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数字财富领导者
财富汇
|
美股投研
|
客户端
|
旧版
|
北美站
|
FX168 全球视野 中文财经
首页
资讯
速递
行情
日历
数据
社区
视频
直播
点评旗舰店
商品
SFFE2030
外汇开户
登录 / 注册
搜 索
综合
行情
速递
日历
话题
168人气号
文章
美国7月关税收入创新高280亿美元 但财政赤字仍创历史第二高
go
lg
...
支类别,仅次于社会保障支出,远超国防和
医疗
健康
等传统大项,对财政持续稳定构成沉重压力。 税收政策与未来财政压力展望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此前预计2025年全年关税收入可能达到3000亿美元,且2026年可能更高。但多数经济学家及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警告,特朗普总统签署的最新税收与支出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进一步加剧美国财政赤字。 因此,尽管关税收入表现亮眼,结构性财政压力,尤其是利息负担与福利支出,将是决定未来财政健康的核心问题。 国际投行及专家点评汇总 Janet Yellen,前美国财政部长,2025年8月12日:关税收入激增虽为财政收入带来短期提振,但高额财政赤字和债务利息成本构成长期风险,需谨慎应对。 Mohamed El-Erian,阿里安茨首席经济顾问,2025年8月12日:美国财政赤字继续扩大,利息支出飙升,将限制政策制定者应对经济放缓的空间。 Kristalina Georgiev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2025年8月12日:贸易政策带来的关税收入提升有限,财政赤字结构性问题需通过多元化财政整顿策略解决。 Ben Bernanke,前美联储主席,2025年8月12日:债务利息支出逼近历史高位,财政可持续性面临严峻考验,未来财政政策调整刻不容缓。 Esther George,堪萨斯城联储主席,2025年8月12日:财政赤字与通胀之间的动态关系复杂,关税政策需要谨慎评估其对整体经济和预算的影响。 常见问题解答 问:美国7月关税收入为何激增273%? 答:这主要由于贸易政策调整和关税增加,促使政府通过关税获得更多收入。 问:7月财政赤字为何仍然高达2910亿美元? 答:虽然关税收入增长,但政府其他开支和利息成本持续攀升,导致赤字依旧居高不下。 问:2025财年累计赤字达到多少? 答:截至7月,累计预算赤字约为1.63万亿美元,显示财政状况依然严峻。 问:美国政府利息支出为何如此庞大? 答:由于公共债务规模巨大且不断增长,利息支付成为政府第二大支出。 问:未来美国财政赤字面临哪些主要挑战? 答:结构性财政压力、债务利息高企以及税收和支出政策均对赤字控制构成挑战。 来源:今日美股网
lg
...
今日美股网
08-14 00:11
均普智能收盘上涨2.16%,滚动市盈率784.73倍,总市值127.99亿元
go
lg
...
、生产、销售和服务,为新能源智能汽车、
医疗
健康
、消费品及工业机电等领域的全球知名制造商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汽车动力总成及电驱系统、新能源储能及电池、汽车电子装备业务、消费品及医疗装备业务、软件技术和服务、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31.20%;净利润-30164943.77元,同比21.19%,销售毛利率24.66%。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3 均普智能 784.73 1561.26 7.25 127.99亿 行业平均 79.57 84.83 6.19 75.32亿 行业中值 59.32 57.53 3.59 46.31亿 1 天地科技 7.76 9.96 1.01 261.14亿 2 广日股份 10.99 10.91 1.01 88.57亿 3 润邦股份 12.58 12.78 1.39 61.96亿 4 华荣股份 15.29 16.32 3.37 75.44亿 5 康力电梯 15.97 16.66 1.65 59.51亿 6 弘亚数控 16.35 16.06 2.93 83.06亿 7 伊之密 16.39 16.83 3.30 102.33亿 8 锡装股份 16.62 17.09 1.79 43.62亿 9 杰瑞股份 17.19 18.19 2.19 477.83亿 10 软控股份 17.44 17.70 1.49 89.61亿 11 一拖股份 17.72 16.38 1.94 151.02亿 12 浩洋股份 18.20 15.35 1.86 46.30亿
lg
...
金融界
08-13 19:28
复星医药收盘上涨2.60%,滚动市盈率25.95倍,总市值758.94亿元
go
lg
...
的主营业务是制药、医疗器械、医学诊断、
医疗
健康
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核心产品、抗感染核心产品、代谢及消化系统核心产品、心血管系统核心产品、中枢神经系统核心产品、原料药和中间体核心产品。由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药智网等主办的“2024中国药品研发实力排行榜”系列榜单,本集团荣登研发综合实力排行榜第4位、化药研发实力排行榜第3位、生物药研发实力排行榜第4位。 最新一期业绩显示,2025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20亿元,同比-7.26%;净利润7.65亿元,同比25.42%,销售毛利率47.77%。 序号 股票简称 PE(TTM) PE(静) 市净率 总市值(元) 13 复星医药 25.95 27.40 1.58 758.94亿 行业平均 66.45 64.69 7.31 157.81亿 行业中值 36.51 35.95 2.95 77.32亿 1 新和成 10.13 11.87 2.28 696.74亿 2 浙江医药 10.43 13.12 1.38 152.23亿 3 吉林敖东 12.17 15.10 0.80 234.28亿 4 华润双鹤 12.99 12.94 1.93 210.66亿 5 国药现代 14.71 14.08 1.13 152.63亿 6 哈药股份 15.07 15.94 1.80 100.24亿 7 华特达因 15.39 15.56 2.88 80.21亿 8 国邦医药 15.66 16.68 1.62 130.37亿 9 健康元 16.51 16.47 1.56 228.32亿 10 丽珠集团 17.43 17.68 2.57 364.35亿 11 九典制药 17.55 17.55 3.46 89.94亿 12 普洛药业 18.45 18.54 2.73 191.14亿
lg
...
金融界
08-13 18:18
ETF复盘0813-沪指8连阳创近4年新高,创50ETF收涨4.11%,实现三连涨
go
lg
...
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工业制造、
医疗
健康
、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30年培育出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国产企业纷纷布局脑机接口千亿蓝海市场,技术突破及产品落地持续加速,有望引领中国医疗器械进入“Deepseek”时刻。 券商研究方面,中信建投指出医疗器械板块在持续四年下跌后于25年迎来反弹,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集采政策优化带动高值耗材和IVD领域估值修复,以及港股器械公司创新属性强化带来的license-out潜力。该机构特别提及港股18A医疗器械公司中堃博医疗、华检医疗等因创新产品上市实现商业化,年初至今涨幅超300%;同时归创通桥、微创医疗等利润端改善显著的公司涨幅均超75%,反映出行业政策边际改善下业绩确定性与估值修复逻辑。财通证券则关注到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优于港股大盘,认为创新技术突破及出海加速是核心催化因素。 行业板块相关产品:香港医药ETF(513700),场外联接A(021088),联接C(021089),联接I (022844)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以上行业及个股仅供示例,不构成实际投资建议,不代表组合持仓。指数涨跌幅不代表基金涨跌幅。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中国证监会对本基金募集的注册,并不表明其对本基金的价值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或保证,也不表明投资于本基金没有风险。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本基金的具体情况。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7:49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实现3连涨,最新规模创新高,浙江省启动AI医疗行动计划
go
lg
...
0部门印发《浙江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
医疗
健康
”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打造多模态医疗行业大模型,建设全自主AI研发框架,形成共性模型服务能力。开发覆盖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公共卫生、药械研发、行业治理等一批专病专科模型和医疗智能体。聚焦人工智能数据与应用、脑机接口、新药创制等领域部署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多模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医学、药学交叉领域的科研布局。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医学人工智能跨学科合作,形成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广发证券指出,云厂商的财报显示出CapEx-ROI飞轮效应正在形成,光模块行业迎来了“戴维斯双击”局面。各大云厂商在AI相关业务上的表述普遍乐观,资本支出也超出了市场预期。这意味着,随着AI投资回报路径逐渐清晰,科技厂商将迎来新的投资机会。 科创人工智能ETF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30只市值较大的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科创板市场代表性人工智能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管理费率为0.50%/年,托管费率为0.10%/年,均处行业同类产品较低水平;一键布局科创板优质AI龙头。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5:28
“医保双目录”申报药品首次亮相,
医疗
健康
ETF泰康(159760)强势涨超2%冲击3连涨,医疗AI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go
lg
...
截至2025年8月13日 14:05,
医疗
健康
ETF泰康(159760)上涨2.02%,冲击3连涨,跟踪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指数(980016)强势上涨2.23%,成分股凯莱英(002821)上涨7.25%,海思科(002653)上涨7.06%,药明康德(603259)上涨6.72%,康龙化成(300759),百利天恒(688506)等个股跟涨。 消息面上,8月12日,国家医保局公示通过2025年医保目录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初步形式审查的药品及相关信息。根据公告,今年共有534个药品通过基本医保目录的形式审查,121个药品通用名通过商保创新药目录的形式审查,包括定价百万元的抗癌药CAR-T在内,多款高价创新药冲刺商保创新药目录,寻求创新药多元支付的新途径。 招商证券(香港)指出,基于在CHITEC/WAIC大会的调研,医疗AI正从“单点工具”迈向“智能体(Agent)”时代。AI Agent具备自主编排任务、协同跨系统工具的能力,将成为推动医疗智能化的核心驱动力。当前,SoundHound、蚂蚁集团等科技企业已在医疗场景中实现商业化突破,如SoundHound的Amelia AI平台已被多家医疗机构用于患者服务自动化,蚂蚁集团推出的“名医AI分身”则打破了专家号的时空限制。这一趋势下,医疗机构间的“智慧化鸿沟”正在显现,AI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将重塑未来医院的竞争格局。医疗AI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据Data Bridge数据,全球生成式AI在医疗领域的市场规模至2032年有望达到228亿美元。中国医疗大模型市场预计从2025年20亿增长至2028年100亿元人民币,CAGR达140%。我们认为,具备平台级实力和整合交付能力的厂商将更具竞争优势。 泰康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ETF(159760)紧密跟踪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集中覆盖恒瑞医药、迈瑞医疗、药明康德等政策最受益的细分领域龙头,前十大持仓占比达51.67%,与国家医保局即时结算改革、创新药“三除外”政策形成深度共振。成分股中恒瑞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的研发投入增速连续三年超20%,盈利质量与成长潜力形成估值安全垫——以恒瑞医药为例,其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达28%,1类新药获批数量同比增加50%,研发管线价值亟待重估。指数成分股中80%企业直接受益于医保支付改革和创新药支持政策;基因编辑、AI制药等颠覆性技术的临床转化标的在指数中占比超30%。随着商保创新药目录扩容、AI医疗设备审批加速等政策落地,指数有望在
医疗
健康
产业的结构性行情中持续领跑。
医疗
健康
ETF泰康紧密跟踪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指数,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指数反映A股市场中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产业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 从指数编制逻辑来看,所选取的企业集中在前端预防、中端检验以及后端治疗领域,这些领域是AI技术应用前景最为广阔、且极具潜力的主动健康管理赛道。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证公共卫生与
医疗
健康
指数(980016)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药明康德(603259)、恒瑞医药(600276)、迈瑞医疗(300760)、片仔癀(600436)、联影医疗(688271)、爱尔眼科(300015)、科伦药业(002422)、上海莱士(002252)、新和成(002001)、复星医药(60019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67%。 相关产品:
医疗
健康
ETF泰康(159760),场外联接(A类:020093;C类:020094); 泰康
医疗
健康
股票发起(A类:015139;C类:01514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4:28
港药再度飙涨!100%纯度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大涨超3%!机构:“双目录”机制启动,进一步支持创新药发展!
go
lg
...
。 (来源:中金公司20250813《
医疗
健康
:“双目录”机制启动 进一步支持创新药产业链发展》) 【出海浪潮下,关注创新药BD机会!】 华源证券指出,出海浪潮下,关注自免双抗类创新药的潜在BD布局机会。海外MNC正面临专利悬崖带来的营收压力,由于其在手类现金资产筹码丰富,MNC将更倾向于用产品管线引进的方式补充管线维持优势。中国创新药相关资产正逐步体现“质优价低”的特色,MNC对中国创新药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2025年初至今的Top15 License-out交易主要集中在肿瘤与代谢领域,自免领域显著缺位。考虑到自免领域广阔市场空间及众多国内优质资产BD出海热潮下,目前或是自免相关优质资产(尤其是双抗/多抗)潜在布局机会,国内自免优质管线出海BD交易可能有望带动相关企业估值空间上涨,提供显著弹性空间,建议关注信达生物、科兴制药、康诺亚、再鼎医药等。 展望2025年,医药板块已经具备多方面的积极发展因素,基本完成了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创新替代仿制,出海能力提升),创新药打开中国医药企业增长新曲线,具体来看: 1)国内创新产业已具规模,一批药企的创新布局迎来收获,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科伦药业等传统pharma已完成创新的华丽转身,百利天恒、科伦博泰、康方生物等创新药公司正在以全球First-in-class的姿态快速崛起; 2)出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的BD持续创纪录,中国企业已成为全球MNC非常重视的创新转换来源。 3)老龄化持续加速,心脑血管、内分泌、骨科等慢性疾病需求持续提升,银发经济长坡厚雪; 4)支付端看,医保收支仍在稳健增长,同时医保局积极推动商业保险的发展,构建多层次支付体系; 5)AI浪潮下,医药有望释放新的成长逻辑,短期信心有望显著提升。 (来源:华源证券20250810《出海浪潮下,关注自免双抗的潜在BD布局机会》)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产业链!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1:38
香港医药ETF(513700)涨近2%领跑医药板块,脑机接口催化行情
go
lg
...
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工业制造、
医疗
健康
、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推动产业规模壮大,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30年培育出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实力跻身世界前列。国产企业纷纷布局脑机接口千亿蓝海市场,技术突破及产品落地持续加速,有望引领中国医疗器械进入“Deepseek”时刻。2) 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特朗普拟议药品阶梯关税对中国原料药企业影响有限,跨国药企加速本土化布局,市场反应或趋平淡。 截至08月13日10:59,香港医药ETF(513700.SH)上涨1.97%,其关联指数港股通医药C(930965.CSI)上涨2.60%;主要成分股中,信达生物上涨5.04%,百济神州上涨3.49%,石药集团上涨3.98%,药明生物上涨2.30%,药明康德上涨4.50%。 券商研究方面,中信建投指出医疗器械板块在持续四年下跌后于25年迎来反弹,主要驱动因素包括集采政策优化带动高值耗材和IVD领域估值修复,以及港股器械公司创新属性强化带来的license-out潜力。该机构特别提及港股18A医疗器械公司中堃博医疗、华检医疗等因创新产品上市实现商业化,年初至今涨幅超300%;同时归创通桥、微创医疗等利润端改善显著的公司涨幅均超75%,反映出行业政策边际改善下业绩确定性与估值修复逻辑。财通证券则关注到医药板块整体表现优于港股大盘,认为创新技术突破及出海加速是核心催化因素。 关联产品: 香港医药ETF(513700),联接基金(A类 021088,C类 021089,I类 022844) 关联个股: 信达生物(1801)、药明生物(2269)、百济神州(6160)、康方生物(9926)、中国生物制药(1177)、石药集团(1093)、京东健康(6618)、三生制药(1530)、药明康德(2359)、翰森制药(3692)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1:18
CXO与创新医疗器械双起舞,全市场首支港股医疗ETF(159366)强势上涨超2.5%
go
lg
...
,2025年有望增长到29.4亿美元,
医疗
健康
领域仍是最大应用领域。报告预计行业有望在十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普及,2030-2040年医疗领域脑机接口全球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亿美元。技术研发路径丰富,国内企业主要布局非侵入式产品,未来有望引领全球非侵入式产品技术发展。 而在CXO行业,近期业绩的反转也带动市场对CXO关注度持续提升,药明康德、药明合联等业绩预告中表示增长大幅提升。CXO及上游Q2业绩整体预期较好,在医药板块中具备相对优势,加上CXO此前受生物安全法案压制,估值水平较低,随着生物安全法案因素弱化,CXO在中报行情中存在投资机会 此外,AI医疗在CRO企业中也深入应用。不久前CRO企业晶泰控股就AI药物发现平台与DoveTree签订合作协议,获得5千万美元首付款及近60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在AI技术赋能下,企业药物发现效率获得到大幅提升。 CXO+医疗器械出海是当前医药板块值得跟踪的投资主线之一。港股医疗板块中具备技术壁垒、海外市场拓展能力或国产替代空间较大的企业,或有望获得持续资金流入。 公开资料显示,$港股医疗ETF(159366)$汇聚内地稀缺的特色医疗细分龙头,CXO含量高,布局AI医疗+CXO+创新药械,产品为纯港股通ETF,支持T+0交易。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所包含的分析基于各种假设,不同假设可能导致分析结果出现重大不同。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以上内容与数据,与有连云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lg
...
有连云
08-13 10:59
华盛顿邮报:特朗普时代美国科学实验室内部人心惶惶,都不知未来会如何
go
lg
...
罗琳·约翰逊是一位科学记者。她曾报道过
医疗
健康
、制药行业以及消费者可负担医疗服务等话题。加入《华盛顿邮报》之前,她曾在《波士顿环球报》报道科学新闻。 安娜斯塔西娅·霍沃罗娃正站在一次重大的科学机遇边缘。她在马萨诸塞大学陈医学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Chan Medical School)的实验室运用最前沿的RNA生物学,目标只有一个:攻克那些夺走人类记忆或危及孕妇健康的疾病。 现在她觉得了危机重重。 在走廊里,她先后遇到两位顶尖化学家,他们的薪水依赖于特朗普政府计划大幅削减的联邦资金。许多人和她一样是移民,他们再也不能确定,美国是否仍是世界上最适合做科研的国家——甚至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还受欢迎。 霍沃罗娃一直很敢做敢做,这样有助于推动自己的科学事业,但如果联邦科研经费的放缓与削减持续下去,她的抱负只能缩水 。 “现在发生的事情简直是在自杀。”霍沃罗娃用带有俄罗斯口音的英语轻声说,“我会停止研发药物,把实验室从30人缩减到5人,不再培训科学家。” 在过去六个月里,特朗普政府以惊人的速度削减科研资金、终止资助项目、暂停联邦资金的拨付,动摇了政府与大学之间长达80年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合作使美国成为科学强国。 这些变化听起来可能有点晦涩,但对科研人员而言,却关乎一切。霍沃罗娃的实验室平日里明亮而繁忙,科学家们在努力研发治疗亨廷顿病的药物,或阻止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肌肉流失。 但是未来会如何? “我毫无头绪。”霍沃罗娃说。 特朗普政府将这些变化描述为一次有针对性的调整。官员们说之所以终止某些资助,是因为这些研究涉及政府不认同的主题,比如提升科学领域的多样性。某些大学的资金被冻结,是打着保护犹太学生的旗号。 特朗普政府还表示基础研究将会蓬勃发展。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迈克尔·克拉齐奥斯5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一次演讲中说:“用于基础和探索性科学的资金,必须用于这些目的,而不是去养活那些常常伴随资助研究的繁文缛节。” 然而,美国科学促进会近期的一份报告指出,特朗普2026财年的预算请求——包括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预算削减40%——将使美国基础研究的整体规模减少约三分之一。 国会预算办公室的一份新报告发现,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削减10%,会导致每年减少两种新药的发明,这种逐步下降的影响,会在30年后完全显现。 特朗普政府的科研议程,在法院、国会以及州一级遭遇了反对,但影响已经波及全美各地的科研机构。截至8月1日,由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长期拨款延迟,陈医学院的科研资金出现3700万美元缺口。 霍沃罗娃对在艰难条件下做科研并不陌生。她曾在苏联解体前夕的莫斯科国立大学接受训练,那时常常没有热水,没有实验试剂,也没有工资。 但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做好准备应对这些突如其来的政策转向,而且这些转向正威胁着独特的美国科研体系。 “我们在研发治疗方法,这些工作与政治无关。”霍沃罗娃说,“民主党人会老,共和党人也会老。” 科研的中断会产生长达数十年的连锁反应,因为没人能预测,实验室中的科学突破将来会变成怎样改变世界的创新。霍沃罗娃的研究,正是建立在多年联邦资助的基础上,这些研究探索了生活在土壤中的微观线虫,发现短链RNA就像交响乐的指挥,能够控制基因的活动并降低它们的“音量”。 位于马萨诸塞州中部的伍斯特,这座曾经的老工业城市,孕育了两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拥有一个RNA治疗研究所,已经孵化出12家创业公司。 阿尔纳拉姆制药公司,基于陈医学院和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实验室中在线虫身上最初发现的这一现象,研发出了6种已获批准的药物,用于治疗罕见遗传病和高胆固醇等疾病。 公司市值已飙升至500多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2200人。 基础研究,“几乎就像做酸面包时的发酵引子,没有它你做不出面包。”阿尔纳拉姆的前首席执行官约翰·马拉加诺雷这样形容,他在公司领导了近20年,直到2021年卸任。 在陈医学院那错综复杂、略显凌乱的实验室里,科学家们操作着一些带有极客气质名字的高端仪器,比如“寡核苷酸博士”,用它们合成RNA链,以治疗致命的痴呆症或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 在无菌操作台下,他们培养着数百万个小鼠肝细胞用于实验。在一个叫作“虫洞”的小房间里,门框上挂着像冰柱一样的彩色小虫装饰,诺贝尔奖得主、研究线虫的生物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正在观察变异线虫在淡黄色的琼脂凝胶上扭动。 与被特朗普政府切断数十亿美元资金的哈佛大学不同,陈医学院并未成为直接目标。但也并非完全幸免。与全美数百家科研机构一样,它在日常运作中,不断被特朗普政府前所未有的机构精简与重组努力所干扰。 几乎每一次实验、每一场对话都笼罩着不确定性。在一间办公室的毛玻璃墙上,不是科学草图,而是被潦草写下的口号: “我们要科学数据,不要另类事实!” “女孩只想要(NIH)资助” “科学,而不是沉默!” 几百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资助项目中,有十多个已被终止,不过这些项目目前陷入针对特朗普政府行为的诉讼中。 大约200名员工被解雇或强制休假,占医学院6500名员工的约3%。自3月以来,招聘冻结。近90名年轻生物医学科学家的研究生录取通知被撤销,虽然有13个名额得以为明年的新生保留。 “我们感受到极度的不确定性。过去我们依靠的是一个健全、基于能力的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因为正确的理由而保持可预测性——最优秀的科研会获得资助。”去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安布罗斯说。 研究生杰西·莱曼专注于研究免疫系统对病原体防御的速度和动态。他第一次感受到发现新东西的兴奋时,就迷上了科学。 科研本身没有任何保障——竞争联邦资助的过程极其激烈。但支撑这一体系的,是稳定性。联邦政府年复一年地资助最优秀的研究,科学家们全力争取资助,而不用担心资助方突然对神经科学或免疫学失去兴趣,转而去买一支运动队。 而现在,联邦资助可能此刻还在,下一刻就消失。 “我担心,我花了10年打造的职业生涯,可能根本无法维系下去。”莱曼说。 通往成功的20年之路 在教科书里,科学似乎是稳步推进的。但在实验室里,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充满了绕路与死胡同,而这些有时恰恰会带来推动领域前进的意外惊喜。 2006年,陈医学院生物学家克雷格·梅洛与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安德鲁·法尔共同获得诺贝尔奖,因他们发现了一种被称为RNA干扰的现象:短的双链RNA可以使基因沉默。 这是一种关键的生物机制,不仅存在于微小的线虫中,也存在于人类体内。其他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引起了风险投资公司和制药企业的兴趣。 许多人类疾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如果医生能够直接让患者体内的问题基因“关闭”,而不是仅仅治疗症状,会怎样? 超过十亿美元的投资流入了创业公司,但生物学的复杂性超出了预期。投资者的热情迅速消退。RNA干扰公司阿尔纳拉姆的股价,甚至低于账面上的现金,这意味着投资者认为公司的股票不如银行里的钱值钱。 多年科学研究——包括大量的化学工作,最终将这一深刻的生物机制转化为一类安全有效的新药。 “疾病没有政治边界。”阿尔纳拉姆联合创始人、陈医学院生物医学科学教授菲利普·扎莫尔说,“每个人都应该得到更好的治疗,我只想让这成为可能。如果我的实验室、我的大学、我同事的科研能力被摧毁,我就无法做到这一点。” 过去几年,陈医学院孵化出了几家生物技术公司,包括专注于治疗子痫前期(妊娠并发症)的Comanche Biopharma,以及寻找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方法的Atalanta Therapeutics。 霍沃罗娃是这两家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她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几乎身无分文来到美国,本打算在简历上添一笔,待一两年就走。结果,她成了自己口中的“美国梦典型”。 她是近250项专利的发明人,最近刚获得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最具声望的奖项之一,奖金270万美元。 按理说,她应该处于事业巅峰。 但在一个星期二,她走向实验室时,神情忧郁地指着休息区柜子上方的一排空香槟瓶。她说,每个瓶子代表一位已经毕业的研究生。 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提醒:明年入学的大部分研究生,已被拒之门外。 来源:加美财经
lg
...
加美财经
08-13 00:00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268
下一页
24小时热点
中美突发重磅!特朗普警告中国必须做到这一点 否则将面临200%的关税
lg
...
中国准备起草下一个五年规划!经济顾问:将消费提升至接近GDP的一半
lg
...
重磅!特朗普罢免美联储理事库克立即生效 美元跳水、金价短线暴涨近35美元
lg
...
美国就业市场出现三个危险信号,鲍威尔打开降息大门是“唯一解药”?
lg
...
史无前例!特朗普突宣将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 分析人士最新解读来了
lg
...
最新话题
更多
#Web3项目情报站#
lg
...
6讨论
#SFFE2030--FX168“可持续发展金融企业”评选#
lg
...
36讨论
#链上风云#
lg
...
113讨论
#VIP会员尊享#
lg
...
1989讨论
#CES 2025国际消费电子展#
lg
...
21讨论