“23产融13”跌超11%。 7月2日,1只城投债成交价格偏离幅度超10%,为“PR19简州”跌超12%。 2. 信用债事件 正荣地产:公司公告,董事会决议就境内外债务制定新重组计划。 融创中国:公司公告,4月底至今已达成41亿元贷款展期、获6.2亿元保交付新增融资。 咸阳金控:交易商协会公告,对咸阳财控、咸阳金控予以警告及责令整改,涉债务融资工具非市场化发行。 息烽城投:中诚信国际将“19息烽城投债/PR息烽债”信用等级由AA+调降至AA-。 绍兴市柯桥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召集人国元证券公告,未能有效召开“19柯桥01”持有人会议,取消行权条款的议案均未通过。 华业资本:公司公告,公司因应收账款诈骗事件导致公司陷入经营和资金流动性困难,“15华资债”与“16华业02”发生实质性违约。公司有息负债总量为42.13亿元。 双良节能:联合资信将公司主体及“双良转债”信用等级由“AA”调整为“AA-”。 青岛经开区投控:公司公告,子公司石大胜华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方面问题。 蒙自新型城镇化开投:公司公告,截至6月30日,公司涉及的4起诉讼案涉案金额合计5433.26万元,其中事涉559.2万元诉讼案件已结案。 昆明空港投资:中诚信国际公告,因公司存在对其信用水平可能产生影响的重大事项需要进一步了解,延迟出具昆明空港投资2025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智光环保:公司公告,重要子公司锦富技术因信披违规被罚400万元。 (三)可转债 1. 权益及转债指数 【权益市场三大股指集体收跌】 7月2日,A股震荡走低、海洋经济题材活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收跌0.09%、0.61%、1.13%,全天成交额1.41万亿元。当日,申万一级行业大多下跌,上涨行业中,钢铁涨超3%,煤炭、建筑材料涨超1%;下跌行业中,电子跌逾2%,通信、国防军工、计算机、美容护理跌逾1%。 【转债市场主要指数集体跟跌】 7月2日,转债市场跟随权益市场有所回调,当日中证转债、上证转债、深证转债分别收跌0.32%、0.23%、0.46%。当日,转债市场成交额666.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20.68亿元。转债市场个券多数下跌,466支转债中,82支收涨,376支下跌,8支持平。当日上涨个券中,应急转债涨超12%,塞力转债涨超7%;下跌个券中,锦鸡转债跌逾5%,中宠转2、精装转债、奥飞转债跌逾4%。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2. 转债跟踪 今日(7月3日),利柏转债转债开启网上申购。 7月2日,杭氧转债、漱玉转债公告即将触发转股价格下修条件。 7月1日,冠盛转债公告将提前赎回;道通转债公告不提赎回,且在未来6个月内(2025年7月2日至2026年1月1日),若再度触发提前赎回条件,亦不选择赎回;博汇转债、豪美转债、泉峰转债、汇成转债、志特转债、松霖转债公告即将满足提前赎回条件。 (四)海外债市 1. 美债市场 7月2日,2年期美债收益率保持在3.78%不变,各期限美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4bp至4.30%。 数据来源:iFinD,东方金诚 7月2日,2/10年期美债收益率
利差
扩大4bp至52bp;5/30年期美债收益率扩大1bp至95bp。 7月2日,美国10年期通胀保值国债(TIPS)损益平衡通胀率上行1bp至2.30%。 2. 欧债市场 7月2日,主要欧洲经济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普遍上行。其中,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5bp至2.62%,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上行7bp、6bp、6bp和17bp。 数据来源:英为财经,东方金诚 3.中资美元债每日价格变动(截至7月2日收盘) 数据来源:Bloomberg,东方金诚整理
lg
...
金融界
07-03 10:27
高盛最新前瞻!若6月非农出现这一幕,美元恐开启新一轮跌势
go
lg
...
将成为外汇市场的核心驱动。 高盛认为,
利差
仍然关键。尽管美债与他国
利差
仍大,但美元近期已出现下行趋势,表明资本流动方向可能在发生转变。随着美元避险需求减弱,美国短端利率近期再次出现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地缘政治与国内政治风险缓解。高盛表示,中东紧张局势迅速降温,削弱了美元的避险吸引力。与此同时,美国国内风险(如第899条款与报复性关税)目前看来不具迫切性,从而减轻了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 目前,市场关注点转向劳动力市场。 高盛认为,若非农就业数据疲弱或出现劳动力市场降温迹象,将成为美元进一步走弱的明确诱因,特别是兑欧元与日元。这样的数据结果将强化市场对美联储转向鸽派的预期,增加美元的下行压力。 如果就业数据并未明显低于预期,高盛的基本预测仍是美元逐步缓慢走弱。这将有利于新兴市场高收益货币,以及人民币走强,并带动亚洲货币的联动上涨。 总的来看,高盛指出,6月美国就业报告可能成为美元新一轮贬值的导火索,欧元与日元或将是主要受益者。如果数据表现偏鸽派,市场预计将再次出现抛售美元的行情;否则,即便没有惊喜,美元缓慢下行的趋势也仍将持续,届时外汇市场的主导因素将是宏观经济,而非地缘或财政风险。
lg
...
风起
07-02 15:51
歐元多頭延續動能
go
lg
...
歐元走勢仍受制於歐元區與美國之間的政策
利差
走向。如果歐洲經濟復蘇勢頭持續,加上財政一體化進程推進,將進一步提升歐元資產的吸引力。與此同時,美元正面臨結構性信任問題,包括財政赤字持續擴張、不確定性加劇等,這些因素可能在中長期削弱美元的全球儲備貨幣地位。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歐元/美元#歐洲央行#美聯儲#貨幣政策分歧#通脹數據
lg
...
Moneta_Markets
07-02 12:03
稳!回调后火速3连阳,建行、浦发又新高!银行缘何难跌?
go
lg
...
的企稳有望支撑银行整体基本面保持稳健。
利差
业务和负债端成本所展现的积极信号有望在后续持续体现,对于全年板块营收的表现无需过度担忧,从而对盈利平稳增长起到支撑。目前板块股息率(中证银行指数,截至6.30)达到5.13%,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 顺势而起,攻守兼备!看好银行板块配置性价比的投资者可以关注银行ETF(512800)及其联接基金(A类:240019;C类:006697)。银行ETF(512800)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成份股囊括A股42家上市银行,是跟踪银行板块整体行情的高效投资工具。 数据显示,银行ETF(512800)最新基金规模已突破120亿元,近1年日均成交额达4.1亿元,为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佳*。 *注:截至2025.6.27,银行ETF(512800)基金规模、近1年日均成交额均居A股10只银行业ETF首位。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等。 风险提示:银行ETF被动跟踪中证银行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04.12.31,发布于2013.7.15。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3-中风险,适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2 10:48
股弱债强格局再现!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盘中上涨29个bp,机构预判30年国债利率1.80%突破在即
go
lg
...
,赔率是核心,利率老券优于活跃券。先压
利差
,再破点位。30年国债(2500002.IB)利率点位可能在7月中下旬向下突破1.80%。 政策面上,从央行表态来看,货币政策节奏发生变化,降准降息预期延后。人民银行强调“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今年三季度和一季度最大的不同在于,三季度基本面要弱于一季度,因此尽管外部压力缓和,内部基本面条件也很难支持货币政策类似一季度收紧。但由于二季度经济基本面不差,货币政策短期进一步双降的必要性下降,但随着基本面走弱,市场宽松预期会开始自我强化。 基本面上,三季度基本面较二季度将继续走弱。一是,抢出口的透支效应在三季度将逐步显现。二是,房地产的持续下滑,内需走弱,国内压力进一步凸显。三季度GDP增速预期可能会下降。 资金面上,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外部环境缓和背景下,继续降准降息的必要性在下降,跨季结束后,7月资金面恐边际收敛,但整体非跨月资金价格仍将维持在1.60%附近。市场研判7月可能出现权益先上后下,债市震荡下行:权益交易预期,债券交易现实。 权益交易预期:外部环境缓和,房价持续下滑,内需承压,权益可能开始进行政策博弈,虽然大概率7月可能不会有政策出台,但权益可能会先交易政策预期,政策落空后再回落。 债券交易基本面现实,因此利率不空,上有顶(10年国债1.65%,30年国债1.86%)。资金面均衡背景下,短端利率掣肘长端利率下行,信用好于利率,信用
利差
继续压缩。市场可能阶段性抢跑交易央行双降预期,因此10年国债、30年国债仍有可能向下突破1.60%和1.80%,时间点预判在7月中下旬。 节奏上,7月上旬债市偏震荡,中下旬抢跑央行宽松预期。战略上,偏长久期配置;战术上,看股做债,逢跌加仓。胜率不变,赔率是核心。 30年国债ETF博时(511130)于2024年3月成立,是市场上仅有的两只场内超长久期债券ETF基金之一,跟踪指数为“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指数代码为“950175.CSI”。根据指数编制方案,上证30年期国债指数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中,选取符合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30年期国债期货近月合约可交割条件的国债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市相应期限国债的整体表现,一般季度进行调整。久期约21年,对利率变动高度敏感,值得投资者关注。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2 10:38
人民币创下8个月新高!央行上调中间价,CFETS却急跌 大型国有银行出手了
go
lg
...
将继续专注于维持汇率稳定,并指出在中美
利差
仍大、国内通缩压力持续的背景下,人民币没有大幅升值的基础。 当天人民币的上涨主要反映出美元的整体疲软。尽管共和党内部在特朗普3.3万亿美元支出法案上的分歧仍在持续,但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仍试图推进该大规模减税与支出计划。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升至7.1538,为2024年11月8日以来的最强水平,与此同时,截止发稿,离岸人民币则报7.1554。 但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型国有银行在在岸即期市场中积极购汇,试图抑制人民币升势。 华侨银行外汇策略师Christopher Wong表示:“我们认为,政策制定者将继续以‘有节奏地’设定美元/人民币中间价,来稳定整体汇率。” 他还指出:“若人民币快速或大幅升值,可能会引发出口商集中抛售美元,从而带来过度的人民币波动与升值风险。” 在市场开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将美元/人民币中间价设在7.1534元,为2024年11月8日以来的最强水平,比路透调查预测的7.1509略弱25个基点。人民币即期汇率每日允许在中间价上下2%的范围内波动。 根据周二官方中间价测算,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贸易加权汇率(即中间价参考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下跌至95.15,创下自2021年1月4日以来最低水平。 尽管人民币兑美元今年以来升值1.9%,但CFETS指数年内累计下跌6.23%,主要是由于欧元等其他货币大幅升值导致。 星展银行外汇及信用策略师Chang Wei Liang表示:“尽管人民币即期汇率小幅升值,但由于其他货币大幅上涨,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NEER)仍处于较低水平。” 数据方面,市场对一项私营部门调查反应平淡。财新调查显示,中国6月制造业活动重返扩张,主要受到新订单增加推动生产所带动。
lg
...
风起
07-01 17:58
ETF甄选 |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创新药、黄金股、银行等相关ETF表现亮眼!
go
lg
...
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1.66%)的
利差
为3.47%,
利差
优势仍较为明显。结合央行2025年第二次例会最新表态,下阶段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力度,预计年内降息仍有空间,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或小幅下行,无风险
利差
有望进一步扩大。 相关ETF:银行AH优选ETF(517900)、银行ETF指数基金(516210)、银行ETF(512800)、银行ETF南方(512700)、银行ETF天弘(51529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7-01 16:29
破局银行理财「二次转型」:信银理财做对了什么?
go
lg
...
续探寻「高质量」之路: 在「低利率、低
利差
、资产荒、高波动」的多重冲击之下,面对中国投资者日益多元复杂的投资需求,银行理财需要平衡好收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这一「不可能三角」。 与此同时,在减费让利的大背景之下,银行理财公司不仅要兼顾业务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还要在为投资者实现稳健回报的同时,实现自身商业可持续能力和社会价值的最优解。 要写好这样一份「答卷」并不容易,从2024年银行年报来看,行业分化仍在持续,但即便是一些头部的银行理财公司也难免面临业务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困境。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信银理财成为唯一一家管理规模与净利润同步正增长,且增速双双达到两位数的市场参与者(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根据普益标准公布的《全国231家银行理财能力排行榜(2025年1季度)》,截止到2025年一季度,信银理财已经连续13个季度保持行业前三。 作为一家股份行理财公司,既没有国有大行母行网点的优势支撑,也没有享受到首批进入市场的「抢跑」红利,但却在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突出重围,用五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信银理财,做对了什么? 1「真净值」时代的产品业绩大考 好产品自会说话。对于资管行业而言,持续且稳定的产品业绩表现能够最直观地反映出一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尤其,在进入「净值化时代」之后,银行理财曾经的「三大法宝」——资金池、刚兑收益、非标投资「法力骤减」,要穿越股债牛熊周期而优于大市、始终保持稳定,难度显然大大提升。 2022年底的理财产品赎回潮便是典型案例,当市场进入调整期,理财净值下跌,投资者们的赎回动作会进一步放大市场波动,导致「踩踏」加剧。 旧问题未解,新挑战已接踵而至。 2024年以来,随着降息潮起,银行加大力度压降负债端成本,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持续收窄。从最新数据来看,一些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甚至已经低于同期中小银行的定期存款。 而广泛的客户覆盖和较低的准入门槛决定了银行理财天然具有「普惠性」,是普通大众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工具。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已达1.25亿,其中,个人投资者占比达98.7%。 面对剧烈变化的市场环境,银行理财既要兼顾「普」的广度,又要做好「惠」的深度,这对于任何一个市场参与者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 而信银理财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五年「答卷」。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末,信银理财累计为2397万客户创造收益1855亿元,其中,2024年信银理财为客户创造收益519亿元,逆势实现历年来最高水平。 尤其是在中长期理财产品方面,信银理财一直处于市场领跑地位,稳定的「长跑能力」也让信银理财的业绩表现更具「韧性」。 截至2024年末,信银理财的中长期产品存续数量和存续规模分别达到864款和5593亿元,双双位居行业首位,全年中长期产品存续规模增速超过20%。 而在收益表现方面,截止到2024年末,信银理财共计有239款封闭式中长期限产品到期,平均到期兑付收益率达3.43%,高于理财公司平均水平24个基点,全年平均回撤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为客户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信银理财也希望能通过产品创新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解锁理财服务的更多可能。 例如,信银理财在业内率先推出了「理财+慈善」的模式,通过理财产品创新探索慈善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稳健的财富收益,另一方面将产品运作产生的公益资金代客捐赠,实现客户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振。 截至目前,信银理财创设发行的「温暖童行」慈善理财品牌已经发行17期产品,累计募集社会资金近147亿元,实现捐赠超700万元,为儿童医疗、教育、健康等下一代关爱成长领域贡献力量。 投资者终是「用脚投票」。 过去五年,银行理财市场的存续规模几经起落,尤其是2022和2023年,市场上的存续产品数量和管理规模大幅下降,直到2024年才重新回到上行轨道。 但无论外部市场环境如何波动变化,信银理财的管理规模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截止到2025年一季度末,信银理财的管理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大关,位列同业第三。即便是着眼于整个大资管市场,信银理财也已经跻身Top 10行列。 2如何成为「六边形」战士 业绩的背后是专业「能力」在支撑。 银行理财公司独立发展不过短短六年,穿透约30万亿的存量规模来看,结构失衡的情况非常突出。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固收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8.33万亿元,占总规模的近97%,风险等级更高、收益弹性更大的产品始终没能建立「存在感」。 这其中有脱胎于银行资管部门的成长惯性,也有面对市场环境和用户需求变化的不适应。 但显然,投资者们「越来越聪明」,银行理财公司「一招鲜吃遍天」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目前过度单一的产品结构无法再满足投资者们的需求,同质化的竞争也会加剧「资产荒」的情况。唯有推动产品结构多元化、产品创设差异化,才能让市场参与者在市场竞争中突出重围。 而信银理财始终走在趋势变化之前。 过去五年,信银理财没有固守于银行理财的传统「舒适区」,而是在以稳为先、夯实固收类产品线的基础上,持续打造更为全面的产品创设能力,逐步构建起「6+2+2」产品体系。 这一体系覆盖货币、货币+、固收、固收+、混合、权益六大领域,包括项目、股权两大特色系列和私募定制、养老策略两类特定对象,形成了多元、丰富且风险收益梯度清晰的产品矩阵。 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1月底,信银理财的非货产品规模达1.66万亿元,位列全市场第一。 要知道,对于资管机构而言,每拓展一条产品线,都需要有一整套相应的能力体系做支撑。产品结构的多元化的背后,离不开专业的投研体系、敏锐的客户需求洞察以及多元渠道建设等多维度的配合。 以资产管理行业「立身之本」的投研能力为例,体系建设并非一日之功,也无法照搬其他资管机构的现成答案。 因为对多元资产投资的起步较早、目标明确,信银理财的投研能力体系建设也相对全面,覆盖了固收、信用债、非标资产以及权益投资等多元资产类别,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比如,早在成立之初,信银理财就设立了专业化投资团队,探索银行理财参与私募股权投资的新模式。五年里,信银理财不仅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也形成了丰富的项目储备和成熟的方法论。 独树一帜的前瞻性布局也让信银理财在私募理财这一细分财赛道上建立起巨大的市场优势,截至目前,其私募理财产品以14.48%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 为了提升交易效率和效果,信银理财还从顶层设计着手,构建了一套具备快速反应和迭代能力的投研机制——投委会领导下主责投资经理委托负责制,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把握宏观与产业趋势机会,又不错过微小的市场信号。 此外,作为中信金控打造的「金融联合舰队」的一员,信银理财还可以借力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华夏基金等头部资管机构的顶级投研资源,并且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资产配置组合方案,协同打造差异化的服务模式。 例如,信银理财与中信信托、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强强联合打造了战略级「大单品」——家族信托投顾业务,由中信私行负责客户推介及交互,信托公司承担家族信托事务管理类职责,而信银理财则为信托财产提供理财咨询与顾问服务。 其实,信银理财本就是中信银行打造「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随着中信银行「零售第一战略」持续推进,线上+线下的布局持续深入,母行也为信银理财的渠道拓展和客户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信银理财一直在积极拓展外部渠道合作,尤其是农商行、城商行甚至农信社等中小机构,进而触达更广泛的客户群体,填补中小金融机构退出理财市场所带来的市场缺口。 3率先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眼下,银行理财再次来到新的「关口」。 过去几个月,银行理财的整体规模再度坐上「过山车」,在2025年一季度大规模缩水8100亿之后,又迎来连续两个月的上涨,站上31万亿高点。究其原因,许多投资者还是将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作为存款的替代品。 在「跷跷板效应」之下,资金来得快,去得也快。相比关注短期规模的波动,银行理财更大的挑战或许在于,未来长期的「可持续增长」的问题。 在信银理财看来,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速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建立起「多资产多策略投资组合+投资顾问服务全程陪伴」的双轮驱动模式。 所谓双轮驱动,其实代表了资产管理行业实现增长的两种路径。 一方面,资管产品稳定的资产回报本来就会推动管理规模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好的业绩也会吸引外部资金的流入,尤其,随着财富管理端的需求扩张,优秀的业绩回报会被更多投资者看见和选择。 着眼于当下,资产管理与财富管理都处于行业转型的关键期,也是构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阶段。 从资产管理端来看,中国的市场环境及发展阶段决定了,银行理财不仅要应对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下行的压力,还要贯彻落实「银行理财资金入市」和培育壮大耐心资本的要求,渐进式提升理财产品的「含权率」是大势所趋。 因此,信银理财希望能在巩固壮大低波稳健产品这一「第一增长曲线」的基础上,布局更多高标准含权产品和「固收+」产品,加速推进「第二增长曲线」并且,通过系统性发展多资产多策略的配置组合,既能为投资者提高投资「胜率」,也为实体经济带来「金融活水」。 当然,理财产品「含权率」的提升也对财富管理端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尤其,随着整个市场逐渐从「卖方销售」迈向「买方投顾」时代,财富管理服务需要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陪伴」,信银理财也顺势而上,打造投资顾问服务模式,构建起四阶段陪伴体系。其中包括: 产品创设阶段:精准把握渠道和客户诉求,严把产品创设关、优选产品策略; 产品运营阶段:精细化开展产品质量监测,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和交易策略特征输出投研内容; 产品波动阶段:第一时间输出产品全面分析报告,借助线下代销渠道理财经理队伍力量触达客户,陪伴客户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产品重检阶段:通过产品的全流程运作复盘,为后续产品创设提供参考。 当财富管理能力和资管能力齐头并进,信银理财有望通过「能力—业绩—品牌—规模」的正向循环,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建立起更大的优势「壁垒」。 回望信银理财过去5年的发展历程,在「资产荒」与「收益焦虑」交织的时代,信银理财用自身的实践证明了银行理财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跃迁的可能性。 而站在资管行业全球化竞争的新起点,信银理财的下一个五年,或将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资管机构「从规模领先」到「质量引领」的进化轨迹。 转型之路从无终点,唯有以变应变者,方能在时代浪潮中持续领航。
lg
...
金融界
07-01 11:07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
465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夏洁论金:市场避险情绪升温推高金价,下周走势分析及建议
lg
...
黄金周评分析,下周涨跌如何布局,黄金周初操作思路策略。
lg
...
黄金周评分析,黄金周初操作思路策略。
lg
...
许浩:8.3黄金下周行情走势预测及黄金最新操作建议
lg
...
贺博生:黄金暴涨下周空单如何解套,原油下周行情走势预测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1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